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六)——多层感知机及实现

多层感知机(MLP,Multilayer Perceptron)也叫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除了输入输出层,它中间可以有多个隐层。

文章目录

  • 1.1 隐藏层
  • 1.2 激活函数
    • 1.2.1 ReLU函数
    • 1.2.2 sigmoid函数
    • 1.2.3 tanh函数
  • 1.3 简洁实现

1.1 隐藏层

通过在网络中加入一个或多个隐藏层来克服线性模型的限制, 使其能处理更普遍的函数关系类型,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将许多全连接层堆叠在一起。 每一层都输出到上面的层,直到生成最后的输出。
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六)——多层感知机及实现_第1张图片
一个单隐藏层的多层感知机,具有5个隐藏单元,输入层不涉及任何计算,因此使用此网络产生输出只需要实现隐藏层和输出层的计算。 因此,这个多层感知机中的层数为2。 注意,这两个层都是全连接的。 每个输入都会影响隐藏层中的每个神经元, 而隐藏层中的每个神经元又会影响输出层中的每个神经元。
为了发挥多层架构的潜力, 我们还需要一个额外的关键要素: 在仿射变换之后对每个隐藏单元应用非线性的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激活函数的输出被称为活性值(activations)。 一般来说,有了激活函数,就不可能再将我们的多层感知机退化成线性模型

1.2 激活函数

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通过计算加权和并加上偏置来确定神经元是否应该被激活, 它们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的可微运算,大多数激活函数都是非线性的。 由于激活函数是深度学习的基础,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激活函数。

1.2.1 ReLU函数

最受欢迎的激活函数是修正线性单元(Rectified linear unit,ReLU), 因为它实现简单,同时在各种预测任务中表现良好。 ReLU提供了一种非常简单的非线性变换。 给定元素 x ,ReLU函数被定义为该元素与 0 的最大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俗地说,ReLU函数通过将相应的活性值设为0,仅保留正元素并丢弃所有负元素。 为了直观感受一下,我们可以画出函数的曲线图。 正如从图中所看到,激活函数是分段线性的。

%matplotlib inline
import torch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x = torch.arange(-8.0, 8.0, 0.1, requires_grad=True)
y = torch.relu(x)
d2l.plot(x.detach(), y.detach(), 'x', 'relu(x)', figsize=(5, 2.5))

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六)——多层感知机及实现_第2张图片
当输入为负时,ReLU函数的导数为0,而当输入为正时,ReLU函数的导数为1。 注意,当输入值精确等于0时,ReLU函数不可导。下面是ReLU函数的导数。

y.backward(torch.ones_like(x), retain_graph=True)
d2l.plot(x.detach(), x.grad, 'x', 'grad of relu', figsize=(5, 2.5))

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六)——多层感知机及实现_第3张图片
使用ReLU的原因是,它求导表现得特别好:要么让参数消失,要么让参数通过。 这使得优化表现得更好,并且ReLU减轻了困扰以往神经网络的梯度消失问题

1.2.2 sigmoid函数

对于一个定义域在 R 中的输入, sigmoid函数将输入变换为区间(0, 1)上的输出。 因此,sigmoid通常称为挤压函数(squashing function): 它将范围(-inf, inf)中的任意输入压缩到区间(0, 1)中的某个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最早的神经网络中,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对“激发”或“不激发”的生物神经元进行建模。 因此,这一领域的先驱可以一直追溯到人工神经元的发明者麦卡洛克和皮茨,他们专注于阈值单元。 阈值单元在其输入低于某个阈值时取值0,当输入超过阈值时取值1。
当人们逐渐关注到到基于梯度的学习时, sigmoid函数是一个自然的选择,因为它是一个平滑的、可微的阈值单元近似。

y = torch.sigmoid(x)
d2l.plot(x.detach(), y.detach(), 'x', 'sigmoid(x)', figsize=(5, 2.5))

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六)——多层感知机及实现_第4张图片
sigmoid函数的导数为下面的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igmoid函数的导数图像如下所示。 注意,当输入为0时,sigmoid函数的导数达到最大值0.25; 而输入在任一方向上越远离0点时,导数越接近0。

# 清除以前的梯度
x.grad.data.zero_()
y.backward(torch.ones_like(x),retain_graph=True)
d2l.plot(x.detach(), x.grad, 'x', 'grad of sigmoid', figsize=(5, 2.5))

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六)——多层感知机及实现_第5张图片

1.2.3 tanh函数

与sigmoid函数类似, tanh(双曲正切)函数也能将其输入压缩转换到区间(-1, 1)上。 tanh函数的公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我们绘制tanh函数。 注意,当输入在0附近时,tanh函数接近线性变换。 函数的形状类似于sigmoid函数, 不同的是tanh函数关于坐标系原点中心对称

y = torch.tanh(x)
d2l.plot(x.detach(), y.detach(), 'x', 'tanh(x)', figsize=(5, 2.5))

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六)——多层感知机及实现_第6张图片
tanh函数的导数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输入接近0时,tanh函数的导数接近最大值1。 与我们在sigmoid函数图像中看到的类似, 输入在任一方向上越远离0点,导数越接近0。

# 清除以前的梯度
x.grad.data.zero_()
y.backward(torch.ones_like(x),retain_graph=True)
d2l.plot(x.detach(), x.grad, 'x', 'grad of tanh', figsize=(5, 2.5))

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六)——多层感知机及实现_第7张图片

1.3 简洁实现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npx.set_np()

与softmax回归的简洁实现相比, 唯一的区别是我们添加了2个全连接层(之前我们只添加了1个全连接层)。 第一层是隐藏层,它包含256个隐藏单元,并使用了ReLU激活函数。 第二层是输出层。

net = nn.Sequential(nn.Flatten(),
                    nn.Linear(784, 256),
                    nn.ReLU(),
                    nn.Linear(256, 10))

def init_weights(m):
    if type(m) == nn.Linear:
        nn.init.normal_(m.weight, std=0.01)

net.apply(init_weights);

batch_size, lr, num_epochs = 256, 0.1, 10
loss = nn.CrossEntropyLoss()
trainer = torch.optim.SGD(net.parameters(), lr=lr)

train_iter, test_iter = d2l.load_data_fashion_mnist(batch_size)
d2l.train_ch3(net, train_iter, test_iter, loss, num_epochs, trainer)

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六)——多层感知机及实现_第8张图片

对于相同的分类问题,多层感知机的实现与softmax回归的实现相同,只是多层感知机的实现里增加了带有激活函数的隐藏层。

你可能感兴趣的:(动手学深度学习,深度学习,pytorch,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