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代码: 081200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权
[]国家级重点学科
[]农业部重点学科
[]上海市重点学科
执笔:陈明
一、学科专业介绍
本学科主要在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人工智能技术与数据挖掘、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平台构建技术以及计算机控制、传感器网络等方面开展研究,并针对设施渔业自动化、远洋和海域资源环境的预测、生态环境的评价与保护等应用领域开展实用性的开发和研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信忠义。
2.具有“团结协作、勤奋敬业、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科研素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形成较宽广的知识结构。熟悉本学科领域进展,具备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及经营管理的工作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①能扎实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把握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宽口径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外文写作能力。
③能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具有独立从事计算机应用的研究、设计和开发能力。
④具有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指导研究生制订和调整个人培养计划,指导业务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在研究生培养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方面优势,采取与相关科研单位或高校联合培养以及国际间合作交流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学习年限
攻读硕士学位的学制一般为3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研究生提前或延期毕业。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5年,且只能延期一次。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一般需要1.5学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程一般在上海海洋大学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在联合培养单位进行。
五、总体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完成26学分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文献综述、学术活动(各2学分,导师seminar 4学分,合10学分)等三大必修环节,共计36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外语学位课程考试、学位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后方可毕业;符合毕业条件并取得授予硕士学位所要求的科研成果等条件者可申请学位。
六、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课程管理采用学分制(以下未包括必修环节的学分)。
总学分26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须修8学分
专业学位课须修9学分
研究生基础前沿课程须修4学分
选修课须修5学分
补修课:跨专业考取或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取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3门本学科的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学分。成绩记入成绩单,并注明“本科课程”。补修课具体科目因人而异,不在本方案中列出,但须在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中列出。
具体的硕士课程设置如下:
公共学位课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
学期学阶备注
0710001自然辩证法23211
0810006第一外语A(英语口语)23211-2A级
0810007第一外语A(实用学术英语)23211-2A级
0810008第一外语B(英语口语)23211-2B级
0810009第一外语B(综合英语)23211-2B级
0510003科技外语(信息)11611
071000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1623
专业学位课(必选)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
学期学阶
0511401计算理论34811-2
0511402高级数据库理论34811-2
0511403高等工程数学(信息)34811-2
研究生基础前沿课程
研究生基础前沿课程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授。研究生可以跨模块选择,但至少要修一门本学科模块的课程。其他模块基础前沿课程设置参见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
学期学阶
0521401电子信息学科前沿基础课程23212
0521402计算机科学前沿基础课程23223
选修课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组)指导下,须至少选修两门本专业的选修课,其余选修课程可以在本专业及其他专业的所有课程中任选。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请参见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导师实验课一般仅供开课导师的研究生选修,其他研究生若要选,须经其导师与开课导师协商后决定,并由研究生部代为选课。
本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
学期学阶备注
051001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23223
0510015DSP及嵌入式系统设计23224
0510017神经网络模型与应用23224
0510022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与构架23224
0510033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网络原理23224
0511404卫星导航系统原理及应用23224
0510023无线传感网络实践23236导师实验课
0510024辅助决策系统实践23236导师实验课
0510025水动力模型实践23236导师实验课
0511405通信导航应用实践23236导师实验课
公共选修课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
学期学阶备注
0010001科技论文写作11623
0810022实用学术英语13223-4B级选
0810023英语学术写作辅导13247-8
七、必修环节的基本要求(10学分)
1.实践(2学分)
硕士生实践形式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总工作量为100学时或15个工作日,实践成绩由各部分成绩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及不及格五级制记分。具体要求参见《上海海洋大学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管理的规定》。
2.文献综述(2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所研究的方向,结合学位论文选题工作,阅读相关领域国内外文献,写出文献综述,并进行公开报告。
硕士研究生要求阅读与本研究领域有关的文献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10篇左右。文献综述不少于5000中文字。
文献综述按优、良、中、及格及不及格五级评分。具体要求参见《上海海洋大学关于研究生文献综述管理实施办法》。
3.学术活动(2学分)
学术活动包括作学术报告、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专家学术讲座、学术研讨活动等。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研究生学术研讨活动3次,参加专家学术讲座或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5次,至少在校级(或院级)组织的“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上或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上作1次学术口头报告或墙报或论文(研究生是第一作者或导师为首的第二作者)被收录会议论文集。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实行考核制度。具体要求参见《上海海洋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
4.导师seminar(4学分)
为使研究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由导师组织自己或本团队研究生,每周开展一次seminar活动,seminar活动不少于30次。每期由导师组织对研究领域的前沿学术问题进行研讨,对问题背景知识导引、组织研究生演讲与交流、总结与点评。导师根据seminar考核守则,按优、良、中、及格的评分标准及比例进行评分。
八、其他必经环节
1.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生入学三个月之内,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经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部备案。
在培养计划执行过程中,研究生或其导师若要求修改培养计划,须向学院分管院长提出申请和批准后,报研究生部备案。
2.外语学位课程考试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通过硕士生外语学位课程考试。
3.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对拟选的课题进行全面的科学论证,确定研究内容和范围,设计和制定实施方案、技术路线,挖掘创新点,撰写《学位论文工作计划书》,并进行公开报告,由专家评议小组进行考核。具体按照《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细则》实施。
4.中期考核
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依据培养方案及个人培养计划,对硕士研究生在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能力、身心状况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具体按照《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进行。
5.学位论文
① 应在导师(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② 对论文所有相关的内容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分析研究。
③ 学位论文的研究目的明确、实验设计或调查方法合理、数据资料真实、分析方法正确、结论可靠。
④ 论文文字通顺、书写符合研究论文的规范(参见《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⑤ 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新意或应用价值或学术参考价值。
⑥ 硕士学位论文须经过专家评阅和公开的答辩,硕士生须在论文答辩前1个月提交论文并进行预答辩,并要接受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的论文抽检评议。关于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及办法按照《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关于硕士学位授予补充规定》有关规定进行。
九、文献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及文献检索途径
1.主要经典著作、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序号著作或期刊名称作者或出版社
1计算机学报计算机学报编辑部
2电子学报电子学报编辑部
3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编辑部
4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辑部
5软件学报软件学报编辑部
6Artificate IntelligenceElsercerScience Publisher Pergamon Press
7IEEE Trans. On CAS for Video TechIEEE Press
8IEEE Trans. On KDE
9IEEE Trans. On PAMI
10IEEE Trans. On IP
11ACM Tran. On TODSACM
12Information Process & ManagementACM
13VLDB JournalACM
14IEEE Trans. On NetworkIEEE Press
2.文献检索途径
序号检索途径
1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书目查询
2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3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Elsevier的Science direct
4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Springerlink+Kluwer
5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万方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
6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PQDD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7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网站/电子资源/超星数字图书馆
8上海图书馆
9高校联合图书馆
10ACM Digital Library
11IEEE Digital Library
12科技论文在线
13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