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文创初衷——回西安

    下火车了,从北客站换乘地铁,晚间不同白天那样拥挤,提示灯一颗一颗地点亮,行李箱在脚下轻轻地贴地振动,像一颗悸动的心,正数着拍子盼——


    终于,回来了。


    从安定门,沿着西大街到钟鼓楼,历史的喧嚣踏遍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止,灯火辉煌, 一如记忆中的模样。

    果然,你还是老样子,几千年都没有变,何况我离开这区区几年。

    人说西安人倔,直,自大且不思进取,思维跳不出城墙和秦岭。


    都是你给惯的。

    脚下埋皇帝,是风水宝地,盛世总更迭,此又一太平。安居乐业,洋洋自得,让多少人魂牵梦绕的你,生养我的长安城,可知一朝入梦,就终生不醒。

 

    这座城,我爱了二十年,我的父辈爱了五十年一百年,而时光已悄然老去了三千年。

    在我经历的每一年,春晚的零点钟声,都自钟楼景云钟敲响,为世人祈福。

    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经历的每一年,这一枚长安结,永远编制着记忆和思念。

    在时光经历的每一年,繁华在此盛开又衰败,历史过分美丽。

    贾平凹先生曾写过:“把大雁塔比做枚印石,把曲江池比做一盒印泥,无言的上苍把中国文化的大印放置在西安,西安永远是中华文化魂魄所在地。”

    在这里,历史不是标签,而早已化入血脉。

    玄奘取经归来,把经书陈列在朱雀大街上供人翻阅。同样在这里,杨坚为扫平江南的杨素解下战袍,贾岛低头“推敲”时不小心撞到了韩愈的车马。

    唐太宗以人为镜,登上开远门恸哭魏征。同样在这里,郭子仪凯旋归来,肃宗亲自迎接。丝绸之路以此为起点,驼铃漫漫中我们互通有无。

    在窦府巷,李渊搭弓射箭,得红颜,在李家村,陈子昂抚琴高歌,一夜成名。唐玄宗从子午大道运来了贵妃爱吃的荔枝,鲁迅在鸡市拐品到了最好的桂花稠酒。

    故事就藏在街角巷尾,城墙根下,多得讲不完,却太过沉默,而被我们忽视,遗落。

    为什么在西安,真正的故事,总是无声,真正的钟声,却长久缄默。

 

    我一直想不通,现在我明白了。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宇宙,必长久如云漂泊。”


    当今西安,正在努力发出声音,讲述过往,展望今朝。

    而流淌在血液的东西都难讲出,何况长安有姿态百面,往事万千,从何开口,如何开口,都是需要努力探寻的。

   

    每一个成功的文创产品,都是在为这座曾经沉默的城市发声!

    找到历史和文化的独特切点,结合到一个可以带走的产品中去,使它穿大街过小巷,最终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一旦这样的产品出现,这座城市就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方式和口吻。而我们希望,有机会做出这样的产品,为家乡发声,为西安正名。


    希望我们的努力,让已经离开这座城市的人,有怀念的寄托,让正在这座城市的人,有感悟的触动,让即将前往这座城市的人,有满满的期待。

   

参考资料:

《长安处处有故事》——陕西交通广播FM91.6出品

《西安这座城》——作者贾平凹

记文创初衷——回西安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文创初衷——回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