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常用基本配置的释义
/**
* 配置详解
* https://webpack.docschina.org/configuration/optimization/
* entry:入口起点
* 写法1:string ---> entry: './src/js/index.js'
* 单入口
* 打包形成一个chunk,输出一个bundle文件
* 如果不指定输出名称默认是main.js(如果指定了output.filename: 'XXX.js'则为指定的名称)
* 输出:build/main.js
* 写法二:array ---> entry: ['./src/js/index.js', './src/index.html']
* 多入口
* 所有入口文件最终只会形成一个chunk,输出出去只有一个bundle文件。
* 作用:在HMR中让html文件热更新生效
* 输出:build/built.js
* 写法三:object { index: './src/js/index.js', add: './src/js/add.js'}
* 多入口
* 有几个入口文件就形成几个chunk,输出几个bundle文件
* 此时的chunk名称是key
* 输出:build/index.js和build/add.js两个js文件
* 特殊用法:dll时打包同一类行的node_module文件
* {
* 所有入口文件最终只会形成一个chunk,输出出去只有一个bundle文件
* index: ['./src/js/index.js', './src/js/print.js'],
* 形成一个chunk。输出一个bundle文件
* add: './src/js/add.js'
* }
* 输出:build/index.js(其中包含两个js文件index.js和print.js)和build/add.js两个js文件
*/
/**
* 配置详解
* output:输出
*
*/
const TerserPlugin = require('terser-webpack-plugin');
const { resolve } = require('path');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js/index.js',
output: {
// 输出文件名称(指定名称+目录)
filename: 'js/[name].js',
// 输出的文件目录(将来所有资源输出的公共目录)
path: resolve(__dirname, 'build'),
// 所有资源引入公共路劲的前缀 --> 'imgs/a.jpg' 加了这个配置之后会变成 '/imgs/a.jpg'
// 'imgs/a.jpg'表示当前路径下直接找imgs '/imgs/a.jpg'表示会以当前的服务器地址去补充去服务器根目录下找imgs
publicPath: '/',
chunkFilename: 'js/[name]_chunk.js', // 非入口chunk的名称(在文件内部引入的包)
// library: '[name]', // 整个库向外暴露的变量名 打包完是 var main = XXXXXXX
// libraryTarget: 'window' // 变量名添加到哪个上 适用browser 打包完是 window['main'] = XXXXX
// libraryTarget: 'global' // 变量名添加到哪个上 适用node
libraryTarget: 'commonjs',
},
module: {
rules: [
// loader的配置
{
// 处理css的loader
test: /\.css$/,
// 多个loader需要用use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
// 处理js的loader
test: /\.js$/,
// 需要排除的文件目录
exclude: /node_modules/,
// 只检查src下的js文件
include: resolve(__dirname, 'src'),
// 优先执行
enforce: 'pre',
// 延后执行
// enforce: 'post',
// 单个loader使用字符串
loader: 'eslint-loader',
options: {},
},
],
},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
],
mode: 'development',
// 解析模块的规则
resolve: {
// 配置解析模块路劲别名:优点可以简写路劲 缺点是没有路径提示
// 可以配置多个
alias: {
$css: resolve(__dirname, 'src/css'),
},
// 配置省略文件路径的后缀名 由左往右配置 可能会存在重名 所以css不建议省略
extensions: ['.js', '.json', '.css', '.jsx'],
// 告诉webpack解析模块是去哪个目录下面找node_modules
modules: [resolve(__dirname, '../../node_modules'), 'node_modules'],
},
// 是开发服务器开发环境使用的不可以用于生产环境
devServer: {
// 运行的代码的目录
contentBase: resolve(__dirname, 'build'),
// 监视contentBase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一旦文件变化就会reload
watchContentBase: true,
// 监视文件的配置
watchOptions: {
// 忽略文件
ignored: /node_modules/,
},
// 启动gzip压缩
compress: true,
// 端口号
port: 5000,
// 域名
host: 'localhost',
// 自动打开浏览器
open: true,
// 不要显示启动服务器日志信息
clintLogLevel: 'none',
// 除了一些基本启动信息之外,其他内容都不要显示
quiet: true,
// 出现出错信息不要全屏提示
overlay: false,
// 服务器代理: 解决开发环境下的跨域问题
proxy: {
// 一旦devServer(5000端口)服务器接收到/api/XX的请求,
// 就会把请求转发到另外一个服务器(3000)
// 浏览器和服务器之前存在跨越问题,同名策略;
// 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没有跨域问题。
'/api': {
target: 'http://localhost:3000',
// 发送请求时 将请求路劲重写:将/api/XX 转换为/XX(去掉/api)
pathRewrite: { '^/api': '' },
},
},
},
optimization: {
// https://webpack.docschina.org/plugins/split-chunks-plugin/#splitchunkscachegroups
splitChunks: {
chunks: 'all',
minSize: 30 * 1024, // 分割的chunk最小为30kb
maxSize: 0, // 最大没有限制
// 通过确保拆分后剩余的最小 chunk
// 体积超过限制来避免大小为零的模块。
// 'development' 模式 中默认为 0。对于其他情况,
// splitChunks.minRemainingSize 默认为 splitChunks.minSize
// 的值,因此除需要深度控制的极少数情况外,不需要手动指定它
minRemainingSize: 0, // webpack5
automaticNameDelimiter: '~', // 名称连接符
minChunks: 1, // 要提取的chunk最少被引用一次
maxAsyncRequests: 30, // 按需加载时并行加载的文件的最大数量
maxInitialRequests: 30, // 入口js文件最大并行请求数量
// 强制执行拆分的体积阈值和其他限制(minRemainingSize,
// maxAsyncRequests,maxInitialRequests)将被忽略。
enforceSizeThreshold: 50000, // webpack 5
// 拆分 chunk 的名称。设为 false 将保持 chunk 的相同名称,
// 因此不会不必要地更改名称。这是生产环境下构建的建议值。
// 如果 splitChunks.name 与 entry point 名称匹配,entry point 将被删除
name: true, // 可以使用命名规则
// 缓存组可以继承和/或覆盖来自 splitChunks.* 的任何选项。
// 但是 test、priority 和 reuseExistingChunk 只能在缓存组级别上进行配置。将它们设置为 false以禁用任何默认缓存组
cacheGroups: { // 分割chunk的组
// node_modules文件会被打包到vendors组的chunk中 ---> vendors~XXX.JS
// 需要满足上面的公共规则,如大小超过30kb,至少被引用一次
defaultVendors: {
test: /[\\/]node_modules[\\/]/,
// 优先级
priority: -10,
// 如果当前 chunk 包含已从主 bundle 中拆分出的模块,则它将被重用,而不是生成新的模块
reuseExistingChunk: true,
},
default: {
// 需要提取的chunks最少要被引用两次
// 这个规则会覆盖上面的那个minChunks配置
minChunks: 2,
// 优先级
priority: -20,
// 如果当前要打包的模块和之前已经被打包过的模块是同一个,就会复用 就不会重新打包
reuseExistingChunk: true,
},
},
},
minimizer: [
new TerserPlugin({
// 开启缓存
cache: true,
// 开启多进程打包
parallel: true,
// 启动source-map
sourceMap: true,
terserOptions: {
// https://github.com/webpack-contrib/terser-webpack-plugin#terseroptions
},
}),
],
// 将当前模块记录的其他模块的hash单独打包为一个文件runtime
// 修改a文件时如果b文件内引用了a文件,重新打包a的contenthash值变化从而导致b文件的缓存失效这个设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runtimeChunk: {
name: (entrypoint) => `runtime~${entrypoint.name}`,
},
},
};
根据尚硅谷视频学习的地址尚硅谷最新版Webpack5实战教程(从入门到精通)_哔哩哔哩_bilibili
视频主要讲的是webpack4版本 跟着学习的时候我自己用的是webpack5的版本,运行报错的时候自己可以去查文档,有的配置会有变化
文档地址https://webpack.docschina.org/configuration/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