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在Java应用程序中,一个类Class只有一个实例存在.
单例模式属于对象创建型模式,其意图是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对一些类来说,只有一个实例是很重要的,虽然系统中可以有许多打印机,但却只应该有一个打印机假脱机,只应该有一个文件系统和一个窗口管理器,一个数字滤波器只能有一个A/D转换器,一个会计系统只能专用于一个公司。怎样才能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且这个实例易于被访问,一个全局变量使得一个对象可以被访问,但它不能防止你实例化多个对象,一个更好的方法是让类自身负责保存他的唯一实例。这个类可以保证没有其他实例可以被创建,并且它可以提供一个访问该实例的方法,这就是Singleton模式。
1)系统资源,如文件路径,数据库链接,系统常量等
2)全局状态化类,类似AutomicInteger的使用
1)节省内存有利于垃圾回收
2)只能使用在特定的环境下,受限制于JVM和容器
单例作用范围的前提是在一个ClassLoad下。所以像分布式应用EJB就要用其它的方式来解决单例问题。
分别列出多种实现方式,各分析其优缺点
1 class Singleton{ 2 private Singleton(){} 3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4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return singleton;} 5 }
该实现只要在一个ClassLoad下就会提供一个对象的单例。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不管该资源是否被请求,它都会创建一个对象,占用jvm内存。从lazy initialization思想出发,出现了下2的写法
1 class Singleton{ 2 private Singleton(){} 3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4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5 if(singleton==null) 6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7 return singleton; 8 } 9 }
该实现方法加了同步锁,可以有效防止多线程在执行getInstance方法得到2个对象。
缺点:只有在第一次调用的时候,才会出现生成2个对象,才必须要求同步。而一旦singleton 不为null,系统依旧花费同步锁开销,有点得不偿失。
因此再改进出现写法3
1 class Singleton{ 2 private Singleton(){} 3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4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5 if(singleton==null)//1 6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2 7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3 8 } 9 return singleton; 10 } 11 }
这种写法减少了锁开销,但是在如下情况,却创建了2个对象:
a:线程1执行到1挂起,线程1认为singleton为null
b:线程2执行到1挂起,线程2认为singleton为null
c:线程1被唤醒执行synchronized块代码,走完创建了一个对象
d:线程2被唤醒执行synchronized块代码,走完创建了另一个对象
所以看出这种写法,并不完美。
1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2 if(singleton==null)//1 3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2 4 if(singleton==null)//3 5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4 6 } 7 return singleton; 8 }
在同步锁代码块内部,再判断一次对象是否为null,为null才创建对象。这种写法已经接近完美:
a:线程1执行到1,已经进入synchronized的时候,线程挂起,线程1占有Singleton.class资源锁;
b:线程2执行到1,当它准备synchronized块时,因为Singleton.class被占用,线程2阻塞;
c:线程1被唤醒,判断出对象为null,执行完创建一个对象
d:线程2被唤醒,判断出对象不为null,不执行创建语句
如此分析,发现似乎没问题。
但是实际上并不能保证它在单处理器或多处理器上正确运行;
问题就出现在singleton = new Singleton()这一行代码。它可以简单的分成如下三个步骤:
mem= singleton();//1
instance = mem;//2
ctorSingleton(instance);//3
这行代码先在内存开辟空间,赋给singleton的引用,然后执行new 初始化数据,但是注意初始化是要消耗时间。如果此时线程3在执行步骤1的时候,发现singleton 为非null,就直接返回,那么线程3返回的其实是一个没构造完成的对象。
我们期望1,2,3 按照反序执行,但是实际jvm内存模型,并没有明确的有序指定。
这归咎于java的平台的内存模型允许“无序写入”。
代码如下:
1 class Singleton{ 2 private Singleton(){} 3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singleton ; 4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5 if(singleton==null)//1 6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2 7 if(singleton==null)//3 8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9 } 10 return singleton; 11 } 12 }
Volatile 变量具有 synchronized
的可见性特性,但是不具备原子特性。这就是说线程能够自动发现 volatile 变量的最新值。
而volatile使用时有明确的规定:
—— 只有在状态真正独立于程序内其他内容时才能使用 volatile。
但是5的写法,虽然理论上似乎可以解决无序写入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个人觉得这里对volatile语法说的不够详细,想知道详细的可以看这篇转帖Java 理论与实践: 正确使用 Volatile 变量 )
1)使用同步锁方法,内部锁存在不安全。
2)静态成员直接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