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让孩子学会家务

                       

适当让孩子学会家务_第1张图片


                 

                                    文/彬燕

广州一朋友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快40,不打算嫁人,下班回家和父母吃住。

二女儿结婚有孩子了,一家三口,同样经常回家吃住。

三女儿上大学了。

据她描述,三个孩子,没一个替她分担家务,她都快六十了,特累。

为三个孩子洗衣服、做饭。

每天忙于乏味枯燥的家务中。让她悔恨的是,当初太宠溺孩子,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心想着她们很累,凡事都包揽了。

紊乱的房间,孩子不在家时她拾掇了,晾挂的衣服,她给收拾折叠整齐放衣柜。

回家吃现成的,吃完坐一边看手机。没一个子女,主动洗一次碗,或收拾阳台的衣服,要么替她打扫卫生。

她几十年的付出,子女们理所当然享受着。

她说,彬燕,我真的后悔,后悔孩子小时候,不要求她们力所能及参与家务,我经常看见你要求孩子干活,这是对的。伤心的说,要让我家三个女儿体谅我的辛苦学会做家务,除非我老死的那天。

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免费的保姆。

我说,之所以要求孩子,是怕有天独立出去,连简单的家务都不会。

没一个孩子主动自觉,要求还不情愿嘟嘟囔囔。

我们采取了激励措施,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你可以不主动,但是你得会做。

我老家邻居五岁的小孩,无论洗碗、打扫卫生、收拾玩具,掰玉米,高兴起来样样参与,动作利索。挥起锄头会挖地,拿起菜刀会切菜。切伤了手,捂着血流的指头嗷嗷哭两声,找个创可贴粘住,过会儿继续跑来切菜。

大人说他捣乱,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是在这样的捣乱中,学会了正儿八经的干活。

而我们的孩子,往往被养得太矫情,尤其是我家的,说要学炒菜,油倒热锅里,听到滋一声响,都吓得捂住耳朵跑远,若真让她炒菜,等她镇定后返回灶台,估计锅都烧得冒烟了。削个土豆,手颤巍巍,笨手笨脚。

我记忆开始,就爱拿着小刀削桃子梨,没有一天指头不受伤的,裹满布条。父母只注重成活率,不在乎成才率。

现在的孩子,受不得委屈,受不得伤。

一个朋友找我喝茶,跟我说起她亲叔叔家的事,她叔叔婶婶事业有才,京城几套房,有个独生子女。她说,别提了,养得太失败了。

她婶婶临终之前,女儿极不情愿来到跟前,还弄得病房所有人很不愉快,亲戚看不过去,很想煽堂妹几耳光。

父母社会地位不低,请托人给女儿换了两份稳定的工作,结果都不好好干,悄声辞职。

对父母不孝敬,对旁人不尊重。

我说,这种对爹妈不好的人,爹妈的遗产也不用给她留。

朋友说,不可能,我那叔叔,虽然女儿不来看他,却啥都为女儿着想,人家辞职不干,老人暗地里替她缴纳社保,老了有个保障。

不想工作,还要养孩子,吃什么去?

突然恍悟,噢,人家爹妈几套房,她不用工作,等着老爹两腿一蹬两眼一闭,坐享其成,变卖遗产,一生无忧。

别大包大揽,别给予后代太多,总想着替后代多挣点,或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赢在起跑线上的人,万一输在终点线上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适当让孩子学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