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机器学习中比较简单的线性回归,如文章有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线性回归在数学上的表现可以是:y = wx + b、y = w1x1 + w2x2 + b、
y = w1x1 + w2x2 + w3x3+b.........。总结来说,它是一种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是指一种预测性的建模技术。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要你求出上述公式里的参数w1、w2、w3、b等,所以我们线性回归算法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求出参数w1、w2、w3、b等。
(这里的一、二步大家可能一开始看不太懂,没关系,我们后面会详细讲解,到时候再会看就明白了)
1.假设目标值(因变量y)与特征值(自变量x)之间线性关系(即满足一个多元一次方程,如:f(x)=w1x1+…+wnxn+b.)。
2.构建损失函数
3.通过损失函数的最小值,最后确定参数(最重要的一步)
我们在这里假设我目标值和特征值的线性关系为:y = wx + b。
有n组数据,目标值分别是(x):x1、x2、x3......xn。以及它们对应的特征值(y):y1、y2、y3......yn。根据我上述所说线性回归的主要任务是求出参数w、b,所以我们要怎么求出它呢???我们首先给w、b假设一个值,分别为2,1吧(随便假设)。所以我们就预测了一个模型y = 2x + 1,但这只是一个模型,它肯定是不准确的,我们用这个假设预测出的y值减去它真实的特征值(y1、y2....),它们之间就会有一个误差,我们将这每个数据的误差加起来,就可以得出一个总的误差,但这总的误差肯定也不准确,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看如果 (2 * x1 + 1)- y1 是一个负数,而(2 * x2 + 1)- y2是一个正数,那么它们相加起来误差反而会减小。所以我们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对每一组数据的误差求一个平方,这样加起来的就都是正数了,就可以反应出我们这个假设的模型对于真实数据的误差。我们管这种误差叫均方误差。用公式表示如下:
这个公式我们就是我要和大家说的损失函数(只是上述线性关系的损失函数啊,其它线性关系的损失函数以此类推)。那么我们知道损失函数或者说误差越小,我们的模型就越接近真实的特征值,那我们如何使它变小呢???那就得用上我们的梯度下降法了。(当然也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或者正规方程来减小损失函数,但在这里我只说明一下最通用的梯度下降法)
我们还是以上面的线性关系:y = wx + b为例。我们得到了一个损失函数J(w,b),而它很明显是一个二次函数,我们现在要想让它的值变小,甚至是想求出它的最小值,按照我们常规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的方法,我们是不是该对它求导啊,而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分别对损失函数J(w,b)的两个参数w,b求偏导(注意,这里是对w,b求导,而不是对x求偏导),可以得到:
那是不是我们将这个偏导等于0,求出w值就可以了呢??肯定不行啊,因为你的参数b本身就不和理,那该怎么求呢??
如果我们一开始设的w值在最小值的右边,那我们尽量要往左边靠,就相当于要减去一个数,如果一开始设的w值在左边的话,那就要往右边靠,那有没有一个算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公式(先不看,先把它看作任何正数),当我设的值是w2的时候,那么它的偏导是不是个正数啊,那么我w2减去一个正数是不是就往最小值靠近了啊,同样,当我设的值是w1的时候,那么它的偏导不就是个负数吗,我w1减去一个负数,不就是加了一个正数吗,那我就向最小值靠近了一步。
公式里的指的是学习率。它的作用是为了控制你往最小值靠近的“步子”的大小,如果它很大的话,那你的“步子”就大了啊,有可能就会“跨过”最小值,太小的话,又会需要“跨”很多的“步子”,所以它的设置得根据你的需要来。
参数b同上:
但注意它的偏导跟w的偏导略有不同,后面没有乘以自变量,初学者有可能会大意乘上自变量:
面对有多个参数(w1,w2,w3......wn,b)以此类推,推出损失函数最小的时候,它们对应的值就可以了。
#还是以y = wx + b为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x = [14.1,15.1,16.1,15.3,14.2,14.5,14.6,14.8,16.3,16.6,15.6,16.7,14.7,16.2,16.7,14.8,14.9,15.9,16.3,17.0,15.0,16.3,17.1,16.0,17.2,17.4,15.5,16.8,17.4,16.9]
y = [15.8,16.3,14.5,16.6,16.7,15.0,14.9,15.2,15.3,16.6,17.0,16.4,16.5,15.4,15.8,14.8,16.0,17.3,15.7,14.4,15.8,16.7,14.9,16.9,15.5,16.6,17.7,18.0,15.9,18.0]
#这里是我随便创造的数据,一共30个
#这里我将数据分为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 x[0:20]
y_train = y[0:20]
x_test = x[20:]
y_test = y[20:]
#给参数w和b的初始值分别为1.0和-1.0,以及学习率为0.0001,求10000次参数
w_start = 1.0
b_start = -1.0
learn = 0.0001
times = 10000
for i in range(times):
sum_w = 0
sum_b = 0
#这里就是我们的梯度下降法,通过它,使我们的损失函数变小,求出我们要的新参数w和b
for i in range(len(x_train)):
sum_w += (y_train[i] - w_start * x_train[i]) * (-x_train[i])
sum_b += (y_train[i] - b_start * x_train[i]) * (-1)
w_start = w_start - 2 * sum_w * learn
b_start = b_start - 2 * sum_b * learn
plt.figure(figsize=(20,8))#改变图片大小
plt.scatter(x_train, y_train)#画出我们训练集的散点图
plt.plot([i for i in range(0,20)],[(w_start * i + b_start) for i in range(0,20)])#画出我们通过梯度下降法求出来的新的参数w,b的y = wx + b的直线图
plt.show()
#下面这里是为了检测我得出的线性回归模型理想程度
#这是测试集的所有真实数据与我模型(y=wx+b)相减得出来的误差值
total_train_loss = 0
for i in range(len(x_train)):
y_hat = w_start * x_train[i] + b_start
total_train_loss += (y_train[i] - y_hat) ** 2
print(total_train_loss)
#这是训练集的所有真实数据与我模型(y=wx+b)相减得出来的误差值
total_test_loss = 0
for i in range(len(x_test)):
y_hat = w_start * x_test[i] + b_start
total_test_loss += (y_test[i] - y_hat) ** 2
print(total_test_loss)
#这样一看,感觉这个模型很不理想啊.......但没关系,这个代码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线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