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注满水桶,是点燃火种,而科技能帮你找到自己的思想之火

“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孩子们的未来。”
——约翰·杜威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大约500年前,人类踏上了科学技术革命之路。大约400年前,班级授课制起源于欧洲。

我们现在主流的教育深受1856年的“泰勒主义”影响。其核心就是把教育标准化,以更有效的利用学校的资金和资源。简单说就是不管学生的能力差异,老师都采用相同的教材、方式以及速度来教学

这种分科的标准化适应了100多年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同时也因为无视差异的应试教育,而抑制了我们个体的发展,扼杀了我们天性中的创造力

教育的发展速度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但科技的发展也给教育的革新带来了一些希望。

教育不是注满水桶,是点燃火种,而科技能帮你找到自己的思想之火_第1张图片

网络打破了教育的界限

网络改变了人与人的连接方式,也改变了我们接触知识的方式。通过网络,我们走出了教室的一亩三分地,连接了全世界的教育资源。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公开课,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名校的公开课,数理化、文史哲、医学健康、美术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公开课,世界各地优秀的老师们都成为了我们的老师

如果你喜欢,还有由高教社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面向美国K12的在线教育网站可汗学院、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创意的TED,都是可以滋养心灵的力量来源。

因为网络,你可以自由的连接你感兴趣的学习资源,不再错过心仪的教育机会。但科技并不只是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网络,它可以做得更多。

教育不是注满水桶,是点燃火种,而科技能帮你找到自己的思想之火_第2张图片

智能助力因材施教

2016年谷歌研制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挑战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最后,阿尔法围棋以4:1赢得了这场人机世纪大战。其实智能AI系统在因材施教上,也可以帮我们做得更多。

现实中的老师讲课不管是在课堂环境还是网络环境,都没办法真正的做到千人千面,因材施教。但智能AI可以根据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帮我们突破自己知识的阈值,再由收集的反馈确定学会所需的时间长度

比如,在央视综艺节目《机智过人》中,曾出现过一个把知识点进行纳米级拆分的松鼠AI。撒贝宁的评价是:“好比电视的像素越高清晰度越高,可以把孩子的优缺点、长项和缺陷发掘得清晰精准,同时将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

教育标准化拒绝把人作为独立个体来看待,用平均的标尺来衡量学生,以期符合某些狭隘的期望。过去标准化曾帮助了基础教育的普及,但也使得我们努力变得像符合某一标准的人,而不是我们自己。

智能AI可以更懂我们,但在面向未来的教育上,科技还可以做得更好。

教育不是注满水桶,是点燃火种,而科技能帮你找到自己的思想之火_第3张图片

科技让教育更贴近未来

有一个美好的概念叫“终身学习”,伴随技术发展也衍生了无数的“知识付费”项目。但付费后,我们是收获了知识点,还是仅仅缓解了焦虑?

科技发展越快,未来就越不确定。现在很多的知识点本身和我们只差一次搜索,但光靠知识点,并不能让我们更好的思考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也同样是标准化求学的后遗症——背得了考点,考得了高分,不代表我们真的拥有了知识,可以运用它。

面对未知的真实世界,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观察探索问题,并独立思考的解决问题。学习编程就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在编码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经过迭代完善和互动,我们会学会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也会学会找到问题并调试它们。编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形式,可以交给我们适应未来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

风靡全球的乐高积木,其中就有一个分支为乐高机器人。借助于机器人套件,孩子们就可以通过编程来控制机器人。而在全球最大的社交编程及代码托管网站GitHub,你还可以找到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借助一些已有开源的简单结构性代码,你就可以去实践自己的想法。

教育不是注满水桶,是点燃火种,而科技能帮你找到自己的思想之火_第4张图片

"教育不是注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种。"
——威廉·巴特勒·叶芝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或许都有自己的见解,而正是这一点点的不同加起来,可能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在我看来,科技对教育的最大影响就是承认了我们都是独立的人,给予了我们多样的学习可能。但因为机会成本,这些繁多的可能,也恰恰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和平衡的。

愿科技可以帮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去点燃属于自己的思想火种。


你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欢迎留言分享。

三余读思,多读书,读好书,思考致用。如果你也喜欢读书,欢迎关注我一起读思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不是注满水桶,是点燃火种,而科技能帮你找到自己的思想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