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越早读可能越受益

当人们仰望天空,很多人都会对这浩淼宇宙产生无穷的好奇。

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很多学科甚至宗教都因此应运而生。

只是面对同一个世界,不同学科选择了不同的诠释方式。而科学,绝对是其中最强有力的一个方向,虽然现在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但无法阻止人们探究世界的决心与勇气,除非你就笃信“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


兹整理一下听过或读过的科普类书籍,主要是物理与数学相关。

其中一个缘由,是为了方便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相当偏爱文科,她一直试图激发孩子对理工科的兴趣。

这些科普类的书,我个人真是饶有兴趣,在了解后恨不到即刻重回课堂。

今年八月去纳米比亚旅游,包车的华人司机知道我在听科普书,说中学时对物理很感兴趣,但后来因故改行了。就定要让我放出来,用车载蓝牙听,再漫长的路程也不觉得兴趣盎然。

读中学时,真的不知道,这世间还这么多科普作家,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着宇宙万物的原理,而不是课本上枯燥乏味的公式与原理。

但想,若我年少时接触了这些书籍,对理工科的兴趣必定会骤增。至少,当我不期然在大学修读空间物理专业时,会理解那些枯燥的公式与原理的背后,原来都是一颗颗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卓越灵魂,就会用认真、虔诚的心态学好功课,不致于虚度青春。

若是那时候将功课学好,现在没准我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普作家。只可惜,现在再翻开那些课本,仅仅感觉“似曾相识燕归来”。

在此,简单列举接触到的科普书单,若孩子有空随便翻翻,没准真就产生兴趣了。

一、物理相关

《物理是什么》

《七堂简易物理课》

《柔软的宇宙》

《改变世界的方程》

《极简宇宙史》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解码宇宙》

《码书:编码与解码的战争》

《果壳中的宇宙》

《黑洞与时间弯曲》

《从一到无穷大》 

《平行宇宙》

《费曼讲物理》

《时间简史》


二、数学相关

《费马大定理》

《数学犹如聊天》

《数学》


三、化学相关

《元素周期表》

这本书并不能算作科普读物,而是一个犹太化学家普里莫•莱维关于二战经历的小说,可以理解成为一部生命哲学的书,当然,反过来也助于加强对元素特性的理解。

作家莱维具备同时具备化学家和作家两个灵魂,用二十一种元素截然不同的特性,来诠释那个残酷年月下的人性。

例如,莱维用惰性气体“氩”来隐喻他成长的犹太社区和皮埃蒙特地区其他族裔之间的隔膜;用“汞”这种不稳定、易挥发的的气体来指代当时服膺于希特勒的意大利知识分子;而用元素“锌”惰性、必须需要杂质才能进行化学反应的特性来有力讽刺了当时希特勒鼓吹的“犹太人是一种必须要祛除的杂质”的荒谬言说。


四、人物传记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读读这些牛人的传记作为入门书,也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没有一个人生可以复制,但也许其中一种精神就可以启发或感悟另外一个人,如同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富兰克林传》

《霍华德.休斯传》

《被埋没的天才:特斯拉传》

《别逗了,费曼先生》

《居里夫人传》

《摩尔神话》

《爱因斯坦传》

《薛定谔传》

《艾伦.图灵传》

《乔布斯传》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传》


五、个人感悟

最后,再补充说明一下个人经历。

我从小喜文,但父母受那个时代的影响,认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硬是让我学了理科。但因一直没有兴趣,数学物理基本上是班上倒数,还在上数理课偷看小说被抓,而文科类的成绩则相当好,作文更是经常在班上被当作范文念。

到了高三那年,没什么课,只让复习,我才开始专心看课本。突然有个发现,对于数学与物理,若搞清楚核心的原理与逻辑,各种题型无非是万变不离其衷,根本没必要搞题海战术。结果高考时物理与数学这两门弱项都得到超常发挥,连老师都表示惊奇。

我女儿小学时语文也是相当好,她在三年级时,我就将她的作文编印了一本书。但女儿的数学很差,老师经常要请家长见面。我还想,倒底是亲生的,与为娘一样喜文轻理。

那时凑巧看到一本书《千万别学数学》,发现其中的理论与我高中时经验倒是非常趋同。就拿这本书的思想引导孩子。女儿到初中后,理科真就很好了,文章倒是很少写了,上大学选的是Computer Science。在这过程中,我并没有象我的父母那样逼迫孩子,基本上都是她自己作出的选择。

我一直秉乘一个观念:兴趣是人生最大的动力。教育的本质,应是发现与培养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走在当行的道路上。就算将来走了弯路,也是成长的必然代价。

就象我,绕了大半生,还是喜欢文学,终是走回文学追梦道路。有时想想,倘若当初真是学文,人生又会如何?但人生没有如果。

毕竟,这个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家长很难用自己当前的见识框定孩子的未来发展。

未来还未到达,一切怎可逆料?

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普,越早读可能越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