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main() {
uint8_t data[2];
uint16_t version;
data[0] = 0x01;
version = data[0] << 8;
data[1] = data[0] << 8;
printf("%04x \n",data[0]); //输出 0100
printf("%04x \n",data[1]); //输出 0000
printf("%04x \n",version); //输出 0100
}
int main() {
uint8_t data[2];
uint16_t version;
data[0] = 0x01;
data[1] = 0x10;
version = data[0] << 8 | data[1];
printf("%04x",version); //输出 0110
}
因为char其实是按int存的
char其实存的是整数
计算机中变量的首地址都是按4字节(32位机器)或者8字节(64位机器)对齐的。
单个char变量还是占了一个整数的内存,存的也是整数
存在char转换为int的隐式转换
内存对齐?
不知道char和short在运算前自动转换为int的原因是不是内存对齐? //认为不是,原因就是char转换为int
原因:https://blog.csdn.net/cloud323/article/details/70214871
https://www.huaweicloud.com/articles/0c0b7c13f4312edf8713e424ed82421a.html
1,基本数据类型自身的对齐值
对于char类型其自身对齐值为1;对于short类型为2;对于int、float、double类型,其自身对齐值为4(单位/byte)。
2,struct或class的自身对齐值
其成员中自身对齐值最大的那个值。如果某个成员是struct或class,找到这个成员的最大对齐值,然后与获取的类自身对齐值进行比较,较大的值就是最终的自身对齐值
tps://zhuanlan.zhihu.com/p/30007037
//32位系统
#include
struct{
int x;
char y;
}s;
int main()
{
printf("%d\n",sizeof(s); // 输出8
return 0;
}
现代计算机中内存空间都是按照 byte 划分的,从理论上讲似乎对任何类型的变量的访问可以从任何地址开始,但是实际的计算机系统对基本类型数据在内存中存放的位置有限制,它们会要求这些数据的首地址的值是某个数k(通常它为4或8)的倍数,这就是所谓的内存对齐
现在考虑4字节存取粒度的处理器取int类型变量(32位系统),该处理器只能从地址为4的倍数的内存开始读取数据。
假如没有内存对齐机制,数据可以任意存放,现在一个int变量存放在从地址1开始的联系四个字节地址中,该处理器去取数据时,要先从0地址开始读取第一个4字节块,剔除不想要的字节(0地址),然后从地址4开始读取下一个4字节块,同样剔除不要的数据(5,6,7地址),最后留下的两块数据合并放入寄存器.这需要做很多工作.
现在有了内存对齐的,int类型数据只能存放在按照对齐规则的内存中,比如说0地址开始的内存。那么现在该处理器在取数据时一次性就能将数据读出来了,而且不需要做额外的操作,提高了效率。
从 char 到 int 属于“从短到长”的转换,而从 int 到 char 则为“从长到短”的转换。
短到长时,系统会自动提升,会将1个字节的char类型数据扩充到4个字节(32位系统),对于无符号类型来说,只将int的最低字节复制为char的值,其余三个字节都为0。
长到短时,只将int的最低字节的内容复制到char类型的变量,三个高位字节被忽略,这在编译时会给出警告,但通过强制类型转换则可以避免警告出现,如 char ch = (char)int var
https://www.nowcoder.com/questionTerminal/47cd46df31e0445996787b2c27eafd96?toCommentId=17119
头表示, 在运算之前必须转换的; 竖向的箭头表示运算过程中默认转换的顺 序,也就是说, float 类型的数据在运算之前,都转换为 double 类型的数据进行运算,同理, short 和 char 类型的数据在运算之前, 都是转换为 int 类型的数据进行运算。
这里面涉及到了默认类型转换:当出现在表达式里时,有符号和无符号的char和short都会被自动转换为int类型,在需要的情况下,将自动转换为unsigned int类型,在K&C中(不是当前的C)中,float会被自动转换为double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