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是一种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通信方法,应用程序通过读(出队)写(入队)队列的消息(针对应用程序的数据)进行通信。
MQ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的典型代表,生产者往消息队列中不断写入消息,而消费者则可以读取或者订阅队列中的消息,并进行消息处理。
消息队列中间件是分布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件,可适用于异步处理、应用解耦、流量削锋、消息通讯、日志处理等场景,实现高性能、高可用、可伸缩和最终一致性架构,是大型分布式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中间件。
比较常用的消息队列中间件主要有ActiveMQ、RabbitMQ、Kafka、RocketMQ、ZeroMQ等,甚至可以用Redis来构造消息队列作为轻量级的消息队列服务使用。
场景说明:用户注册后,需要发注册邮件和注册短信。
传统的做法有两种:串行方式和并行方式。
假设每个业务节点的开销是50毫秒,则串行方式的响应时间为150ms,并行方式的响应时间为100ms。串行方式下CPU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不到7个,并行方式下CPU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为10个。
传统的做法,系统的性能(响应时间、吞吐率)容易出现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引入消息队列,将一些无需即时返回且耗时的业务逻辑提取出来进行异步处理。改善后的架构如下:
异步处理: 将用户的注册信息写入数据库后,写入消息队列,返回给客户端;发送邮件和发送短信的业务使用异步进行处理。
由于写入消息队列的速度非常快,基本可以忽略,这样,系统的响应时间基本是50ms,吞吐率为20reqs/s 。和传统的做法相比,系统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场景说明:用户下单后,订单系统需要通知库存系统。
传统的做法是,订单系统调用库存系统的接口。
传统做法的缺点: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入消息队列后的方案:
假如,在下单时库存系统不能正常使用,也不影响正常下单,因为下单后,订单系统写入消息队列就不再关心其他的后续操作了。实现订单系统与库存系统的应用解耦。
流量削锋也是消息队列中的常用场景,一般在秒杀或团购活动中使用广泛。
场景说明:秒杀活动,一般会因为流量过大,导致流量暴增,应用挂掉。
为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需要在应用前端加入消息队列。
这样,就可以控制活动的人数,缓解短时间内高流量压垮应用。
消息通讯是指,消息队列一般都内置了高效的通信机制,因此也可以用于纯粹的消息通讯。比如实现点对点消息队列,或者聊天室等。
点对点通讯:客户端A和客户端B使用同一消息队列,进行消息通讯。
聊天室通讯:客户端A、客户端B、客户端N订阅同一主题,进行消息发布和接收,实现类似聊天室效果。
这实际是消息队列的两种消息模式,点对点模式(Point to Point)或发布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
日志处理是指将消息队列用在日志处理中,比如Kafka的应用,解决大量日志传输的问题。架构简化如下:
消息队列采用高可用、可持久化的消息中间件。比如Active MQ、Rabbit MQ、Rocket MQ。
(1)订单系统将主干逻辑处理完成后,写入消息队列。消息发布是否成功可以开启消息的确认模式。(消息队列返回消息接收成功状态后,应用再返回,从而保证消息的完整性)
(2)扩展流程(发短信,配送处理)订阅队列消息。采用推或拉的方式获取消息并处理。
(3)消息队列将应用解耦的同时,带来了数据一致性问题,可以采用最终一致性方式解决。比如主数据写入数据库,扩展应用根据消息队列,并结合数据库方式实现基于消息队列的后续处理。
日志收集系统分为Zookeeper注册中心、日志收集客户端、Kafka集群和Storm集群四部分组成。
(1)Zookeeper注册中心,提供负载均衡和地址查找服务。
(2)日志收集客户端,用于采集应用系统的日志,并将数据推送到kafka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