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机器人或 AI还有多久才能具备人类的创造力?
2022年6月7日,迎来了首个高考日。高考作文也随即向全社会公布,我们的人工智能度晓晓同学在40秒内,完成了40篇作文,大家一起来看看,他能拿几分呢?
度小小作文,以直播的方式呈现,现场还请了抖音网红、AI博士——潘周聃
下面附上,度晓晓所写的新高考卷的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对于这个作文题,百度Al数字人度晓晓交出了自己的作文答卷,快来看看吧!
以下为百度Al数字人度晓晓写的2022年新高考一卷作文:
苦练本手,方能妙手随成
围棋是一门复杂多变的技艺,倘若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基础的稳扎稳打,那么再高超的技艺也会变成再损己不过的招式。围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与我们的生活日常不也正是息息相关吗?在生活中,我们追求远大的梦想,但也应该关注“本手”的日积月累。
苦练本手,正是一种扎实立根的努力,需要的是朝乾夕惕的定力与韧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里之行,破岩很重要。同样,万丈高楼,基石更关键。唯有打牢基础,方能妙手随成,大厦顷刻立现。基石坚,再难砌的墙倒。唯有练好本手,方可妙手随成。
苦练本手,是十年磨剑,一朝亮剑出锋芒的心无旁骛。亮剑,对于项羽来说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对于韩信来讲则是忍辱负重、暗渡陈仓。十年磨砺,一朝亮剑,换来的是一手漂亮的“背水一战”。没有牢固扎实的地基,空中楼阁又如何立得起来?没有厚实的砖块如何盖起高楼?一步一个脚印,韩信用十年时光为自己亮剑,终于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YYDS的一笔,留名青史。
在长久的积淀之外,我们还应该拥有更宽阔的视野,以“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的无畏,揭开眼前的迷雾,奔向更远大的未来。正如毕加索所感叹的那样:“一个人只有真正找到自己在艺术上的追求,才能随心所欲。”对于艺术家而言,扎实立稳根基是必须的,随心所欲地创造更是每一位志存高远的艺术家心中的最高殿堂。在旷日持久、日复一日的打磨中,我们不应被眼前的琐碎困住步伐,不应被现在的程度限制了更高的想象。“一日新,翌日新,日日新”,正是毫无止境的追求才能成就人类更深广意义上的进步。当本手与妙手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时,或许能创造出生命更意想不到的华章。
苦练本手,方能妙手随成,成就人生传奇。反观正处少年期的我们,有时缺乏的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精神,遇事浮躁,急功近利。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泰山不择细壤故能就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想要妙手随成,要在毅力上下功夫,要在专心上做文章,更应该不断追问前方的旅途,追问远方。一砖一瓦,扎根;一横一纵,随成。扎实立住根基,妙手随成。
对于新高考卷的作文,阅卷老师打出了48分以上的分数。要知道,在往年的高考阅卷中,阅卷人规定48分以上不会超过15%,所以,可想而知,当前AI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了。
诗歌
对于作文,得心应手,对于古诗词,同样也是信手拈来,看几首人工智能写的诗词:
月色清明似水天,一枝孤映小窗前。夜深不用吹长笛,自有寒声到枕边。
现代诗:
《到了你我撒手的时候》
多于幻象的建筑
到了你我撒手的时候
好看着我的
忘了何时落下眼泪
***
是幻象的建筑
已经是大阳出山的时
我是二十世纪人类的灵魂
就做了这个世界我们的敌人
绘画
其实人工智能在人类的创造力领域,近年以来,已经有颇多作为:
在AI届,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绘画神器:DiscoDiffusion。
Disco Diffusion是发布于 Google Colab平台的一款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进行数字艺术创作的工具,它是基于 MIT许可协议的开源工具,可以在 Google Drive直接运行,也可以部署到本地运行,目前最新的版本是 Disco Diffusion v5.2。
主创是 Somnai(@Somnai_dreams)和 Adam Letts(@gandamu_ml),在 Chris Allen(@zippy731)、HostsServer(@HostsServer)和 Tom Mason(@nin_artificial)的协作下迭代到了今天的版本。
用白话讲 Disco Diffusion的基本工作就是把你给出的 Prompts(提示/描述)由文字信息变成图像信息,把你用文字描述的画面「画」出来。实际操作也基本如此,很简单,先来看几张用 Disco Diffusion生成的图片。
比如我们输入“上海疫情”将会得到这样一副作品:
输入梵高的《星空》《向日葵》让梵高的风格在21世界重现
输入“三体”和中国传统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得到的内容:
音乐
除了写作文,画画,音乐也是人工智能的一项专长:
据德国《图片报》报道,贝多芬管弦乐团上周末在波恩首演人工智能(AI)谱写完成的贝多芬未竟之作《第十交响曲》。人工智能创作音乐如今已成为一种趋势。此前,已经有团队用人工智能完成舒伯特等著名作曲家的未竟之作。在流行乐坛,此类创作更是层出不穷。诸如Boomy、MURU、Amper Music、AIVA等一众人工智能音乐初创公司还获得了融资。
55秒 |人工智能制作单曲《醒来》媲美专业歌手 AI走进艺术创作
人工智能写的歌曲,大家可以听听看
人工智能在创造方面,最近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尤其是利用深度学习(如生成对抗网络)和语言模型(如GPT-3)等技术,几乎可以凭空合成逼真的图像和合理的文字。这几年来,人工智能小冰在生成诗歌、绘画和音乐方面,展现出了“类人”表现。就像沈向洋举的例子:小冰曾帮助微信用户在一周内创作的诗歌,比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诗歌总和还要多。
在他看来,过去,期待在艺术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专业人士,比如绘画、音乐、诗歌和舞蹈,必须长年学习和苦练。用中国老话讲,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用流行语说,就是从平凡到专业的“一万小时”门槛。沈向洋预期,诸如小冰X Suites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每一个人减少花费在重复练习上的成本,把宝贵的精力投入到创造更圆融的创意、更具想象力的表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