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现自己的时间被低效的信息获取大量烧掉时,一段段美好的青春已经离我而去了。通俗地说,很多时间被“无聊”掉了,而这其实已经严重地破坏了我的生活质量,不仅因为它烧掉了我宝贵的时间,更因为这种瘾给我带来了一种没有未来的绝望之感。因为这些本该让我用来进步和成长的时间竟被如此地白白浪费掉了。
然而还有更遭的,那就是这种生活方式非常容易上瘾,并且根深蒂固。事实上在大学期间我就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并且有过很多次斗争,可是这种状态却总是能够回过头来重新摧毁我的生活。我已经非常苦恼,包括写这篇文章都是我与它对抗的一种方式——后面我们会详细谈这个问题。
下面的矩阵从接受者的角度描述了信息质量:
无用 | 有用 | |
有 序 |
无用,有序 | 有用,有序 |
无 序 |
无用,无序 | 有用,无序 |
显然,右上角是最优质信息,左下角是质量最差的信息。其中有用即是我们日常说的有用,我们常用信噪比来描述;大家不常注意的是有序,如果信息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就是有序的,反之则无序。关于信息有序性对信息质量的影响,下面会详细介绍。
粗略地想一下,我们通过网络获取非即时性消息的方式可以分为主动获取和被动获取。这里强调非即时性消息主要是为了排除使用IM工具聊天。上网总是主动的行为,这里说的“主动”和“被动”主要是指你获取信息时的目标性。主动获取的例子如:上维基百科,通过名字查一个音乐家的资料;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一款电子产品的售价;通过关键字查找一篇文章的名字。被动获取的例子如:打开QQ,然后在弹出的迷你主页里点一个觉得有趣的链接,然后从一个页面点到另一个页面,……
然而,主动和被动并非绝对,其实有个程度的问题,例如上门户网站看体育新闻,这就比上面被动的例子要主动,但又不及主动的例子。我们可以一级一级地更主动些:上新浪网看足球新闻,上新浪网看足球世界杯新闻,上新浪网看巴西和意大利比赛结果和评论,上新浪网看董路写的巴西对意大利的球评,……总之,目的越明确,就越主动,反之,则被动,因为你的目标越模糊。在这次的例子的最后,我们已经逼近或者达到了前面主动例子相同的主动程度
从信息源上讲,只要你不是通过关键词搜索而找到的信息,一般都是被动获取的,更简单地说,是推给你的,这点与广播报纸和电视相同。推来的信息不用你花时间去查找(但还是要花时间接收),但作为代价,这种信息获取方式是很低效的。
首先是因为消息的无用。对我来说,就拿电视综合新闻(不包括财经新闻等主题新闻)而言,绝大部分消息都是不必知道的。或许看新闻并不让人讨厌,但重要的是:你不讨厌的未必是有用的。看看下面的例子:
诚然,说什么样的新闻是“有用”的是个困难的问题,但即使不看这些新闻,你也不会受什么影响,因为绝大多数消息,你会很快忘记,那些你看了不会忘的消息,总能通过其他途径(如吃饭时听别人说起)知道。这可能也综合新闻总放在吃饭时间播出的原因
网络也是一样,如果缺少目标,就可能在不知觉中被无用的信息之海淹死。推来的信息不受你的控制,只能是它来什么,你就收什么,只有你收了,才知道它有没有用。为了留住用户,网络信息提供商会致力于增加信息的吸引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对你更有用。然而即使提供的全是有用信息,对于被动接收者,它们是无序的,在web2.0时代,这种无序性显得犹为明显,随着SNS,博客,微博客的风靡,网络上出现了无数的由个人发布的信息,各种表达/分享/转录,各种形式,各种媒体,这些信息几乎没有任何就描述对象的归类。无序从另一角度导致了被动获取信息的低效。
每个人都需要各种信息,当它们以一种不可控的方式来到你面前时,即使它们全部是有用信息,但由于你并未准备好接收它们,所以获取依然低效。我最有体会的是人人网,人人网的“分享”功能很受用户欢迎,用户会把自己认为(对别人)有价值的东西分享出来,有些信息就是通过“分享”功能得到广泛传播,我总是发现“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嗯,这个得留着”,“呀,这真是好东西”,……。但各种信息却是混在一起的:健身方法,人生忠告,水乡组图,名人博文转载,同学近况,……也许它们对我都是有效信息,但看下另一种信息获取方式就知道它们为何低效了:
后者与前者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先“预谋”好了才去做。我们常说,“带着问题听课”更高效。每天睡觉前你打开柯维的“7习惯”时,你明确地知道你想知道什么,由于它不需要高能耗的逻辑思考,你把它放到睡觉前来看。好,现在是下午三点,是你一天中脑子最快,精力最充沛的时间,这时你在人人网上看到了一篇分享,7习惯片段,看了一小时,嗯,真不错,收藏下来,以后看看其他部分——接着注意力被“父母想对儿女说的50句话”吸引走了。显然,由于缺乏目标性,散乱的信息不能在头脑中良好地组织,消化,那些“不错”的东西或许的确不错,但当它们有序地输入时,却要更不错地多。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页面打开等待时间。这个时间积累起来是相当可观的,在一本论述程序员高效工作的书中,甚至建议将经常访问的网站(如某开源项目的手册页)通过wget工具整体抓到本地,然后从本地访问。如果你目标明确,则点击就会少得多。
但被动方式却也有它不可代替的一面,将在后面叙述。
被动获取信息成瘾,这至少对我是相当可怕的问题。我仔细回忆过我烧掉时间的方式和心理状态——可惜我不能做更细致的记录(否则我就已经走出来了)。
事实上,在进入这种可怕的“无聊”状态之后,我几乎失去了时间自理能力,比如有时我就如有强迫症一般一遍一遍地刷新某个页面,盼着有新的消息出现。
下面是对这个恐怖恶圈的描述:
粗看起来一切是由于没有计划所致,但即使有计划,在实践时也可能出同样的问题。网络是个万花筒,当你怀着“看看有什么新消息”,或者“看看有什么好玩儿的”的心情连上internet的时候,未知(因为被动,所以未知,越被动越未知)成为了巨大的诱惑,响应这种诱惑并不费力,也没有明确的反对理由——获取信息么——这正是最可怕的地方。惶然间,自己已经迷失在信息丛林之中——不知道要去哪儿,怎么会不迷失呢?然而这丛林的景致是如此丰富多彩,看完这朵奇花抬眼又看到一株绿草,爬上一棵大树,千千万万的枝桠和树洞总也看不完。
最朴素的办法,就是在上网时,想清楚要做什么。事实上,优秀的,有用的信息也是无穷尽的,而时间和精力是如此有限,这意味着你必须做出选择。而想清楚要做什么,就是在做选择。
实践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是只有靠个人努力才能解决的,这些问题与互联网无关,例如你是否能够坚持锻炼和早起?这是同一类问题。
虽然上面说了被动接收信息的种种不好,但它却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主动信息获取受自己眼界所限。换言之,开拓眼界只有依靠被动。显然,越是主动,就越是在自己的眼界之内,只有被动才可能突破这个限制,我认为这是被动收信的最大意义。所以,被动收信应当以知道其存在为主要目的,而不是像主动收信那样,以理解/掌握/分析等信息详细消化为主要目的。所以,如果被动信息源必须能够带来足够宽广的视野和足够丰富的角度——这其实给了我们主动选择“推”信息源的标准。
另一个有用的概念是信噪比,一个源吐给你的信息中,一定会有没用的,它们占多大比例?SNS(社交类网站,如中国的人人网,开心网,美国的Facebook)和微博(如中国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美国的twitter)是很好的实例。我认为,作为被动信息源,微博要远好于SNS网站。就拿人人网来说,你和一个同学互加好友,是为了以这种方式保持联系,而 日志/状态/照片/分享 这些交流功能则是附加的,这意味着:即使此人作为一个信息源的信噪比(对你来说)很高,你也不能因此与此人解除好友关系。作为社交网站,人人网无意提供更好的信息过滤功能——这其实也很合理;而开心网则直接就是个大家一起玩儿游戏的地方。而微博,在选择信息则给你更多主动性:如果谁的信燥比低,直接unfo(停止关注)——你说的没用,爷不听了。虽然微博也可以使人保持联系,但就如哑铃也可以用来砸钉子——它毕竟没有专业的锤子顺手,想保持联系,网络手段还是IM和SNS要好得多。
通过仔细选择,在微博上关注(follow)一些恰当的人,就在被动中找到了主动,虽然信息依然是无序的,但他们的“有用性”却是有序信息无法替代的。如果你关心一个公司的发展,为什么不去关注它的微博呢?
关于SNS,事实上,你希望了解的人的近况,你会主动打电话去了解,SNS提供了多媒体的交流途径,但却可能没有提供足够好的信息分类,SNS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他人的展示,你可以找到有相同志趣的朋友,这才是SNS最擅长的地方,它是一个适于获取特殊信息的地方,而这种信息有效性的概率和遇上一个好朋友是一个量级的。总之,SNS并不是一个好的狭义上的信息源。
或许除了开眼界外,被动收信还有其他不可替代的理由,但这是值得明确的问题,否则时光就会无声地烧掉,同时也将烧掉你的精力,产生破坏性的无聊感。如果你清楚就是为了随意看点好玩儿的东西,应当适可而止——当然,这又回到了与互联网无关的问题。
大致总结一下,我们谈了影响信息获取效率的几个要素,据此我认为,被动和主动获取信息,在时间上二八开会比较适合。当你惊异于一个比你优秀得多的同龄人竟然读过这么多经典名著时,我回想起鲁迅说的: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工作。其实,他是把我“上网”的时间用来读书——同样是100个小时,网上漫游的收获怎么可以和看完一本名著经典相比呢(如果你是在网上看一个系列教程,或者某书的网络版当然也属于后者)?另外一个分配方法基于精力,大部分被动收信,都可以用零星时间,忙里偷闲完成,例如在公交车上通过移动工具来阅读RSS或者微博,吃中饭前看一看邮件列表。而拥有旺盛精力的整块时间,则应该主动地,有计划有目地利用。
再推广一些,我认为“获取信息”和“经过处理输出信息”所花时间的合适比例为四比六。读书应该有笔记和摘录,而思考则应该有记录和整理,输出是相对困难的工作,要比输入花的时间多才对。坚持输出会给输入带来更强的目的性,已经有诸多好文告诉人们写博客的好处,对我而言,把时间花在这上面至少比在网上乱逛值得得多,而时间利用好了,本身成功地遏制了“无聊”的情绪,并且,将自己感觉有价值的想法理清并写下来是多么愉快的事啊。
上面是这段时间想到的一些东西,说实话,我被文中所陈述的“无聊”所困扰,希望通过“输出”来改善,我也正在尝试实践上面给出的建议,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要看后续效果——其实实践中更多的问题和互联网无关。最简单的计算告诉我,除去睡觉的8小时和在公司工作的9小时,我每天竟然还有7小时可以用,上下班早晚饭等“公事”固然会花去一些,但无论怎么算,我几乎都应该能够拿出3到4个小时来做自己的事,这和我实际的感觉相去甚远。于是我用本子记录了我的时间花费情况,发现大部分时间都“耗散”掉了。仔细思考之后,遂有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