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系统管理

二、系统管理

1.系统信息、硬件资源

(1).CPU

CPU是操作系统稳定运行的根本,CPU的速度与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整体的性能,因此,CPU数量越多、主频越高,服务器性能也就相对越好

# 1,查看物理CPU个数
$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sort |uniq|wc -l
# 2,查看逻辑cpu个数
$ 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wc -l
# 3,查看CPU多少核
$ cat /proc/cpuinfo 
# 4,动态查看cpu等信息(输入 top 命令之后再按数字 1 )
$ top

(2).内存

Linux系统采用了物理内存虚拟内存(SWAP内存)两种方式,虚拟内存虽然可以缓解物理内存的不足,但是占用过多的虚拟内存,应用程序的性能将明显下降,要保证应用程序的高性能运行,物理内存一定要足够大;所以我们在搭建大数据集群的时候一般会禁用SWAP内存分区。

(3).磁盘

1).磁盘信息和网络信息的查看

# 检测磁盘空间(通过-h参数转成带单位的显示方式:): 
$ df -h
# 显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
$ df -a
# 显示各指定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 df -t
# du命令用于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空间的大小:
$ du -h /root
# 查看当前网络信息: 
$ ifconfig
# 测试远程主机的连通性: 
$ ping 10.30.59.130

# 查询指定目录中文件大小超过500M的
find /  -type f -size +500M

2).磁盘I/O性能

磁盘的I/O性能会直接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尤其是在一个频繁读写的应用中,如磁盘I/O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应用停滞。常见的提高磁盘I/O的方式是使用磁盘RAID技术(廉价磁盘冗余阵列):

  • RAID 0 : 通过把多块硬盘粘合成一个容量更大的硬盘组,提高了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这种方式成本低,要求至少两个磁盘,但是没有容错和数据修复功能,因而只能用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环境中。
  • RAID 1 : 也就是磁盘镜像,通过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最大限度地保证磁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具有很高的数据冗余能力,但磁盘利用率只有50%,因而,成本最高,多用在保存重要数据的场合。
  • RAID 5 : 采用了磁盘分段加奇偶校验技术,从而提高了系统可靠性,RAID 5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至少需要3块盘。允许一块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的可用性。

(4),查看GPU的版本

# 适用于英伟达的gpu显卡
nvidia-smi

(5),查看Linux的版本信息

# 方法1:登陆Linux,在终端输入 
cat /etc/redhat-release 
# 方法2:登陆Linux,在终端输入 
cat /etc/issue
# 方法3:登陆Linux,在终端输入
## 此时需要yum安装
yum install redhat-lsb -y
## 查看版本等信息
lsb_release -a

2.进程信息、主机管理

1.查看进程信息(3种):
    (1),查看进程的详细状况:ps
    (2),显示终端上所有的进程,包括其他用户的进程:ps -a
    (3),显示进程的详细状态:ps -u
    (4),查看进程(查看redis的进程):ps -ef | grep redis
    (5),动态显示进程(top命令用来动态显示运行中的进程。top命令能够在运行后,在指定的时间间隔更新显示信息。可以在使用top命令时加上-d 来指定显示信息更新的时间间隔。):top
    (6),在kali中没有体现,但是也可以查看进程的详细信息:ntop
    (7).netstat -anp | grep 进程号       # 查看该进程网络信息
    (8).netstat -nlp | grep 端口号      # 查看网络端口号占用情况

2.杀死进程(根据查看的进程信息中的pid号(数字)进行删除):
    普通杀:kill 232
    强制杀:kill -9 232
3.关机:
    立刻关机:shutdown -h now
    指定在某个时间(20:20)点关机:shutdown -h 20:20
4.重启: reboot
ps 选项 含义
-a 显示终端上的所有进程,包括其他用户的进程
-u 显示进程的详细状态
-x 显示没有控制终端的进程
-w 显示加宽,以便显示更多的信息
-r 只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

top命令执行后对应的按键 含义
M 根据内存使用量来排序
P 根据CPU占有率来排序
T 根据进程运行时间的长短来排序
U 可以根据后面输入的用户名来筛选进程
K 可以根据后面输入的PID来杀死进程。
q 退出
h 获得帮助

3,yum源管理

(1),Centos换源(在线)

wget的包
# 0.需要先使用已经准备好的prm包安装好wget
$ rpm -ivh wget-1.14-18.el7_6.1.x86_64.rpm
# 1.首先备份系统自带yum源配置文件/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
# 2.下载ailiyun的yum源配置文件到/etc/yum.repos.d/
$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 3.运行yum makecache生成缓存
$ yum makecache
# 4.这时候再更新系统就会看到以下mirrors.aliyun.com信息
$ yum -y update

-------------------------分割线------------------------------

# 5.有些时候失败的话:
# (1).新添加配置CentOS的DNS:
$ vi   /etc/resolv.conf
$ nameserver   8.8.8.8

# (2).重新执行wget命令,然后另外在生成缓存的时候可以先清除缓存
$ yum clean all

# (3),附另外的参考连接
https://blog.csdn.net/qingfenggege/article/details/80394564

(2),[[6-配置本地镜像源]]

  • 配置本地文件源(单机)
  • 修改本地文件源为局域网访问http源(联机)

(3),查看 yum 命令安装的包的路径

# 例如查看使用yum源安装 XXX 的安装目录,此时会将所所有与XXX相关的rpm包显示出来
$ rpm -ql XXX

4,rpm包管理

主要介绍 rpm 的相关命令。
# 1.查看已经安装的rpm包,可以指定只看其中的一个为XXX的
$ rpm -qa | grep xxx
# 2.安装rpm包,例如安装xxx.rpm
$ rpm -ivh xxx.rpm
# 3.删除rpm包
$ rpm -e xxx.rpm
# 4.在删除包时不检查依赖
$ rpm -e --nodeps XXX.rpm

5.网络配置管理

(1),设置静态ip

该笔记在整理的时候都是以虚拟机自动获取ip地址的方式去获取的,所以在这单独整理手动更改ip的步骤。
# 1,打开网络配置文件(网卡名称不唯一,在其他机器中可能不是这个,一般是在那个目录下的第一个文件名称)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 2,修改其中的两个选项和添加几个选项
# (1).修改的选项
BOOTPROTO=static
ONBOOT=yes
# (2).追加的选项(ip,子网掩码,网关(在虚拟网络编辑器可中可以查看),DNS)
IPADDR=192.168.52.10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52.1
DNS1=8.8.8.8

# 3,配置完成之后,重启网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或者使用如下的命令重启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ZONE=public

(2).CentosMini班安装之后没有ifconfig★

最小化安装后,可以用 ip addr 命令查看网络信息。

那么习惯ifconfig的用户,则需要 yum -y install net-tools 即可

6.时间管理

(1),日期时间操作

1.查看当前日历:
    查看当前月份的日历: cal
    查看指定年份的日历: cal -y 2018

2.显示当前时间: date
# date [MMDDhhmm[[CC]YY][.ss]] +format
CC为年前两位yy为年的后两位,前两位的mm为月,后两位的mm为分钟,dd为天,hh为小时,ss为秒。如: date 010203042016.55。
显示时间格式(date '+%y,%m,%d,%H,%M,%S'):

3.Linux hwclock命令用于显示与设定硬件时钟
# 参数:
hwclock # 直接敲命令显示的当前时间
–hctosys  # 将系统时钟调整为与目前的硬件时钟一致。
–set –date=<日期与时间>  # 设定硬件时钟。
–show  # 显示硬件时钟的时间与日期。
–version  # 显示版本信息。
format格式 含义
%Y,%y
%m
%d
%H
%M
%S

(2),时间同步

通过网络连接外网进行时钟同步,必须保证虚拟机连上外网

三台机器都安装ntpdate

yum -y install ntpdate

阿里云时钟同步服务器

ntpdate ntp4.aliyun.com

三台机器定时任务

crontab -e

添加如下内容

*/1 * * * * /usr/sbin/ntpdate ntp4.aliyun.com;

7.防火墙管理

(1),firewall-cmd

1),基本命令格式

  • 通用选项
-h, --help    # 显示帮助信息;
-V, --version # 显示版本信息. (这个选项不能与其他选项组合);
-q, --quiet   # 不打印状态消息;
  • 状态选项
--state                # 显示firewalld的状态;
--reload               # 不中断服务的重新加载;
--complete-reload      # 中断所有连接的重新加载;
--runtime-to-permanent # 将当前防火墙的规则永久保存;
--check-config         # 检查配置正确性;
  • 日志选项
--get-log-denied         # 获取记录被拒绝的日志;
--set-log-denied= # 设置记录被拒绝的日志,只能为 'all','unicast','broadcast','multicast','off' 其中的一个;

2),实例

A,装开启和关闭防火墙
# 安装firewalld
yum install firewalld firewall-config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 启动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停止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 启用自动启动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禁用自动启动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或者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状态

# 关闭服务的方法
# 你也可以关闭目前还不熟悉的FirewallD防火墙,而使用iptables,命令如下: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yum install iptables-services
systemctl start iptables
systemctl enable iptables
B,开发端口示例
# 查看防火墙详细信息(只有重新加载防火墙之后才会生效)
firewall-cmd --list-all

# 设置开放端口号(ES): 9200
# 指定将当前防火墙的规则永久保存
# 默认是是对所有ip放行的
firewall-cmd --add-port=9200/tcp --permanent

# 关闭某个端口的访问权限
firewall-cmd --remove-port=3000/tcp --permanent

# 设置开发端口号(MySQL): 3306
# --zone 指定生效的区域,默认是 public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3306/tcp --permanent

# 重新加载防火墙
firewall-cmd --reload

# 验证端口,只查询防火墙开放端口,中间使用空格隔开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
# 查看当前区域信息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 查看当前放行的服务
# 单独测试是否含有 ssh
firewall-cmd --get-services | grep ssh
C,控制端口 / 服务 (小结)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控制端口的开放,一种是指定端口号另一种是指定服务名。虽然开放 http 服务就是开放了 80 端口,但是还是不能通过端口号来关闭,也就是说通过指定服务名开放的就要通过指定服务名关闭;通过指定端口号开放的就要通过指定端口号关闭。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指定端口的时候一定要指定是什么协议,tcp 还是 udp。知道这个之后以后就不用每次先关防火墙了,可以让防火墙真正的生效。

firewall-cmd --add-service=mysql        # 开放mysql端口
firewall-cmd --remove-service=http      # 阻止http端口
firewall-cmd --list-services            # 查看开放的服务
firewall-cmd --add-port=3306/tcp        # 开放通过tcp访问3306
firewall-cmd --remove-port=80tcp        # 阻止通过tcp访问3306
firewall-cmd --add-port=233/udp         # 开放通过udp访问233
firewall-cmd --list-ports               # 查看开放的端口
D,伪装 IP
firewall-cmd --query-masquerade # 检查是否允许伪装IP
firewall-cmd --add-masquerade   # 允许防火墙伪装IP
firewall-cmd --remove-masquerade # 禁止防火墙伪装IP
E,端口转发

端口转发可以将指定地址访问指定的端口时,将流量转发至指定地址的指定端口。转发的目的如果不指定 ip 的话就默认为本机,如果指定了 ip 却没指定端口,则默认使用来源端口。 如果配置好端口转发之后不能用,可以检查下面两个问题:

  1. 比如我将 80 端口转发至 8080 端口,首先检查本地的 80 端口和目标的 8080 端口是否开放监听了
  2. 其次检查是否允许伪装 IP,没允许的话要开启伪装 IP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ort=80:proto=tcp:toport=8080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8080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ort=80:proto=tcp:toaddr=192.168.0.1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192.168.0.1
firewall-cmd --add-forward-port=port=80:proto=tcp:toaddr=192.168.0.1:toport=8080 # 将80端口的流量转发至192.168.0.1的8080端口
F:补充
source: 根据源地址过滤(优先级最高)
interface: 根据网卡过滤(优先级次高)
service: 根据服务名过滤
port: 根据端口过滤
icmp-block: icmp 报文过滤,按照 icmp 类型配置
masquerade: ip 地址伪装
forward-port: 端口转发
rule: 自定义规则

# 查看是否开启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 打开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 停用防火墙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禁用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 开机启动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 取消开机启动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查看运行状态
firewall-cmd --state
# 查看接口信息
firewall-cmd --list-all

# 更新防火墙规则方法1:无需断开连接,动态更改规则
firewall-cmd --reload
# 更新防火墙规则方法2:断开连接,以重启的方式更改规则
firewall-cmd --complete-reload

# 查看帮助
firewall-cmd --help
--zone=NAME # 指定 Zone
--permanent # 为永久生效
--timeout=seconds # 持续一段时间,到期后自动移除,经常用于调试,且不能与 --permanent 同时使用

# 追加一个8181端口,永久有效
firewall-cmd --add-port=8181/tcp --permanent
# 追加一段端口范围
firewall-cmd --add-port=6000-6600/tcp
# 开放 ftp 服务
firewall-cmd --add-service=ftp
# 添加eth0 接口至 public 信任等级,永久有效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interface=eth0 --permanent

# 配置 public zone 的端口转发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masquerade
# 然后转发 tcp 22 端口至 9527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forward-port=port=22:proto=tcp:toport=9527
# 转发 22 端口数据至另一个 ip 的相同端口上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forward-port=port=22:proto=tcp:toaddr=192.168.1.123
# 转发 22 端口数据至另一 ip 的 9527 端口上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forward-port=port=22:proto=tcp:toport=9527:toaddr=192.168.1.100

# IP 封禁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rich-rule="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1.123' reject"
# IP 解除封禁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rich-rule="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1.123' accept"

# 通过 ipset 来封禁 ip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new-ipset=blacklist --type=hash:ip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ipset=blacklist --add-entry=192.168.1.123
# 封禁网段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new-ipset=blacklist --type=hash:net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ipset=blacklist --add-entry=192.168.1.0/24
# 倒入 ipset 规则 blacklist,然后封禁 blacklist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new-ipset-from-file=/path/blacklist.xml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rich-rule='rule source ipset=blacklist drop'

(2),iptables

iptables服务会把配置好的防火墙策略交由内核层面的netfilter网络过滤器来处理;

而firewalld服务则是把配置好的防火墙策略交由内核层面的nftables包过滤框架来处理。

换句话说,当前在Linux系统中其实存在多个防火墙管理工具,旨在方便运维人员管理Linux系统中的防火墙策略,我们只需要配置妥当其中的一个就足够了。虽然这些工具各有优劣,但它们在防火墙策略的配置思路上是保持一致的。

一般来说,从内网向外网发送的流量一般都是可控且良性的,因此我们使用最多的就是INPUT规则链,该规则链可以增大黑客人员从外网入侵内网的难度。

但是,仅有策略规则还不能保证社区的安全,保安还应该知道采用什么样的动作来处理这些匹配的流量,比如“允许”、“拒绝”、“登记”、“不理它”。这些动作对应到iptables服务的术语中分别是ACCEPT(允许流量通过)、REJECT(拒绝流量通过)、LOG(记录日志信息)、DROP(拒绝流量通过)。

1,参考地址(1)--linux系统中查看己设置iptables规则

2,参考地址(2)--第8章 Iptables与Firewalld防火墙

3,参考地址(3)--Centos7修改iptables规则并开机永久生效两种方式

(1),iptables中常用的参数以及作用

参数 作用
-P 设置默认策略
-F 清空规则链
-L 查看规则链,此时查询结果中会出现anywhere,用来表示任意的ip
-n 会以数字的方式显示filter表中的相应规则。如果没有-n,规则中可能会出现anywhere,有了-n,它会变成0.0.0.0/0
-A 在规则链的末尾加入新规则
-I num 在规则链的头部加入新规则
-D num 删除某一条规则
-s 匹配来源地址IP/MASK,加叹号“!”表示除这个IP外
-d 匹配目标地址
-i 网卡名称 匹配从这块网卡流入的数据
-o 网卡名称 匹配从这块网卡流出的数据
-p 匹配协议,如TCP、UDP、ICMP
--dport num 匹配目标端口号
--sport num 匹配来源端口号

(2),通过删除规则关闭端口(如22端口)

## 查看默认表中的规则
# -n: 是数字的方式展示
# -L: 是指定查询时使用的规则规则链名称,默认是查询所有的
# --line-number: 找出该规则的行号
[root@zhsq01 ~]# iptables -n -L  --line-number
.....
# 此时省略一些输出内容
.....

## 1,查看 进口规则链中 IN_public_allow 所有的规则
[root@zhsq01 ~]# iptables -n -L IN_public_allow  --line-number
Chain IN_public_allow (1 references)
num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1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22 ctstate NEW
2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82 ctstate NEW
3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3306 ctstate NEW
4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8080 ctstate NEW
5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9000 ctstate NEW
6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19880 ctstate NEW

## 2,删除 22 端口对应的 num 为 1
[root@zhsq01 ~]# iptables -D IN_public_allow 1

## 3,再查看当前开放的端口
[root@zhsq01 ~]# iptables -n -L IN_public_allow  --line-number
Chain IN_public_allow (1 references)
num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1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82 ctstate NEW
2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3306 ctstate NEW
3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8080 ctstate NEW
4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9000 ctstate NEW
5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19880 ctstate NEW

############# 注意: ###################
## 4,注意此时只是会临时生效,在重启之后会失效,所以需要我们我们执行以下操作,但是Cetnos7中默认是使用firewalld-cmd去管理,所以这个服务是没有开启的,还需要进一步操作,此时整理笔记并没有深入研究。因为此时已经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了。
[root@k8s-master ~]# service iptables reload

(3),更改ssh端口22为其他端口

1,有两种更改策略,一种是保持SeLinux和防火墙开着的情况下去进一步做修改

2,另外一种是将SeLinux和防火墙直接关闭,然后去修改对应的端口即可,此时就在重启sshd服务的时候就不会报错了。

1),备份ssh配置文件

sudo cp /etc/ssh/sshd_config /etc/ssh/sshd_config.bak

2),修改配置文件

sudo vi /etc/ssh/sshd_config

# 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port on a SELinux system, you have to tell
# SELinux about this change.
# semanage port -a -t ssh_port_t -p tcp #PORTNUMBER
#Port 22
Port 19880
#AddressFamily any
#ListenAddress 0.0.0.0
#ListenAddress ::

3),通过 SELinux 启用新创建的端口

默认情况下,SELinux 只允许端口 22 用于 SSH,现在需要做的是通过 SELinux 启用新创建的端口;

其实最简答的方式是直接将SeLinux关闭,然后去更换端口,从而实现不安装依赖的方式实现端口的转换。

## 先安装依赖
## 防止出现报错:如果执行以上命令后报错:semanage command not found,执行这条命令来安装 semanage
sudo yum -y install policycoreutils-python
# 通过SeLinux放行19880端口
sudo semanage port -a -t ssh_port_t -p tcp 19880

4),通过防火墙开启端口号

## 添加防火墙规则--端口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port=19880/tcp

## 重新加载防火墙
sudo firewall-cmd --reload

## 查看当前开放的端口
firewall-cmd --list-ports

5),重启ssh服务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service

## 验证端口是否生效
systemctl status sshd.service

6),验证服务是否在新端口上运行

ss -tnlp | grep ssh

7),测试使用指定端口登录

ssh [email protected] -p 19880

8),补充:

此时是直接在配置文件中将22端口关闭了,也可以再单独配置关闭22端口;

其他参考地址:

1,更改 CentOS 7 默认的 SSH 端口

2,修改Centos7 SSH 端口

8.其他命令整理

1.nohup命令详解

nohup command > /dev/null 2>&1 &
  • 1.nohup命令:如果你正在运行一个进程,而且你觉得在退出帐户时该进程还不会结束,那么可以使用nohup命令。该命令可以在你退出帐户/关闭终端之后继续运行相应的进程。nohup就是不挂起的意思( nohang up)。
  • 2."& 1"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文件描述符 1,而 1 一般代表的就是STDOUT_FILENO,实际上这个操作就是一个dup2(2)调用.他标准输出到all_result ,然后复制标准输出到文件描述符2(STDERR_FILENO),其后果就是文件描述符1和2指向同一个文件表项,也可以说错误的输出被合并了。
  • 3.STDOUT_FILENO:对应的数字代表其中:0 表示键盘输入; 1表示屏幕输出; 2表示错误输出.
  • 4."2>&1 &" 是将标准出错重定向到标准输出,这里的标准输出已经重定向到了/dev/null文件(黑洞文件),即将标准出错也输出到/dev/null文件中。另外最后一个& ,是让该命令在后台执行。

2.curl的使用

curl 是常用的命令行工具,用来请求 Web 服务器。它的名字就是客户端(client)的 URL 工具的意思。
#### 常用参数的使用案例
# 1,不带有任何参数时,curl 就是发出 GET 请求。
curl https://www.example.com

# 2,-X参数指定 HTTP 请求的方法,比如此时可以发起post请求
# 注意此时的协议名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
curl -X POST https://www.example.com

# 如果是 http 协议,可以直接使用 curl www.example.com 发起 GET 请求

9.linux的零拷贝

详细参考链接

总结:(kafka面试中常问)

“零拷贝” 描述的是CPU不执行拷贝数据从一块内存区域到另一块区域的任务的计算机操作。它通常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文件时节省CPU周期和内存带宽。简单来说,零拷贝就是一种避免 CPU 将数据从一块存储拷贝到另外一块存储的技术

“零拷贝”正是通过消除这些多余的拷贝来提升性能的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避免数据在内核空间缓冲区和用户空间缓冲区之间进行拷贝,以及数据在内核空间缓冲区内的CPU拷贝

10.安装字体

  • 查看已安装的中文字体
[root@test_basic-jietiao ~]# fc-list :lang=zh
[root@test_basic-jietiao ~]# 
  • 在/usr/fonts目录下新建文件夹,存放字体文件
[root@test_basic-jietiao fonts]# cd /usr/share/fonts
[root@test_basic-jietiao fonts]# ls
default  dejavu
[root@test_basic-jietiao fonts]# mkdir chinese
[root@test_basic-jietiao fonts]# ls
chinese  default  dejavu
  • 拷贝相关字体到当前新建的目录中
[root@test_basic-jietiao fonts]# ls chinese
arial unicode ms.ttf  arialuni.ttf  CG Times.ttf  simkai.ttf  simsun.ttc
  • 再次查看
[root@test_basic-jietiao fonts]# fc-list :lang=zh
KaiTi_GB2312,楷体_GB2312:style=Regular
NSimSun,新宋体:style=Regular
SimSun,宋体:style=Regular
Arial Unicode MS:style=Regular,Normal,obyčejné,Standard,Κανονικά,Normaali,Normál,Normale,Standaard,Normalny,Обычный,Normálne,Navadno,Arrunta
  • 扫描字体目录并生成字体信息的缓存
[root@test_basic-jietiao fonts]# fc-cache
[root@test_basic-jietiao fonts]# 

11.帮助文档

(1).--help

# 一般是linux命令自带的帮助信息
如:ls --help

(2)man(有问题找男人,manual)

# man是linux提供的一个手册,包含了绝大部分的命令、函数使用说明
# 该手册分成很多章节(section),使用man时可以指定不同的章节来浏览,也可以直接使用"man ➕ 命令"的形式

例:man ls ; man 2 printf

# man中各个section意义如下:
Standard commands(标准命令)
System calls(系统调用,如open,write)
Library functions(库函数,如printf,fopen)
Special devices(设备文件的说明,/dev下各种设备)
File formats(文件格式,如passwd)
Games and toys(游戏和娱乐)
Miscellaneous(杂项、惯例与协定等,例如Linux档案系统、网络协定、ASCII 码;environ全局变量)
Administrative Commands(管理员命令,如ifconfig)
man是按照手册的章节号的顺序进行搜索的。
# man设置了如下的功能键:
功能键 功能
空格键 显示手册页的下一屏
Enter键 一次滚动手册页的一行
b 回滚一屏
f 前滚一屏
q 退出man命令
h 列出所有功能键
/word 搜索word字符串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运维linux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