《她的眼泪使用法》

知道千云宁,是在最近加入的一个文学群里。大概因为是新鲜的名字,一下子就记住了。

简单搜索了一下,信息不多,在中国出版的书就一本,貌似在韩国的作品也不太多,大部分是和别的作家一起出版的合集。

吸引我阅读的,是她作品的类型。

这位70后作家,"关注现实,擅长挖掘社会生活中被遮蔽的个体的伤痛"——在任何时候,"书写当下"都是值得被关注的。

这本书一共有七个短篇,每一篇都探讨了不同的主题,对于内容不再赘述,想要记录一下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她大概是一名热情的作者,倒不是说文章的内容多么爽达豁意,而是比起含蓄内敛的文字来,她的文字是坦率,明确,体贴的。她不让读者做过多的猜想,把人物的心緒与情思述诸纸面。

这种阅读感受在《少年J光洁的腿》里尤为强烈——作者有很多的态度想要表达,她一个一个抛,也用详细的文字确保读者能一个一个接。“接到了”,“接到了”。"接到"固然也是一种不错的阅读体验,但似乎少了一些让思绪在字里行间悠然信步的自由。

也因此,我一度以为这本书是作者早期的作品。呐喊啊,嘶吼啊,愤怒啊。用热烈的情绪去碰撞无情的现实,用剖白的文字去撕毁虚伪的假面——我只有足够热切,才能将这些污垢燃烧殆尽!

这样的表达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我写的东西》《天鹅湖》中关于黄狗和比熊的描写,无疑是刺穿了读者的心脏,“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但对我来说,除去几处摧肝裂胆,更多的感受是像看了一场价值输出意味很浓的电影。

这大概是因为作者选取的意向都蕴含着一种脱离平常生活的品味吧。

盛满玫瑰花瓣的浴缸,阳光下欣欣向荣的紫藤花,神秘深邃的沼泽,高大葳蕤的梧桐,钨灯下如流水般的长发,盈红盛赤的高脚杯……

即使是在最脏乱的房间里,女主人也在舞蹈,舞蹈……

不可否认,走进书中的任何一个生命片段,读者都能感知到人物的愁苦与伤痛,也多少能够在一张张陌生的脸上,找到自己熟悉的痕迹。但这些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因着那些精致的布景,或是一种浓缩的颓废美学,被镀上了一层柔色,它们是在夜空下燃烧的大火,背景不是残垣断壁,是漫天星光。

所以悲痛吗?绝望吗?孤独吗?无奈吗?有的,可好像缺少那么一点点热乎乎的血肉,让生活能够沁出它的本味。

书中不乏凌厉狠绝的段落,但似乎大多数人都得到了抚慰和陪伴——带着花香的风照拂着那个坐在门口的小男孩,他为父母所弃,但世界上有一条黄狗全心全意地爱着他——生活里总是会有一丝甜味的——这样想来,作者其实是个温柔的人。

便是一本如同影集的作品吧,照片一张张铺展,虽有矫饰,但也真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她的眼泪使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