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计算机学院二级教授,计算机学院高武教授:践行科研育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西工大新闻网11月3日电(王佳)题记:小时候很喜欢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对一句话感触颇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相比学校和学院,我更喜欢把实验室比作一个武林教派,功夫最高的师傅自然是导师。在此毕业之际记录我与导师的二三事,作为这段人生记忆的简单总结。我的导师:男38岁 教授 博导,一表人才,经常若有所思的样子,姓高,我们尊称其为高老师。他经常对我们说的话是:不要空谈,做出芯片看看;要纵览国内外前沿,把自己的工作与前沿工作对比;要多参加竞赛,多交流,不要死读书。----摘自学生撰写的《我与导师二三事》

这位老师就是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方向的高武教授,进校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计算机硬件和芯片设计的研发工作,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让每一个学生进行芯片设计全流程训练,走出了一条“设计—流片—测试—应用”全流程工程实践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之路。

不要空谈,做出芯片看看

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研制,兼具科学性和工程性。既要有好的信号处理算法,又要能够进行芯片工程研制实践。一款芯片研制包括系统设计、原理图设计、仿真验证、版图设计、后仿真验证、流片制造和测试验证等多种流程,一般都需要耗时一年。对于高性能芯片,更是需要多次迭代。

“爱为学问之始”。高武老师每年都会和新入学的研究生做一次长谈,仔细询问学生的人生理想、兴趣爱好及本科学习情况,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讲述集成电路领域的励志故事,挖掘学生的科研兴趣,设定合适的科研方向,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因材施教。例如,一个学生数学成绩很好,高老师就安排该生做集成电路辐射效应的数学建模工作,通过两年的研究,顺利建立了几种新的模型,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在该领域顶级期刊连续发表多篇文章,由于成果突出,该生先后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企业专项奖学金。

高老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常说:“不要空谈,做出芯片看看”。为了解决研究生研制芯片时间不足的问题,高老师提出让几届学生“接力赛跑”。一届学生做不完的工作,下一届学生接着做,直到达到科学目标。碲锌镉辐射探测器前端读出芯片研制是高老师留校工作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在国际上属于前沿课题。这类芯片要达到工程化应用,关键在于噪声优化。在团队集体攻关下,高老师带领学生一版接着一版研发,通过5届学生的努力,终于解决了低噪声设计难题。之后,又开展了某硅探测器前端读出芯片的研发,项目要求更低噪声的读出电路。高老师又带领研究生,采用接力赛模式3年内研制出性能稳定的超低噪声前端读出芯片。各项性能指标已经与国际同类芯片持平,应用在某国产仪器上。

近几年来,课题组先后完成了14款芯片的研制,培养研究生20余人。每个参与研发芯片学生,都有流片测试的经历。每年毕业季,每一个研究生都能顺利拿到多个单位的录取通知,部分优秀学生拿到了当年应届生的最高薪酬,这些都要归功于高老师踏实科研、求真创新的学生培养模式。

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集成电路芯片研发有“三高”:电路设计门槛高、开发环境要求高、芯片制造成本高。完成一颗芯片的研制,需要电路分析、设计、制造和测试等知识储备,要求熟练掌握的专业软件多达20种。一次流片费用都要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在高校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流片和试错成本是芯片研制的关键。初学者的失败率很高,一个设计疏忽,一次流片费用就会一无所获。

为了提高芯片制造成功率,解决学生因经验不足造成的流片失败问题,高武教授认真梳理了芯片研制的工作流程,定期召开电路设计审查会,亲自调试学生设计的电路,把错误的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除了每周组例会,只要有空,他就和学生待在一起,将自己所学知识技术毫无保留教给学生。但是,工程设计工作需要占据大量时间,随着课题组不断壮大发展,指导工作量也不断增加。高老师经常工作到半夜,周末还在实验室与学生讨论。每次芯片提交数据的时候,他总是和学生一起熬通宵,检查数据和仿真结果,做到精益求精,止于至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高老师总能身先士卒,严格要求,在他的示范和影响下,他的每一位学生也不断提高工作标准,追求卓越,使得团队研发的芯片质量越来越高。

在芯片研发中,失败是经常遇到的事。有一次,芯片没有任何信号,学生深受打击,甚至想放弃。高老师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失败不可怕,但一定要找到原因,定位错误。于是,他带领学生查阅资料,认真分析,历时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问题,芯片正常工作了。参与项目的学生都备受鼓舞。高老师认为:集成电路是一个不断迭代的精细打磨过程,通过测试,查找出问题,不断优化设计,就能积累电路设计经验,提高芯片设计水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指导的学生,做芯片研究的自信心越来越强,所承担的工作完成度也越做越好。

不要炒冷饭,不要死读书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日新必日退”,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工作。高武教授在指导学生过程,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每次研究生开题,高老师都要求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挖掘研究课题的创新点。他指出,“要纵览国内外前沿,把自己的工作与前沿工作对比,不要炒冷饭”。在这种创新思维指导下,他的一个学生研制了基于数字滤波的前端读出电路芯片。经过测试验证,达到了较高性能。在读期间发表了3篇高水平文章,获得国家奖学金和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奖。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高老师还告诫学生们“不要读死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都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国内外学术会议。出差也经常带上研究生一起,与外面的人员接触,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成长。除了在工作中与学生泡在一起,高教授还经常组织学生举行各种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尤其在传统中国节日,他总是组织课题组所有学生参加团建,让身在异乡的学生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近3年来,他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指导学生获得了全国“华为杯”研究生创芯大赛企业专项奖1项、全国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竞赛西部赛区三等奖3项、“源创杯”创新大赛西部赛区优胜奖1项等。

附高武教授简历如下:

西工大计算机学院二级教授,计算机学院高武教授:践行科研育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_第1张图片

高武,男,1982年生。现任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智能感知与计算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核学会核电子与探测技术微电子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集成电路专委会首批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体系结构、模拟与混合信号ASIC/SoC设计、抗辐射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安全等。近5年来,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子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和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10余项。在辐射探测器前端读出集成电路、抗辐射集成电路设计和空间嵌入式系统设计等领域共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发表在IEEE TIM上的文章获得2013 IEEE仪器和测量协会Andy Chi最佳论文奖。第一作者出版专著2本。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曾获IEEE仪器和测量协会Andy Chi最佳论文奖(排名第一,2013)、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13)、第十二届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排名第1,2013)。2012年入选西工大“翱翔之星”人才培养计划,2016年6月入选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新星 。2017年入选西工大“翱翔新星”人才培养计划。2020获批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审稿:万海东)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工大计算机学院二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