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云博士-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画云博士-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_第1张图片
画云博士

一、作者简介

画云博士,

曾经是理工科背景,中科院化学院博士,

后又取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硕士,担任美国多家高科技跨国公司高级工程师。

因教育孩子出了一些问题,转而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是美国Think and Speak Up(思考与沟通)课程的创建人。 

二、为人父母

画云博士认为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试图操控,

而是倾听和接纳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的情感得到承认和满足的情况下,

孩子会更愿意静下心来听父母的“道理”。

“通情达理”之事,“情”在先,“理”在后。

要做到这一点,倾听孩子、听出孩子真正的感觉非常重要。

不论孩子的感觉是什么,感觉本身没有错误,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

这就要求父母提高自己倾听的能力——先改变自己。

之前在公司参加正面管教的分享会时,那个导师也曾经提过,

当今社会,很多职业都要求从业者首先获得训练证书或高等教育再进入相关行业工作,

唯独“做父母”这一行,

不经任何培训,无需任何证书,

人们就被孩子出生时的哭声催促着走马上任,立当其责。

可事实上呢,为人父母,绝非易事,教育这件事亦是如此。

在本书中,画云采取讲故事的方式,

以自己和女儿、儿子、学生之间的故事为例,

展示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技巧,

但此次的分享,主要以亲子关系为主,

希望父母们能从中获取到启发和灵感,

然后在去端详自己的孩子,

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三、甘地故事的启发

文章开头,画云博士提到,她很庆幸读到甘地的故事。一个妈妈让甘地告诉儿子别再吃糖。甘地让他们三个星期后再来。三个星期后,甘地对那个孩子说:“孩子,别再吃糖了!”男孩的妈妈不解:“为什么你要等三个星期才告诉他呢?”甘地说:“夫人,三个星期前我也在吃糖!”这个很小的故事,其实就是说,在指点别人前,自己要做先行者。

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好多与甘地做法相反的示例,比如,当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妈妈们告诉他们,不要玩手机,会坏眼睛的哦,可是自己又在那玩的不亦乐乎;当孩子吃饭挑食的时候,妈妈们告诉他们,不要挑食,每个食物都有自己的营养成分,说完自己却把碗里不爱吃的配菜挑出来;当孩子不阅读时,妈妈们告他们,要多多看书哦,看书能让你涨知识,可以他们自己又何尝看过…

画云博士读完甘地的故事,也做了一个有价值的决定:“改自己,自学当娘”然后在摸索、学习和实践中醒悟到了一些很好的点子,读到这里的父母们,也可以参考一下。

·不要先爱孩子后爱自己,要先爱自己后爱孩子;

·不好恨铁不成钢,要助铁成钢;

·不要完美的孩子,要会犯错误的孩子;

·不要培养一个只会谋生的孩子,要培养一个会快乐会生活的大人;

·不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要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不要只教孩子赢,要教孩子学会共赢;

·不要“求效率”立刻解决孩子的问题,要“求效果”保证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不要改变孩子,要先改变自己,影响孩子;

·不要只想提高孩子的素质,要先提高自己的素质;

·不要害怕孩子受挫心灵受伤,要欢迎利用受挫机会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四、书中的方法

本书中谈到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书中的方法都是画云博士在美国所认识、研究、实践的教育方法。文中只拿出了部分事例来分享,希望能对父母的教育生涯有帮助,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孩子应该具备的一些好能力和知识,如果想了解,可关注本公众号,并回复#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下载电子书去学习

1、12岁女儿要染白发

“妈妈,今年圣诞节我要把头发染成白色”当时12岁的女儿突然向我宣布她的决定

我心里咯噔一下:“妈呀,她这是想干什么?”但我还是见乖不乖的说:“真的?谢谢你提前通知我。”

“你没生气是吗?”女儿见我感谢她,反而心虚了。

“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染白发?”我疑惑的问着。这事要是发生在过去,早就开始训斥了,然后一定会有一场战争,以至于互相憎恨。

“别人都把头发染成棕色或红色,没有人染白色,我想与众不同。”女儿振振有词地解释。

我当时没有说服她不染白发的好理由。便商量道:“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考虑?”我边想边问。女儿觉得公平。

于是我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脑前额叶皮层(用来衡量轻重、分辨对错、做出判断、控制情感,帮助人们相互理解的大脑组成部分)的神经细胞要到2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但跟情绪有关的脑后区的发育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熟。我们现在明白不成熟的脑前额叶皮层在还没有能力理性地控制冲动情绪的时候,情绪部分的大脑已发育成熟。因此,正像我们看到的一样,青少年的叛逆期出现了。

通过研究我才明白:原来“叛逆”是与孩子的大脑发育紧密相关的;女儿要染白发跟她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关,不能完全怨她,我和女儿分享了我的发现。然后她说:“不错!那染头发不伤害任何人,妈妈你还是要允许我啊!”

后来我告诉她要带她到购物中心去试白色假发套,她将是决定是否染白色的人,而不是我。她高兴得又蹦又跳。

到了卖假发的柜台,我告诉店员拿两个白色的假发套,一个给女儿,一个给我。女儿顿时呆住了,她瞪着我,好像在问:“你要假发套干吗?”

“呵呵,我想看看我能不能把头发也染成白色,和你做伴。我们俩一起做与众不同的事,一定有趣。”

我们各自把假发戴上,还没来得及照镜子就被对方的奇异模样逗得哈哈大笑。笑够了,我们各自在镜子里端详自己头发瞬间花白的形象时,我发现女儿站在那儿好像被巫师施了定身法一样。过了好一阵子,她转过脸来喃喃自语:“我想我需要再想一想。我们去看看别的店,好吗?”后来女儿再没有提起染发的事。

在孩子的“叛逆行为”面前的思考:

·我不需要暴跳如雷,指点江山;

·我不能强迫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

·我应该先处理好我和我自己的关系,从而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效果;

·我应该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找到理解孩子行为的说法;

·很多事情无须立刻解决,而是等到有了好的方案再和孩子一起执行。好的解决方案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双方都能接受;给孩子机会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女儿自己决定不染白发,收获成长。

2、打翻的是盘子,收获的是责任

2004年6月17日,11岁的女儿和我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正在看书的我突然感到腿上凉凉的,还好像有什么东西往下滑,抬头一看,原来是女儿在过读书瘾,看到有趣的地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打翻了餐盘,餐盘撞击行李车架的声音,惊醒了许多半入梦乡的乘客。许多乘客都把瞳孔放大了。那个瞬间,我和女儿同时被推上了飞机的直播现场。

你小孩当众出过“丑”吗?你怎么反应的?我曾是咬牙切齿的恨,面红耳赤的辱。

现在我决定在孩子出错后,平静地问自己两个不同的问题:

①我能不能让孩子明白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②我如何利用孩子出错的机会,教孩子怎么对待他人的错误?

这两个问题帮助我把“孩子打翻的事情”解释为“一个教孩子做人的机会”

游离的思绪返回机舱内。望着地上的残局,我轻松又夸张地说:“哎呀?!你这一激动,感染到所有的垃圾都跟着跳起舞了,看样子你得收拾到明天啦!”

听到我的话,她如释重负认真地收拾起来,乘客们好像也如释重负,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里。

一位空姐过来准备帮忙。我拉住她,悄悄耳语:“让她自己处理这事,请不要帮忙!”

空姐看了我一眼,若有所思地离开了。不一会儿,她拿来了餐纸巾给女儿用。

当她整理好一切时,我问她:“感觉怎么样?”

女儿盯着我:“太感谢你没有当众让我难堪,你的理解实在太重要了。”

“是你自己有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一定为此感到骄傲,是吗?”听到这话,女儿的脸上出现了她常有的自信的样子!

思考:孩子当众“出丑”时,更需要爱、理解和引导。如果为了面子训斥孩子的话,弄得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知所措不说,还失去了教孩子正确面对错误,处理错误,负起责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

①把孩子和父母的距离拉远了;

②当别人出丑时,孩子不知道如何对待。

孩子出错,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最佳时机。希望孩子多出错,希望父母能够引领孩子在出错中积累经验,培养担当的好品质。

3、这叫“拿”,不叫“偷”

女儿二年级的时候,有天放学回来,说:“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女儿手有些抖,不敢看我。

我心想事情肯定不一般,我先让自己平静,然后蹲下来,抓住她的手:“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说吧,什么事儿?”

女儿从书包里拿出老师写的条子递给我,条子是这样写的:“你女儿今天偷了别的小孩的花样奶酪,偷是学校不允许的行为,请跟她谈一谈。”

“偷”?这个字从来都没有那么刺耳!我实在无法接受。女儿怯怯地望着我,我强迫自己静下来,问女儿“拿”那条花样奶酪时是怎么想的。女儿说:“我stole(偷)的……”她还没有说完,我马上制止她用“偷”这个词,我让她用took(拿)来代替。

女儿说她只是好奇,那么好看的东西是什么?吃起来是什么味道?没忍住就拿了别人的花样奶酪。

奶酪是非常受美国人欢迎的食品之一,我们很少吃,很少买,女儿在家吃不到,看到别人吃当然会好奇的。

“你把人家的东西吃了,人家吃什么啊?你觉得这样做对吗?”我试探着想知道女儿的想法,“不对。”女儿低着头,“可是我拿那花样奶酪时,只想尝尝,没想其他的事情。”

“妈妈相信你!谢谢你告诉妈妈。”我非常诚恳。

“妈妈你真的不生气吗?我的老师非常恼火。一个劲儿说我偷东西,是坏行为!”

“女儿,你听好,不管你做了什么,只要告诉妈妈真话,妈妈就会高兴。”女儿松了一口气。“告诉妈妈,你还想吃那花样奶酪吗?”女儿迷惑地望着我。“如果你想吃,妈妈现在就带你去买,奖励你说实话,也让你知道,你需要的东西,只要告诉妈妈,只要合理,妈妈就会尽量满足。我们需要的东西,自己买,不能拿别人的。好吗?”

“现在就去?你不是要做饭吗?”

“我现在可以放下任何事,带你去买花样奶酪!”带女儿到了一家食品店,发现那儿的奶酪花样繁多。有不同颜色和造型,竟有一种麻花样儿的,很好看。我告诉女儿:“把你喜欢的所有奶酪各买一份!”

女儿实在不敢相信,自己闯了祸,还得到了奖励!我告诉她我奖励的是她的诚实。

第二天,女儿带了两样奶酪送给那个被女儿拿了奶酪的同学,并真诚地道歉!女儿自此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

思考:不管孩子做了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父母都要静下心来,问清缘由,很多时候,孩子的动机和成年人的想象大相径庭。

①不能轻易用孩子偶尔的行为来定义孩子本身;

②尽量搞清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以满足。

4、妈妈,请别让我撒谎

我和一个曾经“撒谎”的学生温迪有过一次深入的交谈。温迪告诉我她小时候,有一次惹了麻烦,妈妈为了知道真相,鼓励温迪把事情说出来,可是温迪说出真相后,妈妈又接受不了,对温迪更凶了。后来温迪学聪明了,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只告诉父母部分信息,隐瞒大部分事实不说。温迪知道隐瞒一部分事实不给父母说和撒谎是一样的,但是这样的隐瞒常常可以帮助她逃掉惩罚。但是她告诉我:“她很想告诉妈妈——妈妈,请别让我撒谎!撒谎让我失去了很多人对我的信任。”

父母都希望孩子诚实,可是父母给孩子在自己面前诚实的信任了吗?如果孩子和父母说真话很安全的话,他们就会诚实;如果他们知道出了错,说真话的结果是“枪林弹雨”的话,撒谎隐瞒事实就是下一步棋,是不是?

思考:孩子一有状况,父母就发火,这几乎等于逼孩子撒谎!要想让孩子不撒谎,父母必须改变对孩子出状况的解释:孩子出错是孩子成长的机会、是父母教孩子处事做人的机会、是体现对孩子无条件爱的机会。给孩子说真话的信任吧。

5、不要孩子“听话”

在公园和6岁的儿子一起疯跑时,我重重跌了一跤,右腿的外侧蹭了好大一块皮,渗出鲜血。

“妈咪,你抓不到我!”不知情的儿子从远处挑战着。

我向儿子说明了情况,并告诉他:“妈妈摔了,不能再陪你玩,得马上回家上药”

儿子对回家的说法非常失望,不过,天性敏感的他还是在我的右腿上深深地吻了一下,关切地问:“你感觉好点了吗?那,我们就快点回家吧。”

他用尽力气扶我起来,我一阵感动,情不自禁地对他说:“我很开心有你这样的孩子。”

“为什么?”这是我评价儿子后他必问的问题。

“你说呢?”这是他要求我解释时,我必问的话。

“是因为我听话吗?”儿子说。

当“对了”来到嘴边的那一刻,我好想意识到了什么似的打住了。“听话”这个词在这个场合似乎不能完全表达我当时的感受,或者说不是我要传递给儿子的信息。因为“听话”无法体现出儿子独立思考、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想到这儿,我明白了不能再用“听话”来形容我的孩子了,因为这个词它有后遗症!

我拉起儿子的小手:“我开心是因为我们刚到公园,你玩意正浓,对你来说,马上回家不容易。可是你选择回家,而不是多玩一会儿。我不认为这是你听话,我觉得这是你有主见!你应该很骄傲你的决定!妈妈特为你的选择骄傲!”

“太棒了!”儿子挥着小拳头,像是拿到了一个奖杯。

思考:我们要培养的是会做决定有主见的成人,而不是“听话”的孩子。用“听话”表扬孩子,强调的不是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而是父母的权威,孩子的主见得不到肯定,相信积极的肯定会帮助孩子锻炼做“好决定”的能力,孩子会更独立自信。

6、庆祝孩子出错

那次我和女儿生气争吵,她拥抱我后,我和丈夫请女儿吃饭庆祝她出错!

有些朋友不理解,孩子犯了错,怎么还要庆祝?

我们庆祝的时候,会告诉女儿通过出错,她多了人生的经验,她作为人本身要比犯错前更为成熟,为她的成熟和以后有智慧解决类似的问题而庆祝

我常和朋友们说:“孩子出错越早越多越好!”因为孩子小的时候,不管犯了什么错,我们都赔得起;孩子长大了,再犯错,我们很难赔得起法律的制约。孩子在犯错中学到知识,积累经验,学会做决定,会让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思考:父母要引导孩子把出错当做经验的积累、成功的必经之路。孩子积极面对、接受和反思错误本身就是在成长!学会停止争吵的方式,庆祝孩子出错,会和谐与孩子的关系。

7、女儿骂我“笨蛋”的时候

女儿很卖力的为自己编排的短剧中的角色服装画素描,她的同学们都在旁边围观。3岁的儿子看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那几张画上,也来了兴趣,一手把画抢过来。很快,那张画就成了百褶纸。大家不管怎么劝说,儿子就是不放手,女儿情急之下,第一次要和弟弟动手。

“弟弟是不对,但你不能跟他动手!”我不客气地阻止了女儿,女儿爱面子,在同学面前也没说什么,只见她狠狠地瞪着弟弟,看我时,只有白眼。

同学刚一离开,女儿就开始训弟弟,吓得弟弟连哭都不敢出声。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说:“你不能这样对待他,他会吓坏的!”女儿的气一下子就冲我撒过来,到后来怒吼着:“你和弟弟都是笨蛋”吼完就冲回自己的房间,摔门声震耳欲聋!

不知为什么,我竟然在那个时刻想起亲子教育学家吉姆·费的提醒:“没有任何一件事紧急到要马上解决。”我冷静下来

以我对女儿的了解,我知道她会在一个小时左右找我道歉的,我平静地等待着。

不出所料,一个小时候,女儿轻轻地来到厨房,碰了碰我的胳膊:“对不起,妈妈!我出口太重,无论如何都不该口不择言。”

我心里很委屈,长出了一口气:“谢谢你来和我道歉,不过你这样骂我,作为妈妈我有两种选择,我可以以多种方式惩罚你;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你一起成长。我选择了后者,希望以后别人对你无礼时,你知道除了互相伤害,还有一起成长的方式。” 

女儿认真地听着,我接着分析总结:“你骂我笨蛋后,我没有反击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只有真正的笨蛋的人才会在别人不理智的时候理论;第二,没有什么事紧急到需要马上解决的。” 

这个经理教会了我和女儿以前不懂的道理:别人无礼时,我们可以选择尊重。这并不代表我们对别人的不尊重听之任之,而是听过更为正气尊重的方式展现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的气度来,同事影响着对方的沟通方式! 

思考: 

“遇事要冷静”,如何做? 

“冷”是告诫自己:“没有任何事紧急到需要马上解决。” 

“静”是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反观事情,想出既尊重别人又保护自己的方法。 

最后附上画云博士为儿子整理的品格训练的具体化建议——做事先做人 

1、掌控情绪——有意识为自己的思维导航 

被误解时体会:被误解是正常的,被理解是例外;你对别人也是误解多,理解难;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角度,你也看不到别人的角度; 

感到不舒心时体会:没有人不经你的允许能让你不舒心,不让别人的言论和自己的负面想法打败自己,向自己而不是别人要舒心; 

和别人评价事情时,先看积极的一面;群体情绪低落时,用能抓住的正面因素感召群心,扭转局面。 

2、尊重自己 

喜欢自己,爱护自己,感谢自己 

别人因为你而微笑或表示喜欢你时,你要有意识地喜欢自己; 

对自己失望时,不辱骂自己,鼓励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有任何进步时,都谢谢自己的努力。 

3、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外貌上能力上的不足,肯定自己维护自我安全感,接纳别人 

对没座好的事,有勇气面对,不因没安全感而撒谎; 

别人批评时,不马上回击,想想别人是否有道理,但不因自己的欠缺自卑; 

与人相处,要赏识他人,以平等心对待不如自己的人。 

4、关爱感恩 

善待他人感恩朋友关心环境,等于善待自己感恩自己爱护人类; 

每天做件帮人不求回报的事情、一件对自己好的事情; 

每天给至少5个人积极鼓励,感恩朋友丰富自己的生命,关怀并感激亲人; 

关爱地球,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正确处理垃圾。 

5、诚实可靠 

诚实的人忠于事实,忠于自己,有让别人放心的美德; 

在学校,和同学不互相抄袭作业; 

陈述事实时,对任何真相的隐瞒、夸大都无异于说谎; 

遵守诺言,守护自己和朋友的秘密。 

6、好奇世界 

对世界抱有好奇心,探索尝试新的事物; 

每天学点书本外的知识,包括认识新的生灵和植物; 

参观博物馆,领略大千世界;了解朋友的文化背景,关心实事热点话题; 

抱着“为什么”的态度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7、自信勇敢 

勇敢和自信都是从征服“怕”开始的; 

和妈妈、老师练习说“不”,敢于挑战权威,争取自己的权利; 

有技巧地制止他人不正当的行为,警惕自己不正当的想法; 

出错时,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有成绩时,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8、机智幽默 

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意外的惊喜轻松环境下幽默一下,欢乐场面; 

紧张环境下幽默一下,能缓解参与者的神经; 

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文章、谈话或演说中插入小幽默。 

9、独立成熟 

一个自尊人最起码的特质从头到尾完成学校的项目或者自己所在组织的活动,不指望父母帮忙;做自己不习惯的事,如请不认识的墨西哥人教自己西班牙语的发音; 

为一个很好的原因请求他人的支持,比如请陌生人购买童子军的爆米花。 

10、说服交流——与人交往必备的技巧 

有技巧地指出妈妈的问题,说服妈妈改正缺点; 

用权威性和逻辑性技巧,说服老师和同学支持自己的想法; 

使用情感的感染力,让朋友对自己奇特的想法感兴趣。 

11、宽容善良——受人尊敬的两大品格 

能对自己宽容善良的人,精神富足,输得起; 

朋友做事让你不开心时,要先想到朋友诸多好处,不轻易放弃友谊; 

自己出错时,肯定自己的独一无二,想自己的诸多优点,务必对自己善良; 

被批评时,和善意批评的人探讨,不理睬恶意诽谤的人,和自己他人坦然相处。 

12、吃苦勤劳 

吃得苦受得累的人会有坚强的意志,在困难面前不轻易低头洗车、割草,赚自己的零花钱; 

体育训练、家务以及所在组织所有的义务劳动,不管多累,都要坚持自始至终; 

学校作业,不管多忙多晚,一定完成;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参加一个陌生人的活动,锻炼精神吃苦。 

13、欢迎出错 

没有错,经验从何而来?成功从何而来?精彩人生和屡屡失败本来就是伴侣; 

按着自己的想法做吃的,把不同的水果放在一起打汁,明白搭配食物很重要; 

不知道如何表达时,尝试表达,给自己出错找不足的机会; 

不等一切都想好了再行动,在出错中完善想法做法,少问成败。 

14、把控时间 

有效管理时间,是减少精神负担的途径之一; 

有短期计划,每天要做的事情要有优先顺序; 

独立规划家庭旅游的细节,什么时间做什么,包括旅游地点、住宿和饮食; 

做饭时,把握做事顺序,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 

15、自在独处 

独处是比和他人相处更为重要的能力,独处帮人整理思想,教化自我; 

读“没用”的书,由智者陪伴体会人性; 

读懂,读通,读透,思考事物间的关联,琢磨智者的智慧怎样用在自己身上; 

访问内心,和自己对话,了解什么是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 

把自己泡在大自然里,找乌云背后的蓝天,听风吹叶子的声响,听鸟语闻草香呼吸泥土芬芳。 

一、作者简介

画云博士,

曾经是理工科背景,中科院化学院博士,

后又取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硕士,担任美国多家高科技跨国公司高级工程师。

因教育孩子出了一些问题,转而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是美国Think and Speak Up(思考与沟通)课程的创建人。

二、为人父母

画云博士认为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试图操控,

而是倾听和接纳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的情感得到承认和满足的情况下,

孩子会更愿意静下心来听父母的“道理”。

“通情达理”之事,“情”在先,“理”在后。

要做到这一点,倾听孩子、听出孩子真正的感觉非常重要。

不论孩子的感觉是什么,感觉本身没有错误,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

这就要求父母提高自己倾听的能力——先改变自己。

之前在公司参加正面管教的分享会时,那个导师也曾经提过,

当今社会,很多职业都要求从业者首先获得训练证书或高等教育再进入相关行业工作,

唯独“做父母”这一行,

不经任何培训,无需任何证书,

人们就被孩子出生时的哭声催促着走马上任,立当其责。

可事实上呢,为人父母,绝非易事,教育这件事亦是如此。

在本书中,画云采取讲故事的方式,

以自己和女儿、儿子、学生之间的故事为例,

展示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技巧,

但此次的分享,主要以亲子关系为主,

希望父母们能从中获取到启发和灵感,

然后在去端详自己的孩子,

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三、甘地故事的启发

文章开头,画云博士提到,她很庆幸读到甘地的故事。一个妈妈让甘地告诉儿子别再吃糖。甘地让他们三个星期后再来。三个星期后,甘地对那个孩子说:“孩子,别再吃糖了!”男孩的妈妈不解:“为什么你要等三个星期才告诉他呢?”甘地说:“夫人,三个星期前我也在吃糖!”这个很小的故事,其实就是说,在指点别人前,自己要做先行者。

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好多与甘地做法相反的示例,比如,当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妈妈们告诉他们,不要玩手机,会坏眼睛的哦,可是自己又在那玩的不亦乐乎;当孩子吃饭挑食的时候,妈妈们告诉他们,不要挑食,每个食物都有自己的营养成分,说完自己却把碗里不爱吃的配菜挑出来;当孩子不阅读时,妈妈们告他们,要多多看书哦,看书能让你涨知识,可以他们自己又何尝看过…

画云博士读完甘地的故事,也做了一个有价值的决定:“改自己,自学当娘”然后在摸索、学习和实践中醒悟到了一些很好的点子,读到这里的父母们,也可以参考一下。

·不要先爱孩子后爱自己,要先爱自己后爱孩子;

·不好恨铁不成钢,要助铁成钢;

·不要完美的孩子,要会犯错误的孩子;

·不要培养一个只会谋生的孩子,要培养一个会快乐会生活的大人;

·不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要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不要只教孩子赢,要教孩子学会共赢;

·不要“求效率”立刻解决孩子的问题,要“求效果”保证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不要改变孩子,要先改变自己,影响孩子;

·不要只想提高孩子的素质,要先提高自己的素质;

·不要害怕孩子受挫心灵受伤,要欢迎利用受挫机会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四、书中的方法

本书中谈到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书中的方法都是画云博士在美国所认识、研究、实践的教育方法。文中只拿出了部分事例来分享,希望能对父母的教育生涯有帮助,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孩子应该具备的一些好能力和知识,如果想了解,可关注本公众号,并回复#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下载电子书去学习

1、12岁女儿要染白发

“妈妈,今年圣诞节我要把头发染成白色”当时12岁的女儿突然向我宣布她的决定

我心里咯噔一下:“妈呀,她这是想干什么?”但我还是见乖不乖的说:“真的?谢谢你提前通知我。”

“你没生气是吗?”女儿见我感谢她,反而心虚了。

“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染白发?”我疑惑的问着。这事要是发生在过去,早就开始训斥了,然后一定会有一场战争,以至于互相憎恨。

“别人都把头发染成棕色或红色,没有人染白色,我想与众不同。”女儿振振有词地解释。

我当时没有说服她不染白发的好理由。便商量道:“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考虑?”我边想边问。女儿觉得公平。

于是我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脑前额叶皮层(用来衡量轻重、分辨对错、做出判断、控制情感,帮助人们相互理解的大脑组成部分)的神经细胞要到2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但跟情绪有关的脑后区的发育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熟。我们现在明白不成熟的脑前额叶皮层在还没有能力理性地控制冲动情绪的时候,情绪部分的大脑已发育成熟。因此,正像我们看到的一样,青少年的叛逆期出现了。

通过研究我才明白:原来“叛逆”是与孩子的大脑发育紧密相关的;女儿要染白发跟她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关,不能完全怨她,我和女儿分享了我的发现。然后她说:“不错!那染头发不伤害任何人,妈妈你还是要允许我啊!”

后来我告诉她要带她到购物中心去试白色假发套,她将是决定是否染白色的人,而不是我。她高兴得又蹦又跳。

到了卖假发的柜台,我告诉店员拿两个白色的假发套,一个给女儿,一个给我。女儿顿时呆住了,她瞪着我,好像在问:“你要假发套干吗?”

“呵呵,我想看看我能不能把头发也染成白色,和你做伴。我们俩一起做与众不同的事,一定有趣。”

我们各自把假发戴上,还没来得及照镜子就被对方的奇异模样逗得哈哈大笑。笑够了,我们各自在镜子里端详自己头发瞬间花白的形象时,我发现女儿站在那儿好像被巫师施了定身法一样。过了好一阵子,她转过脸来喃喃自语:“我想我需要再想一想。我们去看看别的店,好吗?”后来女儿再没有提起染发的事。

在孩子的“叛逆行为”面前的思考:

·我不需要暴跳如雷,指点江山;

·我不能强迫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

·我应该先处理好我和我自己的关系,从而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效果;

·我应该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找到理解孩子行为的说法;

·很多事情无须立刻解决,而是等到有了好的方案再和孩子一起执行。好的解决方案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双方都能接受;给孩子机会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女儿自己决定不染白发,收获成长。

2、打翻的是盘子,收获的是责任

2004年6月17日,11岁的女儿和我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正在看书的我突然感到腿上凉凉的,还好像有什么东西往下滑,抬头一看,原来是女儿在过读书瘾,看到有趣的地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打翻了餐盘,餐盘撞击行李车架的声音,惊醒了许多半入梦乡的乘客。许多乘客都把瞳孔放大了。那个瞬间,我和女儿同时被推上了飞机的直播现场。

你小孩当众出过“丑”吗?你怎么反应的?我曾是咬牙切齿的恨,面红耳赤的辱。

现在我决定在孩子出错后,平静地问自己两个不同的问题:

①我能不能让孩子明白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②我如何利用孩子出错的机会,教孩子怎么对待他人的错误?

这两个问题帮助我把“孩子打翻的事情”解释为“一个教孩子做人的机会”

游离的思绪返回机舱内。望着地上的残局,我轻松又夸张地说:“哎呀?!你这一激动,感染到所有的垃圾都跟着跳起舞了,看样子你得收拾到明天啦!”

听到我的话,她如释重负认真地收拾起来,乘客们好像也如释重负,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里。

一位空姐过来准备帮忙。我拉住她,悄悄耳语:“让她自己处理这事,请不要帮忙!”

空姐看了我一眼,若有所思地离开了。不一会儿,她拿来了餐纸巾给女儿用。

当她整理好一切时,我问她:“感觉怎么样?”

女儿盯着我:“太感谢你没有当众让我难堪,你的理解实在太重要了。”

“是你自己有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一定为此感到骄傲,是吗?”听到这话,女儿的脸上出现了她常有的自信的样子!

思考:孩子当众“出丑”时,更需要爱、理解和引导。如果为了面子训斥孩子的话,弄得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知所措不说,还失去了教孩子正确面对错误,处理错误,负起责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

①把孩子和父母的距离拉远了;

②当别人出丑时,孩子不知道如何对待。

孩子出错,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最佳时机。希望孩子多出错,希望父母能够引领孩子在出错中积累经验,培养担当的好品质。

3、这叫“拿”,不叫“偷”

女儿二年级的时候,有天放学回来,说:“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女儿手有些抖,不敢看我。

我心想事情肯定不一般,我先让自己平静,然后蹲下来,抓住她的手:“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说吧,什么事儿?”

女儿从书包里拿出老师写的条子递给我,条子是这样写的:“你女儿今天偷了别的小孩的花样奶酪,偷是学校不允许的行为,请跟她谈一谈。”

“偷”?这个字从来都没有那么刺耳!我实在无法接受。女儿怯怯地望着我,我强迫自己静下来,问女儿“拿”那条花样奶酪时是怎么想的。女儿说:“我stole(偷)的……”她还没有说完,我马上制止她用“偷”这个词,我让她用took(拿)来代替。

女儿说她只是好奇,那么好看的东西是什么?吃起来是什么味道?没忍住就拿了别人的花样奶酪。

奶酪是非常受美国人欢迎的食品之一,我们很少吃,很少买,女儿在家吃不到,看到别人吃当然会好奇的。

“你把人家的东西吃了,人家吃什么啊?你觉得这样做对吗?”我试探着想知道女儿的想法,“不对。”女儿低着头,“可是我拿那花样奶酪时,只想尝尝,没想其他的事情。”

“妈妈相信你!谢谢你告诉妈妈。”我非常诚恳。

“妈妈你真的不生气吗?我的老师非常恼火。一个劲儿说我偷东西,是坏行为!”

“女儿,你听好,不管你做了什么,只要告诉妈妈真话,妈妈就会高兴。”女儿松了一口气。“告诉妈妈,你还想吃那花样奶酪吗?”女儿迷惑地望着我。“如果你想吃,妈妈现在就带你去买,奖励你说实话,也让你知道,你需要的东西,只要告诉妈妈,只要合理,妈妈就会尽量满足。我们需要的东西,自己买,不能拿别人的。好吗?”

“现在就去?你不是要做饭吗?”

“我现在可以放下任何事,带你去买花样奶酪!”带女儿到了一家食品店,发现那儿的奶酪花样繁多。有不同颜色和造型,竟有一种麻花样儿的,很好看。我告诉女儿:“把你喜欢的所有奶酪各买一份!”

女儿实在不敢相信,自己闯了祸,还得到了奖励!我告诉她我奖励的是她的诚实。

第二天,女儿带了两样奶酪送给那个被女儿拿了奶酪的同学,并真诚地道歉!女儿自此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

思考:不管孩子做了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父母都要静下心来,问清缘由,很多时候,孩子的动机和成年人的想象大相径庭。

①不能轻易用孩子偶尔的行为来定义孩子本身;

②尽量搞清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以满足。

4、妈妈,请别让我撒谎

我和一个曾经“撒谎”的学生温迪有过一次深入的交谈。温迪告诉我她小时候,有一次惹了麻烦,妈妈为了知道真相,鼓励温迪把事情说出来,可是温迪说出真相后,妈妈又接受不了,对温迪更凶了。后来温迪学聪明了,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只告诉父母部分信息,隐瞒大部分事实不说。温迪知道隐瞒一部分事实不给父母说和撒谎是一样的,但是这样的隐瞒常常可以帮助她逃掉惩罚。但是她告诉我:“她很想告诉妈妈——妈妈,请别让我撒谎!撒谎让我失去了很多人对我的信任。”

父母都希望孩子诚实,可是父母给孩子在自己面前诚实的信任了吗?如果孩子和父母说真话很安全的话,他们就会诚实;如果他们知道出了错,说真话的结果是“枪林弹雨”的话,撒谎隐瞒事实就是下一步棋,是不是?

思考:孩子一有状况,父母就发火,这几乎等于逼孩子撒谎!要想让孩子不撒谎,父母必须改变对孩子出状况的解释:孩子出错是孩子成长的机会、是父母教孩子处事做人的机会、是体现对孩子无条件爱的机会。给孩子说真话的信任吧。

5、不要孩子“听话”

在公园和6岁的儿子一起疯跑时,我重重跌了一跤,右腿的外侧蹭了好大一块皮,渗出鲜血。

“妈咪,你抓不到我!”不知情的儿子从远处挑战着。

我向儿子说明了情况,并告诉他:“妈妈摔了,不能再陪你玩,得马上回家上药”

儿子对回家的说法非常失望,不过,天性敏感的他还是在我的右腿上深深地吻了一下,关切地问:“你感觉好点了吗?那,我们就快点回家吧。”

他用尽力气扶我起来,我一阵感动,情不自禁地对他说:“我很开心有你这样的孩子。”

“为什么?”这是我评价儿子后他必问的问题。

“你说呢?”这是他要求我解释时,我必问的话。

“是因为我听话吗?”儿子说。

当“对了”来到嘴边的那一刻,我好想意识到了什么似的打住了。“听话”这个词在这个场合似乎不能完全表达我当时的感受,或者说不是我要传递给儿子的信息。因为“听话”无法体现出儿子独立思考、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想到这儿,我明白了不能再用“听话”来形容我的孩子了,因为这个词它有后遗症!

我拉起儿子的小手:“我开心是因为我们刚到公园,你玩意正浓,对你来说,马上回家不容易。可是你选择回家,而不是多玩一会儿。我不认为这是你听话,我觉得这是你有主见!你应该很骄傲你的决定!妈妈特为你的选择骄傲!”

“太棒了!”儿子挥着小拳头,像是拿到了一个奖杯。

思考:我们要培养的是会做决定有主见的成人,而不是“听话”的孩子。用“听话”表扬孩子,强调的不是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而是父母的权威,孩子的主见得不到肯定,相信积极的肯定会帮助孩子锻炼做“好决定”的能力,孩子会更独立自信。

6、庆祝孩子出错

那次我和女儿生气争吵,她拥抱我后,我和丈夫请女儿吃饭庆祝她出错!

有些朋友不理解,孩子犯了错,怎么还要庆祝?

我们庆祝的时候,会告诉女儿通过出错,她多了人生的经验,她作为人本身要比犯错前更为成熟,为她的成熟和以后有智慧解决类似的问题而庆祝

我常和朋友们说:“孩子出错越早越多越好!”因为孩子小的时候,不管犯了什么错,我们都赔得起;孩子长大了,再犯错,我们很难赔得起法律的制约。孩子在犯错中学到知识,积累经验,学会做决定,会让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思考:父母要引导孩子把出错当做经验的积累、成功的必经之路。孩子积极面对、接受和反思错误本身就是在成长!学会停止争吵的方式,庆祝孩子出错,会和谐与孩子的关系。

7、女儿骂我“笨蛋”的时候

女儿很卖力的为自己编排的短剧中的角色服装画素描,她的同学们都在旁边围观。3岁的儿子看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那几张画上,也来了兴趣,一手把画抢过来。很快,那张画就成了百褶纸。大家不管怎么劝说,儿子就是不放手,女儿情急之下,第一次要和弟弟动手。

“弟弟是不对,但你不能跟他动手!”我不客气地阻止了女儿,女儿爱面子,在同学面前也没说什么,只见她狠狠地瞪着弟弟,看我时,只有白眼。

同学刚一离开,女儿就开始训弟弟,吓得弟弟连哭都不敢出声。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说:“你不能这样对待他,他会吓坏的!”女儿的气一下子就冲我撒过来,到后来怒吼着:“你和弟弟都是笨蛋”吼完就冲回自己的房间,摔门声震耳欲聋!

不知为什么,我竟然在那个时刻想起亲子教育学家吉姆·费的提醒:“没有任何一件事紧急到要马上解决。”我冷静下来

以我对女儿的了解,我知道她会在一个小时左右找我道歉的,我平静地等待着。

不出所料,一个小时候,女儿轻轻地来到厨房,碰了碰我的胳膊:“对不起,妈妈!我出口太重,无论如何都不该口不择言。”

我心里很委屈,长出了一口气:“谢谢你来和我道歉,不过你这样骂我,作为妈妈我有两种选择,我可以以多种方式惩罚你;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你一起成长。我选择了后者,希望以后别人对你无礼时,你知道除了互相伤害,还有一起成长的方式。”

女儿认真地听着,我接着分析总结:“你骂我笨蛋后,我没有反击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只有真正的笨蛋的人才会在别人不理智的时候理论;第二,没有什么事紧急到需要马上解决的。”

这个经理教会了我和女儿以前不懂的道理:别人无礼时,我们可以选择尊重。这并不代表我们对别人的不尊重听之任之,而是听过更为正气尊重的方式展现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的气度来,同事影响着对方的沟通方式!

思考:

“遇事要冷静”,如何做?

“冷”是告诫自己:“没有任何事紧急到需要马上解决。”

“静”是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反观事情,想出既尊重别人又保护自己的方法。

最后附上画云博士为儿子整理的品格训练的具体化建议——做事先做人

1、掌控情绪——有意识为自己的思维导航

被误解时体会:被误解是正常的,被理解是例外;你对别人也是误解多,理解难;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角度,你也看不到别人的角度;

感到不舒心时体会:没有人不经你的允许能让你不舒心,不让别人的言论和自己的负面想法打败自己,向自己而不是别人要舒心;

和别人评价事情时,先看积极的一面;群体情绪低落时,用能抓住的正面因素感召群心,扭转局面。

2、尊重自己

喜欢自己,爱护自己,感谢自己

别人因为你而微笑或表示喜欢你时,你要有意识地喜欢自己;

对自己失望时,不辱骂自己,鼓励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有任何进步时,都谢谢自己的努力。

3、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外貌上能力上的不足,肯定自己维护自我安全感,接纳别人

对没座好的事,有勇气面对,不因没安全感而撒谎;

别人批评时,不马上回击,想想别人是否有道理,但不因自己的欠缺自卑;

与人相处,要赏识他人,以平等心对待不如自己的人。

4、关爱感恩

善待他人感恩朋友关心环境,等于善待自己感恩自己爱护人类;

每天做件帮人不求回报的事情、一件对自己好的事情;

每天给至少5个人积极鼓励,感恩朋友丰富自己的生命,关怀并感激亲人;

关爱地球,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正确处理垃圾。

5、诚实可靠

诚实的人忠于事实,忠于自己,有让别人放心的美德;

在学校,和同学不互相抄袭作业;

陈述事实时,对任何真相的隐瞒、夸大都无异于说谎;

遵守诺言,守护自己和朋友的秘密。

6、好奇世界

对世界抱有好奇心,探索尝试新的事物;

每天学点书本外的知识,包括认识新的生灵和植物;

参观博物馆,领略大千世界;了解朋友的文化背景,关心实事热点话题;

抱着“为什么”的态度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7、自信勇敢

勇敢和自信都是从征服“怕”开始的;

和妈妈、老师练习说“不”,敢于挑战权威,争取自己的权利;

有技巧地制止他人不正当的行为,警惕自己不正当的想法;

出错时,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有成绩时,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8、机智幽默

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意外的惊喜轻松环境下幽默一下,欢乐场面;

紧张环境下幽默一下,能缓解参与者的神经;

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文章、谈话或演说中插入小幽默。

9、独立成熟

一个自尊人最起码的特质从头到尾完成学校的项目或者自己所在组织的活动,不指望父母帮忙;做自己不习惯的事,如请不认识的墨西哥人教自己西班牙语的发音;

为一个很好的原因请求他人的支持,比如请陌生人购买童子军的爆米花。

10、说服交流——与人交往必备的技巧

有技巧地指出妈妈的问题,说服妈妈改正缺点;

用权威性和逻辑性技巧,说服老师和同学支持自己的想法;

使用情感的感染力,让朋友对自己奇特的想法感兴趣。

11、宽容善良——受人尊敬的两大品格

能对自己宽容善良的人,精神富足,输得起;

朋友做事让你不开心时,要先想到朋友诸多好处,不轻易放弃友谊;

自己出错时,肯定自己的独一无二,想自己的诸多优点,务必对自己善良;

被批评时,和善意批评的人探讨,不理睬恶意诽谤的人,和自己他人坦然相处。

12、吃苦勤劳

吃得苦受得累的人会有坚强的意志,在困难面前不轻易低头洗车、割草,赚自己的零花钱;

体育训练、家务以及所在组织所有的义务劳动,不管多累,都要坚持自始至终;

学校作业,不管多忙多晚,一定完成;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参加一个陌生人的活动,锻炼精神吃苦。

13、欢迎出错

没有错,经验从何而来?成功从何而来?精彩人生和屡屡失败本来就是伴侣;

按着自己的想法做吃的,把不同的水果放在一起打汁,明白搭配食物很重要;

不知道如何表达时,尝试表达,给自己出错找不足的机会;

不等一切都想好了再行动,在出错中完善想法做法,少问成败。

14、把控时间

有效管理时间,是减少精神负担的途径之一;

有短期计划,每天要做的事情要有优先顺序;

独立规划家庭旅游的细节,什么时间做什么,包括旅游地点、住宿和饮食;

做饭时,把握做事顺序,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

15、自在独处

独处是比和他人相处更为重要的能力,独处帮人整理思想,教化自我;

读“没用”的书,由智者陪伴体会人性;

读懂,读通,读透,思考事物间的关联,琢磨智者的智慧怎样用在自己身上;

访问内心,和自己对话,了解什么是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

把自己泡在大自然里,找乌云背后的蓝天,听风吹叶子的声响,听鸟语闻草香呼吸泥土芬芳。

一、作者简介

画云博士,

曾经是理工科背景,中科院化学院博士,

后又取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硕士,担任美国多家高科技跨国公司高级工程师。

因教育孩子出了一些问题,转而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是美国Think and Speak Up(思考与沟通)课程的创建人。

二、为人父母

画云博士认为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试图操控,

而是倾听和接纳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的情感得到承认和满足的情况下,

孩子会更愿意静下心来听父母的“道理”。

“通情达理”之事,“情”在先,“理”在后。

要做到这一点,倾听孩子、听出孩子真正的感觉非常重要。

不论孩子的感觉是什么,感觉本身没有错误,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

这就要求父母提高自己倾听的能力——先改变自己。

之前在公司参加正面管教的分享会时,那个导师也曾经提过,

当今社会,很多职业都要求从业者首先获得训练证书或高等教育再进入相关行业工作,

唯独“做父母”这一行,

不经任何培训,无需任何证书,

人们就被孩子出生时的哭声催促着走马上任,立当其责。

可事实上呢,为人父母,绝非易事,教育这件事亦是如此。

在本书中,画云采取讲故事的方式,

以自己和女儿、儿子、学生之间的故事为例,

展示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技巧,

但此次的分享,主要以亲子关系为主,

希望父母们能从中获取到启发和灵感,

然后在去端详自己的孩子,

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三、甘地故事的启发

文章开头,画云博士提到,她很庆幸读到甘地的故事。一个妈妈让甘地告诉儿子别再吃糖。甘地让他们三个星期后再来。三个星期后,甘地对那个孩子说:“孩子,别再吃糖了!”男孩的妈妈不解:“为什么你要等三个星期才告诉他呢?”甘地说:“夫人,三个星期前我也在吃糖!”这个很小的故事,其实就是说,在指点别人前,自己要做先行者。

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好多与甘地做法相反的示例,比如,当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妈妈们告诉他们,不要玩手机,会坏眼睛的哦,可是自己又在那玩的不亦乐乎;当孩子吃饭挑食的时候,妈妈们告诉他们,不要挑食,每个食物都有自己的营养成分,说完自己却把碗里不爱吃的配菜挑出来;当孩子不阅读时,妈妈们告他们,要多多看书哦,看书能让你涨知识,可以他们自己又何尝看过…

画云博士读完甘地的故事,也做了一个有价值的决定:“改自己,自学当娘”然后在摸索、学习和实践中醒悟到了一些很好的点子,读到这里的父母们,也可以参考一下。

·不要先爱孩子后爱自己,要先爱自己后爱孩子;

·不好恨铁不成钢,要助铁成钢;

·不要完美的孩子,要会犯错误的孩子;

·不要培养一个只会谋生的孩子,要培养一个会快乐会生活的大人;

·不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要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不要只教孩子赢,要教孩子学会共赢;

·不要“求效率”立刻解决孩子的问题,要“求效果”保证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不要改变孩子,要先改变自己,影响孩子;

·不要只想提高孩子的素质,要先提高自己的素质;

·不要害怕孩子受挫心灵受伤,要欢迎利用受挫机会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四、书中的方法

本书中谈到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书中的方法都是画云博士在美国所认识、研究、实践的教育方法。文中只拿出了部分事例来分享,希望能对父母的教育生涯有帮助,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孩子应该具备的一些好能力和知识,如果想了解,可关注本公众号,并回复#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下载电子书去学习

1、12岁女儿要染白发

“妈妈,今年圣诞节我要把头发染成白色”当时12岁的女儿突然向我宣布她的决定

我心里咯噔一下:“妈呀,她这是想干什么?”但我还是见乖不乖的说:“真的?谢谢你提前通知我。”

“你没生气是吗?”女儿见我感谢她,反而心虚了。

“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染白发?”我疑惑的问着。这事要是发生在过去,早就开始训斥了,然后一定会有一场战争,以至于互相憎恨。

“别人都把头发染成棕色或红色,没有人染白色,我想与众不同。”女儿振振有词地解释。

我当时没有说服她不染白发的好理由。便商量道:“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考虑?”我边想边问。女儿觉得公平。

于是我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脑前额叶皮层(用来衡量轻重、分辨对错、做出判断、控制情感,帮助人们相互理解的大脑组成部分)的神经细胞要到2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但跟情绪有关的脑后区的发育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熟。我们现在明白不成熟的脑前额叶皮层在还没有能力理性地控制冲动情绪的时候,情绪部分的大脑已发育成熟。因此,正像我们看到的一样,青少年的叛逆期出现了。

通过研究我才明白:原来“叛逆”是与孩子的大脑发育紧密相关的;女儿要染白发跟她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关,不能完全怨她,我和女儿分享了我的发现。然后她说:“不错!那染头发不伤害任何人,妈妈你还是要允许我啊!”

后来我告诉她要带她到购物中心去试白色假发套,她将是决定是否染白色的人,而不是我。她高兴得又蹦又跳。

到了卖假发的柜台,我告诉店员拿两个白色的假发套,一个给女儿,一个给我。女儿顿时呆住了,她瞪着我,好像在问:“你要假发套干吗?”

“呵呵,我想看看我能不能把头发也染成白色,和你做伴。我们俩一起做与众不同的事,一定有趣。”

我们各自把假发戴上,还没来得及照镜子就被对方的奇异模样逗得哈哈大笑。笑够了,我们各自在镜子里端详自己头发瞬间花白的形象时,我发现女儿站在那儿好像被巫师施了定身法一样。过了好一阵子,她转过脸来喃喃自语:“我想我需要再想一想。我们去看看别的店,好吗?”后来女儿再没有提起染发的事。

在孩子的“叛逆行为”面前的思考:

·我不需要暴跳如雷,指点江山;

·我不能强迫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

·我应该先处理好我和我自己的关系,从而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效果;

·我应该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找到理解孩子行为的说法;

·很多事情无须立刻解决,而是等到有了好的方案再和孩子一起执行。好的解决方案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双方都能接受;给孩子机会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女儿自己决定不染白发,收获成长。

2、打翻的是盘子,收获的是责任

2004年6月17日,11岁的女儿和我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正在看书的我突然感到腿上凉凉的,还好像有什么东西往下滑,抬头一看,原来是女儿在过读书瘾,看到有趣的地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打翻了餐盘,餐盘撞击行李车架的声音,惊醒了许多半入梦乡的乘客。许多乘客都把瞳孔放大了。那个瞬间,我和女儿同时被推上了飞机的直播现场。

你小孩当众出过“丑”吗?你怎么反应的?我曾是咬牙切齿的恨,面红耳赤的辱。

现在我决定在孩子出错后,平静地问自己两个不同的问题:

①我能不能让孩子明白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②我如何利用孩子出错的机会,教孩子怎么对待他人的错误?

这两个问题帮助我把“孩子打翻的事情”解释为“一个教孩子做人的机会”

游离的思绪返回机舱内。望着地上的残局,我轻松又夸张地说:“哎呀?!你这一激动,感染到所有的垃圾都跟着跳起舞了,看样子你得收拾到明天啦!”

听到我的话,她如释重负认真地收拾起来,乘客们好像也如释重负,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里。

一位空姐过来准备帮忙。我拉住她,悄悄耳语:“让她自己处理这事,请不要帮忙!”

空姐看了我一眼,若有所思地离开了。不一会儿,她拿来了餐纸巾给女儿用。

当她整理好一切时,我问她:“感觉怎么样?”

女儿盯着我:“太感谢你没有当众让我难堪,你的理解实在太重要了。”

“是你自己有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一定为此感到骄傲,是吗?”听到这话,女儿的脸上出现了她常有的自信的样子!

思考:孩子当众“出丑”时,更需要爱、理解和引导。如果为了面子训斥孩子的话,弄得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知所措不说,还失去了教孩子正确面对错误,处理错误,负起责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

①把孩子和父母的距离拉远了;

②当别人出丑时,孩子不知道如何对待。

孩子出错,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最佳时机。希望孩子多出错,希望父母能够引领孩子在出错中积累经验,培养担当的好品质。

3、这叫“拿”,不叫“偷”

女儿二年级的时候,有天放学回来,说:“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女儿手有些抖,不敢看我。

我心想事情肯定不一般,我先让自己平静,然后蹲下来,抓住她的手:“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说吧,什么事儿?”

女儿从书包里拿出老师写的条子递给我,条子是这样写的:“你女儿今天偷了别的小孩的花样奶酪,偷是学校不允许的行为,请跟她谈一谈。”

“偷”?这个字从来都没有那么刺耳!我实在无法接受。女儿怯怯地望着我,我强迫自己静下来,问女儿“拿”那条花样奶酪时是怎么想的。女儿说:“我stole(偷)的……”她还没有说完,我马上制止她用“偷”这个词,我让她用took(拿)来代替。

女儿说她只是好奇,那么好看的东西是什么?吃起来是什么味道?没忍住就拿了别人的花样奶酪。

奶酪是非常受美国人欢迎的食品之一,我们很少吃,很少买,女儿在家吃不到,看到别人吃当然会好奇的。

“你把人家的东西吃了,人家吃什么啊?你觉得这样做对吗?”我试探着想知道女儿的想法,“不对。”女儿低着头,“可是我拿那花样奶酪时,只想尝尝,没想其他的事情。”

“妈妈相信你!谢谢你告诉妈妈。”我非常诚恳。

“妈妈你真的不生气吗?我的老师非常恼火。一个劲儿说我偷东西,是坏行为!”

“女儿,你听好,不管你做了什么,只要告诉妈妈真话,妈妈就会高兴。”女儿松了一口气。“告诉妈妈,你还想吃那花样奶酪吗?”女儿迷惑地望着我。“如果你想吃,妈妈现在就带你去买,奖励你说实话,也让你知道,你需要的东西,只要告诉妈妈,只要合理,妈妈就会尽量满足。我们需要的东西,自己买,不能拿别人的。好吗?”

“现在就去?你不是要做饭吗?”

“我现在可以放下任何事,带你去买花样奶酪!”带女儿到了一家食品店,发现那儿的奶酪花样繁多。有不同颜色和造型,竟有一种麻花样儿的,很好看。我告诉女儿:“把你喜欢的所有奶酪各买一份!”

女儿实在不敢相信,自己闯了祸,还得到了奖励!我告诉她我奖励的是她的诚实。

第二天,女儿带了两样奶酪送给那个被女儿拿了奶酪的同学,并真诚地道歉!女儿自此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

思考:不管孩子做了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父母都要静下心来,问清缘由,很多时候,孩子的动机和成年人的想象大相径庭。

①不能轻易用孩子偶尔的行为来定义孩子本身;

②尽量搞清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以满足。

4、妈妈,请别让我撒谎

我和一个曾经“撒谎”的学生温迪有过一次深入的交谈。温迪告诉我她小时候,有一次惹了麻烦,妈妈为了知道真相,鼓励温迪把事情说出来,可是温迪说出真相后,妈妈又接受不了,对温迪更凶了。后来温迪学聪明了,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只告诉父母部分信息,隐瞒大部分事实不说。温迪知道隐瞒一部分事实不给父母说和撒谎是一样的,但是这样的隐瞒常常可以帮助她逃掉惩罚。但是她告诉我:“她很想告诉妈妈——妈妈,请别让我撒谎!撒谎让我失去了很多人对我的信任。”

父母都希望孩子诚实,可是父母给孩子在自己面前诚实的信任了吗?如果孩子和父母说真话很安全的话,他们就会诚实;如果他们知道出了错,说真话的结果是“枪林弹雨”的话,撒谎隐瞒事实就是下一步棋,是不是?

思考:孩子一有状况,父母就发火,这几乎等于逼孩子撒谎!要想让孩子不撒谎,父母必须改变对孩子出状况的解释:孩子出错是孩子成长的机会、是父母教孩子处事做人的机会、是体现对孩子无条件爱的机会。给孩子说真话的信任吧。

5、不要孩子“听话”

在公园和6岁的儿子一起疯跑时,我重重跌了一跤,右腿的外侧蹭了好大一块皮,渗出鲜血。

“妈咪,你抓不到我!”不知情的儿子从远处挑战着。

我向儿子说明了情况,并告诉他:“妈妈摔了,不能再陪你玩,得马上回家上药”

儿子对回家的说法非常失望,不过,天性敏感的他还是在我的右腿上深深地吻了一下,关切地问:“你感觉好点了吗?那,我们就快点回家吧。”

他用尽力气扶我起来,我一阵感动,情不自禁地对他说:“我很开心有你这样的孩子。”

“为什么?”这是我评价儿子后他必问的问题。

“你说呢?”这是他要求我解释时,我必问的话。

“是因为我听话吗?”儿子说。

当“对了”来到嘴边的那一刻,我好想意识到了什么似的打住了。“听话”这个词在这个场合似乎不能完全表达我当时的感受,或者说不是我要传递给儿子的信息。因为“听话”无法体现出儿子独立思考、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想到这儿,我明白了不能再用“听话”来形容我的孩子了,因为这个词它有后遗症!

我拉起儿子的小手:“我开心是因为我们刚到公园,你玩意正浓,对你来说,马上回家不容易。可是你选择回家,而不是多玩一会儿。我不认为这是你听话,我觉得这是你有主见!你应该很骄傲你的决定!妈妈特为你的选择骄傲!”

“太棒了!”儿子挥着小拳头,像是拿到了一个奖杯。

思考:我们要培养的是会做决定有主见的成人,而不是“听话”的孩子。用“听话”表扬孩子,强调的不是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而是父母的权威,孩子的主见得不到肯定,相信积极的肯定会帮助孩子锻炼做“好决定”的能力,孩子会更独立自信。

6、庆祝孩子出错

那次我和女儿生气争吵,她拥抱我后,我和丈夫请女儿吃饭庆祝她出错!

有些朋友不理解,孩子犯了错,怎么还要庆祝?

我们庆祝的时候,会告诉女儿通过出错,她多了人生的经验,她作为人本身要比犯错前更为成熟,为她的成熟和以后有智慧解决类似的问题而庆祝

我常和朋友们说:“孩子出错越早越多越好!”因为孩子小的时候,不管犯了什么错,我们都赔得起;孩子长大了,再犯错,我们很难赔得起法律的制约。孩子在犯错中学到知识,积累经验,学会做决定,会让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思考:父母要引导孩子把出错当做经验的积累、成功的必经之路。孩子积极面对、接受和反思错误本身就是在成长!学会停止争吵的方式,庆祝孩子出错,会和谐与孩子的关系。

7、女儿骂我“笨蛋”的时候

女儿很卖力的为自己编排的短剧中的角色服装画素描,她的同学们都在旁边围观。3岁的儿子看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那几张画上,也来了兴趣,一手把画抢过来。很快,那张画就成了百褶纸。大家不管怎么劝说,儿子就是不放手,女儿情急之下,第一次要和弟弟动手。

“弟弟是不对,但你不能跟他动手!”我不客气地阻止了女儿,女儿爱面子,在同学面前也没说什么,只见她狠狠地瞪着弟弟,看我时,只有白眼。

同学刚一离开,女儿就开始训弟弟,吓得弟弟连哭都不敢出声。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说:“你不能这样对待他,他会吓坏的!”女儿的气一下子就冲我撒过来,到后来怒吼着:“你和弟弟都是笨蛋”吼完就冲回自己的房间,摔门声震耳欲聋!

不知为什么,我竟然在那个时刻想起亲子教育学家吉姆·费的提醒:“没有任何一件事紧急到要马上解决。”我冷静下来

以我对女儿的了解,我知道她会在一个小时左右找我道歉的,我平静地等待着。

不出所料,一个小时候,女儿轻轻地来到厨房,碰了碰我的胳膊:“对不起,妈妈!我出口太重,无论如何都不该口不择言。”

我心里很委屈,长出了一口气:“谢谢你来和我道歉,不过你这样骂我,作为妈妈我有两种选择,我可以以多种方式惩罚你;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你一起成长。我选择了后者,希望以后别人对你无礼时,你知道除了互相伤害,还有一起成长的方式。”

女儿认真地听着,我接着分析总结:“你骂我笨蛋后,我没有反击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只有真正的笨蛋的人才会在别人不理智的时候理论;第二,没有什么事紧急到需要马上解决的。”

这个经理教会了我和女儿以前不懂的道理:别人无礼时,我们可以选择尊重。这并不代表我们对别人的不尊重听之任之,而是听过更为正气尊重的方式展现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的气度来,同事影响着对方的沟通方式!

思考:

“遇事要冷静”,如何做?

“冷”是告诫自己:“没有任何事紧急到需要马上解决。”

“静”是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反观事情,想出既尊重别人又保护自己的方法。

最后附上画云博士为儿子整理的品格训练的具体化建议——做事先做人

1、掌控情绪——有意识为自己的思维导航

被误解时体会:被误解是正常的,被理解是例外;你对别人也是误解多,理解难;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角度,你也看不到别人的角度;

感到不舒心时体会:没有人不经你的允许能让你不舒心,不让别人的言论和自己的负面想法打败自己,向自己而不是别人要舒心;

和别人评价事情时,先看积极的一面;群体情绪低落时,用能抓住的正面因素感召群心,扭转局面。

2、尊重自己

喜欢自己,爱护自己,感谢自己

别人因为你而微笑或表示喜欢你时,你要有意识地喜欢自己;

对自己失望时,不辱骂自己,鼓励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有任何进步时,都谢谢自己的努力。

3、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外貌上能力上的不足,肯定自己维护自我安全感,接纳别人

对没座好的事,有勇气面对,不因没安全感而撒谎;

别人批评时,不马上回击,想想别人是否有道理,但不因自己的欠缺自卑;

与人相处,要赏识他人,以平等心对待不如自己的人。

4、关爱感恩

善待他人感恩朋友关心环境,等于善待自己感恩自己爱护人类;

每天做件帮人不求回报的事情、一件对自己好的事情;

每天给至少5个人积极鼓励,感恩朋友丰富自己的生命,关怀并感激亲人;

关爱地球,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正确处理垃圾。

5、诚实可靠

诚实的人忠于事实,忠于自己,有让别人放心的美德;

在学校,和同学不互相抄袭作业;

陈述事实时,对任何真相的隐瞒、夸大都无异于说谎;

遵守诺言,守护自己和朋友的秘密。

6、好奇世界

对世界抱有好奇心,探索尝试新的事物;

每天学点书本外的知识,包括认识新的生灵和植物;

参观博物馆,领略大千世界;了解朋友的文化背景,关心实事热点话题;

抱着“为什么”的态度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7、自信勇敢

勇敢和自信都是从征服“怕”开始的;

和妈妈、老师练习说“不”,敢于挑战权威,争取自己的权利;

有技巧地制止他人不正当的行为,警惕自己不正当的想法;

出错时,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有成绩时,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8、机智幽默

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意外的惊喜轻松环境下幽默一下,欢乐场面;

紧张环境下幽默一下,能缓解参与者的神经;

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文章、谈话或演说中插入小幽默。

9、独立成熟

一个自尊人最起码的特质从头到尾完成学校的项目或者自己所在组织的活动,不指望父母帮忙;做自己不习惯的事,如请不认识的墨西哥人教自己西班牙语的发音;

为一个很好的原因请求他人的支持,比如请陌生人购买童子军的爆米花。

10、说服交流——与人交往必备的技巧

有技巧地指出妈妈的问题,说服妈妈改正缺点;

用权威性和逻辑性技巧,说服老师和同学支持自己的想法;

使用情感的感染力,让朋友对自己奇特的想法感兴趣。

11、宽容善良——受人尊敬的两大品格

能对自己宽容善良的人,精神富足,输得起;

朋友做事让你不开心时,要先想到朋友诸多好处,不轻易放弃友谊;

自己出错时,肯定自己的独一无二,想自己的诸多优点,务必对自己善良;

被批评时,和善意批评的人探讨,不理睬恶意诽谤的人,和自己他人坦然相处。

12、吃苦勤劳

吃得苦受得累的人会有坚强的意志,在困难面前不轻易低头洗车、割草,赚自己的零花钱;

体育训练、家务以及所在组织所有的义务劳动,不管多累,都要坚持自始至终;

学校作业,不管多忙多晚,一定完成;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参加一个陌生人的活动,锻炼精神吃苦。

13、欢迎出错

没有错,经验从何而来?成功从何而来?精彩人生和屡屡失败本来就是伴侣;

按着自己的想法做吃的,把不同的水果放在一起打汁,明白搭配食物很重要;

不知道如何表达时,尝试表达,给自己出错找不足的机会;

不等一切都想好了再行动,在出错中完善想法做法,少问成败。

14、把控时间

有效管理时间,是减少精神负担的途径之一;

有短期计划,每天要做的事情要有优先顺序;

独立规划家庭旅游的细节,什么时间做什么,包括旅游地点、住宿和饮食;

做饭时,把握做事顺序,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

15、自在独处

独处是比和他人相处更为重要的能力,独处帮人整理思想,教化自我;

读“没用”的书,由智者陪伴体会人性;

读懂,读通,读透,思考事物间的关联,琢磨智者的智慧怎样用在自己身上;

访问内心,和自己对话,了解什么是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

把自己泡在大自然里,找乌云背后的蓝天,听风吹叶子的声响,听鸟语闻草香呼吸泥土芬芳。

一、作者简介

画云博士,

曾经是理工科背景,中科院化学院博士,

后又取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硕士,担任美国多家高科技跨国公司高级工程师。

因教育孩子出了一些问题,转而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并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是美国Think and Speak Up(思考与沟通)课程的创建人。

二、为人父母

画云博士认为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试图操控,

而是倾听和接纳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的情感得到承认和满足的情况下,

孩子会更愿意静下心来听父母的“道理”。

“通情达理”之事,“情”在先,“理”在后。

要做到这一点,倾听孩子、听出孩子真正的感觉非常重要。

不论孩子的感觉是什么,感觉本身没有错误,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

这就要求父母提高自己倾听的能力——先改变自己。

之前在公司参加正面管教的分享会时,那个导师也曾经提过,

当今社会,很多职业都要求从业者首先获得训练证书或高等教育再进入相关行业工作,

唯独“做父母”这一行,

不经任何培训,无需任何证书,

人们就被孩子出生时的哭声催促着走马上任,立当其责。

可事实上呢,为人父母,绝非易事,教育这件事亦是如此。

在本书中,画云采取讲故事的方式,

以自己和女儿、儿子、学生之间的故事为例,

展示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技巧,

但此次的分享,主要以亲子关系为主,

希望父母们能从中获取到启发和灵感,

然后在去端详自己的孩子,

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三、甘地故事的启发

文章开头,画云博士提到,她很庆幸读到甘地的故事。一个妈妈让甘地告诉儿子别再吃糖。甘地让他们三个星期后再来。三个星期后,甘地对那个孩子说:“孩子,别再吃糖了!”男孩的妈妈不解:“为什么你要等三个星期才告诉他呢?”甘地说:“夫人,三个星期前我也在吃糖!”这个很小的故事,其实就是说,在指点别人前,自己要做先行者。

在我们生活中就有好多与甘地做法相反的示例,比如,当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妈妈们告诉他们,不要玩手机,会坏眼睛的哦,可是自己又在那玩的不亦乐乎;当孩子吃饭挑食的时候,妈妈们告诉他们,不要挑食,每个食物都有自己的营养成分,说完自己却把碗里不爱吃的配菜挑出来;当孩子不阅读时,妈妈们告他们,要多多看书哦,看书能让你涨知识,可以他们自己又何尝看过…

画云博士读完甘地的故事,也做了一个有价值的决定:“改自己,自学当娘”然后在摸索、学习和实践中醒悟到了一些很好的点子,读到这里的父母们,也可以参考一下。

·不要先爱孩子后爱自己,要先爱自己后爱孩子;

·不好恨铁不成钢,要助铁成钢;

·不要完美的孩子,要会犯错误的孩子;

·不要培养一个只会谋生的孩子,要培养一个会快乐会生活的大人;

·不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要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不要只教孩子赢,要教孩子学会共赢;

·不要“求效率”立刻解决孩子的问题,要“求效果”保证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不要改变孩子,要先改变自己,影响孩子;

·不要只想提高孩子的素质,要先提高自己的素质;

·不要害怕孩子受挫心灵受伤,要欢迎利用受挫机会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四、书中的方法

本书中谈到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书中的方法都是画云博士在美国所认识、研究、实践的教育方法。文中只拿出了部分事例来分享,希望能对父母的教育生涯有帮助,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孩子应该具备的一些好能力和知识,如果想了解,可关注本公众号,并回复#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下载电子书去学习

1、12岁女儿要染白发

“妈妈,今年圣诞节我要把头发染成白色”当时12岁的女儿突然向我宣布她的决定

我心里咯噔一下:“妈呀,她这是想干什么?”但我还是见乖不乖的说:“真的?谢谢你提前通知我。”

“你没生气是吗?”女儿见我感谢她,反而心虚了。

“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染白发?”我疑惑的问着。这事要是发生在过去,早就开始训斥了,然后一定会有一场战争,以至于互相憎恨。

“别人都把头发染成棕色或红色,没有人染白色,我想与众不同。”女儿振振有词地解释。

我当时没有说服她不染白发的好理由。便商量道:“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考虑?”我边想边问。女儿觉得公平。

于是我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脑前额叶皮层(用来衡量轻重、分辨对错、做出判断、控制情感,帮助人们相互理解的大脑组成部分)的神经细胞要到2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但跟情绪有关的脑后区的发育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熟。我们现在明白不成熟的脑前额叶皮层在还没有能力理性地控制冲动情绪的时候,情绪部分的大脑已发育成熟。因此,正像我们看到的一样,青少年的叛逆期出现了。

通过研究我才明白:原来“叛逆”是与孩子的大脑发育紧密相关的;女儿要染白发跟她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关,不能完全怨她,我和女儿分享了我的发现。然后她说:“不错!那染头发不伤害任何人,妈妈你还是要允许我啊!”

后来我告诉她要带她到购物中心去试白色假发套,她将是决定是否染白色的人,而不是我。她高兴得又蹦又跳。

到了卖假发的柜台,我告诉店员拿两个白色的假发套,一个给女儿,一个给我。女儿顿时呆住了,她瞪着我,好像在问:“你要假发套干吗?”

“呵呵,我想看看我能不能把头发也染成白色,和你做伴。我们俩一起做与众不同的事,一定有趣。”

我们各自把假发戴上,还没来得及照镜子就被对方的奇异模样逗得哈哈大笑。笑够了,我们各自在镜子里端详自己头发瞬间花白的形象时,我发现女儿站在那儿好像被巫师施了定身法一样。过了好一阵子,她转过脸来喃喃自语:“我想我需要再想一想。我们去看看别的店,好吗?”后来女儿再没有提起染发的事。

在孩子的“叛逆行为”面前的思考:

·我不需要暴跳如雷,指点江山;

·我不能强迫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

·我应该先处理好我和我自己的关系,从而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效果;

·我应该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找到理解孩子行为的说法;

·很多事情无须立刻解决,而是等到有了好的方案再和孩子一起执行。好的解决方案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双方都能接受;给孩子机会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女儿自己决定不染白发,收获成长。

2、打翻的是盘子,收获的是责任

2004年6月17日,11岁的女儿和我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正在看书的我突然感到腿上凉凉的,还好像有什么东西往下滑,抬头一看,原来是女儿在过读书瘾,看到有趣的地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打翻了餐盘,餐盘撞击行李车架的声音,惊醒了许多半入梦乡的乘客。许多乘客都把瞳孔放大了。那个瞬间,我和女儿同时被推上了飞机的直播现场。

你小孩当众出过“丑”吗?你怎么反应的?我曾是咬牙切齿的恨,面红耳赤的辱。

现在我决定在孩子出错后,平静地问自己两个不同的问题:

①我能不能让孩子明白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②我如何利用孩子出错的机会,教孩子怎么对待他人的错误?

这两个问题帮助我把“孩子打翻的事情”解释为“一个教孩子做人的机会”

游离的思绪返回机舱内。望着地上的残局,我轻松又夸张地说:“哎呀?!你这一激动,感染到所有的垃圾都跟着跳起舞了,看样子你得收拾到明天啦!”

听到我的话,她如释重负认真地收拾起来,乘客们好像也如释重负,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里。

一位空姐过来准备帮忙。我拉住她,悄悄耳语:“让她自己处理这事,请不要帮忙!”

空姐看了我一眼,若有所思地离开了。不一会儿,她拿来了餐纸巾给女儿用。

当她整理好一切时,我问她:“感觉怎么样?”

女儿盯着我:“太感谢你没有当众让我难堪,你的理解实在太重要了。”

“是你自己有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一定为此感到骄傲,是吗?”听到这话,女儿的脸上出现了她常有的自信的样子!

思考:孩子当众“出丑”时,更需要爱、理解和引导。如果为了面子训斥孩子的话,弄得所有在场的人都不知所措不说,还失去了教孩子正确面对错误,处理错误,负起责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

①把孩子和父母的距离拉远了;

②当别人出丑时,孩子不知道如何对待。

孩子出错,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最佳时机。希望孩子多出错,希望父母能够引领孩子在出错中积累经验,培养担当的好品质。

3、这叫“拿”,不叫“偷”

女儿二年级的时候,有天放学回来,说:“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女儿手有些抖,不敢看我。

我心想事情肯定不一般,我先让自己平静,然后蹲下来,抓住她的手:“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说吧,什么事儿?”

女儿从书包里拿出老师写的条子递给我,条子是这样写的:“你女儿今天偷了别的小孩的花样奶酪,偷是学校不允许的行为,请跟她谈一谈。”

“偷”?这个字从来都没有那么刺耳!我实在无法接受。女儿怯怯地望着我,我强迫自己静下来,问女儿“拿”那条花样奶酪时是怎么想的。女儿说:“我stole(偷)的……”她还没有说完,我马上制止她用“偷”这个词,我让她用took(拿)来代替。

女儿说她只是好奇,那么好看的东西是什么?吃起来是什么味道?没忍住就拿了别人的花样奶酪。

奶酪是非常受美国人欢迎的食品之一,我们很少吃,很少买,女儿在家吃不到,看到别人吃当然会好奇的。

“你把人家的东西吃了,人家吃什么啊?你觉得这样做对吗?”我试探着想知道女儿的想法,“不对。”女儿低着头,“可是我拿那花样奶酪时,只想尝尝,没想其他的事情。”

“妈妈相信你!谢谢你告诉妈妈。”我非常诚恳。

“妈妈你真的不生气吗?我的老师非常恼火。一个劲儿说我偷东西,是坏行为!”

“女儿,你听好,不管你做了什么,只要告诉妈妈真话,妈妈就会高兴。”女儿松了一口气。“告诉妈妈,你还想吃那花样奶酪吗?”女儿迷惑地望着我。“如果你想吃,妈妈现在就带你去买,奖励你说实话,也让你知道,你需要的东西,只要告诉妈妈,只要合理,妈妈就会尽量满足。我们需要的东西,自己买,不能拿别人的。好吗?”

“现在就去?你不是要做饭吗?”

“我现在可以放下任何事,带你去买花样奶酪!”带女儿到了一家食品店,发现那儿的奶酪花样繁多。有不同颜色和造型,竟有一种麻花样儿的,很好看。我告诉女儿:“把你喜欢的所有奶酪各买一份!”

女儿实在不敢相信,自己闯了祸,还得到了奖励!我告诉她我奖励的是她的诚实。

第二天,女儿带了两样奶酪送给那个被女儿拿了奶酪的同学,并真诚地道歉!女儿自此再也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

思考:不管孩子做了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父母都要静下心来,问清缘由,很多时候,孩子的动机和成年人的想象大相径庭。

①不能轻易用孩子偶尔的行为来定义孩子本身;

②尽量搞清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以满足。

4、妈妈,请别让我撒谎

我和一个曾经“撒谎”的学生温迪有过一次深入的交谈。温迪告诉我她小时候,有一次惹了麻烦,妈妈为了知道真相,鼓励温迪把事情说出来,可是温迪说出真相后,妈妈又接受不了,对温迪更凶了。后来温迪学聪明了,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只告诉父母部分信息,隐瞒大部分事实不说。温迪知道隐瞒一部分事实不给父母说和撒谎是一样的,但是这样的隐瞒常常可以帮助她逃掉惩罚。但是她告诉我:“她很想告诉妈妈——妈妈,请别让我撒谎!撒谎让我失去了很多人对我的信任。”

父母都希望孩子诚实,可是父母给孩子在自己面前诚实的信任了吗?如果孩子和父母说真话很安全的话,他们就会诚实;如果他们知道出了错,说真话的结果是“枪林弹雨”的话,撒谎隐瞒事实就是下一步棋,是不是?

思考:孩子一有状况,父母就发火,这几乎等于逼孩子撒谎!要想让孩子不撒谎,父母必须改变对孩子出状况的解释:孩子出错是孩子成长的机会、是父母教孩子处事做人的机会、是体现对孩子无条件爱的机会。给孩子说真话的信任吧。

5、不要孩子“听话”

在公园和6岁的儿子一起疯跑时,我重重跌了一跤,右腿的外侧蹭了好大一块皮,渗出鲜血。

“妈咪,你抓不到我!”不知情的儿子从远处挑战着。

我向儿子说明了情况,并告诉他:“妈妈摔了,不能再陪你玩,得马上回家上药”

儿子对回家的说法非常失望,不过,天性敏感的他还是在我的右腿上深深地吻了一下,关切地问:“你感觉好点了吗?那,我们就快点回家吧。”

他用尽力气扶我起来,我一阵感动,情不自禁地对他说:“我很开心有你这样的孩子。”

“为什么?”这是我评价儿子后他必问的问题。

“你说呢?”这是他要求我解释时,我必问的话。

“是因为我听话吗?”儿子说。

当“对了”来到嘴边的那一刻,我好想意识到了什么似的打住了。“听话”这个词在这个场合似乎不能完全表达我当时的感受,或者说不是我要传递给儿子的信息。因为“听话”无法体现出儿子独立思考、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想到这儿,我明白了不能再用“听话”来形容我的孩子了,因为这个词它有后遗症!

我拉起儿子的小手:“我开心是因为我们刚到公园,你玩意正浓,对你来说,马上回家不容易。可是你选择回家,而不是多玩一会儿。我不认为这是你听话,我觉得这是你有主见!你应该很骄傲你的决定!妈妈特为你的选择骄傲!”

“太棒了!”儿子挥着小拳头,像是拿到了一个奖杯。

思考:我们要培养的是会做决定有主见的成人,而不是“听话”的孩子。用“听话”表扬孩子,强调的不是孩子做决定的能力,而是父母的权威,孩子的主见得不到肯定,相信积极的肯定会帮助孩子锻炼做“好决定”的能力,孩子会更独立自信。

6、庆祝孩子出错

那次我和女儿生气争吵,她拥抱我后,我和丈夫请女儿吃饭庆祝她出错!

有些朋友不理解,孩子犯了错,怎么还要庆祝?

我们庆祝的时候,会告诉女儿通过出错,她多了人生的经验,她作为人本身要比犯错前更为成熟,为她的成熟和以后有智慧解决类似的问题而庆祝

我常和朋友们说:“孩子出错越早越多越好!”因为孩子小的时候,不管犯了什么错,我们都赔得起;孩子长大了,再犯错,我们很难赔得起法律的制约。孩子在犯错中学到知识,积累经验,学会做决定,会让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思考:父母要引导孩子把出错当做经验的积累、成功的必经之路。孩子积极面对、接受和反思错误本身就是在成长!学会停止争吵的方式,庆祝孩子出错,会和谐与孩子的关系。

7、女儿骂我“笨蛋”的时候

女儿很卖力的为自己编排的短剧中的角色服装画素描,她的同学们都在旁边围观。3岁的儿子看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那几张画上,也来了兴趣,一手把画抢过来。很快,那张画就成了百褶纸。大家不管怎么劝说,儿子就是不放手,女儿情急之下,第一次要和弟弟动手。

“弟弟是不对,但你不能跟他动手!”我不客气地阻止了女儿,女儿爱面子,在同学面前也没说什么,只见她狠狠地瞪着弟弟,看我时,只有白眼。

同学刚一离开,女儿就开始训弟弟,吓得弟弟连哭都不敢出声。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说:“你不能这样对待他,他会吓坏的!”女儿的气一下子就冲我撒过来,到后来怒吼着:“你和弟弟都是笨蛋”吼完就冲回自己的房间,摔门声震耳欲聋!

不知为什么,我竟然在那个时刻想起亲子教育学家吉姆·费的提醒:“没有任何一件事紧急到要马上解决。”我冷静下来

以我对女儿的了解,我知道她会在一个小时左右找我道歉的,我平静地等待着。

不出所料,一个小时候,女儿轻轻地来到厨房,碰了碰我的胳膊:“对不起,妈妈!我出口太重,无论如何都不该口不择言。”

我心里很委屈,长出了一口气:“谢谢你来和我道歉,不过你这样骂我,作为妈妈我有两种选择,我可以以多种方式惩罚你;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你一起成长。我选择了后者,希望以后别人对你无礼时,你知道除了互相伤害,还有一起成长的方式。”

女儿认真地听着,我接着分析总结:“你骂我笨蛋后,我没有反击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只有真正的笨蛋的人才会在别人不理智的时候理论;第二,没有什么事紧急到需要马上解决的。”

这个经理教会了我和女儿以前不懂的道理:别人无礼时,我们可以选择尊重。这并不代表我们对别人的不尊重听之任之,而是听过更为正气尊重的方式展现一个值得尊重的人的气度来,同事影响着对方的沟通方式!

思考:

“遇事要冷静”,如何做?

“冷”是告诫自己:“没有任何事紧急到需要马上解决。”

“静”是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反观事情,想出既尊重别人又保护自己的方法。

最后附上画云博士为儿子整理的品格训练的具体化建议——做事先做人

1、掌控情绪——有意识为自己的思维导航

被误解时体会:被误解是正常的,被理解是例外;你对别人也是误解多,理解难;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角度,你也看不到别人的角度;

感到不舒心时体会:没有人不经你的允许能让你不舒心,不让别人的言论和自己的负面想法打败自己,向自己而不是别人要舒心;

和别人评价事情时,先看积极的一面;群体情绪低落时,用能抓住的正面因素感召群心,扭转局面。

2、尊重自己

喜欢自己,爱护自己,感谢自己

别人因为你而微笑或表示喜欢你时,你要有意识地喜欢自己;

对自己失望时,不辱骂自己,鼓励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有任何进步时,都谢谢自己的努力。

3、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外貌上能力上的不足,肯定自己维护自我安全感,接纳别人

对没座好的事,有勇气面对,不因没安全感而撒谎;

别人批评时,不马上回击,想想别人是否有道理,但不因自己的欠缺自卑;

与人相处,要赏识他人,以平等心对待不如自己的人。

4、关爱感恩

善待他人感恩朋友关心环境,等于善待自己感恩自己爱护人类;

每天做件帮人不求回报的事情、一件对自己好的事情;

每天给至少5个人积极鼓励,感恩朋友丰富自己的生命,关怀并感激亲人;

关爱地球,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正确处理垃圾。

5、诚实可靠

诚实的人忠于事实,忠于自己,有让别人放心的美德;

在学校,和同学不互相抄袭作业;

陈述事实时,对任何真相的隐瞒、夸大都无异于说谎;

遵守诺言,守护自己和朋友的秘密。

6、好奇世界

对世界抱有好奇心,探索尝试新的事物;

每天学点书本外的知识,包括认识新的生灵和植物;

参观博物馆,领略大千世界;了解朋友的文化背景,关心实事热点话题;

抱着“为什么”的态度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7、自信勇敢

勇敢和自信都是从征服“怕”开始的;

和妈妈、老师练习说“不”,敢于挑战权威,争取自己的权利;

有技巧地制止他人不正当的行为,警惕自己不正当的想法;

出错时,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有成绩时,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8、机智幽默

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意外的惊喜轻松环境下幽默一下,欢乐场面;

紧张环境下幽默一下,能缓解参与者的神经;

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文章、谈话或演说中插入小幽默。

9、独立成熟

一个自尊人最起码的特质从头到尾完成学校的项目或者自己所在组织的活动,不指望父母帮忙;做自己不习惯的事,如请不认识的墨西哥人教自己西班牙语的发音;

为一个很好的原因请求他人的支持,比如请陌生人购买童子军的爆米花。

10、说服交流——与人交往必备的技巧

有技巧地指出妈妈的问题,说服妈妈改正缺点;

用权威性和逻辑性技巧,说服老师和同学支持自己的想法;

使用情感的感染力,让朋友对自己奇特的想法感兴趣。

11、宽容善良——受人尊敬的两大品格

能对自己宽容善良的人,精神富足,输得起;

朋友做事让你不开心时,要先想到朋友诸多好处,不轻易放弃友谊;

自己出错时,肯定自己的独一无二,想自己的诸多优点,务必对自己善良;

被批评时,和善意批评的人探讨,不理睬恶意诽谤的人,和自己他人坦然相处。

12、吃苦勤劳

吃得苦受得累的人会有坚强的意志,在困难面前不轻易低头洗车、割草,赚自己的零花钱;

体育训练、家务以及所在组织所有的义务劳动,不管多累,都要坚持自始至终;

学校作业,不管多忙多晚,一定完成;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参加一个陌生人的活动,锻炼精神吃苦。

13、欢迎出错

没有错,经验从何而来?成功从何而来?精彩人生和屡屡失败本来就是伴侣;

按着自己的想法做吃的,把不同的水果放在一起打汁,明白搭配食物很重要;

不知道如何表达时,尝试表达,给自己出错找不足的机会;

不等一切都想好了再行动,在出错中完善想法做法,少问成败。

14、把控时间

有效管理时间,是减少精神负担的途径之一;

有短期计划,每天要做的事情要有优先顺序;

独立规划家庭旅游的细节,什么时间做什么,包括旅游地点、住宿和饮食;

做饭时,把握做事顺序,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

15、自在独处

独处是比和他人相处更为重要的能力,独处帮人整理思想,教化自我;

读“没用”的书,由智者陪伴体会人性;

读懂,读通,读透,思考事物间的关联,琢磨智者的智慧怎样用在自己身上;

访问内心,和自己对话,了解什么是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

把自己泡在大自然里,找乌云背后的蓝天,听风吹叶子的声响,听鸟语闻草香呼吸泥土芬芳。


画云博士-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画云博士-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