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读《长相思》有感

时间:7月21日下午3:00-6:30

地点:惠州十里银滩

人物:黎,XIYI,茉莉,百事可乐

从来没有一本书,能让我那么震撼。

爱情,亲情,兄弟情,父子情,帝王心,王孙梦,爱恨情仇,各种交织,让人心动容。

小六和十七相识于微,当小六发现十七时,他的身上全是交错的伤痕,有鞭痕、刺伤、烫伤,胸膛上还有一大片发黑的焦皮,显然是烙铁印,手上的指甲已经全部被拔掉,泡了水,个个肿起,血肉模糊。右腿的小腿骨被敲断了,十个脚趾的指甲也被拔掉,脚底板有几个血洞,显然被长钉子钉过。小六像妈妈对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直至他的伤好。他对小六说:“你、救我。我、是、你的仆人。赐名”。小六呸的一声吐出甘草渣,“我看你可不像个可居人之下,听人之命的人,我不想要你”,男子低垂着眼眸,“我、听、你。”小六随手抓起一株药草,数了数,十七片叶子,从此,他就有了个名字,叫叶十七。

他还有一个真实的身份,涂山璟。他是富可敌国的涂山氏二公子,负有接任族长的使命。从小到大,他一直是天之骄子,有女子苦练十年舞,只为让其看她一眼。有名士不远万里去青丘,一住七年,只为能和他下一盘棋。有人不惜万金求其一幅画,也有人叫他一字之师。涂山璟曾觉得那就是他。不料因族中争斗,他的大哥拘禁了他。拘禁之后,折磨了璟两年,日日辱骂,说他什么都不是。璟不屑于去反驳,一直沉默地忍受他的折磨。大哥气急之下,说他可以证明给璟看。带璟去了他曾去过的地方,每个白日,大哥把衣衫褴褛、腿不能行、口不能言、浑身恶臭的璟放在闹市,人来人往,可真如他所说,没有一个人愿意看璟。很多次,璟看到熟识的人,用力爬过去,企图接近他们,他们或者扔点钱后立即憎恶地躲开,或者叫下人打走璟。大哥大笑着问:“看见了吗,这就是你!“”整整一年,他带璟走了很多地方,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近璟,璟真正明白,剥除了那些华丽的外衣,他的确什么都不是。大哥知道璟已经被彻底摧毁,把璟扔进了河里,他没有杀璟,因为他知道璟已经死了。不知道漂浮了多久,有意识时,璟在灌木丛里,知道自己会就这样烂死,他只是想在死前晒一次太阳。璟挣扎着往阳光下爬。昏沉沉地睡着了,知道再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也不想再醒来。但是,老天让小六出现了。

    小六静静地聆听十七的诉说。十七额头贴着小六的头发,说:“我睁不开眼睛,看不到你,我只能感受一切。你怕我害怕,告诉我你的名字;你怕我尴尬,和我讲笑话。你轻轻地为我擦去汗,你把我抱在怀里,为我洗三年没有洗过的头发。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多么恐怖丑陋,你却如同对待一件珍宝,细腻地呵护。三年的折磨和羞辱,我自己都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的身体,甚至都不敢走出屋子。可那天我洗澡时,你看到我的身体,脸烧得通红。那一瞬我才觉得真正活了过来,在你眼中,我仍然是一个……男人,能让你心……”

    小六大叫:“不许说!”

    十七眼角有泪渗出,印在小六的发上,喉咙里却发出低沉的笑声,“你抱我出浴桶时,根本不敢看我。把我放在榻上,话都没说完整就落荒而逃。你说我怎么可能把你当男人?”

    小六捶他的胸膛,低声嘟囔:“你个奸猾的!我一直以为你最老实!我被骗了!”

    十七说:“那一日,我穿好衣服,推开屋门,走到了太阳下,看着久违的蓝天白云。在别人眼里只是不值一提的举动,可于我而言,却是一次凤凰浴火、涅槃重生。小六,那时我就决定了,我永不会离开你。”

    看到这里,我的心为之一颤。我喜欢你,只是因为你是你。除去了所有的虚名、身份、财物,所有的身外之物,甚至连华服都去除,只留下受过折磨的残体,可是这样残破的我,竟然能让你脸红,这让璟在意志被打垮时,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第一次感受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我深深的体会着璟的感觉,当酷刑无法令我屈服的时候,你用羞辱让我产生自我怀疑,怀疑别人的尊重是不是都源自于自己的身份,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在小六的眼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作为人的价值。当我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内心的欣喜无以言状。这就像人的成长过程。从小到大,被父母长辈夸奖是乖孩子,用成绩好来获得别人的夸奖。当一步一步长大,发现乖巧的外表会逝去,优异的成绩不是一劳永逸,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而经过抽茧剥丝,挖掘自己,面对自己的过程,真正接纳自己的所有美好和阴暗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不在于努力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一颗善良的,愿意为了父母、亲人付出一切的心。

        而小六对十七的爱情,又是从何而起呢?几十年后,小六(此时已恢复小夭的王姬身份)向她的表哥颛顼诉说,才可窥得一睨。

        小夭说:“你们都只看到我救了璟,璟就赖上了我,可是实际上,是璟救了我。” 颛顼愕然地看着小夭。 小夭说:“离开玉山时,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之后碰到的那些事,我给你提过,却从没仔细讲过,不是因为我忘记了,而是那几十年的日子只有屈辱痛苦,我根本难以启齿。被九尾狐妖关在笼子里打骂折磨时,被他逼着吃下难以想象的恶心东西时,我活得连畜生都不如,我恨所有能恨的人,恨他们抛弃了我,让我经历这噩梦般的一切。我是熬过来了,但心已经伤痕累累!我刚遇见璟时,他比最肮脏的乞丐都肮脏,本来只是一念间的随手相救,并不在乎他的生死。可当我发现他身上的伤时,好似看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突然萌生了强烈的渴望,渴望他活下去!似乎只要他能克服一切阴影,好好地活着,我就能看到自己痊愈的希望。我自己经历过那一切,我很清楚,被那么残忍地折磨羞辱后,变得偏激、冷漠、多疑,很容易,想要依旧温和善良、信任他人,却非常非常难!但璟做到了!他让我明白,不管别人怎么对我们,我们都可以选择让自己的心依旧柔软美好。”

      小夭和璟的爱情,因为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当你受尽折磨仍心存善念,当你熬过痛苦,依然平静的活下去,我看到了自己活下去的希望。我看到了爱与恨的交织。恨不一定要用恨来相报,也可以用爱去融化,这才不会让恨继续传下去,殃及下一代更多无辜的生命。

      这部小说里有太多我想表达的感触,可一时又无法名状。我想到的是小夭和璟经历折难依然坦诚相对;璟在不方便现身时默默给小夭送上的鸭脖子、青梅酒;璟为了和小夭在一起默默支持颛顼雄霸天下的伟业;璟对小夭无微不至的照顾;两人明明郎情妾意却不得不隐忍克制;他们想要的只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现世安稳,可是因了他们的身份,不得不卷入几大氏族王权的争斗中,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一次又一次的无奈。在书中,看到的是,每个人都有感情的需要,就算是杀伐无数,生杀予夺的帝王,内心都有个柔软的地方,留给自己的孩子、爱人,无论其他事情多么理智,一遇到感情就无法自拔。

      颛顼的爱情,也让人动容。他是黄帝的孙子,可是因为王权的争斗,从小寄人篱下。夺回王权的种子种在了心里。从他出生那一刻起,他的身份就已经决定了这辈子无法像常人一样生活。为了帝王的王位,必须牺牲自己的爱情。他快乐吗?他也许是快乐的,因为他实现了幼时对奶奶和姑姑的承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和小夭并肩相依,要让自己有能力照顾小夭。为了这个目标,不惜利用小夭高辛王姬的身份,与涂山氏联盟,与赤水氏联姻,也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娶了一个又一个大部落的女子。最终当他一统天下之时,却发现只有小夭可以直呼其名,只有小夭可以和他并肩前行,只有小夭是他日日想见到的人,只有小夭溯溪打湿了鞋时他能自然的帮小夭挽起裤腿。他是全天下的王君,可在这一刻他又是一个只想一心照顾自己心上人的男人。

      写到这里,忍不住想写一写这部小说里的男人。俊帝,黄帝,颛顼,都是同一类男人。他们心中有江山社稷,有帝王霸业,也深知为了大业需要牺牲什么。亲情、爱情,在走向目标的路上,都要为这帝王之梦而让路。然而成为君王只是为了成就一己之愿吗?不是,若仅仅是为了成全自己的野心,如此狭迫的眼光不足以使其成为帝王。他们的心中,装着江山社稷的黎民百姓,颛顼一统天下,为的是中原各氏族和轩辕族交好,以后血脉相融,生生世世和平共处。俊帝和黄帝,何尝不装着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胸襟。在选择这条路的时候,已经选择了孤独和一力承担。然而帝王终究也是人。俊帝对阿衍的念念不忘,对小夭的父女之情;黄帝对外孙女的纵容;颛顼对小夭的一往情深,每一段情,都让人缱绻难忘。然而,为了帝王之路,所有的情都必须放弃。想起了作者那句话,这世间,有的男子只是为一家而生,有的男子是为一族而生,而你和颛顼都是为天下万民而生,为了天下千千万万的卖炭翁、纤夫、酒贩子……你们必须舍私情、全大义。

本来舍就舍了,偏偏这些帝王又都是情种。俊帝对小夭说:“你忘记我以前对你说过的话了吗?你可以胡作非为,因为你的父王是个强势的君主,我有能力让自己的女儿胡作非为。”明明知道小夭是阿衍与蚩尤的女儿,明明知道阿衍为了蚩尤而休夫,因为爱,他选择了给小夭一个父亲的慈爱。颛顼因为爱,默默的把小夭放在自己身边,护她周全,又因爱生妒,设计杀死了小夭深爱的璟。所幸璟未死,最终颛顼把若水族的信物(他的母亲留给儿媳妇的信物)交给了小夭,在父母面前磕头之后,成全了璟和小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竟然真的可以爱到骨髓里,爱到无论你怎样,我都无条件的相信你,爱你,保护你,成全你。

而相柳,是这部书里的意外。他是个九头妖,和小六的相识,也仅仅因为两人的交易。没想到,最终用生命守护小夭的,竟然是他。他作为相柳时的冷峻,作为防风邶时的不羁,他无视自己的身份,无拘无束无羁无袢,也许只有他,能带给小夭快乐,那种什么都不在乎的快乐。还记得防风邶要求小夭退婚的时候说的那句:“小夭,还记得你发过的毒誓吗?如若违背,凡你所喜,都将成痛;凡你所乐,都将成苦”。虽然是璟求他去破坏婚约的,可明明他心里也是得偿所愿。这句话,仿佛在说,如果你不跟随自己的内心,那么凡你所喜,都将成痛。小夭真的愿意嫁给丰隆吗?不是的,她明明可以拒绝,可是为了成就颛顼的帝王伟业,愿意与丰隆联姻。她总是牺牲自己去成全他人,看似冷眼旁观,实则内心痛苦。而真正了解她的,是相柳。他知道她的内心并不属于丰隆,他知道她喜欢那个话语不多平平淡淡的璟,他知道她喜欢在槿树叶子最好的晨间,用叶子水给璟洗头,她追求的是和璟厮守一生平淡的生活。所以相柳在众人面前要求她兑现承诺逼她悔婚,毁了她的名声,再无人敢娶。相柳的用情至深,爱的隐忍,甚至直至最后小夭都不知道他爱着她,他用自己的方式,兑现了给小夭的现世安稳。他在给小夭的结婚礼物上刻下了这几个字“有力自保,有人相依,有处可去,愿你一世安乐无忧”。

最后写一写璟。在看书的时候,我喜欢璟,觉得小夭应该和他在一起。对于小夭来说,颛顼不是个好夫君,可我理解了他的不易和苦衷。因为他的身份和他的梦想,必须有放弃的东西。璟在谋略上并不输于颛顼,璟是第一个提出迁居神农,一统中原设想的,可因为他的身份是涂山氏,中原四大氏族之一,难以以自己的身份兴兵统一天下,他选择了颛顼,黄帝的孙子,被弃的质子。而爱上小夭之后,他真正做到了以小夭的考虑为先,十七不会让小六在感到无助时无依可靠。他就像个坚强后盾,无论何时回头,他都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你。璟是一族之长,以他的身份地位和他的聪慧,铲除异己非常容易,可他没有出手,一忍再忍,以德报怨,一再给对方杀害自己的机会。而面对权势,他一无所求,甚至连统一中原的想法,如此庞大的谋略,他也将功劳给了丰隆。这种胸襟,是颛顼所没有的。他是最适合小夭的,放弃了族长的身份,随着小夭浪迹天涯,做回当初的叶十七和小六。这又回到全篇最初的,因为你是你,所以我爱你。

整本书中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再如小夭母亲的去世,因为体内呼唤了太阳之气而无法寻找小夭,在荒漠中苦苦支撑了四百年,终于等到小夭,等到了孩子的原谅。再如小夭寻根,回到九黎族,祭拜父亲蚩尤,咒骂了几百年,恨父亲为何要抛下自己,恨母亲为了征战骗了自己,最终面对和接纳了自己是母亲和蚩尤的女儿的事实,获得了与父母的和解。再到俊帝为社稷天下选择了让位于颛顼。他明明知道自己只有两个女儿,亲手在几百年前就已经选好了颛顼,在适当的时机选择禅让,才避免了一场征战,以免涂炭生灵。父母与孩子,表哥与表妹,舅舅/姑姑与蚩尤,各种盘根错杂的关系,每一段关系,都值得去回味。我想我会再看第二遍,因为书中还有不少做人的道理,如何分析局势,都对人大有裨益,正所谓留心处处皆学问。

要给这本书打分,我想我会打8.3分。

图片发自App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读《长相思》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读《长相思》有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读《长相思》有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读《长相思》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