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 | 《心理学》学习笔记2

武老师的这个专栏总共设计了十三章,第一章“命运”是“道”,第二章“自我”,是“一”,第三章“关系”和第四章“动力”是二,第五章“思维”、第六章“身体”和第七章“情感”是三,第八章到第十二章是万物,第十三章“无常”又回到“道”,一切二元对立被破除后,达到合一。

第二章“自我”,武老师四周讲完,分为“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和“成为你自己”。

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

武老师理解的“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自我的稳定性、自我的灵活度、自我的疆界、自我的力量和自我的组织力。自我的稳定性,讲的是在关系中,一个人如何能保证“我”不崩塌;自我的灵活度,讲的是关系中,如何能敏感地觉知到“你”,并调整“我”;自我的力量,是“我”的事;而自我疆界则取决于对“你”的感知;自我组织力,讲的是抗压力,特别是,自我崩溃后,一个人能否,和以多块的速度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自我。

从这五个维度来衡量一下我自己,稳定性和组织力还行,灵活度有点过,疆界有时候分不清,力量还是欠缺的。下次要试着从这五个维度去衡量别人。

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

武老师先介绍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即本我、超我和自我。

接着介绍了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他认为,“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还特别介绍了他的现象场概念。

还介绍了温尼科特的自我理论,他说,每个人就像是一个能量球。我跟武老师一样特别喜欢他的这句话: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也就是养育者,以滋养出孩子的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如兽性,该被超我驯服;而温尼科特则说这样人就太可怜了,一个人不该失去他的野性力量,相反,当本我被鼓励后,一个人会自然地发着得符合道德。罗杰斯更是强调,一个人必须成为他自己,而成为自己的人,也是人性发展程度最高的。

我虽然不完全认同弗洛伊德的观点,但第一次去奥地利的时候就参观了弗洛伊德的故居。可从本我该被超我驯服这一点上,我还是赞同的。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也是“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即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和青春期。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快感中心会不断变化,这导致了性心理发展,也就是人格发展,一共有五个阶段。有发展,也有固着和退行。如果在某一阶段得到过分满足或太匮乏,都会导致固着,会一直寻找这一阶段的满足。如果在高级阶段受到挫败,人会退化到低级阶段,寻找低级阶段曾获得的满足。

学习了这周的内容,我一直在想那当今中国那么多吃货怎么解释?难道他们都还在人格发展的第一阶段?

成为你自己 

这周的概念,包括外部评价体系和内部评价体系、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精神胚胎论、真自我和假自我等。这周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感觉”。蒙特梭利说,精神胚胎的养料就是感觉,而感觉,是“我”和其他事物建立关系时的产物。但如果“我”和其他事物间,插入了“你”的评价,这时感觉就被破坏了。

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让我们一起试试带着点偏执劲,去追逐一些特别想追逐的事物,以此来滋养本我。

“自我”这一章的四周内容,没有“命运”那么严密的逻辑,武志红老师在通过介绍各方面的关于自我的理论,来强调“成为你自己”的原则。

但这一章内容也有一条主线:如果说本我是“我”,而超我是“你”,我们会看到,最初“我”的本能喷涌而出,都是需要权威的“你”的允许和滋养。

而最初的权威,势必就是父母等抚养着。所以实际上,我们都是在关系中,才能“成为自己”。

这就引出了“关系”,下一章的主题。

                                                                              谢谢看完!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和转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 | 《心理学》学习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