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枷锁的演讲--从CC1到CC2的ORID复盘

前言

1. 什么是ORID?

ORID是焦点呈现法(Focused Conversation Method), 是一种通过催化师(主持人、引导讲师)引导来开展的结构化会谈的形式。该方法常被用作对事实进行分析和感觉某一工具和方法。其中O是实践-客观事实,R感受-客观反射,I是意义-事实分析,D是行动-基于事实的下一步行动。                                                              --定义来源于百度

在《聚焦式回话艺术》一书中提到,焦点讨论法式遵循脑科学的原理,通过四个层次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回答者从事情的表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做出行为决策的过程。

                                                                                                     --定义来源于

简而言之,ORID是通过事情的表象,经过自己对客观事实、自我感受、反思和接下来的决策行为四个层次来深度思考并且对本次的行为提出建议的复盘行为,目的就是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的地方。

2. ORID的四个层次如下

Objective: 事实。客观事实层次,就是你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感触到的一切。

Reflective:感受。情绪感觉层次,就是你的喜怒哀乐,开心、兴奋、失望、恐惧、难受等。

Interpretive: 想法。诠释层次,就是你自己的理解,反思。

Decision: 决定。决定层次,就是你接下来的打算。

3. 如何用ORID进行演讲复盘或者每日学习反思?

O: Objective客观性问题(从准备到会议现场):

R: Reflective 反映性问题(自己做的不错的地方和原因):

I: Interpretive反思(自己做的不好的,需要改进的方面及其原因):

D:Decision 决定行动(继续保持的和下次要改进的):


正文

4. 举例示范:CC1和CC2的ORID复盘:

带着枷锁的演讲--从CC1到CC2的ORID复盘_第1张图片

CC1的ORID复盘

O: Objective客观性问题(从准备到会议现场)

从准备入会开始到CC1第一次演讲,我就在心里谋划了好久,我需要讲什么,最终确定从自己的成长入手包括家庭、学业和成长路上的一些感悟这几个方面,最终题目是《我该怎样过这一生》。接下来就是写稿子,酣畅淋漓的写了自己这些年,最后发现自己的结尾如何都结不好尾,总觉得说什么都是用不上力气。时间一点点的滴答着走,就这样练了几十遍以后就上台去演讲了。

R: Reflective 反映性问题(自己做的不错的地方和原因)

第一次上台演讲,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无哼哈,结果真的做到了。

原因是自己私下练习了几十遍,所以是无哼哈的。

I:Interpretive反思(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原因)

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是全程特别紧张无法跟观众交流,我做的不是演讲时做的背诵稿子。还有一点就是最后结尾不知道怎么结尾。

原因是自己根本无法适应这个舞台,除了紧张就是紧张

D:Decision决定行动(继续保持和改善的地方)

无哼哈要继续保持

改善的地方:稿子要知道结尾怎么结,这需要多看和多听别人的演讲(可以刷几遍优秀演讲者的备稿结尾部分)。全程与观众无眼神交流这个可以平时在练习演讲的时候对着镜子联系。

总而言之,CC1演讲对我来说真的是在台上讲的特别难受的一次演讲。


CC2的ORID复盘:

带着枷锁的演讲--从CC1到CC2的ORID复盘_第2张图片

O:Objective 客观问题(从准备到会议现场)

CC2距离CC1是三个月以后了,因为CC1以后,我发现我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如何准备备稿演讲,自己发现的那些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所以我就想着去找一个为什么做不好备稿演讲的原因。那么多人在做CC演讲,为什么我从他们身上吸取的精华少之又少,加上CC1以后我就去德国了一段时间,所以我CC1以后就有三个月没去俱乐部。我花了很长时间想为什么我做不好备稿演讲。直到准备CC2时候,我才发现,我其实一直以来做事情都是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从来没有用心去领会这些事情的真谛。于是《深度思考》便成为了我这次的主题,从写稿、改稿、到背稿,花了很多的心血,娅玲、郝姐、林志君都帮过我很多,也提过很多意见,就在演讲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在纠结我的结尾依旧不满意,花了一晚上去刷视频什么样的结尾适合我,结果还是不满意,最后我还是带着一个不满意的结尾去了会场。

R:Reflective 反映性问题(自己做的不错的地方和原因)

感觉现场没有那么紧张了,相比第一次来说自己不再是紧张的背诵了,能放开一些。

原因:感觉是讲的内容投入了自己的感情,有温度的演讲。

I:Interpretive反思(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和原因)

结尾是最没有力度了,虽然我已经尽力了,但是仍旧没有找到原因。

D:Decision决定行动(继续保持和改善的地方)

这一次演讲都投入自己真实真切的感情,争取每一次演讲都是有力度有温度的演讲。

改善的地方依旧是自己的结尾没有力度,但是我依旧也没有找到好的改善方法。

总之,CC2较CC1是有有一些改善,但总体来说舞台仍旧没有把控的能力,就像带着镣铐的一种演讲,无法冲破牢笼获得自由的两次演讲。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着枷锁的演讲--从CC1到CC2的ORID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