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测试专业术语——防守篇

渗透测试专业术语

  • 开端
  • 二、防守篇
    • 1、软硬件
    • 2、技术与服务

开端

你们千思万盼的专业术语终于来了,直接上干货

二、防守篇

1、软硬件

  1. 加密机
    主机加密设备,加密机和主机之间使用 TCP/IP 协议通信,所以加
    密机对主机的类型和主机操作系统无任何特殊的要求。
  2. CA 证书
    为实现双方安全通信提供了电子认证。 在因特网、公司内部网或
    外部网中,使用数字证书实现身份识别和电子信息加密。 数字证
    书中含有密钥对(公钥和私钥)所有者的识别信息,通过验证识别
    信息的真伪实现对证书持有者身份的认证。
  3. SSL 证书
    SSL 证书是数字证书的一种,类似于驾驶证、护照和营业执照的电
    子副本。 因为配置在服务器上,也称为 SSL 服务器证书。
  4. 防火墙
    主要部署于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出口,通过监测、限制、
    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
    结构和运行状况,有选择地接受外部访问。
  5. IDS
    入侵检测系统,用于在黑客发起进攻或是发起进攻之前检测到攻击,
    并加以拦截。 IDS 是不同于防火墙。防火墙只能屏蔽入侵,而 IDS
    却可以在入侵发生以前,通过一些信息来检测到即将发生的攻击或
    是入侵并作出反应。
  6. NIDS
    是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的缩写,即网络入侵检
    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 Hacker 或 Cracker 。 通过网络进行的入
    侵行为。NIDS 的运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目标主机上运行以监
    测其本身的通信信息,另一种是在一台单独的机器上运行以监测所
    有网络设备的通信信息,比如 Hub、路由器。
  7. IPS
    全称为 Intrusion-Prevention System,即入侵防御系统,目的在
    于及时识别攻击程序或有害代码及其克隆和变种,采取预防措施,
    先期阻止入侵,防患于未然。 或者至少使其危害性充分降低。入
    侵预防系统一般作为防火墙 和防病毒软件的补充来投入使用。
  8. 杀毒软件
    也称反病毒软件或防毒软件,是用于消除电脑病毒、特洛伊木马和
    恶意软件等计算机威胁的一类软件。
    反病毒引擎 通俗理解,就是一套判断特定程序行为是否为病毒程
    序(包括可疑的)的技术机制。 例如奇安信自主研发的 QOWL 猫
    头鹰反病毒引擎。
  9. 防毒墙
    区别于部署在主机上的杀毒软件,防毒墙的部署方式与防火墙类似,
    主要部署于网络出口,用于对病毒进行扫描和拦截,因此防毒墙也
    被称为反病毒网关。
  10. 老三样
    通常指 IDS、防火墙和反病毒三样历史最悠久安全产品。
  11. 告警
    指网络安全设备对攻击行为产生的警报。
  12. 误报
    也称为无效告警,通常指告警错误,即把合法行为判断成非法行为
    而产生了告警。 目前,由于攻击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检测技术的限
    制,误报的数量非常大,使得安全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
    此类告警,已经成为困扰并拉低日常安全处置效率的主要原因。
  13. 漏报
    通常指网络安全设备没有检测出非法行为而没有产生告警。一旦出
    现漏报,将大幅增加系统被入侵的风险。
  14. NAC
    全称为 Network Access Control,即网络准入控制,其宗旨是防
    止病毒和蠕虫等新兴黑客技术对企业安全造成危害。 借助 NAC,
    客户可以只允许合法的、值得信任的终端设备(例如 PC、服务器、
    PDA)接入网络,而不允许其它设备接入。
  15. 漏扫
    即漏洞扫描,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
    者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
    安全检测(渗透攻击)行为。
  16. UTM
    即 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中文名为统一威胁管理,最早
    由 IDC 于 2014 年提出,即将不同设备的安全能力(最早包括入侵
    检测、防火墙和反病毒技术),集中在同一网关上,实现统一管理
    和运维。
  17. 网闸
    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
    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 由于两个独立的主机系统通过网闸进
    行隔离,只有以数据文件形式进行的无协议摆渡。
  18. 堡垒机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监控和记录运维人员对网络内的服务器、网络设
    备、安全设备、数据库等设备的操作行为,以便集中报警、及时处
    理及审计定责。
    数据库审计 能够实时记录网络上的数据库活动,对数据库操作进
    行细粒度审计的合规性管理,对数据库遭受到的风险行为进行告警,
    对攻击行为进行阻断。 它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库行为的记录、分
    析和汇报,用来帮助用户事后生成合规报告、事故追根溯源,同时
    加强内外部数据库网络行为记录,提高数据资产安全。
  19. DLP
    数据防泄漏,通过数字资产的精准识别和策略制定,主要用于防止
    企业的指定数据或信息资产以违反安全策略规定的形式流出企业。
  20. VPN
    虚拟专用网,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通过对
    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
  21. SD-WAN
    即软件定义广域网,这种服务用于连接广阔地理范围的企业网络、
    数据中心、互联网应用及云服务。 这种服务的典型特征是将网络
    控制能力通过软件方式云化。 通常情况下,SD-WAN 都集成有防
    火墙、入侵检测或者防病毒能力。并且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以安全
    为核心设计的 SD-WAN 正在崭露头角,包括奇安信、Fortinet 等
    多家安全厂商开始涉足该领域,并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内生安全设计。
  22. 路由器
    是用来连接不同子网的中枢,它们工作于 OSI7 层模型的传输层和
    网络层。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就是将网络信息包传输到它们的目的
    地。一些路由器还有访问控制列表(ACLs),允许将不想要的信息
    包过滤出去。 许多路由器都可以将它们的日志信息注入到 IDS 系
    统中,并且自带基础的包过滤(即防火墙)功能。
  23. 网关
    通常指路由器、防火墙、IDS、VPN 等边界网络设备。
  24. WAF
    即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即 Web 应用防火墙,是通过执行
    一系列针对 HTTP/HTTPS 的安全策略来专门为 Web 应用提供保
    护的一款产品。
  25. SOC
    即 Security Operations Center,翻译为安全运行中心或者安全管
    理平台,通过建立一套实时的资产风险模型,协助管理员进行事件
    分析、风险分析、预警管理和应急响应处理的集中安全管理系统。
  26. LAS
    日志审计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日志的收集、检索和分析能力,可
    为威胁检测提供丰富的上下文。
  27. NOC
    即 Network Operations Center,网络操作中心或网络运行中心,
    是远程网络通讯的管理、监视和维护中心,是网络问题解决、软件
    分发和修改、路由、域名管理、性能监视的焦点。
  28. SIEM
    即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安全信息和
    事件管理,负责从大量企业安全控件、主机操作系统、企业应用和
    企业使用的其他软件收集安全日志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报告。
  29. 上网行为管理
    是指帮助互联网用户控制和管理对互联网使用的设备。 其包括对
    网页访问过滤、上网隐私保护、网络应用控制、带宽流量管理、信
    息收发审计、用户行为分析等。
  30. 蜜罐(Honeypot)
    是一个包含漏洞的系统,它摸拟一个或多个易受攻击的主机,给黑
    客提供一个容易攻击的目标。 由于蜜罐没有其它任务需要完成,
    因此所有连接的尝试都应被视为是可疑的。 蜜罐的另一个用途是
    拖延攻击者对其真正目标的攻击,让攻击者在蜜罐上浪费时间。蜜
    罐类产品包括蜜网、蜜系统、蜜账号等等。
  31. 沙箱
    沙箱是一种用于安全的运行程序的机制。它常常用来执行那些非可
    信的程序。 非可信程序中的恶意代码对系统的影响将会被限制在
    沙箱内而不会影响到系统的其它部分。
  32. 沙箱逃逸
    一种识别沙箱环境,并利用静默、欺骗等技术,绕过沙箱检测的现
  33. 网络靶场
    主要是指通过虚拟环境与真实设备相结合,模拟仿真出真实赛博网
    络空间攻防作战环境,能够支撑攻防演练、安全教育、网络空间作
    战能力研究和网络武器装备验证试验平台。

2、技术与服务

  1. 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 算法是将普通的文本与一
    串数字(密钥)的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
    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 密钥加密技术的密码体制分
    为对称密钥体制和非对称密钥体制两种。相应地,对数据加密的技
    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私人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
    钥加密)。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而非对称加密的
    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加密密钥可以公开而解密密钥需要保密。
    黑名单 顾名思义,黑名单即不好的名单,凡是在黑名单上的软件、
    IP 地址等,都被认为是非法的。
    白名单 与黑名单对应,白名单即“好人”的名单,凡是在白名单
    上的软件、IP 等,都被认为是合法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
  2. 内网
    通俗的讲就是局域网,比如网吧、校园网、公司内部网等都属于此
    类。 查看 IP 地址,如果是在以下三个范围之内,就说明我们是处
    于内网之中的: 10.0.0.0—10.255.255.255 , 172.16.0.0—
    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
  3. 外网
    直接连入 INTERNET(互连网),可以与互连网上的任意一台电脑
    互相访问。
  4. 边界防御
    以网络边界为核心的防御模型,以静态规则匹配为基础,强调把所
    有的安全威胁都挡在外网。
  5. 南北向流量
    通常指数据中心内外部通信所产生的的流量。
  6. 东西向流量
    通常指数据中心内部不同主机之间互相通信所产生的的流量。
  7. 规则库
    网络安全的核心数据库,类似于黑白名单,用于存储大量安全规则,
    一旦访问行为和规则库完成匹配,则被认为是非法行为。所以有人
    也将规则库比喻为网络空间的法律。
    下一代 网络安全领域经常用到,用于表示产品或者技术有较大幅
    度的创新,在能力上相对于传统方法有明显的进步,通常缩写为
    NG(Next Gen)。 例如 NGFW(下一代防火墙)、NGSOC(下
    一代安全管理平台)等。
  8. 大数据安全分析
    区别于传统被动规则匹配的防御模式,以主动收集和分析大数据的
    方法,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因此也称数据驱动安全。 该
    理论最早由奇安信于 2015 年提出。
  9. EPP
    全称为 Endpoint Protection Platform,翻译为端点保护平台,部
    署在终端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用于防止针对终端的恶意软
    件、恶意脚本等安全威胁,通常与 EDR 进行联动。
  10. EDR
    全称 Endpoint Detection & Response,即端点检测与响应,通
    过对端点进行持续检测,同时通过应用程序对操作系统调用等异常
    行为分析,检测和防护未知威胁,最终达到杀毒软件无法解决未知
    威胁的目的。
  11. NDR
    全称 Network Detection & Response,即网络检测与响应,通
    过对网络侧流量的持续检测和分析,帮助企业增强威胁响应能力,
    提高网络安全的可见性和威胁免疫力。
  12. 安全可视化
    指在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呈现技术,将网络安全加固、检测、防御、
    响应等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转换成图形界面,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
    式进行搜索、加工、汇总等操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13. NTA
    网络流量分析(NTA)的概念是 Gartner 于 2013 年首次提出的,
    位列五种检测高级威胁的手段之一。 它融合了传统的基于规则的
    检测技术,以及机器学习和其他高级分析技术,用以检测企业网络
    中的可疑行为,尤其是失陷后的痕迹。
  14. MDR
    全称 Managed Detection & Response,即托管检测与响应,依
    靠基于网络和主机的检测工具来识别恶意模式。 此外,这些工具
    通常还会从防火墙之内的终端收集数据,以便更全面地监控网络活
    动。
  15. 应急响应
    通常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应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
    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XDR 通常指以检测和响应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安全策略的统称,包
    括 EDR、NDR、MDR 等。
    安全运营 贯穿产品研发、业务运行、漏洞修复、防护与检测、应
    急响应等一系列环节,实行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流程,将各个环节的
    安全防控作用有机结合,保障整个业务的安全性。
  16. 威胁情报
    根据 Gartner 的定义,威胁情报是某种基于证据的知识,包括上下
    文、机制、标示、含义和能够执行的建议,这些知识与资产所面临
    已有的或酝酿中的威胁或危害相关,可用于资产相关主体对威胁或
    危害的响应或处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威胁
    情报主要分为人读情报和机读情报。
  17. TTP
    主要包括三要素,战术 Tactics、技术 Techniques 和过程
    Procedures,是描述高级威胁组织及其攻击的重要指标,作为威胁
    情报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TTP 可为安全分析人员提供决策支撑。
  18. IOC
    中文名为失陷标示:用以发现内部被 APT 团伙、木马后门、僵尸
    网络控制的失陷主机,类型上往往是域名、URL 等。 目前而言,
    IOC 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威胁情报,因为其效果最为直接。一经匹配,
    则意味着存在已经失陷的主机。
  19. 上下文
    从文章的上下文引申而来,主要是指某项威胁指标的关联信息,用
    于实现更加精准的安全匹配和检测。
    STIX STIX 是一种描述网络威胁信息的结构化语言,能够以标准化
    和结构化的方式获取更广泛的网络威胁信息,常用于威胁情报的共
    享与交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 STIX 在定义了 8 中
    构件的 1.0 版本基础上,已经推出了定义了 12 中构件的 2.0 版本。
    杀伤链 杀伤链最早来源于军事领域,用于描述进攻一方各个阶段
    的状态。 在网络安全领域,这一概念最早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
    出,英文名称为 Kill Chain,也称作网络攻击生命周期,包括侦查
    追踪、武器构建、载荷投递、漏洞利用、安装植入、命令控制、目
    标达成等七个阶段,来识别和防止入侵。
  20. ATT&CK
    可以简单理解为描述攻击者技战术的知识库。 MITRE 在 2013 年
    推出了该模型,它是根据真实的观察数据来描述和分类对抗行为。
    ATT&CK 将已知攻击者行为转换为结构化列表,将这些已知的行
    为汇总成战术和技术,并通过几个矩阵以及结构化威胁信息表达式
    (STIX)、指标信息的可信自动化交换(TAXII)来表示。
  21. 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在网络安全领域,钻石模
    型首次建立了一种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入侵分析的正式方法: 可衡
    量、可测试和可重复——提供了一个对攻击活动进行记录、(信息)
    合成、关联的简单、正式和全面的方法。 这种科学的方法和简单
    性可以改善分析的效率、效能和准确性。
  22. 关联分析
    又称关联挖掘,就是在交易数据、关系数据或其他信息载体中,查
    找存在于项目集合或对象集合之间的频繁模式、关联、相关性或因
    果结构。 在网络安全领域主要是指将不同维度、类型的安全数据
    进行关联挖掘,找出其中潜在的入侵行为。
    态势感知 是一种基于环境的、动态、整体地洞悉安全风险的能力,
    是以安全大数据为基础,从全局视角提升对安全威胁的发现识别、
    理解分析、响应处置能力的一种方式,最终是为了决策与行动,是
    安全能力的落地。
  23. 探针
    也叫作网络安全探针或者安全探针,可以简单理解为赛博世界的摄
    像头,部署在网络拓扑的关键节点上,用于收集和分析流量和日志,
    发现异常行为,并对可能到来的攻击发出预警。
  24. 网络空间测绘
    用搜索引擎技术来提供交互,让人们可以方便的搜索到网络空间上
    的设备。 相对于现实中使用的地图,用各种测绘方法描述和标注
    地理位置,用主动或被动探测的方法,来绘制网络空间上设备的网
    络节点和网络连接关系图,及各设备的画像。
  25. SOAR
    全称 Security Orchestration, Automation and Response,意即
    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响应,主要通过剧本化、流程化的指令,对入侵
    行为采取的一系列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响应处置动作。
    UEBA 全称为 User and Entity Behavior Analytics,即用户实体
    行为分析,一般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用户以及 IT 实体的
    行为,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非法行为。
  26. 内存保护
    内存保护是操作系统对电脑上的内存进行访问权限管理的一个机
    制。内存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某个进程去访问不是操作系统配置
    给它的寻址空间。
  27. RASP
    全称为 Runtime application self-protection,翻译成应用运行
    时自我保护。 在 2014 年时由 Gartner 提出,它是一种新型应用
    安全保护技术,它将保护程序像疫苗一样注入到应用程序中,应用
    程序融为一体,能实时检测和阻断安全攻击,使应用程序具备自我
    保护能力,当应用程序遭受到实际攻击伤害,就可以自动对其进行
    防御,而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
  28. 包检测
    对于流量包、数据包进行拆包、检测的行为。
  29. 深度包检测
    Deep Packet Inspection,缩写为 DPI,又称完全数据包探测
    (complete packet inspection)或信息萃取(Information
    eXtraction,IX),是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包过滤技术,用来检查
    通过检测点之数据包的数据部分(亦可能包含其标头),以搜索不
    匹配规范之协议、病毒、垃圾邮件、入侵迹象。
    全流量检测 全流量主要体现在三个“全”上,即全流量采集与保
    存,全行为分析以及全流量回溯。 通过全流量分析设备,实现网
    络全流量采集与保存、全行为分析与全流量回溯,并提取网络元数
    据上传到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
  30. 元数据
    元数据(Metadata),又称中介数据、中继数据,为描述数据的
    数据(data about data),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property)的
    信息,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
    等功能。
  31. 欺骗检测
    以构造虚假目标来欺骗并诱捕攻击者,从而达到延误攻击节奏,检
    测和分析攻击行为的目的。
  32. 微隔离
    顾名思义是细粒度更小的网络隔离技术,能够应对传统环境、虚拟
    化环境、混合云环境、容器环境下对于东西向流量隔离的需求,重
    点用于阻止攻击者进入企业数据中心网络内部后的横向平移。
  33. 逆向
    常见于逆向工程或者逆向分析,简单而言,一切从产品中提取原理
    及设计信息并应用于再造及改进的行为,都是逆向工程。 在网络
    安全中,更多的是调查取证、恶意软件分析等。
  34. 无代理安全
    在终端安全或者虚拟化安全防护中,往往需要在每一台主机或者虚
    机上安装 agent(代理程序)来实现,这种方式往往需要消耗大量
    的资源。 而无代理安全则不用安装 agent,可以减少大量的部署
    运维工作,提升管理效率。
  35. CWPP
    全称 Cloud Workload Protection Platform,意为云工作负载保
    护平台,主要是指对云上应用和工作负载(包括虚拟主机和容器主
    机上的工作负载)进行保护的技术,实现了比过去更加细粒度的防
    护,是现阶段云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36. CSPM
    云安全配置管理,能够对基础设施安全配置进行分析与管理。这些
    安全配置包括账号特权、网络和存储配置、以及安全配置(如加密
    设置)。如果发现配置不合规,CSPM 会采取行动进行修正。
  37. CASB
    全称 Cloud Access Security Broker,即云端接入安全代理。作为
    部署在客户和云服务商之间的安全策略控制点,是在访问基于云的
    资源时企业实施的安全策略。
  38. 防爬
    意为防爬虫,主要是指防止网络爬虫从自身网站中爬取信息。网络
    爬虫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网络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
  39. 安全资源池
    安全资源池是多种安全产品虚拟化的集合,涵盖了服务器终端、网
    络、业务、数据等多种安全能力。
  40. IAM
    全称为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即身份与访问管理,
    经常也被叫做身份认证。
  41. 4A
    即认证 Authentication、授权 Authorization、账号 Account、审
    计 Audit,即融合统一用户账号管理、统一认证管理、统一授权管
    理和统一安全审计四要素后的解决方案将,涵盖单点登录(SSO)
    等安全功能。
    Access Control list(ACL) 访问控制列表。
  42. 多因子认证
    主要区别于单一口令认证的方式,要通过两种以上的认证机制之后,
    才能得到授权,使用计算机资源。 例如,用户要输入 PIN 码,插
    入银行卡,最后再经指纹比对,通过这三种认证方式,才能获得授
    权。这种认证方式可以降低单一口令失窃的风险,提高安全性。
    特权账户管理
    简称 PAM。由于特权账户往往拥有很高的权限,因此一旦失窃或
    被滥用,会给机构带来非常大的网络安全风险。所以,特权账户管
    理往往在显得十分重要。 其主要原则有:杜绝特权凭证共享、为
    特权使用赋以个人责任、为日常管理实现最小权限访问模型、对这
    些凭证执行的活动实现审计功能。
  43. 零信任
    零信任并不是不信任,而是作为一种新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理念,
    不再以网络边界来划定可信或者不可信,而是默认不相信任何人、
    网络以及设备,采取动态认证和授权的方式,把访问者所带来的的
    网络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44. SDP
    全称为 Software Defined Perimeter,即软件定义边界,由云安
    全联盟基于零信任网络提出,是围绕某个应用或某一组应用创建的
    基于身份和上下文的逻辑访问边界。
  45. Security as a Service
    安全即服务,通常可理解为以 SaaS 的方式,将安全能力交付给客
    户。
  46. 同态加密
    同态加密是一类具有特殊自然属性的加密方法,此概念是 Rivest
    等人在 20 世纪 70 年代首先提出的,与一般加密算法相比,同态
    加密除了能实现基本的加密操作之外,还能实现密文间的多种计算
    功能。
  47. 量子计算
    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
    模式,目前已经逐渐应用于加密和通信传输。
  48. 可信计算
    是一项由可信计算组(可信计算集群,前称为 TCPA)推动和开发
    的技术。 可信计算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
    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
  49. 拟态防御
    核心实现是一种基于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机理的动态异构冗余构造
    (Dynamic Heterogeneous Redundancy,DHR),为应对网络
    空间中基于未知漏洞、后门或病毒木马等的未知威胁,提供具有普
    适创新意义的防御理论和方法。
    区块链
    英文名为 blockchain,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
    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
    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50. 远程浏览器
    鉴于浏览器往往成为黑客攻击的入口,因此将浏览器部署在远程的
    一个“浏览器服务器池”中。 这样一来,这些浏览器所在的服务
    器跟用户所在环境中的终端和网络是隔离的,从而使得客户所在网
    络的暴露面大大降低。 这种服务也类似于虚拟桌面、云手机等产
    品。
  51. 云手机
    云手机采用全新的 VMI(Virtual Mobile Infrastructure 虚拟移动
    设施,与 PC 云桌面类似)技术,为员工提供一个独立的移动设备
    安全虚拟手机,业务应用和数据仅在服务端运行和存储,个人终端
    上仅做加密流媒体呈现和触控,从而有效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
  52. 风控
    也称大数据风控,是指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判断业务可能存在的
    安全风险,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金融信贷领域,防止坏账的发生。
  53. 渗透测试
    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通常
    会邀请专业公司的攻击团队,按照一定的规则攻击既定目标,从而
    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或者其他安全隐患,并出具测试报告和整改建
    议。 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54. 安全众测
    借助众多白帽子的力量,针对目标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漏洞悬赏
    测试。 您在收到有效的漏洞后,按漏洞风险等级给予白帽子一定
    的奖励。通常情况下是按漏洞付费,性价比较高。 同时,不同白
    帽子的技能研究方向可能不同,在进行测试的时候更为全面。
  55. 内生安全
    由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 2019 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上首次提
    出,指的是不断从信息化系统内生长出的安全能力,能伴随业务的
    增长而持续提升,持续保证业务安全。 内生安全有三个特性,即
    依靠信息化系统与安全系统的聚合、业务数据与安全数据的聚合以
    及 IT 人才和安全人才的聚合,从信息化系统的内部,不断长出自
    适应、自主和自成长的安全能力。
  56. 内生安全框架
    为推动内生安全的落地,奇安信推出了内生安全框架。 该框架从
    顶层视角出发,支撑各行业的建设模式从“局部整改外挂式”,走
    向“深度融合体系化”;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将安全需求分步实施,
    逐步建成面向未来的安全体系;内生安全框架能够输出实战化、体
    系化、常态化的安全能力,构建出动态防御、主动防御、纵深防御、
    精准防护、整体防控、联防联控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内生安全
    框架包含了总结出了 29 个安全区域场景和 79 类安全组件。
  57. PPDR
    英文全称为 Policy Protection Detection Response,翻译为策
    略、防护、检测和响应。 主要以安全策略为核心,通过一致性检
    查、流量统计、异常分析、模式匹配以及基于应用、目标、主机、
    网络的入侵检查等方法进行安全漏洞检测。
  58. CARTA
    全称为 Continuous Adaptive Risk and Trust Assessment,即
    持续自适应风险与信任评估旨在通过动态智能分析来评估用户行
    为,放弃追求完美的安全,不能要求零风险,不要求 100%信任,
    寻求一种 0 和 1 之间的风险与信任的平衡。 CARTA 战略是一个
    庞大的体系,其包括大数据、AI、机器学习、自动化、行为分析、
    威胁检测、安全防护、安全评估等方面。
  59. SASE
    全称为 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即安全访问服务边缘,
    Gartner 将其定义为一种基于实体的身份、实时上下文、企业安全
    /合规策略,以及在整个会话中持续评估风险/信任的服务。 实体
    的身份可与人员、人员组(分支办公室)、设备、应用、服务、物
    联网系统或边缘计算场地相关联。
  60. SDL
    全称为 Security Development Lifecycle,翻译为安全开发生命
    周期,是一个帮助开发人员构建更安全的软件和解决安全合规要求
    的同时降低开发成本的软件开发过程,最早由微软提出。
  61. DevSecOps
    全称为 Development Security Operations,可翻译为安全开发
    与运维。 它强调在 DevOps 计划刚启动时就要邀请安全团队来确
    保信息的安全性,制定自动安全防护计划,并贯穿始终,实现持续
    IT 防护。
  62. 代码审计
    顾名思义就是检查源代码中的安全缺陷,检查程序源代码是否存在
    安全隐患,或者有编码不规范的地方,通过自动化工具或者人工审
    查的方式,对程序源代码逐条进行检查和分析,发现这些源代码缺
    陷引发的安全漏洞,并提供代码修订措施和建议。
  63. NTLM 验证
    NTLM(NT LAN Manager)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身份验证机制,
    从 NT4 开始就一直使用,主要用于本地的帐号管理。
  64. MTTD
    平均检测时间。
  65. MTTR
    平均响应时间。
  66. CVE
    全称 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由于安全机构
    Mitre 维护一个国际通用的漏洞唯一编号方案,已经被安全业界广
    泛接受的标准。
  67. 软件加壳
    “壳”是一段专门负责保护软件不被非法修改或反编译的程序。它
    们一般都是先于程序运行,拿到控制权,然后完成它们保护软件的
    任务。 经过加壳的软件在跟踪时已无法看到其真实的十六进制代
    码,因此可以起到保护软件的目的。
  68. CNVD
    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由国家计算机应急响应中心 CNCERT
    维护,主要负责统一收集、管理国内的漏洞信息,其发布的漏洞编
    号前缀也为 CNVD。
  69. 数据脱敏
    数据脱敏是指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实现
    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主要用于数据的共享和交易等涉及大范
    围数据流动的场景。
  70. GDPR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简称 GDPR)为欧洲联盟的条例,前身是欧盟在 1995 年制定的《计
    算机数据保护法》。
  71. CCPA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隐私保护法案。
  72. SRC
    即 Security Response Center,中文名为安全应急响应中心,主
    要职责为挖掘并公开收集机构存在的漏洞和其他安全隐患。
  73. CISO
    有时也被叫做 CSO,即首席信息安全官,为机构的主要安全负责
    人。
  74. IPC 管道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处理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系统会通
    过一个特殊的连接管道来调度整个进程。
  75. SYN 包
    TCP 连接的第一个包,非常小的一种数据包。SYN 攻击包括大量
    此类的包,由于这些包看上去来自实际不存在的站点,因此无法有
    效进行处理。
  76. IPC$
    是共享“命名管道”的资源,它是为了让进程间通信而开放的命名
    管道,可以通过验证用户名和密码获得相应的权限,在远程管理计
    算机和查看计算机的共享资源时使用。
  77. shell
    指的是一种命令指行环境,是系统与用户的交换方式界面。简单来
    说,就是系统与用户“沟通”的环境。 我们平时常用到的 DOS,
    就是一个 shell。(Windows2000 是 cmd.exe)
  78. 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此协议将网络地址
    映射到硬件地址。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安全学习路线,web安全,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