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棉花多逼空的生动例子:多路资金围剿国际棉商

郑棉1301合约的故事:多路资金围剿国际棉商

2012年12月27日 07:26 证券时报 评论(5人参与)

1301棉花多逼空的生动例子:多路资金围剿国际棉商

查看最新行情

本月12日1301合约突然发力,一周内上涨近千元,随后一个跌停几乎吞噬了之前的涨幅。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12月24日,圣诞节前夕的国内商品市场大多波澜不惊,唯独郑棉1301合约罕见跌停,用相对极端的方式彻底结束了此前连续一周的疯狂上涨。一时间,郑棉期货再成市场关注焦点,大起大落的价格波动,令投资者颇有些摸不着头脑,各种传言甚嚣尘上。

一涨一跌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证券时报记者初步调查后发现,价格起落的幕后,包含了一个从“软逼仓”到“协议平仓”,多路资金成功围剿国际棉商的故事。

路易达孚马失前蹄

故事的主角是著名国际棉商路易达孚,此次作为被逼仓的一方,已在中国棉市呼风唤雨多年的跨国巨头蒙受了不小损失。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多次协商未果后,郑棉1301合约上的多空主力上周终于达成和解。多头代表找到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棉花部总经理刘汪洋,双方同意协议平仓,同时空头路易达孚愿意给予多头一定补偿,但补偿金额不详。另有传言称,组织不到仓单的路易达孚寻求交易所斡旋,交易所一度限制多头出金。

记者就此事致电路易达孚中国相关人员,但对方拒绝就此事做出回应。

路易达孚是全球四大粮商之一,棉花是其在华重要主营业务。近年来,伴随中国棉花市场的全面开放,路易达孚在国内市场加速布局,经营量迅速扩大,而跨国公司成熟的期现市场运作模式,更为其带来了丰厚收益。

“‘软逼仓’预期其实可以追溯到几个月前,当时郑棉1301合约价格在19000元/吨附近。在多方看来,只要不抛储,1301合约必然逼近 20400元/吨的收储价,因而大量持有多单,多头主力多半都是缺少现货背景的投机席位,其中包括一家上海的私募。而路易达孚却一路看空,在空头中算是一家独大,双方对市场产生明显分歧。”上述知情人士称。

起初,郑棉市场情绪消极,1301合约屡次上冲无果,但是宏观面转暖给多头逼仓奠定了基础,多单不断累积导致逼仓预期加大。随着交割月临近交易量减小,多头资金力量凸显,本月12日1301合约突然发力,一周内上涨近千元,最高飙升至20945元/吨,导致前期大量套保空头被套,这其中也包括空头主力路易达孚。

一位接近路易达孚的现货人士表示,据其测算,路易达孚在19200元/吨左右就开始在郑棉1301合约上做空套保,20000元/吨以上很可能还进行了加仓。“期价到两万的时候他们还是坚定看空,算下来最高每吨亏损接近2000元。我所熟悉的一家路易达孚背景的小资金亏了四成,可想而知总体应该损失不小。”

由于囤有大量现货,路易达孚的空头套保头寸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期现操作是跨国棉商一贯的做法,即便期货上涨也有现货对冲。据了解,去年该公司也曾在高位抛空期货、低位买入现货交割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如法炮制却暴露出了重大风险,关键是路易达孚手中的美棉不能用于郑棉交割,而组织仓单又遇到了问题,致使行情一度愈演愈烈。在业内看来,路易达孚此前死扛的空单无异于案板上的鱼肉,任由多头宰割。

“路易达孚这次行事多少有些拖沓,没有提前准备国产棉、组织仓单。虽然最近到处高价收购,不过市场上优质新棉数量有限,多数都是品级较低的陈棉,算上升贴水并不适合制作仓单交割。而在逼仓行情下现货价格全面走强,4级仓单价格由之前的贴水400元、500元到现在的贴水100元甚至平水,仓单转让价达到20600-20700元/吨,使得很多厂商措手不及。”国内某棉花贸易商称。

剧情最终发展到了前文的一幕,路易达孚认赔,同意与多头协议平仓,至此软逼仓事件吿一段落。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上周以来路易达孚已与多头陆续协议平仓5000手,郑棉1301期价亦应声大幅回落。

折射国内棉市扭曲现状

传统意义上的多逼空,要求买方既拥有大量现货头寸又拥有大量的期货头寸。此次郑棉1301合约的多头多为没有现货背景的投机席位,何以成功逼仓现货巨头路易达孚?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家的临储政策显然“功不可没”。由于国储吸收了大量优质新棉资源,实际上人为造成了棉花市场上可供交割的国产新棉现货量下降。数据显示,截至昨日,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累计成交497.3万吨。在下游需求未见明显好转情况下,新棉交储量持续增加,从目前的情况看,本年度收储有望达到500~550万吨。

“如今的国内棉花市场已经沦为政策市,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路易达孚其实是栽在了国家收储政策上。”一位棉花现货商坦言。

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曾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微博]2012年十大期货研发团队第二阶段现场评选活动上表示,该公司所有交易员百分之百利用基本面运作。

就棉花而言,下游疲软、需求不足、开工率不高已是业内共识。然而,基本面研究透彻却无奈政策解读偏差。无独有偶,今年3、4月份,北京投资者 “浓汤野人”21000元/吨左右抄底,被杭州投资者“叶大户”一把打下去,结果输掉几个亿。除了对中国棉花需求下降估计不足外,还有对产业政策存在误读。

此次棉花逼仓事件又再次折射出政策干预下国内棉市的扭曲现状。近年来,为了调控国内重点农产品(6.00,0.01,0.17%)及部分重要战略物资供应,提高农民种植收入,国家针对棉花等大宗商品陆续出台并执行了临储政策。不可否认,临储政策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连续提高的收储价格也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收入。不过,干预的副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价格扭曲在棉花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在临储政策与进口配额政策共同作用下,内外棉价格严重偏离,价差已高达四五千元。而原料价格扭曲对于中国纺织产业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由于国内纺织业参与全球竞争,扭曲的高棉价等于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直接造成行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生存环境恶化。为了平衡棉企利益,国内同时又低价抛储,但如此复杂的政策使得市场判断难度陡增。

众所周知,期货交易市场需要充分竞争的现货市场与充足的可供交割资源支持,否则期现价格就可能出现不合理偏离,国储临储政策难免会影响到市场原有竞争格局。为了更贴近现货实际,包括郑商所在内的多个涉棉市场近期已经有所行动。

据了解,为了与棉花新国家标准保持一致,郑商所日前已对一号棉花期货合约基准交割品做了修改。上周五,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决定自MA1306交易品种起,允许以前年度生产的国产棉花参与撮合交易交割。在业内人士看来,均是扩大交割品范围的重要举措。

你可能感兴趣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