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私与理性的思考

目录

一、背景

二、预备内容

1.卢梭自然主义教育中的人性论

2.利他行为的巴特森分类

三、自私-理性体系的搭建

四、理论焦点

1.为什么自私-理性体系的逻辑基点是基因(Gene)和理性(Reason)?

2.由基因(Gene)产生的纯利他意识与自私性意识会改变吗?

3.理性(Reason)会产生自私性意识,理性与自私的关系是什么?

4.为什么自我利他意识是自私性意识的一种?

5.为什么物质激励的自我利他行为不高尚?

6.为什么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行为高尚?

7.内部意识矛盾激化的意义是什么?

8.X因素是什么?

9.社会(Society)在自私-理性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10.教育(Education)在自私-理性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五、现实焦点

1.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者,当一个行为不再能实现自我内在价值的提升,还会坚持利他主义吗?

2.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有多大?

3.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出现,是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教育的目标又是什么?

4.什么导致了现代社会利己主义的泛滥?

5.“内卷”与利己是什么关系?

6.从个人的角度,应该怎么做?

7.从教师的角度,应该怎么做?


一、背景

        在这学期《博弈论》的课程中,“理性的决策”、“理性的主体”出现频率极高。在博弈中,“保持理性”即要求决策主体必须做出让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行为,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最优。此处“理性”和“自私”的含义几乎完全相同,让人不禁联想,“理性”和“自私”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之前我的看法是,理性≈自私,人生长成熟的过程中,理性思维随之发展,“自私”以各种形态不断出现;越是年长,私欲越强,从前不曾有的想法也会偶尔浮现。

        当然,以上只是我凭经验的推理。

        最近和一位同学的聊天中,当我谈论到自私的话题时,问道“会不会因为自私而产生内疚等消极情绪时”,Ta的回答很简单,也很有意思。(如下图)

关于自私与理性的思考_第1张图片

        “正常人难道不会自私的吗?”

        “正常人难道有必要成为圣人(母)吗?”


        我突然发现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即认为想要恪守道德,就应该要保留和培养一切“道德的善良”,抵制与排斥“一切道德的罪恶”。这样便导致了自己在省察自身的时候陷入内疚与遗憾,认为自己缺乏某种道德上的能力,产生些许的自卑与失落。

        不过,拥有一切“道德善良”、憎恶一切“道德罪恶”的人是谁呢?是所谓的圣人(母)。

        “圣人不止,大盗不死”。我想起高中一位语文老师提到的圣人形象,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也不应该存在圣人,即追求最高道德的行为是无意义、甚至是危害社会的。

        从一个正常人的视角上看,自私与道德之间貌似存在某种制约关系,所以构建与理解它们的关系,掌握一种平衡的艺术优雅地处理社会中的矛盾,是非常必需的。

        所以我将自己对“自私与理性的思考”归纳整理,构建了一个自私-理性的小型体系,以解释曾经无法完全理解的矛盾。


二、预备内容

1.卢梭自然主义教育中的人性论

         在人类社会的原始时代,每个人愚昧无知、一无所有、自由自在、纯洁、快乐、善良,一切顺其自然、顺其天性。这种自然状态下的人就是自然人。

        人之所以变坏,是因为后来学会了战胜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学会了利用自然界的一些技能,并且互相帮助进而组成了社会,产生了私有制和国家。

        因此,人的自然本性是善的,只是社会把人变坏了。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彻底推翻专制制度,建立理性王国,同时还要“在社会秩序中把自然的情感保持在第一位”,要培养社会条件中的自然人,这便是教育的责任。

        卢梭认为,自然人不同于公民,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是绝对的统一体。而公民的价值就在于他同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

        卢梭所谓的“自然人”,就是在社会生活中能保持自然的情感和品质的人。


2.利他行为的巴特森分类

        巴特森(Batson)认为,利他行为应该指那些不图日后回报的助人行为,分为自我利他主义取向与纯利他主义取向

        当一个人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既有可能产生专注于自我的内心焦虑,也有可能产生专注于他人的同情情绪,因此,可能产生两种相对应的利他行为取向:

        一种是为了减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助人行为,这种情况的动机是为自我服务的,助人者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者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可以称之自我利他主义(ego-altruism)取向;

        另一种情况是受外部动机的驱使,因为看到有人处于困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这种情况才是纯利他主义(pure-altruism)取向。

        自我利他主义行为的目的是自我报偿(self-reward)。另外,根据利他行为所发生的情境特点,还可以将之划分为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和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三、自私-理性体系的构建

         其中金黄色区域是高尚的品质(意识),浅灰色区域是失德的品质(意识),黑色区域介于二者之间(即不高尚,也不失德)。


四、理论焦点

1.为什么自私-理性体系的逻辑基点是基因(Gene)和理性(Reason)?

        根据生物学的遗传解释,生物的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环境”在此处可以用“理性”去理解,因为成熟人类的行为主要依赖理性的决策,而理性很大程度上又受到环境的影响。

        所以以基因(Gene)和理性(Reason)为逻辑基点构建自私-理性体系是科学合理的。


2.由基因(Gene)产生的纯利他意识与自私性意识会改变吗?

        不会改变。

        众多研究表明,人类对异性颜值的敏感度非常显著,这是个体受到基因的制约(暗示),认为颜值较高的异性有利于后代的繁衍,这便是基因的自私性意识,与生俱来又无法改变的结果。基因的自私性对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均适用,具有普适性。

        不过可能有人会反驳,“有的♀女生觉得 马云/马化腾 就很帅啊,这怎么解释呢?”显然,这是后天理性作用的结果。当理性发展逐步成熟,占据意识的主导地位,由基因产生的自私性意识就无法支配人类的行为了。但是意识不支配行为,只能代表其他意识占据了主导,并不代表原有意识发生了改变。

        一个在美国出生的白人小孩,并不会歧视同一社区的黑人孩子,在他的眼里,大家都是一样的人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个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的普通人,看到路边有人遇到紧急困境,会心生恻隐之情,上前帮助。这便是纯利他意识,人类作为高等生物的移情现象,是受内心朴素的正义感驱使的,这是标记在人类基因上的遗传信息。常言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即基因产生的纯利他意识,永远不会改变。

        


3.理性(Reason)会产生自私性意识,理性与自私的关系是什么?

        由于社会和教育的作用,理性(Reason)开始形成与发展,伴随着利己意识与自我利他意识的产生。可以说,理性的增长导致了私欲的增长。

        很大程度上,(非侵犯性)利己意识才是理性发展的主要产物。

        所以,自私包括基因自私和理性自私,即理性是自私的一个子集。

        理性即自私,倘若人类没有理性,(基因)自私依旧会存在。


4.为什么自我利他意识是自私性意识的一种?

        自我利他意识的动机是为自身服务的,一旦动机(物质或者精神)消除,自我利他意识也便容易瓦解。

        所以自我利他行为本质上是讲究回报,利他只是行为结果的表现形式,并不能代表内心的真实动机,即自我利他意识也是自私性意识的一种。


5.为什么物质激励的自我利他行为不高尚?

        一旦自我利他行为追求物质上的回报,其便成为了一场交易的买卖,回报率的高低即是行为积极性的多少,容易导致功利性风气蔓延的不利局面。

        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款帮助穷人的时候,倘若他只期望在社会上获得更高的声誉从而最终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这种行为便不高尚。

        但需注意,是否高尚是内心道德的一根准绳,不高尚并不意味着失德,更不代表社会应该否定这种做法。就慈善家捐款一事,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就结果而言,社会都应该鼓励这种行为,而不应该揣测其用心。

        “高尚”一词仅用于道德的自我评价,不应将其用来约束绑架他人的行为。


6.为什么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行为高尚?

        追求精神上的自我利他是值得道德肯定的,高尚的精神满足与获得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还可以推动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虽然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行为的出发点是为自我服务的,不过精神上的追求远比物质上的追求更值得社会的肯定、并且更加无价,即为高尚之举。


7.内部意识矛盾激化的意义是什么?

        内部意识矛盾激化指的是自己省察并感知到内心自私与道德同时存在的矛盾,从而调整或重塑自己的价值观念,解释旧问题并设定新问题,不断进行逻辑推演,从而形成能使自己信服的逻辑体系。


8.X因素是什么?

        X因素为生活中可能引发深层次思考的一些刺激,可能是身边朋友不经意的某些话,或是偶然的所见所闻,最终激发个体的思辨。


9.社会(Society)在自私-理性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社会(Society)因素大致有三个主要影响方向:

        第一个方向(主要方向):培养人的理性,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

        第二个方向(消极):偶发的社会消极、不良因素直接作用于个体,使人产生利己意识。

        第三个方向(积极):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念直接作用于个体,使人产生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意识。


10.教育(Education)在自私-理性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教育(Education)因素大致有三个主要影响方向:

        第一个方向(主要方向):培养人的理性,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

        第二个方向(常规教育):通过价值观念的引导,直接作用于个体,使人产生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意识。

        第三个方向(自我省察教育):个体由于内部意识矛盾激化而产生的自我修正过程,这种群体通常具有较高的理性分析能力(高等教育),会产生主动的道德意识。


五、现实焦点

1.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者,当一个行为不再能实现自我内在价值的提升,还会坚持利他主义吗?

        不会。因为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行为的出发点是为自我服务的,一旦自我内在价值提升的动机消失,该利他行为便不再稳定。

        就我个人而言,支教是典型的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行为。但是经历过一次之后,便不再会有强烈的意愿再次行动,体验的新鲜感和成就感已经获得。若再次重复支教的行为,提升自我价值的空间大幅下降,远不及第一次支教带来的内在价值质变。


2.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社会核心价值观沦丧,那么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者都会丧失行为动机,整个人类文明也会随之瓦解,所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是人类文明赖以延续的核心。


3.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出现,是教育的成功还是失败?教育的目标又是什么?

        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人类社会理性空前繁荣的景象,另一方面又让人们忧虑千年文明所凝结的价值观念的遗失。

        卢梭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自然人”,所谓的“自然人”,就是在社会生活中能保持自然的情感和品质的人。

        在自私-理性的体系中,卢梭指的是那些在较高理性水平下,仍然能不违背本心且保持纯利他意识不被颠覆的人。精致利己主义者诚然拥有较高的理性水平,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一面;但是它们与之后的要求相违背,是教育的悲哀。


4.什么导致了现代社会利己主义的泛滥?

        利己主义者的增加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变化的趋势。科技型社会节奏加速,又恰逢国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震荡,新冠疫情重塑国际秩序,社会压力增大。利己主义已然成为现实主义的代名词,貌似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实际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判现代社会的利己主义者并没有什么意义,这是时代趋势下产生的一个社会结果,无可阻拦。这不是某一些人自身的道德修养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必然结果。


5.“内卷”与利己是什么关系?

        现在总有人喜欢把学生“学习”称作为“内卷”,在我看来实际上这两者没有任何关系。学习刻苦自古以来就是勤劳的一种象征,是出于本心的,是被道德所鼓励的。而“内卷”则指的是出于外界压力,被动地参与竞争,达到利己的目的,这是一种“消极的竞争”,并不被道德所鼓励。

        虽然内卷现象处处存在,不过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内心出发点,使自己保持稳定,从而减少由于“消极竞争”所产生的焦虑。


6.从个人的角度,应该怎么做?

①经常性地自我省察,主动培养道德意识;

②接受“自私与理性、道德共存的观念”,做一个优秀的“正常人”;

③观察与分析事物,对身边的“X因素”保持敏感;


7.从教师的角度,应该怎么做?

①教师首先应该自身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念和理论体系;

②教师除教授知识外,还应对学生进行理性的培养,包括事物分析能力,逻辑思辨能力;

③教师通过价值观念的引导,逐步使学生产生精神激励的自我利他意识;

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省察教育(高级教育手段),通过学生内部意识矛盾激化产生自我修正过程,从而使他们主动构建道德理论体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