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础与哲学基础的思考

在我看来,一门学科的发展基础有两类:以数学为基础或者以哲学理论为基础。

 

以数学为基础的学科,发展非常之快。因为其建立在严谨的推理基础之上的,一般情况下,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很少出现似是而非的情况(可能模糊数学是看起来有点例外的,但是我们仔细研究过)。因此可以从简单的公式、公理出发,经过快速的推理产生众多的结论,现代的自然科学貌似都是以数学理论作为基础的。

 

以哲学为基础的学科,也包括哲学本身,发展就比较缓慢了。究其原因,就是本身建立在似是而非或者说是辩证的基础上。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没有什么是绝对错误的。学科本身也只是在辩证、争议的前提下成长。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学派、理论体系,争论用户休止(比如唯物论和唯心论哪个是正确的,哪个好,实际上很难得出一个一边倒的结论)。以此为基础的学科自然也就不会发展的很快了。

 

我国为什么到了现代发展远落后于西方了呢,我认为与中国整个的学术界的理论基础有关系。在中国,一直以来首先学习的理论基础都是儒家、道家等经典内容倒背如流之后再进行实践。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偏向于哲学理论(我个人觉得不能单纯以哲学来形容,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这些理论需要学习、实践很长时间,很难做社会分工。比如张三读《大学》,李四学《论语》,这个根本不现实。 难于做社会分工是导致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确切的说落后不是因为我们发展太慢了,而是西方发展太快了)。

 

比如我个人想学习王阳明的哲学,但是里面老是谈四书五经。所以就买了本《大学》的译本看看。但是儒家理论是从道家出来的,所以还得看看老子的《道德经》甚至是《庄子》,道德经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最好是研究一下《周易》.......相关的东东有很多。想学习下《皇帝内经》也是一样,起源于道家理论,所以一定要先学习下道家比较好。学来学去,人就老了(南怀瑾先生说过,“中国古代向来都是文哲不分,文史不分”。牛人既懂作诗、又懂哲学、又知道如何治国、又通晓历史)。

 

但是,是不是以数学为基础就一定好呢?好像也不是,比如经济学上有很多人整理的公式、推理。这些推理出来的结论实际上不一定“正确”,为什么呢,因为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之上的。在《禅与摩托车修理技术》一本书里面,作者提到:“科学实际上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科学越发达,产生的假设也就越多,而实际上对科学的根基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经济学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很多情况下,这些假设实际上是不能被忽略的。

 

有时候我们是还没有看到以数学为基础学科的副作用。比如我们生产了大量的、不能回收的东西(塑料制品、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这些如果以中国传统的道家理论去看,肯定是不好的,为什么不好?因为是违背自然的都是不好的,虽然一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先知道结论总是好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有些学科应该以数学为主、哲学为辅;有些学科应该以哲学为辅、数学为辅;有的学科应该是完全哲学化的。以哪个理论为基础通常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比如我们传统的中医就是完全哲学化的,西医基本上是数学化的,这个可能是二者的最大的争议所在。我是个外行,说这个事情有点不负责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