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太人性的》剖析——摘自维布莱希特·里斯《尼采》(1)总体与第一章

这里介绍的著作记录了尼采思想在1878年前后出现的一次“巨变”。此时构成尼采思想主题的不在是借助希腊神话、悲剧艺术和音乐表述出来的“真理”,而是一种作为“疑虑之训练”的怀疑。这种怀疑埋葬了对事物的自我存在毋庸置疑的信任态度。如果说尼采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对古典语言主题的理论研究,那么而此时他思想的外在文学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明确的表达艺术取代了学术论文,这就是说格言警句成为他的文学体裁。尼采就是利用这一体裁且借助于探索性思想来应对现实的矛盾性结构的。这种变化也对这一“实证主义时期”的作品的理论内涵产生了影响:尼采在这些作品中表露出一种概括性的生命症状学,首次借助一种广泛的透视主义方法来把握孤独个体和社会化的个体、宗教、艺术、科学和道德意识。同时,这一症状学还包含以深层心理学为取向的对生命固有活动的考察,它围绕的是爱欲与死亡这两个效应极点,以及本质与现象的差别。此外,尼采还首次尝试了用一种谱系学观点,因而令现象的同一性消融在历史发展序列中。传统形而上学回避了一个视角,这一视角彻底质疑首要真理与最终真理的存在。尼采的作品一向富于审美魅力,这也是这一形式上的与内容上的活力的功能所在。

《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给自由思想者的书。

难道不可以改变一切价值吗?也许好就是坏呢,也许上帝不过是魔鬼的一个……发明呢?也许一切究其根本就是错的呢。

尼采健康状况持续恶化时,写出了《人性的,太人性的》这部献给伏尔泰的札记,于1876年在索伦特开始写作,1878年出版。1879年《混合的想法和格言》作为补遗出版;1880年《漫游者和他的影子》作为补遗问世。这些作品都是持续不断的冥思苦想的结果——“除了持续的病痛外,这是我唯一的活动”,这位思想家考虑的问题是,是否一切从根本上讲都是假的。这些作品作为“一场危机的记录”标志着尼采哲学的转变,即从重新强调迄今价值和真理,转向解构迄今的价值和真理。尼采“对现代性的批判”以方法论性怀疑为媒介,已对当时的谎言做症状学分析为形式,尼采推行的结构性和揭示性心理学,以揭示人类的自欺意义上的解幻象化为主旨。

在这类早期的作品里,人们可以确认彼此极其不同的体裁:学术散文、言简意赅的且格言警句式著作以及《漫游者和他的影子》里的那种独白。这些文本似乎形式清晰地指明了主体从信仰、学识和艺术传统的束缚里挣脱出来的不同层次、并从旧欧洲世界接受了相应的解放步骤。尼采根据自己的思想发展和自己接受的教育,知道自己与这个世界联系密切。

第一章《论首要事物与最终事物》的出发点是关于“概念与感受的化学”的构想。这一构想表明,尼采是这样一位思想家,他在朗格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的影响下,用唯物主义,甚至是感觉论攻击康德的批判哲学,但也试图借此重新论证批判哲学。同时,他以彻底的历史主义态度来考虑唯物主义原则。取代传统自然哲学的静止原则的,是严格的物活论。在物活论的论证过程中,自然现象的质的突变并非黑格尔的理论中的那种辩证的东西,而是用现象学式解释来把握的经验数据。在这些早期著作里,尼采已经在某种有机体哲学的框架内讨论人的心理和生理组织了。

尼采谴责一切逻辑和认识论的基本概念,令迷误、幻象和审美假象的“世界”呈现出来。他论述悲剧的著作里的日神原则转变为一种审美解释学,对于这一解释学来讲,假象以其独特的深刻性展示出较之事物的自身存在更为丰富的原则。如果说在《悲剧的诞生》里,根据尼采的解释,神话还能维系存在的有序联想,那么“自由精神”的思想结晶之处则在于,这一思想将某些情节从现象的波动起伏中突出出来,这些情节不断变化的含义突出了含糊的生活背景上,在一个开放的过程中才暂时组成固定的解释对象。如果可以说这就是尼采的现象学的话,那么这也不是思想内容和经验内容得以在形象上固定下来这一意义上的现象学,而是某种富有活力的透视主义意义上的现象学,这种透视主义同毫无顾忌地认识激情这一基本态度密切相关。

名词解释:

实证主义(positivism),又称实证哲学。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它产生时间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等提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是实证主义形成的标志。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表达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出现与二十世纪人类在哲学、科学和社会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动密不可分。从哲学内部的发展看,从康德等人开始,就有从本体论转向的趋势。哲学家们越来越对人类把握宇宙本体的能力感到怀疑。康德虽然试图用先验的思维形式来弥合人的经验与物自身之间的鸿沟,但仍然充满了疑惑。十九世纪的哲学家对形而上问题更缺乏兴趣,占统治地位的是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意志哲学。尼采重估一切价值和超善恶的姿态对传统哲学的冲击尤其剧烈。到了二十世纪,形而上问题几乎从哲学中消失。现象学将本体问题悬置起来,更多的哲学流派则受语言学转向的影响,探讨的领域已经转到语言本身。当发轫于索绪尔的现代语言观通过结构主义运动渗透到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对结构的痴迷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真理的追寻。

历史主义:按照伊格尔斯的说法,历史主义观念的核心是:假设在自然现象和历史现象之间存在根本差异,自然科学和社会与文化科学需要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前者在自然界中抽绎出普遍的理性秩序,后者则必须考虑历史中的人和集团的鲜活与独特的个性。历史主义者基本的观念是“所有价值都是独特的和历史性的,所有哲学都是民族性的,而且所有理解都是个人的。他们坚持认为人和人类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的,太人性的》剖析——摘自维布莱希特·里斯《尼采》(1)总体与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