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你错了?还是我错了?

最近小编在创作一篇关于相对论的科普文章,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无意接触到了“反对相对论吧”里的一些帖子,看到很多支持相对论一方和反对相对论一方的争议,引发了一个很有趣的想法:到底是你错了,还是我错了?

反对相对论一方所持的观点的逻辑大多是依据更多“民科”的论文和文献,其理论支撑是经典力学,也就是18世纪之前的物理学原理。反对光速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恒定,反对相对论提出的时空弯曲“假说”,反对黑洞“假说”,反对“洛仑兹变换”,反对“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反对“同时性的相对性”等等。

以上的反对的逻辑基点是经典力学,是否自洽呢?一定是自洽的,但是这个“自洽”是建立在18世纪之前物理学的基点上的,换一个反对者不爱听的说法就是:是建立在符合解释普通人能够看到、感受到的物体运行规律的认知坐标系上的,也就是所谓的“常识”。

这个认知坐标系最大的敌人便是“反常识”。但在更大的认知坐标系中,比如宇宙天文学、量子力学的知识,这些都是和我们工作生活交集很少的知识,是反常识的,是很难用直觉去理解的知识概念。我们把理解这些知识做为自己的“大目标”时,拆分这个大目标最高效简单的一种手段就是利用“目标退化”,退化到常识坐标系中,慢慢的忘记这个“大目标”。慢慢的忽略物理学在18世纪以后的发展的意义,忽略现代物理学、数学、哲学、生物学、热力学、光学、生物科学甚至各个学科历史学之间自洽、他恰、续恰(三恰)的意义。

而小编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讨论支持方和反对方到底谁对谁错,而是想阐述一个观点:如果非要用二元思维,也就是非黑即白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的时候,持不同观点的两方,一定要站在一个认知坐标系上。这样才是达成“共识”最高效方式。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们先来看一个逻辑谬误的例子。小明说:我在地球上用一根1光年长的棍子戳一下相距地球1光年行星上的外星人小红,这个过程证明我“戳”小红的能量(传递的信息)超过了光速,那么宇宙中任何速度不能超过光速的这个“假说”就不攻自破了。

看似很有道理,我们把小明说的这句话拆开揉碎了来看一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小明说拿棍子戳一下小红,这个场景很好联想,你拿一根扫把戳了我一下,我马上就感受到了,对吧?但是这个例子是建立在常识坐标系下的。而小明想要论证的结果“1光年长的棍子传递能量(信息)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的坐标系是建立在宇宙尺度上的。那就必须用到能够解释宇宙尺度的知识,而不是常识。

长度为1光年的棍子是个什么样的物质?换一个长度单位,也就是94605亿千米。这么长的一个刚体,有宇宙学知识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其形状一定是圆形而不可能是长条圆柱形。因为在94605亿千米这么大数量级的物质至少是一颗超级无比大的行星了,为什么行星都是圆形?因为天体引力的相互作用影响下,所有的天体都在围绕更大的天体做公转,最适合公转的形状一定是圆形。

一个巨大的天体质量是非常大的,想要推动这个天体改变其运行轨迹,需要的能量也是无比大的。看过《流浪地球》的小伙伴都深有感触,地球的直径不过才12756千米,地球逃逸太阳系的速度是42.1千米/秒。做个对比就知道了,我们要推动一个直径为94605亿千米的天体达到光速300000千米/秒,抛开宇宙中所有有质量的物体都超不过光速的原理,这需要的能量相对于人类近乎无穷大了。

如果小伙伴们对为什么宇宙中的有质量的物质传输能量和信息的速度都超不过光速,可以去看一下动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一下稍作思考就有答案了,小编就不展开讲了。

所以通过小明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运用逻辑在不匹配的坐标系下造成的谬误是很可笑的。先别笑,小编想说的是,其实所有的非黑即白的矛盾都是产生于不同参考坐标系下的。

一个初创企业的CEO,脑中的两个小人的矛盾,是马上变现还是继续研发?就不在一个参考坐标系下。想要变现的小人站在眼前的利益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中有投资人的要求,对自我价值的反馈需求等等;想要继续研发的小人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角度,这个坐标系中有匠人精神,有判断进入市场时机对于获取流量于服务能力均衡点的思考等。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思维架构体系的冲突。一些是因为利益使然(零和博弈模型),往大了说就是观点不同。一个观点背后是一组人际关系、过往历史、利益格局、价值观念的行动方式。

而做为个体的我们,自己和自己最大的矛盾就是在“原则世界”和“实践世界”两个坐标系下的矛盾。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教育运用到社会当中总会有冲突。

比如“不能杀人”这个认知,在不同的坐标系上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在“原则世界”里我们知道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谁都没有权力以自己的意志来夺取他人的生命。但在“实践世界”里,具体到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得出的行动方案就会截然不同,比如有坏人要夺取你的生命,你怎么办?你还坚持“原则世界”里的认知吗?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诸如不能骗人,而我们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一些欺骗;工作要遵守规定,在什么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界等等。

在面对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时候,我们自有我们相悖于“原则”的行动方案。但问题如果非常复杂呢?或者说我们偏执到认为解决一类问题有且仅有唯一正确的解决方式的时候呢?我们又如何和自己和解呢?

那就是找到问题的核心,看到问题的本质,找到合适的坐标系重新去审视问题本身。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钻牛角尖”。

可往往能够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维度,不在黑,也不在白,而在灰。是一个高于黑白二元的维度。这个维度显现的是融合与妥协的美,展现的是战略格局的风度。


有些扯远了,哈哈,回到文章开头的主题,解决黑白二元的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给支持方和反对方分个对错高下。

反对方是对的,那么请支持方站在常识的坐标系中,常识是简洁的,是符合直觉的,有些时候没必要那么较真,对吧?

支持方是对的,那么请反对方了解一下现代物理学的三恰,和《科学哲学》中界定是否为科学的“可证伪性”这个基石的概念。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一定会有收获,对吧?

哪有那么多的非黑即白,大家的观点都对,坐标系不同罢了。多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而不是争执和内耗上。世界那么大,总有让你好奇的,总有值得你为之付出的,总有更好的目标,对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工作和生活中,为了超越个体的更大目标,保证行动的高效协同性和统一的方向性,我们有时不得不说服别人或被别人说服,这时我们该怎么办?

在关系中,如果你是领导,那么请你更具象化你的企业或部门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构建完整的群体共同想象,使你的下属能够站在你的坐标系下,达成深度共识。

如果你是下属,那么请你抛开个人利益和情绪,尝试着理解大目标这个共同想象,站在更大的坐标系下去思考和行动。唯有这样你才会更专注于当下,更舒服,更高效。

趋同于外在的共识,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逢迎取悦”、“坚持自我”,而是更高层次的理解自己在关系中的位置、功能、价值和归属。

最大的敌人,唯有自己,而不是看似的他人。你的“敌人”也不过是一面镜子,让你更清楚的认识你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到底是你错了?还是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