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会要》学习笔记

《战国会要》学习笔记_第1张图片

公元前262年至前260年爆发于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战役,交战双方投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过程之曲折、结局之惨烈、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长平之战,交战双方的主要指挥官,秦国是大将军白起和王龁,赵国是老将军廉颇和赵括,当时,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市高平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关于长平之战的人数,通常说法是赵国投入兵力四十多万,秦军投入兵力超过赵国,尤其到战争后期,秦军把赵军围困,秦王知道被逼上绝路的赵军会拼死一搏,只有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才给保证秦国最后的胜利,秦王亲自到河内督战,把秦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驱上战场。

有人怀疑秦赵双方不可能投入如此多的兵力。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三世纪,以那时缓慢的信息传递方式、落后的交通条件和低下的粮食产量,这几十万人怎样集结、怎样保障后勤供应是难以想象的。在完全凭人力的情况下,通常一人打仗,几人运输才能保证后勤供应。所以古代一些很有名的战役,双方出动人数也不是很多。那时一场战役集结百万兵力,比现在一场战役集结千万兵力还困难。当时地球上大部分国家的全国总人口都不到百万。

有人估算,赵国也就出动十万人左右。但,如果了解公元前三世纪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就会知道,一次战役出动十万人也够让人震惊了。

我的看法是,赵军人数有可能达不到史书上记载的四十五万,但是水分不会太大,这可以参考此前的伊阙之战,伊阙之战,秦军斩首二十四万。秦军以斩获的敌人首级计功,这是很难做假的。韩魏两国被秦军斩杀二十四万人,说明参战人数多于二十四万。长平之战的规模超过伊阙之战,赵国人数达四十多万是有可能的。

被秦军活埋的赵国俘虏有没有四十万,这是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年代久远,能够依据的史料十分有限。已知的是,在秦赵双方将近三年的对峙中,赵军已经损失几万人,在被秦军围困后的拼死突围中至少也要死几万人,余下的赵军全部被坑杀,也不足四十万。所以,秦军坑杀四十万赵国俘虏只是个笼统说法,未必恰好是四十万,这些人中很可能包括一些非战斗人员,比如后勤运输人员和不愿归降的上党老百姓。也未必是一次全部坑杀,很可能是分批次的。

即使排除战死人员、非战斗人员和夸大的水分,长平之战被处死的俘虏总数在历史上也是十分惊人的。这一次战役把赵国的青壮年男子基本葬送完了。

白起看着那黑压压数以十万计的赵军俘虏,忧愁大于喜悦。这样庞大的俘虏队伍可怎么处理呢?把他们放回去,相当于放虎归山,这一仗就白打了。把他们押回到秦国去做苦力是最好的选择,可要多少人押送和看守他们?现在有机枪大炮,一人手中拿枪,看守一百个赤手空拳的俘虏都没问题,战国时期,一人看守十个俘虏也看守不了,十个俘虏一拥而上,就把你手中的长矛夺了去。秦国要拿出十几万人日夜盯守,才能保证这几十万俘虏不哗变。就是把他们成功押送到秦国各地做苦力,也让人不放心,万一这边秦国主力出征,那边他们就造起反来,直接就把咸阳拿下。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两个人面对面的搏杀,战国时期武器笨拙,打仗就是拼人力,战场上都是打红了眼的,没有谁会坐以待毙,你杀敌人越多,敌人杀你也越多。长平之战,秦军损失也相当大。白起跟秦昭襄王说:“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国内空”也是个问题。这几十万俘虏是要吃饭的。长平之战历时将近三年,两国的青壮年男子基本上都在前线打仗,老弱病残耕田种地,还要负担往前线运输物资,由于缺少劳动力,两国粮食产量大大下降,赵国的粮食储备吃完了,只好频频向各国借粮。秦国虽然没到借粮的地步,粮食储备也吃完了,面临着缺粮的困窘。

秦军死伤严重,没有力量看守这么多俘虏。秦国的粮食消耗尽了,没有能力养这些俘虏。这两个原因促使白起做了个如此残忍的决定——把这些俘虏全部杀死。

白起想杀这些俘虏并不容易,这些俘虏还算安分,是以为能够活下来,如果知道要把他们处死,他们会拼死反抗,你拿长矛刺他们,他们会把长矛夺下来,就算十人之中只有一个夺矛成功,秦军也要付出被杀几万人的代价。白起把赵军骗入山谷中坑杀,是借助有利地势,让秦军以最少的伤亡处理掉这些俘虏。

白起是个战场上的屠夫,一生屠杀敌人无数,即使如此,坑杀数十万放下武器的降卒,他的心中也留下一道长长的阴影。后来,他与秦昭王闹矛盾,秦昭王赐剑让他自杀,他喊冤,接着想起那些被他坑杀的赵国降卒,认为自己做出如此凶残之事,足可一死。于是自尽。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史记·索隐》《史记·秦本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赵世家》《吕氏春秋》《寰宇记》《高平县志》《通典》《法言义疏》和北京大学历史学家齐思和先生的《中外历史年表》、复旦大学历史学家杨宽先生的《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西安交通大学张景贤先生在《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1983年第11期先后发表的《长平之战时间考辨》、《长平之战时间再辨》、宋裕先生在《晋阳学刊》1983年第3期发表的《白起坑赵卒有“四十万”吗》,以及《河北学刊》1990年第6期的文章《长平之战的真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会要》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