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odel
- 首先要了解
v-model
就是vue帮我们封装的语法糖,真正实现靠的还是:- v-bind:绑定响应式数据 触发 input 事件 并传递数据
例如下面示例:
// 这两种写法等价
1、使用v-model
经典例子
textarea
元素select
下拉框input type='radio'
单选框input type='checkbox'
多选框
2、使用v-model
的副作用
绑定的响应式对象某个不存在的属性,那么vue会悄悄增加这个属性,并设置为响应式
// template中:// script中: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user: { name: 'xxx', } } } }
3、自己开发的组件如何支持v-model
model属性的默认值为
// 默认的 model 属性 export default { model: { prop: 'value', event: 'input' }, data() {...}, methods: {...}, }
响应式实现
简单一句话理解就是:通过重写数据的get和set属性方法,让数据在被渲染时通过get属性方法把所有用到自己的观察者watcher放入自己的观察者列表subs中,当数据发生变化之后,通过set属性方法将该变化通知给所有的观察者watcher,达到重新渲染。
- 使用观察者模式
- 底层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给所有的数据都添加getter
和setter
方法 - 主要涉及到三个函数:
Dep
:被观察者类,每个data都有一个Dep实例对象,用于Observer的data触发getter时执行dep.depend
收集依赖的watcherWatcher
:观察者类,依赖收集以后Watcher对象会被保存在Dep的subs中,数据变动的时候Dep会通知Watcher实例,然后由Watcher实例回调cb进行视图的更新。Observer
:将普通数据转化为响应式数据
实现响应式的主要流程:
1、Observer
类的构造方法
- 给当前的数据对象新建一个订阅器Dep
- 遍历对象的 key 调用 defineReactive 方法(实际绑定getter和setter的地方。get 方法是对依赖进行收集, set 方法是当数据改变时通知 Watcher 派发更新)
2、收集依赖
视图被渲染时,触发get属性方法,调用dep的一个方法dep.depend
进行依赖收集
- Watcher类:依赖就是watcher的实例
- Dep类:存放依赖的位置,通过Dep.subs[]进行管理依赖
举个
当前正在渲染componentA时,组件用到了数据 data () { return { a: b + 1} }
,那么此时就会触发b
的get属性方法,将当前的watcher添加到b的订阅者列表subs中
3、派发更新
修改data属性上的某一个值时,会它的触发set属性方法,根据自身的dep.notify
(subs保存着所有的观察者,在 notify 方法中首先对 subs 这个观察者列表按照其 id 进行了排序)开始派发更新
为什么要进行排序?
- 组件的更新由父到子;因为父组件的创建过程是先于子的,所以 watcher 的创建也是先父后子,执行顺序也应该保持先父后子。
- 用户的自定义 watcher 要优先于渲染 watcher 执行;因为用户自定义 watcher 是在渲染 watcher 之前创建的。
- 如果一个组件在父组件的 watcher 执行期间被销毁,那么它对应的 watcher 执行都可以被跳过,所以父组件的 watcher 应该先执行。
排序结束以后,会对这个队列进行遍历,执行watcher.run()方法实现数据更新通知
run的逻辑是:
- 新的值与老的值不同时会触发通知;
- 但是当值是对象或者 deep 为 true 时无论如何都会进行通知
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解释watch数据的时候可以拿到新旧两个值了watch: { num(new, old) {...} }
自己实现一个响应式
根据以上分析,自己实现一个简易版的数据双向绑定
借鉴文章
到此这篇关于vue中v-model和响应式的实现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vue v-model响应式原理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