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代码

目录

1.基本原理

2. 算法原理

2.1 算法优缺点

3.总结

4.K近邻实现和探究

思想:

4.1收集数据集

4.2统一数据集大小

4.3导入数据集

4.4分割数据集

4.5K邻近算法

 4.6 测试

五.实验结果及总结


1.基本原理


        k最近邻(k-Nearest Ne ighbor)算法是比较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它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它的思想很简单: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多个最近邻(最相似〉的样本中的大多数都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第一个字母k可以小写,表示外部定义的近邻数量。

        简而言之,就是让机器自己按照每一个点的距离,距离近的为一类。

2. 算法原理


        knn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未标记样本的类别,由距离其最近的k个邻居投票来决定。
        具体的,假设我们有一个已标记好的数据集。此时有一个未标记的数据样本,我们的任务是预测出这个数据样本所属的类别。knn的原理是,计算待标记样本和数据集中每个样本的距离,取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待标记的样本所属类别就由这k个距离最近的样本投票产生。
假设X_test为待标记的样本,X_train为已标记的数据集,算法原理的伪代码如下:

遍历X_train中的所有样本,计算每个样本与X_test的距离,并把距离保存在Distance数组中。
对Distance数组进行排序,取距离最近的k个点,记为X_knn。
在X_knn中统计每个类别的个数,即class0在X_knn中有几个样本,class1在X_knn中有几个样本等。
待标记样本的类别,就是在X_knn中样本个数最多的那个类别。


2.1 算法优缺点


优点:准确性高,对异常值和噪声有较高的容忍度。
缺点:计算量较大,对内存的需求也较大。


3.总结

 其算法参数是k,参数选择需要根据数据来决定。

k值越大,模型的偏差越大,对噪声数据越不敏感,当k值很大时,可能造成欠拟合;
k值越小,模型的方差就会越大,当k值太小,就会造成过拟合。

4.K近邻实现和探究

思想:

将数据集导入后,把图片展平成一维向量,然后再根据不同图片的向量计算距离,测试时循环变化K值,嵌套循环测试集,定义一个count计数预测正确的个数,最后算出预测角度。

4.1收集数据集

羽毛球数据集图片:

篮球数据集图片:

4.2统一数据集大小

import os
import re
import sys

# 统一图片格式

fileList = os.listdir(r"D:\desttop\羽毛球")
# 输出此文件夹中包含的文件名称
print("修改前:" + str(fileList)[1])
# 得到进程当前工作目录
currentpath = os.getcwd()
# 将当前工作目录修改为待修改文件夹的位置
os.chdir(r"D:\desttop\羽毛球")
# 名称变量
num = 1
# 遍历文件夹中所有文件
for fileName in fileList:
    # 匹配文件名正则表达式
    pat = ".+\.(jpg|jpeg|JPG)"
    # 进行匹配
    pattern = re.findall(pat, fileName)
    # 文件重新命名
    os.rename(fileName, "badmianton_" + str(num) + ".jpg")
    # fileName.resize(256, 256)
    # 改变编号,继续下一项
    num = num + 1
print("***************************************")
# 改回程序运行前的工作目录
os.chdir(currentpath)

4.3导入数据集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import operator
import os

#导入数据集
def loding_data():
    X=[]
    Y=[]
    for filename in os.listdir(r"D:/desttop/bascketball"):  #数据集文件夹的绝对地址         
        filenames = 'D:/desttop/bascketball/'+filename
        
        img = cv2.imread(filenames,1)
        #进行归一化处理
        img = (img - np.min(img)) / (np.max(img) - np.min(img))
        X.append(img.flatten())
        Y.append('basketball')    

    for filename in os.listdir(r"D:/desttop/badmainton"):             
        filenames = 'D:/desttop/badmainton/'+filename
        
        img = cv2.imread(filenames,1)
        #归一化
        img = (img - np.min(img)) / (np.max(img) - np.min(img))

        X.append(img.flatten())
        Y.append('badmainton')
    data = np.array(X)
    labels = np.array(Y)
    # print(labels)
    return X, Y

4.4分割数据集

X,Y=loding_data()
# 分离训练数据集和评估数据集
# 设置评估集占比
test_size=1/3
# 设置随机种子,保证训练集和评估集的不变性
seed=4
# 训练特征,评估特征,训练标签,评估标签
X_train,X_test,Y_train,Y_test=train_test_split(X,Y,test_size=test_size,random_state=seed)
#因为下面用到列,转换成数组
X_train = np.array(X_train)
X_test = np.array(X_test)
Y_train = np.array(Y_train)
Y_test = np.array(Y_test)

4.5K邻近算法

#K邻近算法
def classify0(inX,dataSet,labels,k):
    dataSetsize = dataSet.shape[0]
    diffMat = np.tile(inX,(dataSetsize,1))-dataSet
    sqiDiffMat = diffMat**2
    sqiDistances = sqiDiffMat.sum(axis=1)
    distances = sqiDistances**0.5
    sortedDistIndicies = distances.argsort()
    classCount = {}
    for i in range(k):
        voteIlabel = labels[sortedDistIndicies[i]]
        classCount[voteIlabel] = classCount.get(voteIlabel,0) + 1
    sortedClassCount = sorted(classCount.items(),
    key = operator.itemgetter(1),reverse=True)
    return sortedClassCount[0][0]


 4.6 测试

for k in range(len(X_train)):
    count = 0
    for i in range(len(X_test)):
        a=classify0(X_test[i],X_train,Y_train,k+1)
        if a == Y_test[i]:
            count += 1
    ac = count / len(Y_test)
    print(f'K的值{k+1},预测精度{ac}')

五.实验结果及总结

K近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代码_第1张图片

1.K小的时候,预测精度很高,说明两个类别差距大。 

 2.K大的时候,预测精度慢慢减小,是因为数据集选择不好,图片背景影响了判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邻算法,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