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D)
A.数据定义功能DDL B.数据操纵功能DML
C.数据安全和完整性保证 D.数据模型
2、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结构的数据集合(A)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数据结构
3、数据独立性是指 物理独立性 和 逻辑独立性。
4、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 文件管理 和 数据库管理 两个阶段。
5、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专门用于实现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的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6、与文件管理相比,数据库管理有哪些优点?
与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相比.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带来了如下好处:将相互关联的数据集成在一起、较少的数据冗余,程序与数据相互独立: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可以共享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7、数据独立性指的是什么?它能带来哪些好处?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不会因数据的物理表示方式和访问技术的改变而改变,即应用程序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物理表示方式和访问技术.它包含两个方面: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位置或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
逻辑独立性是指当表达现实世界的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
第二章
1、三级模式之间存在两种映像,它们是(A)
A.模式与子模式之间,模式与内模式之间
B.内模式与子模式之间,外模式与内模式之间
C.外模式与子模式之间,模式与内模式之间
D.模式与内模式之间,模式与模式之间
2、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分别是(A)
A.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B.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C.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D.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自定义完整性
3、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4、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内模式的个数(A)
A.只有1个 B.可以任意个
C.与用户个数相同 D.由系统参数决定
5.(B)是最接近用户,也就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
A.存储模式 B.外模式
C.模式 D.概念模式
6、下列实体类型的联系中,属于一对一联系的是(C)
A.教研室对教师的所属联系 B.商品与售货员的联系
C.省与省会的所属联系 D.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
7、常见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它们是(B)
A.网状、关系和语义 B.层次、关系和网状
C.环状、层次和关系 D.字段名、字段类型和记录
8、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B)
A. E-R图 B.具体的机器与DBMS
C.用户 D.信息世界
9、要保证数据库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D)
A.模式 B.外模式
C.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像 D.外模式与模式的映像
10、在概念模型中的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 实体 。
11、实体—联系模型主要包含实体、属性和 联系 三部分。
12、判断:数据库体系结构中三级模式存在着三个映像(错)。
13、实体之间的联系有哪几种?请为每一种联系举出一个实例。
实体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例如:系和系主任是一对—联系((假设一个系只有一个系主任),系和教师是一对多联系(假设一个教师只在一个系工作),教师和课程是多对多联系(假设一个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
14、数据库系统包含哪三级模式?分别简述一下数据库的三级模式。
数据库系统包含的三级模式为:内模式、模式和外模式。外模式是对现实系统中用户感兴趣的整体数据结构的局部描述,用于满足不同数据库用户需求的数据视图。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内模式是对整个数据库的底层表示,它描述了数据的存储结构。
15、数据库三级模式划分的优点是什么?它能带来哪些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的划分实际上将用户、逻辑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进行了划分,使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到最少。这三个模式的划分实际上带来了两个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这使得底层的修改和变化尽量不影响到上层。
16、概念层数据模型和组织层数据模型分别是针对什么进行的抽象?
概念层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形成信息世界模型,组织层数据模型是对信息世界进行抽象和转换,形成具体的DBMS支持的数据组织模型。
第三章
1、关系数据模型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B)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2、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即要求关系模式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规范条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A)
A.每一个分量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B.二维表中各列的宽度必须完全相等
C.二维表中各行和各列的顺序不能交换
D.属性名要么完全使用汉字,要么全部使用字母
3、对参与并、交、差运算的两个关系R、S有什么要求(A)
A.必须结构相同,且相应的属性值取自同一个值域
B.结构可以不同,但相应的属性值取自同一个值域
C.必须结构相同,相应的属性值可以取自不同的值域
D.无所谓
4、判断:投影操作的结果关系中是否有可能存在重复的记录(否)
5、关系数据模型的有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 关系数据结构 ; 关系操作 ; 数据完整性约束
6、什么是候选键?什么是外键?
候选键:如果—个属性或属性集的值能够唯—标识—个关系的元组而又不包含多余的属性,则称该属性或属性集为候选键。
外键:设F是关系R的一个或—组属性,如果F与关系S的主键相对应,则称F是关系R的外键。
7、连接运算有哪些?等值连接和自然连接的区别是什么?
连接运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连接有两个,一个是等值连接,一个是自然连接。
自然连接与等值连接的差别为:自然连接要求相等的分量必须有共同的属性名,等值连接则不要求;自然连接要求把重复的属性名去掉,等值连接却不这样做。
8、关系数据库的三个完整性约束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
三个完整性约束是: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是保证关系中的每个元组都是可识别的和惟一的。
参照完整性也称为引用完整性.用于表达现实世界中的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也称为域完整性或语义完整性.用于保证数据库中存储的值与现实世界相符。
9、利用课堂上讲解的三个关系,写出实现如下查询要求的关系代数表达式。
1.查询“信息系"学生的选课情况,列出姓名、课程号和成绩。
∏Sname, Cno, Grade(σSdept=‘信息系’(SC Student))
2.查询考试成绩高于90分的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成绩。
∏Sname, Cname, Grade(σGrade>90(Coure SC Student))
3.查询没有选修数据库基础的学生的学号、姓名。
∏Sno,Sname (Student)- ∏ Sno,Sname( σCname=‘数据库基础’(Course)SC Student)
4.查询计算机系和信息系选了VB课程的学生姓名。
∏Sname(σsdept=’计算机系’V sdept=’信息系’)∧ cname=’VB’(Student SC Course))
第七章
1、建立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效率,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索引属于(A)
A.内模式 B.外模式 C.概念模式 D.模式
2、SQL语言引入了视图的概念,下述说法正确的是(C)
A.视图是由若干数据表组成的,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
B.视图的存在提高了并发程序
C.视图与基本表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逻辑定义的虚表
D.视图简化用户观点,提高查询效率
3、在一个表上可以创建 一 个聚集索引,创建 多 个非聚集索引.
4、视图是一个虚表,数据库中只存储视图的 定义 ,对视图的─切操作最终要转换为对 基础表 的操作。
5.建立视图的定义语句是create view <视图名> [(列名)] AS SELECT 语句 ,
视图对应数据库三级模式的 外模式 。
6、聚集索引与非聚集索引的异同点。
相同点: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都使用B树结构来存储索引项,而且都包含数据页和索引页,其中索引页用来存储索引项和指向下一页的指针,数据页用来存放数据。
不同点:聚集索引对数据按索引关键字进行物理排序,非聚集索引不对数据进行物理排序,也就是不改变数据的物理存储顺序。
第八章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一定有码
B.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C.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D.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2、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A)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 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 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3、关系规范化的过程是将关系模式从低范式规范化到高范式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通过 模式分解 实现的。
4、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中,在执行“分解”时,必须遵守规范化原则:既要保持 无损连接 ,又要具有 函数依赖 。
5、判断:对于主键只由一个属性组成的关系模式,如果它是第一范式的,则它是否一定也是第二范式的?(错)
6、判断:第三范式的关系模式是否一定不包含部分函数依赖? (对)
7、关系规范化中有哪些数据异常?分别简述一下这些数据操作异常,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数据冗余大:重复信息出现多,浪费存储空间。
更新异常:由于数据冗余大,当更新数据库中数据时,系统会付出很大代价来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否则会面临数据不—致的危险。
插入异常:应该插入的数据,不能插入到数据库中。
删除异常:不应该删除的数据库被删除了。
解决以上种种问题的方法就是进行模式分解,即把一个关系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关系模式。
8、什么是部分函数依赖?什么是传递函数依赖?请举例说明。
部分函数依赖: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一个任意真子集X都有X’→丫,则称丫部分函数依赖于X(P)
示例:学生修课(学号,姓名,性别,选的课程号,课程名,考试成绩)
主键:(学号,课程号)
因为学号-->姓名,因此(学号,课程号)姓名
传递函数依赖:如果x→y,y→z,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
示例:学生修课(学号,姓名,系,系主任)
主键:学号
因为学号→系,系→系主任,学号→系主任,是传递函数依赖关系。
9、设有关系模式:商品销售(商店编号,商店名称,联系电话,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单价,销售数量)。设一个商店可以销售多种商品,同一种商品在多个商店销售。
(1)指出此关系的候选码,写出推导过程。
(2)判断此关系属于几范式,说明理由。
(3)如果不是3NF,请无损分解为多个3NF的关系模式。
(4)指出每个分解后的关系模式的主码和外码。
(1)由于存在函数依赖:商店编号→商店名称,商店编号→联系电话
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商品编号→单价
(商店编号,商品编号)→销售数量此关系模式的候选码为(商店编号,商品编号),它们也是主码。
(2)由于存在函数依赖:
商店编号→商店名称,商品编号→商品名称
存在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关系,因此它不是第二范式的表。它是属于第—范式的表。
(3)分解如下:
商店表(商店编号,商店名称,联系电话),已属于第三范式。
商品表(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单价),已属于第三范式。
销售表(商店编号,商品编号,销售数量),已属于第三范式。
(4)商店表:主码为“商店编号”商品表:主码为“商品编号”
销售表:主码为(商店编号,商品编号),“商店编号”为引用商店表的“商店编号”的外码,“商品编号”为引用商品表的“商品编号”的外码。
第九章
1、对数据库并发操作有可能带来的问题(A,B,C,D)
A.破坏数据的独立性 B.带来数据的冗余
C.为不授权的用户非法存取数据 D.读出“脏”数据
2、事务的原子性是指(D)
A.数据库中一个事务的执行
B.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C.事务一旦提交,对数据的改变是永久的
D.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事务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3、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进行操作,不会引起冲突的操作是(C)
A.一个是DELETE,一个是SELECT
B.一个是DELETE,一个是UPDATE
C.两个SELECT
D.两个DELETE
A.读脏数据
B.更新数据丢失
C.不可重复读
D.产生幽灵数据
5、两阶段封锁协议要求每个事务的执行过程分成 申请锁 和 释放锁 。
6、事务应对要读取的数据加 共享 锁,对要修改的数据加 排他 锁
7、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是可串行化调度的 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
8、当两个事务彼此互相等待对方先释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时就产生了 死锁 。
9、SQL标准规定事务的开始是隐含的,事务的结束可以用以下SQL语句之一: commit 和 rollback。
10、试解释事务的概念及其ACID性质
事务是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工作单元的数据库操f作的集台。
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即ACID特性:1.原子性:事务中包括的所有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2.—致性:事务必须使数据库从一个—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3.隔离性: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隔离的。4。持续性:事务—旦提交,对数据库的改变是永久的。
12、什么是并发控制?并发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用正确的方法调度并发操作,以免不同事务的执行会互相带来干扰。
使用封锁机制。
13、—级封锁协议对读和写分别加什么锁?加锁范围分别是什么?能避免哪些干扰?
写全程加X锁,读不加锁。能避免丢失修改。
14、二级封锁协议对读和写分别加什么锁?加锁范围分别是什么?能避免哪些干扰?
写全程加X锁,读前加S锁,读完释放S锁。能避免丢失修改和不读脏数据。
15、三级封锁协议对读和写分别加什么锁?加锁范围分别是什么?能避免哪些干扰?
写全程加X锁,读全程加S锁。能避免丢失修改、不读脏数据和不可重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