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冒泡排序_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java冒泡排序_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_第1张图片

1188ad02d180d2640338f1496024ad87.gif
目录

07c303e785d6768c77b6ef27693ec9fb.png
c++/java

1.十大经典排序算法总结

1.1、排序分类

java冒泡排序_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_第2张图片

1.2、排序的定义:

对一序列对象根据某个关键字进行排序。

1.3、术语说明

稳定:如果a原本在b前面,而a=b,排序之后a仍然在b的前面。

不稳定:如果a原本在b的前面,而a=b,排序之后a可能会出现在b的后面。

内排序:所有排序操作都在内存中完成。

外排序:由于数据太大,因此把数据放在磁盘中,而排序通过磁盘和内存的数据传输才能进行。

时间复杂度:一个算法执行所耗费的时间。

空间复杂度:运行完一个程序所需内存的大小。

1.4、算法总结

java冒泡排序_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_第3张图片

1.5、图片名词解释

  • n: 数据规模。
  • k: “桶”的个数。
  • In-place: 占用常数内存,不占用额外内存。
  • Out-place: 占用额外内存。

1.6、比较类和非比较类的区别

(1)比较类:

1、比较类排序,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由于其时间复杂度不能突破O(nlogn),因此也称为非线性时间比较类排序。

2、比较排序的优势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数据,也不在乎数据的分布,都能进行排序。可以说,比较排序适用于一切需要排序的情况。

(2)非比较类排序:

1、不通过比较来决定元素间的相对次序,它可以突破基于比较排序的时间下界,以线性时间运行,因此也称为线性时间非比较类排序。

2、非比较排序时间复杂度底,但由于非比较排序需要占用空间来确定唯一位置。所以对数据规模和数据分布有一定的要求。

06ee9c930b4bf7cac623428c8513bc96.gif

2.冒泡排序(Bubbel Sort)

2.1、说明: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7b3be485076c33a54cf82781078a023f.gif

2.2、算法描述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重复步骤1~3,直到排序完成。

2.3、普通类代码(java):

java冒泡排序_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_第4张图片
*注:" main()"不会在后面实现。

2.4、视频推导过程:

知乎视频​www.zhihu.com

问题:

我们发现视频中的有些序列是已经有序的,尽管没有交换数据,但还是要循环比较,这样显的有点多余了。因此我们需要优化一下上述的代码,避免一些没有意义的循环。

2.5、进阶版的冒泡排序及优化

1.建立一个“sort.h“的头文件

java冒泡排序_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_第5张图片
*注:#include”sort.h”后面不会再重复展示。

2.6、以多态、泛型编程和STL实现冒泡排序

java冒泡排序_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_第6张图片
*注:”int main()”在后面不会再重复展示。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添加标了“isbool”的变量,这为了避免没有意义的循环。

2.7、总结

(1) 分析时间复杂度:

1.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就是序列有序的情况下,冒泡排序需要比较n-1次,时间复杂度为O(n)

2.在最坏的情况下,冒泡排序需要比较n(n-1)/2次,时间复杂度为O(n^2)

3.在平均的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2)

java冒泡排序_十大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_第7张图片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致歉,转载需经同意并引用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冒泡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