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类型存放在栈中,引用类型存放在堆中
JavaScript 是在创建变量(对象,字符串等)时自动进行了分配内存,并且在不使用它们时“自动”释放。
释放的过程称为垃圾回收。
所有垃圾回收器都需要做的任务
一般来说没有被引用的对象就是垃圾,就是要被清除。从根开始遍历对象。
例外
如果几个对象引用形成一个环,互相引用,但根访问不到它们,这几个对象也是垃圾,也要被清除。
根对象
有一组基本的固有可达值,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无法删除
存活对象
如果引用或引用链可以从根访问任何其他值,则认为该值是可访问的
将堆分为新生代和老生代。
新生代中存放的是生存时间短的对象,老生代中存放的生存时间久的对象。
将堆内存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使用区,处于使用状态的空间;另一个是空闲区,处于空闲状态的空间。
![](https://img-blog.csdnimg.cn/25e996cbf99942759cdd158b648a53f2.png)
移动到老生代的对象
全停顿问题
JavaScript是单线程语言,运行在主线程上,进行垃圾回收时会阻塞JavaScript脚本的执行,需要等待垃圾回收完毕后再恢复脚本执行。
如果一次GC的时间过长,可能造成页面卡顿现象。
并行回收机制
垃圾回收器在主线程上执行的过程中,开启多个辅助线程,同时执行同样的回收工作。
使用scavenge方式存在的问题
1.存活对象较多,频繁复制存活对象效率将降低
2.浪费一半空间
主要采用标记-清除法,在内存分配不足时,采用标记-整理法
scavenge只复制活着的对象,而标记-清除只清除死了的对象。
活对象在新生代中只占较少部分,死对象在老生代中只占较少部分,这就是两种回收方式都能高效处理的原因。
缺点
内存碎片太多。如果出现需要分配一个大内存的情况,由于剩余的碎片空间不足以完成此次分配,就会提前触发垃圾回收,而这次回收是不必要的。
-> 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完存活对象后,将存活对象向内存空间的一端移动,移动完成后,清除掉边界外的所有内存
增量标记
如果有很多对象,并且我们试图一次遍历并标记整个对象集,那么可能会花费一些时间,并在执行中会有一定的延迟。因此,引擎试图将垃圾回收分解为多个部分。然后,各个部分分别执行。
V8对老生代垃圾回收器进行了优化,从全停顿标记切换到增量标记。
将一次垃圾回收变成一小段一小段GC垃圾回收
如果采用非黑即白(存活和死亡)的标记策略,那在垃圾回收器执行了一段增量回收后,暂停后启用主线程去执行了应用程序中的一段 JavaScript 代码,随后当垃圾回收器再次被启动,这时候内存中黑白色都有,我们无法得知下一步走到哪里了
惰性清理
增量标记完成后,惰性清理就开始了。当增量标记完成后,假如当前的可用内存足以让我们快速的执行代码,其实我们是没必要立即清理内存的,可以将清理过程稍微延迟一下,让 JavaScript 脚本代码先执行,也无需一次性清理完所有非活动对象内存,可以按需逐一进行清理直到所有的非活动对象内存都清理完毕,后面再接着执行增量标记
三色标记法的 mark 操作可以渐进执行的而不需每次都扫描整个内存空间,可以很好的配合增量回收进行暂停恢复的一些操作,从而减少 全停顿 的时间
从一组根对象开始,先将这组根对象标记为灰色并推入到标记工作表中,当回收器从标记工作表中弹出对象并访问它的引用对象时,将其自身由灰色转变成黑色,并将自身的下一个引用对象转为灰色
就这样一直往下走,直到没有可标记灰色的对象时,也就是无可达的对象了,那么剩下的所有白色对象都是无法到达的,即等待回收。
当前内存中有没有灰色节点来判断整个标记是否完成,如没有灰色节点,直接进入清理阶段,如还有灰色标记,恢复时直接从灰色的节点开始继续执行就可以
一次完整的GC标记分块暂停后,执行任务程序,修改了对象的引用关系。
假设在第一次增量分段中全部将ABC标记为黑色,然后执行JavaScript脚本,将B->D,开始执行第二次增量分段。
新对象D是初始的白色,但是此时没有灰色对象了,也就是全部标记完成需要开始清理了,D将会在清理阶段被回收。这是不对的。
V8引入写屏障机制,一旦有黑色对象引用白色对象,该机制就将引用的白色对象变为灰色。
主线程在执行 JavaScript 的过程中,辅助线程能够在后台完成执行垃圾回收的操作
参考文章
作者:isboyjc
链接:https://juejin.cn/post/6981588276356317214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