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假21天读写随笔打卡第三天——《敏而好学——走近“大家”(二)》】

【2019年暑假21天读写随笔打卡第三天——《敏而好学——走近“大家”(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传统译注认为这里的 “文”是谥号,一是对谥号的误解,一是不了解孔子的“文”是指成名。关于这句话中的这个“文”字,有很多“大家”一致在研讨,有不同的看法,而大众较为认可的是郭沫若的结论,翻译为“成名”,故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样做而成名的。” 在这里,“文也”是指成名。“谓”是“为”之误,“是以为之”的句式。

      语录体著作《论语》乃中华经典,“四书”之一,自西汉至清末,天下士子无不把它置于案头细细研读,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响应“时代号召”,近几日自己恰好也在翻阅它,细细品来,真可谓是“句句珠玑”。无论是“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习之道,还是“小不忍,则乱大谋”、“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处世之道,还是“朝闻道,夕可死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而改之”的道德修为之道,还是“为政以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治国安邦之道,无论哪一则都可以让你深刻地感受到潇潇然站立在影响中华两千年多年思想源头的孔子“全才”的伟岸身影。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临河之叹,留给后人多少启迪呀!

      机遇巧合,也就是自己正在为这部经典所倾倒时,我看到了一个名字——吴敏而。

      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里随即便浮现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名字!能够从这部经典中找到名字的渊源,这该是怎样一个人呢?

      带着疑惑,在查询了解的过程中,我惊喜的发现,无意中又走近了一位“大家”——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台湾教育研究院吴敏而博士。

    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慈祥老人,说是老人,但是从我看到的影像资料中我只感受到了“干练”。一头齐耳的不等式短发,消瘦却不苍老的面颊,一副金丝边框的眼镜,一身传统的中式对襟上衣搭配着长及脚裸的黑色棉裙,还未闻其声,便已经感受到了她身上散发出的浓郁“文化”气息,庄重、大气、沉稳、儒雅。人若其名,“敏而”好学,知识渊博。

        刚开始看到她的名字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署着“吴敏而”这个名字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我看到了很多陌生的名词——Kintsch的建构——统一模式、Rosenblatt的读者回应理论和阅读交易理论以及文本互织(intertextuality)的理论。因为感到陌生,便带着一份好奇逐字逐句地阅读了这篇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才发现文章里的理论不就是目前我们在大力学习的群文阅读教学理论根源吗?于是,带着更大的好奇,我开始了解作者吴敏而博士的相关情况。

      曾经以为目前大力推进的“群文阅读”是一个新生的名词,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才知道目前这个名词,已经是经过十多年的理论、实践的探索研究,现已成型的有完整的理论指导、有多年的实验实践、有很多省份已经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与当下我国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紧密贴切的“成熟名词”,当下感到惭愧不已。惭愧的同时也引发自己深深的思考,身边的教育资源确实匮乏,这种地域的差距真的不可小觑,在吴敏而博士等一波人不停地在江浙、在川渝,甚至是在东北哈尔滨亲力亲为讲学研讨的时候,十年前我们在干什么呢?至少我自己认为自己那时候没有把阅读当成一回事,我清晰地记得那时候自己还在寻找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如何设计好一篇教案,如何学习去做一个课题,如何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当时,自己干得热火朝天,激情满怀,可是现在想想,十年前自己的探索真的只是隔靴搔痒,真的只是把教学当成了一项工作,只是看到了一棵大树的树干、树冠,却从来问曾想过树根的问题,已到不惑之年,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却只是看到了教育的表象,想来委实惭愧。

      追根溯源,“群文阅读”这个名词早在2009年左右,台湾赵镜中教授在描述台湾课改后阅读教学的变化时就曾提及过,也就是从那时候“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的“群文阅读”这个新生儿就已经呱呱坠地了。后来,这十年来,在赵镜中教授、吴敏而博士等一波专家的辛勤研讨中,“群文阅读”在台湾、香港、大陆三方教育人的通力协作中茁壮成长,直至今天我们开始“潜心向学”,开始“笃怀求知之志”。

      当然,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教材单元为主的多文本阅读”到“以教材为主又突破教材的多文本阅读”,再到“放开教材的大量阅读”,直至“有主题的阅读”,“群文阅读”的诞生层级式的发展成熟,而吴敏而教授就是这一路发展的践行者之一,而从与她相关的那篇我深感陌生的《全语文教学研究》中,我看到了她在理论上与国际语文教学的联结,与当今英美等教育大国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同步,她(1994年)认为:全语文是一个自然的学习,是一个跨学科的学习模式,这个模式强调以语言教育为中心整合各学科教育。

    也正是在了解她的同时,我看到了更多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历程——

    全语文教学的缘起可溯及1967年KenGoodman所发表的一篇有关阅读的文章(“ReadingApsycholinguisticguessinggame”)。1989年美国成立了全语文教学年会,每年聚会一次,发表研究报告,交流教学心得。“在美国教育史上,全语文是唯一由教师领导的改革运动。”(Goodman,1991)当今,全语文教学实践研究遍及美国、加拿大、澳洲及新西兰等地。就全球范围而言,该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KenGoodman,他对全语文运动的形成和推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全语文(WholeLanguage)”教学研究领域宽泛,它包括全语文学校、全语文教师、全语文教学法。英国有“全语文”教学理念下的“国家写作计划(NWP)”;美国有“全语文”教学理念下的“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LanguageApproach)。这种教学法在我国香港被称之为“全语文取向"(WholeLanguageApproach)。在我国台湾,“全语文(WholeLanguage)”也译作“全语言”,被认为是一种教学模式,或是跨学科的学习模式。以“全语文(Who1eLanguage)”理念审视我国大陆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可获得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野。

      概览各国写作教学,都存在着这样的困惑:远离生活的作文内容,学生无法感受作文的功用和价值;单一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学生无法体验写作的成就感。作文只能是学生的“失乐园”。是守护着传统的作文教学,按着惯性前行,还是汲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重新打造作文教学体系,已经不是语文教育界自身的反思,而是社会发展对母语教育的要求。“全语文”教学理念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痼疾,探索科学、先进的改革理路,重构作文教学体系。

      尽管全语文教学研究有不同的学派,目前对“全语文”都无统一的界定。但是其对全语文教学的共识可以表达如下:语言不应划分成内容和技巧,学习者只有在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中使用语言,才能学会语言。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语言学习不应该割裂成部分或片断,语言的每个单项孤立地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在有意义的整体中学习每个单项,这样的学习才有趣味性和自然性,学得较容易。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创新思想,尽量表达不属于他人,属于自己的、真实的、有意义的东西。

      学生的语言错误只不过是学生语言学习不同阶段的真实反映,学生会按自己的进程发展的。教师要容许学生犯错误,要以辅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冒险,大胆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即使不准确,也不是失败者。语言是在互动、社会交往中获得的。因此学生之间也可以彼此互相学习。

我甚至还了解了一下美国老师贝特勒克先生运用“体验性学习”方式使“在孩子们学习拼音、识字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阅读、写作。”这一理论成为现实:让学生参与阅读——表演文中的词句;感受人抽形象——追寻姜饼男人的踪迹。对一年级新生而言,这一堂课让他们认识了学校里的人和部门;向他们介绍了一本有趣的故事书。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上,这位美国老师带领他们体验了语文学习的乐趣——期待着老师的下一本书籍;激发了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动机——期待着独立阅读和写作的那一天。

      阅读教学原本应该风情万种,而群文阅读就是是最近两年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的思想和实践。

    2009年左右由赵镜中、王林先生提倡的这种语文教学形式,刚开始只在局部的小范围内被讨论、试用。经过几年的“化蛹成蝶”,同道者越来越多,在四川、重庆、贵州、河南、湖南、浙江等省份,已经有很多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多年来,两岸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时常齐聚一堂,共研“阅读策略”、“多文本阅读”方法,探索“阅读教学”的创新思维。而在这个过程中,吴敏而教授的研究探讨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敏而教授认为,“阅读教学,不是教文本,而是教学生学会阅读,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提取信息。” 

    “阅读的目的,不只是学字、词、句,更重要的是获得概念并充实概念。”吴敏而如此理解“阅读”并提出,作为读者,其阅读的目标和重点是自定的,而不是作者定的,读者从文本中获取资讯,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读者联结不同文本,建构多元的意义。在她看来,读者的阅读感悟和收获可以不同于或超出作者原本的构思和意图。

      这又让我想起了Rosenblatt在她的“读者回应理论”中提出“读者有多元背景和角度,对某个文本的许多不同反应和诠释都应该受到尊重,而且就文学阅读教学而言,每个读者的诠释都是非常重要的。她还强调,意义不在文本之中,意义是在读者的心中。这个想法开启了读者自由理解的权利,因此也开启了教导学生建构自己的意义和运用理解策略的教育理念。”

      这不就是与吴敏而教授相关的《“全语文”教学研究》中的国外理论吗?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克制’表达自已意见的‘冲动’,不轻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断,不主导、不约束学生的思考,不压制、不挑剔学生的想象。”吴敏而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生成自己的感悟和认知,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不要迷信课本,不要崇拜教师,不要追随作者。有的学生对“阅读”本身有新的感悟:“我本以为阅读十分麻烦、无聊和乏味,现在我想我错了,我发现吴老师让我们感到阅读很简单、很有趣。”

      ……

    总之,吴敏而通过课堂所传达的教学理念,例如“带着目的阅读,联结已知和新知”,“阅读教学是教学生如何提取资讯”,“教师在课堂上要克制做出评判的冲动,不约束学生的想象”,“学生要成为真正的读者,必须建构个人意义”等,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完善。

    不知不觉一个下午的时间又过去了,看着这些文字,内心充满了喜悦,犹如一块干瘪的海绵又有了水的浸润,尽管文中自己的东西少了一些,可是带着对“大家”的认识,感受着“大家”对自己的启迪,也还是值得欣慰的,知识的海洋那么辽阔,学习的天空那样高远,在温润舒适的夕阳余晖里,我长吁一口气,因为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学无止境”的博大内涵。

    未来,加油!加油!

【2019年暑假21天读写随笔打卡第三天——《敏而好学——走近“大家”(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年暑假21天读写随笔打卡第三天——《敏而好学——走近“大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