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generator核心原理,再也不怕面试官问我generator原理

手写核心generator原理

文章目录

  • 手写核心generator原理
    • 1.generator的使用
        • Generator 函数神奇之一:g()并不执行g函数
        • Generator 函数神奇之二:分段执行
        • 提问:如果再写一行gen.next();呢?
        • 提问:如果g函数没有return语句呢?
        • 提问:如果g函数的return语句后面依然有yield呢?
        • 提问:如果g函数没有yield和return语句呢?
        • 提问:如果只有return语句呢?
        • 提问:下面代码会有什么结果?
        • 继续提问:如果第二个yield o++;改成yield;会怎样?
        • 继续提问:如果第二个yield o++;改成o++;yield;会怎样?
        • yield语句
        • next方法可以有参数
        • for...of循环
    • 2.手写generator核心原理
    • 3.参照源码实现Context类
    • 4.参照源码实现参数值的保存
    • 5.完结(撒花环节)
        • 参考文献

1.generator的使用

generator感觉大多数人不太熟悉,所以有必要科普下使用方法。熟悉使用方法 的伙伴可以直接到第二节。

Generator函数跟普通函数的写法有非常大的区别:

  • 一是,function关键字与函数名之间有一个星号;
  • 二是,函数体内部使用yield语句,定义不同的内部状态(yield在英语里的意思就是“产出”)。

最简单的Generator函数如下:

function* g() {
    yield 'a';
    yield 'b';
    yield 'c';
    return 'ending';
}
g(); // 返回一个对象

g函数呢,有四个阶段,分别是’a’,‘b’,‘c’,‘ending’。

Generator 函数神奇之一:g()并不执行g函数

g()并不会执行g函数,返回的也不是函数运行结果,而是一个指向内部状态的指针对象,也就是迭代器对象(Iterator Object)。

Generator 函数神奇之二:分段执行

先看如下代码:


function* g() {
    yield 'a';
    yield 'b';
    yield 'c';
    return 'ending';
}

var gen = g();
gen.next(); // 返回Object {value: "a", done: false}

gen.next()返回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对象{value: "a", done: false},'a’就是g函数执行到第一个yield语句之后得到的值,false表示g函数还没有执行完,只是在这暂停。

如果再写一行代码,还是gen.next();,这时候返回的就是{value: "b", done: false},说明g函数运行到了第二个yield语句,返回的是该yield语句的返回值’b’。返回之后依然是暂停。

再写一行gen.next();返回{value: "c", done: false},再写一行gen.next();,返回{value: "ending", done: true},这样,整个g函数就运行完毕了。

提问:如果再写一行gen.next();呢?

答:返回{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这样没意义。

提问:如果g函数没有return语句呢?

答:那么第三次.next()之后就返回{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这个第三次的next()唯一意义就是证明g函数全部执行完了。

提问:如果g函数的return语句后面依然有yield呢?

答:js的老规定:return语句标志着该函数所有有效语句结束,return下方还有多少语句都是无效,白写。

提问:如果g函数没有yield和return语句呢?

答:第一次调用next就返回{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之后也是{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提问:如果只有return语句呢?

答:第一次调用就返回{value: xxx, done: true},其中xxx是return语句的返回值。之后永远是{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提问:下面代码会有什么结果?

function* g() {
    var o = 1;
    yield o++;
    yield o++;
    yield o++;

}
var gen = g();

console.log(gen.next()); // 1

var xxx = g();

console.log(gen.next()); // 2
console.log(xxx.next()); // 1
console.log(gen.next()); // 3

答:见上面注释。每个迭代器之间互不干扰,作用域独立。

继续提问:如果第二个yield o++;改成yield;会怎样?

答:那么指针指向这个yield的时候,返回{value: undefined, done: false}。

继续提问:如果第二个yield o++;改成o++;yield;会怎样?

答:那么指针指向这个yield的时候,返回{value: undefined, done: false},因为返回的永远是yield后面的那个表达式的值。

所以现在可以看出,每次调用next方法,内部指针就从函数头部或上一次停下来的地方开始执行,直到遇到下一个yield语句(或return语句)为止。换言之,Generator函数是分段执行的,yield语句是暂停执行的标记,而next方法可以恢复执行。

总之,每调用一次Generator函数,就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代表Generator函数的内部指针。以后,每次调用迭代器对象的next方法,就会返回一个有着value和done两个属性的对象。value属性表示当前的内部状态的值,是yield语句后面那个表达式的值;done属性是一个布尔值,表示是否遍历结束。

所以可以看出,Generator 函数的特点就是:

  • 1、分段执行,可以暂停
  • 2、可以控制阶段和每个阶段的返回值
  • 3、可以知道是否执行到结尾

yield语句

迭代器对象的next方法的运行逻辑如下。

(1)遇到yield语句,就暂停执行后面的操作,并将紧跟在yield后面的那个表达式的值,作为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

(2)下一次调用next方法时,再继续往下执行,直到遇到下一个yield语句。

(3)如果没有再遇到新的yield语句,就一直运行到函数结束,直到return语句为止,并将return语句后面的表达式的值,作为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

(4)如果该函数没有return语句,则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为undefined。

yield语句与return语句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

相似之处在于,都能返回紧跟在语句后面的那个表达式的值。

区别在于每次遇到yield,函数暂停执行,下一次再从该位置继续向后执行,而return语句不具备位置记忆的功能。一个函数里面,只能执行一次(或者说一个)return语句,但是可以执行多次(或者说多个)yield语句。正常函数只能返回一个值,因为只能执行一次return;Generator函数可以返回一系列的值,因为可以有任意多个yield。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Generator生成了一系列的值,这也就是它的名称的来历(在英语中,generator这个词是“生成器”的意思)。

注意:yield语句只能用于function的作用域,如果function的内部还定义了其他的普通函数,则函数内部不允许使用yield语句。

注意:yield语句如果参与运算,必须用括号括起来。

console.log(3 + yield 4); // 语法错误
console.log(3 + (yield 4)); // 打印7

next方法可以有参数

一句话说,next方法参数的作用,是为上一个yield语句赋值。由于yield永远返回undefined,这时候,如果有了next方法的参数,yield就被赋了值,比如下例,原本a变量的值是0,但是有了next的参数,a变量现在等于next的参数,也就是11。

next方法的参数每次覆盖的一定是undefined。next在没有参数的时候,函数体里面写let xx = yield oo;是没意义的,因为xx一定是undefined。

function* g() {
    var o = 1;
    var a = yield o++;
    console.log('a = ' + a);
    var b = yield o++;
}
var gen = g();

console.log(gen.next());
console.log('------');
console.log(gen.next(11));

得到:

手写generator核心原理,再也不怕面试官问我generator原理_第1张图片

首先说,console.log(gen.next());的作用就是输出了{value: 1, done: false},注意var a = yield o++;,由于赋值运算是先计算等号右边,然后赋值给左边,所以目前阶段,只运算了yield o++,并没有赋值。

然后说,console.log(gen.next(11));的作用,首先是执行gen.next(11),得到什么?首先:把第一个yield o++重置为11,然后,赋值给a,再然后,console.log('a = ’ + a);,打印a = 11,继续然后,yield o++,得到2,最后打印出来。

从这我们看出了端倪:带参数跟不带参数的区别是,带参数的情况,首先第一步就是将上一个yield语句重置为参数值,然后再照常执行剩下的语句。总之,区别就是先有一步先重置值,接下来其他全都一样。

这个功能有很重要的语法意义,通过next方法的参数,就有办法在Generator函数开始运行之后,继续向函数体内部注入值。也就是说,可以在Generator函数运行的不同阶段,从外部向内部注入不同的值,从而调整函数行为。

提问:第一个.next()可以有参数么?
答:设这样的参数没任何意义,因为第一个.next()的前面没有yield语句。

for…of循环

for…of循环可以自动遍历Generator函数时生成的Iterator对象,且此时不再需要调用next方法。for…of循环的基本语法是:

for (let v of foo()) {
  console.log(v);
}

其中foo()是迭代器对象,可以把它赋值给变量,然后遍历这个变量。

function* foo() {
  yield 1;
  yield 2;
  yield 3;
  yield 4;
  yield 5;
  return 6;
}

let a = foo();

for (let v of a) {
  console.log(v);
}
// 1 2 3 4 5

上面代码使用for…of循环,依次显示5个yield语句的值。这里需要注意,一旦next方法的返回对象的done属性为true,for…of循环就会中止,且不包含该返回对象,所以上面代码的return语句返回的6,不包括在for…of循环之中。

下面是一个利用Generator函数和for…of循环,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例子。

斐波那契数列是什么?它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这个数列前两项是0和1,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function* fibonacci() {
  let [prev, curr] = [0, 1];
  for (;;) { // 这里请思考:为什么这个循环不设定结束条件?
    [prev, curr] = [curr, prev + curr];
    yield curr;
  }
}

for (let n of fibonacci()) {
  if (n > 1000) {
    break;
  }
  console.log(n);
}

2.手写generator核心原理

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一步步探究Generator的实现原理:

function* foo() {
  yield 'result1'
  yield 'result2'
  yield 'result3'
}
  
const gen = foo()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result1", done: false}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result2", done: false}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result3", done: false}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看到这种整齐的结构,我想起了switch case,也是这么地整齐,所以这两种之间应该存在一种关系。

我们尝试写一个用switch/case来实现下:

function gen$(nextStep) {
    while (1) {
        switch (nextStep) {
            case 0:
                return 'result1';
            case 2:
                return 'result2';
            case 4:
                return 'result3';
            case 6:
                return undefined;
        }
    }
}

如代码所示,我们每次调用gen$然后传对应的参数,就能返回对应的值(也就是原本函数yield后面的值)

但是nextStep应该是一个自动增加的函数,应该不是我们传进去的。所以这里应该用一个闭包来实现

function gen$() {
    var nextStep = 0
    return function () {
        while (1) {
            switch (nextStep) {
                case 0:
                    nextStep = 2;
                    return 'result1';

                case 2:
                    nextStep = 4;
                    return 'result2';

                case 4:
                    nextStep = 6;
                    return 'result3';

                case 6:
                    return undefined
            }
        }
    }
}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

var a = gen$()

获得内函数。
这样每次执行

a()

nextStep就会改成下一次执行a()应该对应的值,并且返回相应的result了。

但是generator的底层原理不是用闭包的。而是用一个全局变量,因为这样为了后面的实现方便很多,为了遵循原理,我们改成用全局变量来实现。

先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context = {
  prev:0,
  next:0
}
function gen$(context) {
    while (1) {
        switch (context.prev = context.next) {
            case 0:
                context.next = 2;
                return 'result1';

            case 2:
                context.next = 4;
                return 'result2';

            case 4:
                context.next = 6;
                return 'result3';

           case 6:
                    return undefined
        }
    }
}

第一次执行gen$(context),swtich判断的时候,是用prev来判断这一次应该执行那个case,执行case时再改变next的值,next表示下次应该执行哪个case。第二次执行gen$(context)的时候,将next的值赋给prev。

但是直接返回这么一个值是不对的。我们看前面的例子是返回一个对象。那该怎么实现呢?

再把例子搬下来:

function* foo() {
  yield 'result1'
  yield 'result2'
  yield 'result3'
}
  
const gen = foo()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result1", done: false}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result2", done: false}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result3", done: false}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我们发现 gen 有next这个方法。所以可以判断出 执行foo返回的应该是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有next这个方法。所以我们初步实现foo的转化后的函数。

let foo = function () {
    return {
        next: function () {

        }
    }
}

而每次执行next,就会返回拥有value和done的对象,

所以,可以完善返回值

let foo = function () {
  return {
      next: function () {
          return {
              value,
              done
          }
      }
  }
}

但是我们这里还没定义这value和done啊,该怎么定义呢?

我们先看value的实现。我们在上面实现gen 的 时 候 , 就 发 现 它 返 回 的 是 v a l u e 了 。 所 以 可 以 在 这 里 获 取 ‘ 的时候,就发现它返回的是value了。所以可以在这里获取` valuegen`的返回值作为value。

 let foo = function () {
            return {
                next: function () {
                    value = gen$(context)
                    return {
                        value,
                        done
                    }
                }
            }
        }

那done怎么定义呢?

其实done作为一个全局状态表示generator是否执行结束,因此,我们可以在

context里定义,默认值为false。

var context = {
  next:0,
  prev: 0,
  done: false,

}

所以,每次返回,直接返回context.done就可以了

let foo = function () {
    return {
        next: function () {
            value = gen$(context);
            done = context.done
            return {
                value,
                done
            }
        }
    }
}

那done是怎么改变为true的。我们知道,generator执行到后面,就会返回done:true。我们可以看例子的第四个执行结果

function* foo() {
  yield 'result1'
  yield 'result2'
  yield 'result3'
}
  
const gen = foo()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result1", done: false}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result2", done: false}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result3", done: false}
console.log(gen.next())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因此,我们需要在最后一次执行gen$的时候改变context.done的值。

思路,给context添加一个stop方法。用来改变自身的done为true。在执行$gen的时时候让context执行stop就好

var context = {
  next:0,
  prev: 0,
  done: false,
  新增代码
  stop: function stop () {
    this.done = true
  }
}

function gen$(context) {
    while (1) {
        switch (context.prev = context.next) {
            case 0:
                context.next = 2;
                return 'result1';

            case 2:
                context.next = 4;
                return 'result2';

            case 4:
                context.next = 6;
                return 'result3';

            case 6:
                新增代码
                context.stop();
                return undefined
        }
    }
}
let foo = function () {
    return {
        next: function () {
            value = gen$(context);
            done = context.done
            return {
                value,
                done
            }
        }
    }
}

这样执行到case为6的时候就会改变done的值了。

实际上这就是generator的大致原理

并不难理解,我们分析一下流程:

我们定义的function*生成器函数被转化为以上代码

转化后的代码分为三大块:

gen$(_context)由yield分割生成器函数代码而来

context对象用于储存函数执行上下文

迭代器法定义next(),用于执行gen$(_context)来跳到下一步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Generator实现的核心在于上下文的保存,函数并没有真的被挂起,每一次yield,其实都执行了一遍传入的生成器函数,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间用了一个context对象储存上下文,使得每次执行生成器函数的时候,都可以从上一个执行结果开始执行,看起来就像函数被挂起了一样」

3.参照源码实现Context类

不过,我们这里的context是个全局对象啊?我们都知道如果是下面这种情况:

function* g() {
    var o = 1;
    yield o++;
    yield o++;
    yield o++;

}
var gen = g();

console.log(gen.next()); // 1

var xxx = g();

console.log(gen.next()); // 2
console.log(xxx.next()); // 1
console.log(gen.next()); // 3

我们发现 每个迭代器之间互不干扰,作用域独立。

也就是说每个迭代器的context是独立的。但是与我们目前实现的一个全局context不一致,这个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所以看下源码。

利用babel将下面代码转化一下

function* foo() {
  yield 'result1'
  yield 'result2'
  yield 'result3'
}

我们可以在babel官网上在线转化这段代码,看看ES5环境下是如何实现Generator的:

"use strict";

var _marked =
/*#__PURE__*/
regeneratorRuntime.mark(foo);

function foo() {
  return regeneratorRuntime.wrap(function foo$(_context) {
    while (1) {
      switch (_context.prev = _context.next) {
        case 0:
          _context.next = 2;
          return 'result1';

        case 2:
          _context.next = 4;
          return 'result2';

        case 4:
          _context.next = 6;
          return 'result3';

        case 6:
        case "end":
          return _context.stop();
      }
    }
  }, _marked);
}

看源码,你可能觉得跟我们实现的有点不一样,实际上结构是基本一样的,基本都是分成那三部分

发现源码是将我们的gen$(context)方法传入了wrap中。

我们看下wrap方法

function wrap(innerFn, outerFn, self) {
  var generator = Object.create(outerFn.prototype);
  var context = new Context([]);
  generator._invoke = makeInvokeMethod(innerFn, self, context);

  return generator;
}

发现它是每生foo()执行一次 ,就会执行一次wrap方法,而在wrap方法里就会new 一个Context对象。这就说明了每个迭代器的context是独立的。

Soga原来如此~~~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实现独立context还是 把context改成一个类。

在执行var gen = g();的时候再生成context实例即可:

class Context {
    constructor() {
        this.next = 0
        this.prev = 0
        this.done = false
    }
    top() {
        this.done = true
    }
}
let foo = function () {
    var context = new Context() 新增代码
    return {
        next: function () {
            value = gen$(context);
            done = context.done
            return {
                value,
                done
            }
        }
    }
}

4.参照源码实现参数值的保存

好了,这个独立context问题解决。但是发现哈有一个问题:

function* foo() {
    var a = yield 'result1'
    console.log(a);
    yield 'result2'
    yield 'result3'
}

const gen = foo()
console.log(gen.next().value)
console.log(gen.next(222).value)
console.log(gen.next().value)

我们发现这里用var a 来接收传入的参数。

当我们第一次执行gen.next(),foo内部会执行到yield这里。还没给a赋值

当我们第二次执行gen.next(),foo内部会再第一个yield这里执行。把传入的参数222赋值给a


那原理是怎么实现的呢?我依旧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再看下源码。

将下面代码babel一下

function* foo() {
            var a = yield 'result1'
            console.log(a);
            yield 'result2'
            yield 'result3'
        }
"use strict";

var _marked = /*#__PURE__*/regeneratorRuntime.mark(foo);

function foo() {
  var a; 在这里定义
  return regeneratorRuntime.wrap(function foo$(_context) {
    while (1) {
      switch (_context.prev = _context.next) {
        case 0:
          _context.next = 2;
          return 'result1';

        case 2:
          a = _context.sent; 在这里赋值
          console.log(a);
          _context.next = 6;
          return 'result2';

        case 6:
          _context.next = 8;
          return 'result3';

        case 8:
        case "end":
          return _context.stop();
      }
    }
  }, _marked);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7Cgk9n5i-1597050561704)(https://imgkr2.cn-bj.ufileos.com/6d5ba3f1-0ae6-41b9-b848-cc4dbc064100.png?UCloudPublicKey=TOKEN_8d8b72be-579a-4e83-bfd0-5f6ce1546f13&Signature=sDcsrCFZ70mTR%252Bf8WR9e4o6Pvew%253D&Expires=1597127921)]

可见。是将我们在generator定义的变量提到foo函数顶部了。作为一个闭包的变量。

因此,居于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完善一下我们的代码。

如果我们在nenerator定义了xxx这个变量,那么就会被提升到函数顶部

function gen$(context) {
    var xxx;新增代码
    while (1) {
        switch (context.prev = context.next) {
            case 0:
                context.next = 2;
                return 'result1';

            case 2:
            
                context.next = 4;
                return 'result2';

            case 4:
                context.next = 6;
                return 'result3';

            case 6:
              
                context.stop();
                return undefined
        }
    }
}

如果我们将出传入的参数赋值给这个变量

那么

参数就会作为Context的参数。将传入的参数保存到context中。

let foo = function () {
    var context = new Context(222) //修改代码
    return {
        next: function () {
            value = gen$(context);
            done = context.done
            return {
                value,
                done
            }
        }
    }
}

然后在gen$()执行的时候再赋值给变量

function gen$(context) {
    var xxx;
    while (1) {
        switch (context.prev = context.next) {
            case 0:
                context.next = 2;
                return 'result1';

            case 2:
                xxx = context._send 新增代码
                context.next = 4;
                return 'result2';

            case 4:
                context.next = 6;
                return 'result3';

            case 6:
                
                context.stop();
                return undefined
        }
    }
}

5.完结(撒花环节)

到这里 就 大概完成了,撒花撒花~~~~~~~~~~~~~~

有什么建议或者疑问欢迎下边评论,觉得可以点个赞支持一下,谢谢!

参考文献

理解 ES6 Generator 函数:https://www.jianshu.com/p/e0778b004596

Promise/async/Generator实现原理解析:https://www.cnblogs.com/pingan8787/p/13069433.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