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科生的量子世界

    虽然我是个彻头彻尾的文科生,高考加试历史,大学研究生都念的法学,连微积分,矩阵都搞不清楚,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我作为一个科幻小说爱好者对于量子力学的痴迷。从小喜欢科幻小说,那个时候一本《科幻世界》简直可以读的如痴如醉。再大一点,喜欢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蝴蝶效应》《黑客帝国》是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看了一遍又一遍。

    毕业了之后,似乎科幻小说渐渐离我远去了,直到这两年,《三体》的大热,又开始了通宵达旦看科幻小说的日子,然后是《遗落南境》三部曲,《折叠北京》,越看越发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无知和好奇。于是从科幻小说开始转向理论物理,先啃了《寻找薛定谔的猫》《薛定谔的小猫》然后啃了霍金的三部曲。霍金曾说,哲学已死,因为理论物理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在尝试解答那个人类的终极问题,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将去向何处?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早几年《时间简史》大热的时候我就看过,看到第三章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即便是科普读物,对一个连大学物理都没有学过的文科生来说确实是太难了。这一次却是横下一条心,硬生生的把这些书给啃了下来,从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不确定性原理,到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GUT理论,M理论,最后居然看的津津有味,有种任督二脉被打通的感觉,不甚妙哉!

    为什么要看这些? 和工作无关,和生活也扯不上关系,就好像哲学离这个世界越来越遥远了,我们似乎更关心哪部剧正大热,那个食品最网红,那种搭配当季最流行,大家都乐此不疲地打卡,发微博,每个人都活在当下。更有意思的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记录了好几个case,绝对四维虫子,时间的尽头,这些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因为研究量子力学被关进了疯人院。可我还是要看,我可以抛弃那些复杂的算法公式和推演逻辑,我只是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人类生存的这个宇宙。

   自从牛顿三大定律构建了经典物理的体系,爱因斯塔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彻底干掉了以太的存在,颠覆了时空的概念,直到光的波粒二象性,双缝衍射实验奠定了量子理论的基础,20世纪下半叶所有的科学家都在努力寻找一种能够把宏观的经典理论和微观的量子理论统一起来的万物理论。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克莱因-卡鲁扎理论,大一统理论,超弦理论,M理论,每一步都是人类前进的一小步,也有可能是后退的一大步,现代物理的很多理论由于科技原因尚无法论证,物理学家们更多地是利用数学公式和哲学思维在寻求一种自洽的宇宙假说,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物理学家们更像是一群精于数学计算的哲学家。

   牛顿相信时间是永恒流逝的,爱因斯坦一辈子都认定上帝不可能掷骰子,所以即便是伟大如斯,也会被时代和固有的思维所桎梏,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不一定是真实,就好像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人类的思维模式受到使用语言的限制。同样,人类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受到人类生存条件的限制,这就是物理学里所谓的弱人择原理。因为我们存在于此时此地,所以我们能观察到的环境和自然定律都是适合我们生存的。相对应的,强人择原理认为人类的存在使得自然环境和宇宙规律被限制,换言之,为了人类的存在,宇宙就必须这样运转。所以说,到了这个阶段,物理学似乎又转回了哲学,人类的出现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冥冥中注定还是刻意为之,与其说哲学已死,不如说理论物理学成为了哲学的先头兵。

   看了这几本科普读书,我不敢大言不惭地说我懂了量子力学,更不能说我参透了宇宙起源的秘密,但是我却发现了一个11维的新世界,一个量子的微观宇宙。即便科学发展到现在,计算机AI技术日新月异,本质上今天的人类和过去的人类并无什么不同,我们所追求的仍然是那个终极问题的解答,人类的出现到底是所有宇宙演变可能性中的一种,还是冥冥中注定的必然,人类是终将不朽还是不过转瞬即逝。思考这些不会让我过的更好,但是几千年来人们不都在想这些吗?也许这就是人类的独特之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文科生的量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