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5

在我国从古至今,教育问题一直被社会,政府和家庭所高度重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城乡教育水平极其不平均的当下,乡村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我国农村有着9亿人口,由于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其低水平的教育所带来的后果不容小觑。分析乡村教育的当今成因和提出解决措施是极其必要的。

1.就教育机会而言,农村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在小学阶段,除了因高度残疾而无法入学的极少数情况之外,几乎100%的城市学龄儿童都进入了小学,而农村每年尚有100万左右的儿童没有入学。在初中阶段,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与城市的小学毕业生几乎全部(升学率为101%)升入初中相比,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64%,其中贵州、广西和西藏三省区农村不到50%.到1999年,农村的升学率上升到了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有15个,其中贵州和内蒙分别为72.4%和75.7%,西藏更只有38.1%.全国则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

2.从师资力量来看

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很多师范学校毕业的人不愿意到农村教书,农村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着农村师资力量的调整.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学历不合格,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凭经验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

3.农村家庭因素影响子女教育问题

同时也受传统愚昧的影响家长们都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孩子在家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而送孩子去上学是一大损失;而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就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重新回潮。

要想真正解决乡村教育“差”“难”的问题,还得从以下几点入手: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

由于教育支出是农民最大的负担,很多家庭为此负债累累,陷入恶性循环.因此,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是要发展经济.政府要转变解决农民、农村问题的指导思想,制定各项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制度,让农民有其利、有其权、有其教.要废除一切与民夺利的政策,建立支持和保护农民、农业的法律政策体系,通过补农、助农、护农,让农民拥有财富,享受不断提高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保持发展经济的活力.

2.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升学教育、离农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现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大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苦读九年只能回乡务农。因此,找到一套适合农村教育目标的方式十分关键。可以让城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参与农村教育改革,发挥农村优势,使高校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的现代化. 同时高校要通过培养农村职业技术人员,通过农村职业学校逐渐形成规模和效益,把农村职业教育办起来,使得当地农民可以就在当地打工,促使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3.提高农村教育办学水平

办好农村学校,关键是要有好校长、好教师.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西部任教,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通过定向招生等方式培养乡村教师,切实解决“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学校缺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不稳定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