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进程(Daemon Process),也就是通常说的 Daemon 进程(精灵进程),是 Linux 中的后台服务进程。它是一个生存期较长的进程,通常独立于控制终端并且周期性地执行某种任务或等待处理某些发生的事件。
守护进程是个特殊的孤儿进程,这种进程脱离终端,为什么要脱离终端呢?之所以脱离于终端是为了避免进程被任何终端所产生的信息所打断,其在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也不在任何终端上显示。由于在 Linux 中,每一个系统与用户进行交流的界面称为终端,每一个从此终端开始运行的进程都会依附于这个终端,这个终端就称为这些进程的控制终端,当控制终端被关闭时,相应的进程都会自动关闭。
Linux 的大多数服务器就是用守护进程实现的。比如,Internet 服务器 inetd,Web 服务器 httpd 等。
常见的守护进程包括系统日志进程syslogd、 web服务器httpd、邮件服务器sendmail和数据库服务器mysqld等。
守护进程一般在系统启动时开始运行,除非强行终止,否则直到系统关机都保持运行。守护进程经常以超级用户(root)权限运行,因为它们要使用特殊的端口(1-1024)或访问某些特殊的资源。
一个守护进程的父进程是init进程,因为它真正的父进程在fork出子进程后就先于子进程exit退出了,所以它是一个由init继承的孤儿进程。守护进程是非交互式程序,没有控制终端,所以任何输出,无论是向标准输出设备stdout还是标准出错设备stderr的输出都需要特殊处理。
守护进程的名称通常以d结尾,比如sshd、xinetd、crond等。
镜像(Mirroring)是一种文件存储形式,是冗余的一种类型,一个磁盘上的数据在另一个磁盘上存在一个完全相同的副本即为镜像。可以把许多文件做成一个镜像文件,与GHOST等程序放在一个盘里用GHOST等软件打开后,又恢复成许多文件,RAID 1和RAID 10使用的就是镜像。常见的镜像文件格式有ISO、BIN、IMG、TAO、DAO、CIF、FCD。
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它使用系统软件所提供的基础服务(功能),衔接网络上应用系统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的应用,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它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但是普遍接受IDC的定义: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中间件:中间件=平台+通信,这也就限定了只有用于分布式系统中才能叫中间件,同时也把它与支撑软件和实用软件区分开来。
挂载(mounting)是指由操作系统使一个存储设备(诸如硬盘、CD-ROM或共享资源)上的计算机文件和目录可供用户通过计算机的文件系统访问的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当计算机关机时,每个已挂载存储都将经历一次卸载,以确保所有排队的数据被写入,并保证介质上文件系统结构的完整性。
在某些操作系统中,作业(job)是计算机操作者(或是一个叫做作业调度器的程序)交给操作系统的执行单位。
作业包括程序、相应的数据和作业说明书
集群就是指一组(若干个)相互独立的计算机,利用高速通信网络组成的一个较大的计算机服务系统,每个集群节点(即集群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是运行各自服务的独立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之间可以彼此通信,协同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系统资源和数据,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
当用户请求集群系统时,集群给用户的感觉就是一个单一独立的服务器,而实际上用户请求的是一组集群服务器。
若要用一句话描述集群,即一堆服务器合作做同一件事,这些机器可能需要统一协调管理,可以分布在一个机房,也可以分布在全国全球各个地区的多个机房。
使用集群的目的:
高性能
价格有效性
可伸缩性
高可用性
透明性
可管理性
可编程性
计算机集群架构按功能和结构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负载均衡集群,简称LBC或者LB
高可用性集群,简称HAC
高性能计算集群,简称HPC
网格计算集群
https://www.cnblogs.com/zpcdbky/p/4652151.html
这里将句柄所能标识的所有东西(如窗口、文件、画笔等)统称为“对象”;
句柄可以理解为指针的指针;
Windows是一个以虚拟内存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很多时候,进程的代码和数据并不全部装入内存,进程的某一段装入内存后,还可能被换出到外存,当再次需要时,再装入内存。两次装入的地址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同一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会变化,那么,程序为了能准确地访问到对象呢,Windows引入了句柄;
系统为每个进程在内存中分配一定的区域,用来存放各个句柄,即一个个32位无符号整型值(32位操作系统中);
每个32位无符号整型值相当于一个指针,指向内存中的另一个区域(我们不妨称之为区域A)。而区域A中存放的正是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当对象在内存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区域A的值被更新,变为当前时刻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而在这个过程中,区域A的位置以及对应句柄的值是不发生变化的;
这种机制,用一种形象的说法可以表述为:有一个固定的地址(句柄),指向一个固定的位置(区域A),而区域A中的值可以动态地变化,它时刻记录着当前时刻对象在内存中的地址。这样,无论对象的位置在内存中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掌握了句柄的值,就可以找到区域A,进而找到该对象。而句柄的值在程序本次运行期间是绝对不变的,我们(即系统)当然可以掌握它;
所谓“唯一”、“不变”是指在程序的一次运行中。如果本次运行完,关闭程序,再次启动程序运行,那么这次运行中,同一对象的句柄的值和上次运行时比较,一般是不一样的;
句柄是对象生成时系统指定的,属性是只读的,程序员不能修改句柄;
不同的系统中,句柄的大小(字节数)是不同的,可以使用sizeof()来计算句柄的大小;
通过句柄,程序员只能调用系统提供的服务(即API调用),不能像使用指针那样,做其它的事;
https://blog.csdn.net/cherrylvlei/article/details/79185576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489873
在计算机世界中,由于进程之间相互独立,信息无法交互。而计算机中的管道,就是一种解决进程间信息交互问题的手段;
管道类型分为两种: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
匿名管道:不带名字标识的管道,用于父进程与其子进程之间的通信;
命名管道:带有名字标识符的管道,支持任意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的信息通信方式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而管道属于半双工通信;
半双工通信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但不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必须交替进行;
对于平常的bash和shell命令使用,是涉及不到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这两个概念的,这两类管道一般出现在系统编程当中;
在bash和shell中,通常用 |
在两个命令之间创建管道,这个“|”叫管道命令符;
管道命令符 |
的作用是串联起一组命令的输入输出数据流。简单来讲就是,前一个命令执行后不回显结果,而是把结果通过“|”传递给后一个命令,以此类推直到没有管道符后终止命令,并回显最终结果。
管道本质上就是一个文件,前面的进程以写方式打开文件,后面的进程以读方式打开。这样前面写完后面读,于是就实现了通信;
实际上管道的设计也是遵循UNIX的“一切皆文件”设计原则的,它本质上就是一个文件。Linux系统直接把管道实现成了一种文件系统,借助VFS给应用程序提供操作接口。
虽然实现形态上是文件,但是管道本身并不占用磁盘或者其他外部存储的空间。在Linux的实现上,它占用的是内存空间。所以,Linux上的管道就是一个操作方式为文件的内存缓冲区。
https://blog.csdn.net/mengxingyuanlove/article/details/50986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