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IO多路复用:redis利用epoll来实现IO多路复用,将连接信息和事件放到队列中,依次放到文件事件分派器,事件分派器将事件分发给事件处理器。
查看redis支持的最大连接数,在redis.conf文件中可修改,maxclients 10000
127.0.0.1:6379> CONFIG GET maxclients
1) "maxclients"
2) "10000"
应用场景:
应用于缓存,分布式锁等场景。
常用api:
set:插入
get:获取
mset:批量插入(具有原子性)
mget:批量获取
setnx:加锁
incr:自增(每次自增1)
incrby:自增(每次自增指定的数量)
应用场景:
应用于一个key中又分为多个fields的场景中,比如购物车。
常用api:
hset:插入
hgetall:获取全部
hget:获取指定field
hdel:删除指定field
hincr:指定field自增
hsetnx:指定field加锁
缺点:
只能够对key设置过期时间,不能对key中的field设置过去时间。
应用场景:
分布式情况下模拟栈、队列等
常用api:
lpush:左边插入
lpop:左边获取(会删除元素)
rpush:右边插入
rpop:右边获取(或删除元素)
应用场景:
朋友圈点赞功能、可能认识的人、相同好友、抽奖
常用api:
sadd:插入
srem:移除(会删除元素)
spop:获取指定个数随机数(会删除元素)
sinter:获取交集
sismember:查看数据是否在集合中
sdiff:取差集,第一个set和后面set合集的差集
srandmember:取指定个数的随机数,不会删除元素
sunion:取合集
应用场景:
排行榜、热点数据列表等。
常用api:
zadd: 添加元素
zcount: 查询指定分值范围的数量
zrange: 返回score从低到高元素列表
ZRANGEBYSCORE:获取指定范围分值的元素
ZRANK:
ZREVRANGE: 返回score从高到低的元素列表
ZSCORE:获取指定元素分值
rdb持久化:
在默认情况下, Redis 将内存数据库快照保存在名字为 dump.rdb 的二进制文件中。可以对 Redis 进行设置, 让它在“ N 秒内数据集至少有 M 个改动”这一条件被满足时, 自动保存一次数据集。
比如说, 以下设置会让 Redis 在满足“ 60 秒内有至少有 1000 个键被改动”这一条件时, 自动保存一次数据集:
save 60 1000
redis默认开启rdb持久化,关闭RDB只需要将所有的save保存策略注释掉即可。
还可以手动执行命令生成RDB快照,进入redis客户端执行命令save或bgsave(主线程fork一个子进程进行后台处理)可以生成dump.rdb文件,每次命令执行都会将所有redis内存快照到一个新的rdb文件里,并覆盖原有rdb快照文件。
bgsave时的copy on write机制:
redis 借助操作系统提供的写时复制技术(Copy-On-Write, COW),在生成快照的同时,依然可以正常处理写命令。简单来说,bgsave 子进程是由主线程 fork 生成的,可以共享主线程的所有内存数据。bgsave 子进程运行后,开始读取主线程的内存数据,并把它们写入 RDB 文件。此时,如果主线程对这些数据也都是读操作,那么,主线程和 bgsave 子进程相互不影响。但是,如果主线程要修改一块数据,那么,这块数据就会被复制一份,生成该数据的副本。然后,bgsave 子进程会把这个副本数据写入 RDB 文件,而在这个过程中,主线程仍然可以直接修改原来的数据。
save和bgsave的区别:
命令 | save | bgsave |
---|---|---|
io类型 | 同步io | 异步io |
是否阻塞主线程 | 是 | 否 |
复杂度 | O(n) | O(n) |
优点 | 不会消耗额外内存 | 不会阻塞主线程 |
缺点 | 会阻塞主线程 | 主线程fork()子进程消耗额外内存 |
AOF(append only file)
快照功能并不是非常耐久(durable): 如果 Redis 因为某些原因而造成故障停机, 那么服务器将丢失最近写入、且仍未保存到快照中的那些数据。从 1.1 版本开始, Redis 增加了一种完全耐久的持久化方式: AOF 持久化,将修改的每一条指令记录进文件appendonly.aof中(先写入os cache,每隔一段时间fsync到磁盘):
appendonly yes (默认关闭)
同时你可以配置redis多久将数据fsync到磁盘一次,配置如下: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操作都同步到磁盘)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隔1s将数据同步到磁盘)
appendfsync no (不做人为控制,将数据交给操作系统来处理)
aof重写:
AOF文件里可能有太多没用指令,所以AOF会定期根据内存的最新数据生成aof文件。
重写的条件:其中64m和增长率100(都是可手动配置)。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aof文件至少要达到64M才会自动重写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aof文件重写后增长了100%则再次触发重写
RDB和AOF对比:
持久化方式 | RDB | AOF |
---|---|---|
启动优先级 | 低于AOF | 有限于RDB |
文件体积 | 二进制文件,较小 | 命令合集,体积更大 |
恢复速度 | 更快 | 相对更慢 |
数据健全性 | 可能会丢失一部分数据 | 最少只丢失一条数据 |
redis4.0混合持久化
重启 Redis 时,我们很少使用 RDB来恢复内存状态,因为会丢失大量数据。我们通常使用 AOF 日志重放,但是重放 AOF 日志性能相对 RDB来说要慢很多,这在 Redis 实例很大的情况下,启动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Redis 4.0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一个新的持久化选项——混合持久化。
这个配置是默认配置的:
# aof‐use‐rdb‐preamble yes
注意事项:
混合持久化其实就是AOF的加强版,使用混合持久化之前一定要手动开启AOF持久化。
如果开启了混合持久化,AOF在重写时,不再是单纯将内存数据转换为RESP命令写入AOF文件,而是将重写这一刻之前的内存做RDB快照处理,并且将RDB快照内容和增量的AOF修改内存数据的命令存在一起,都写入新的AOF文件,新的文件一开始不叫appendonly.aof,等到重写完新的AOF文件才会进行改名,覆盖原有的AOF文件,完成新旧两个AOF文件的替换。
于是在 Redis 重启的时候,可以先加载 RDB 的内容,然后再重放增量 AOF 日志就可以完全替代之前的 AOF 全量文件重放,因此重启效率大幅得到提升。
redis数据备策略:
redis主从原理:
如果你为master配置了一个slave,不管这个slave是否是第一次连接上Master,它都会发送一个PSYNC命令给master请求复制数据。master收到PSYNC命令后,会在后台进行数据持久化通过bgsave生成最新的rdb快照文件,持久化期间,master会继续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它会把这些可能修改数据集的请求缓存在内存中。当持久化进行完毕以后,master会把这份rdb文件数据集发送给slave,slave会把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持久化生成rdb,然后再加载到内存中。然后,master再将之前缓存在内存中的命令发送给slave。当master与slave之间的连接由于某些原因而断开时,slave能够自动重连Master,如果master收到了多个slave并发连接请求,它只会进行一次持久化,而不是一个连接一次,然后再把这一份持久化的数据发送给多个并发连接的slave。
部分数据复制流程:
如果有很多从节点,为了缓解主从复制风暴(多个从节点同时复制主节点导致主节点压力过大),可以做如下架构,让部分从节点与从节点(与主节点同步)同步数据:
管道:
客户端可以一次性发送多个请求而不用等待服务器的响应,待所有命令都发送完后再一次性读取服务的响应,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多条命令执行的网络传输开销,管道执行多条命令的网络开销实际上只相当于一次命令执行的网络开销。需要注意到是用pipeline方式打包命令发送,redis必须在处理完所有命令前先缓存起所有命令的处理结果。打包的命令越多,缓存消耗内存也越多。所以并不是打包的命令越多越好。
pipeline中发送的每个command都会被server立即执行,如果执行失败,将会在此后的响应中得到信息;也就是pipeline并不是表达“所有command都一起成功”的语义,管道中前面命令失败,后面命令不会有影响,继续执行。
redis Lua脚本:
Redis在2.6推出了脚本功能,允许开发者使用Lua语言编写脚本传到Redis中执行。使用脚本的好处如下:
哨兵架构图:
sentinel哨兵是特殊的redis服务,不提供读写服务,主要用来监控redis实例节点。
哨兵架构下client端第一次从哨兵找出redis的主节点,后续就直接访问redis的主节点,不会每次都通过sentinel代理访问redis的主节点,当redis的主节点发生变化,哨兵会第一时间感知到,并且将新的redis主节点通知给client端(这里面redis的client端一般都实现了订阅功能,订阅sentinel发布的节点变动消息)。
服务器实现哨兵操作:
复制一份sentinel.conf文件
cp sentinel.conf sentinel‐26379.conf
2、将相关配置修改为如下值:
port 26379
daemonize yes
pidfile "/var/run/redis‐sentinel‐26379.pid"
logfile "26379.log"
dir "/usr/local/redis‐5.0.3/data"
# sentinel monitor <master‐name> <ip> <redis‐port> <quorum>
# quorum是一个数字,指明当有多少个sentinel认为一个master失效时(值一般为:sentinel总数/2 +
1),master才算真正失效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168.0.60 6379 2
3、启动sentinel哨兵实例
src/redis‐sentinel sentinel‐26379.conf
4、查看sentinel的info信息
src/redis‐cli ‐p 26379
127.0.0.1:26379>info
可以看到Sentinel的info里已经识别出了redis的主从
5、可以自己再配置两个sentinel,端口26380和26381,注意上述配置文件里的对应数字都要修改
集群架构图:
redis集群是一个由多个主从节点群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群,它具有复制、高可用和分片特性。Redis集群不需要sentinel哨兵也能完成节点移除和故障转移的功能。需要将每个节点设置成集群模式,这种集群模式没有中心节点,可水平扩展,据官方文档称可以线性扩展到上万个节点(官方推荐不超过1000个节点)。redis集群的性能和高可用性均优于之前版本的哨兵模式,且集群配置非常简单 。
redis安装:
下载地址:http://redis.io/download
安装步骤:
# 安装gcc
yum install gcc
# 把下载好的redis‐5.0.3.tar.gz放在/usr/local文件夹下,并解压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3.tar.gz
tar xzf redis‐5.0.3.tar.gz
cd redis‐5.0.3
# 进入到解压好的redis‐5.0.3目录下,进行编译与安装
make
# 修改配置
daemonize yes #后台启动
# 需要注释掉bind
# bind 127.0.0.1(bind绑定的是自己机器网卡的ip,如果有多块网卡可以配多个ip,代表允许客户端通过机器的哪些网卡ip去访问,内网一般可以不配置bind,注释掉即可)
# 启动服务
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 验证启动是否成功
ps ‐ef | grep redis
# 进入redis客户端
/usr/local/redis/bin/redis‐cli
# 退出客户端
quit
# 退出redis服务:
(1)pkill redis‐server
(2)kill 进程号
(3)src/redis‐cli shutdown
redis搭建至少需要三个master节点(主要是用于mster宕机之后的新master选举半数投票机制),这里后面会说明原因。
第一步:在第一台机器的/usr/local下创建文件夹redis‐cluster,然后在其下面分别创建2个文件夾如下
(1)mkdir ‐p /usr/local/redis‐cluster
(2)mkdir 8001 8004
第一步:把之前的redis.conf配置文件copy到8001下,修改如下内容:
(1)daemonize yes
(2)port 8001(分别对每个机器的端口号进行设置)
(3)dir /usr/local/redis‐cluster/8001/(指定数据文件存放位置,必须要指定不同的目录位置,不然会
丢失数据)
(4)cluster‐enabled yes(启动集群模式)
(5)cluster‐config‐file nodes‐8001.conf(集群节点信息文件,这里800x最好和port对应上)
(6)cluster‐node‐timeout 5000
(7)# bind 127.0.0.1(bind绑定的是自己机器网卡的ip,如果有多块网卡可以配多个ip,代表允许客户端通
过机器的哪些网卡ip去访问,内网一般可以不配置bind,注释掉即可)
(8)protected‐mode no (关闭保护模式)
(9)appendonly yes
# 如果要设置密码需要增加如下配置:
(10)requirepass calvin(设置redis访问密码)
(11)masterauth calvin (设置集群节点间访问密码,跟上面一致)
第三步:把修改后的配置文件,copy到8004,修改第2、3、5项里的端口号,可以用批量替换:
:%s/源字符串/目的字符串/g
第四步:另外两台机器也需要做上面几步操作,第二台机器用8002和8005,第三台机器用8003和8006
第五步:分别启动6个redis实例,然后检查是否启动成功
(1)/usr/local/redis‐5.0.3/src/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800*/redis.conf
(2)ps ‐ef | grep redis 查看是否启动成功
第六步:用redis‐cli创建整个redis集群(redis5以前的版本集群是依靠ruby脚本redis‐trib.rb实现)
# 下面命令里的1代表为每个创建的主服务器节点创建一个从服务器节点
# 执行这条命令需要确认三台机器之间的redis实例要能相互访问,可以先简单把所有机器防火墙关掉,如果不
关闭防火墙则需要打开redis服务端口和集群节点gossip通信端口16379(默认是在redis端口号上加1W)
# 关闭防火墙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临时关闭防火墙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禁止开机启动
(1)/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zhuge ‐‐cluster create ‐‐cluster‐replicas 1 1
92.168.0.61:8001 192.168.0.62:8002 192.168.0.63:8003 192.168.0.61:8004 192.168.0.62:8005 192.
168.0.63:8006
第七步:验证集群:
(1)连接任意一个客户端即可:./redis‐cli ‐c ‐h ‐p (‐a访问服务端密码,‐c表示集群模式,指定ip地址
和端口号)
如:/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calvin ‐c ‐h 192.168.0.61 ‐p 800*
(2)进行验证: cluster info(查看集群信息)、cluster nodes(查看节点列表)
(3)进行数据操作验证
(4)关闭集群则需要逐个进行关闭,使用命令: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calvin ‐c ‐h 192.168.0.60 ‐p 800* shutdown
redis集群节点之前的通信机制
维护集群的元数据(集群节点信息,主从角色,节点数量,各节点共享的数据等)有两种方式:集中式和gossip(心跳机制) 。
集中式:
优点在于元数据的更新和读取,时效性非常好,一旦元数据出现变更立即就会更新到集中式的存储中,其他节点读取的时候立即就可以立即感知到;不足在于所有的元数据的更新压力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可能导致元数据的存储压力。 很多中间件都会借助zookeeper集中式存储元数据。
gossip:
gossip协议包含多种消息,包括ping,pong,meet,fail等等。
meet:某个节点发送meet给新加入的节点,让新节点加入集群中,然后新节点就会开始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
ping:每个节点都会频繁给其他节点发送ping,其中包含自己的状态还有自己维护的集群元数据,互相通过ping交换元数据(类似自己感知到的集群节点增加和移除,hash slot信息等);
pong: 对ping和meet消息的返回,包含自己的状态和其他信息,也可以用于信息广播和更新;
fail : 某个节点判断另一个节点fail之后,就发送fail给其他节点(Master),通知其他节点,指定的节点宕机了。
gossip协议的优点在于元数据的更新比较分散,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更新请求会陆陆续续,打到所有节点上去更新,有一定的延时,降低了压力;缺点在于元数据更新有延时可能导致集群的一些操作会有一些滞后。
gossip通信的10000端口:
redis节点之间内部通信都是在对外提供的端口号的基础上加上10000。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其他节点发送ping消息,同时接收其他节点返回的pong消息,称之为心跳机制。
网络抖动:
网络抖动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突然之间部分连接变得不可访问,然后很快又恢复正常。
为解决这种问题,Redis Cluster 提供了一种选项clusternodetimeout,表示当某个节点持续 timeout 的时间失联时,才可以认定该节点出现故障,需要进行主从切换。如果没有这个选项,网络抖动会导致主从频繁切换 (数据的重新复制)。这个配置的值可以设置稍微大一点比如:5000ms。
Redis集群选举原理
当slave发现自己的master变为FAIL状态时(这是过了配置的timeOut时间之后发起),便尝试进行Failover,以期成为新的master。由于挂掉的master可能会有多个slave,从而存在多个slave竞争成为master节点的过程, 其过程如下:
从节点并不是在主节点一进入 FAIL 状态就马上尝试发起选举,而是有一定延迟,一定的延迟确保我们等待FAIL状态在集群中传播,slave如果立即尝试选举,其它masters或许尚未意识到FAIL状态,可能会拒绝投票
延迟计算公式:
DELAY = 500ms + random(0 ~ 500ms) + SLAVE_RANK * 1000ms
SLAVE_RANK表示此slave已经从master复制数据的总量的rank。Rank越小代表已复制的数据越新。这种方式下,持有最新数据的slave将会首先发起选举(理论上)。
集群脑裂数据丢失问题
redis集群没有过半机制会有脑裂问题,网络分区导致脑裂后多个主节点对外提供写服务,一旦网络分区恢复,会将其中一个主节点变为从节点,这时会有大量数据丢失。规避方法可以在redis配置里加上参数(这种方法不可能百分百避免数据丢失,参考集群leader选举机制):(master节点最少同步写到几个slave才会返回ack个client)min‐slaves‐to‐write 1 //写数据成功最少同步的slave数量,这个数量可以模仿大于半数机制配置,比如集//群总共三个节点可以配置1,加上leader就是2,超过了半数注意:(最好不设置)这个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集群的可用性,比如slave要是少于1个,这个集群就算leader正常也不能提供服务了,需要具体场景权衡选择。
集群是否完整才能对外提供服务]
当redis.conf的配置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为no时,表示当负责一个插槽的主库下线且没有相应的从库进行故障恢复时,集群仍然可用,如果为yes则集群不可用。
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 no #(redis默认未开启)
Redis集群为什么至少需要三个master节点,并且推荐节点数为奇数?
因为新master的选举需要大于半数的集群master节点同意才能选举成功,如果只有两个master节点,当其中一个挂了,是达不到选举新master的条件(半数master节点投递ack)的。奇数个master节点可以在满足选举该条件的基础上节省一个节点,比如三个master节点和四个master节点的集群相比,大家如果都挂了一个master节点都能选举新master节点,如果都挂了两个master节点都没法选举新master节点了,所以奇数的master节点更多的是从节省机器资源角度出发说的。
红锁(readLock)
目的:对共享资源做互斥访问。
因此antirez提出了新的分布式锁的算法Redlock,它基于N个完全独立的Redis节点(通常情况下N可以设置成5)。运行Redlock算法的客户端依次执行下面各个步骤,来完成 获取锁 的操作:
Redis集群对批量操作命令的支持
对于类似mset,mget这样的多个key的原生批量操作命令,redis集群只支持所有key落在同一slot的情况,如果有多个key一定要用mset命令在redis集群上操作,则可以在key的前面加上{XX},这样参数数据分片hash计算的只会是大括号里的值,这样能确保不同的key能落到同一slot里去,示例如下:
mset {user1}:name zhuge {user1}:age 18
哨兵leader选举流程
当一个master服务器被某sentinel视为下线状态后,该sentinel会与其他sentinel协商选出sentinel的leader进行故障转移工作。每个发现master服务器进入下线的sentinel都可以要求其他sentinel选自己为sentinel的leader,选举是先到先得。同时每个sentinel每次选举都会自增配置纪元(选举周期),每个纪元中只会选择一个sentinel的leader。如果所有超过一半的sentinel选举某sentinel作为leader。之后该sentinel进行故障转移操作,从存活的slave中选举出新的master,这个选举过程跟集群的master选举很类似。
哨兵集群只有一个哨兵节点,redis的主从也能正常运行以及选举master,如果master挂了,那唯一的那个哨兵节点就是哨兵leader了,可以正常选举新master。不过为了高可用一般都推荐至少部署三个哨兵节点。为什么推荐奇数个哨兵节点原理跟集群奇数个master节点类似。
String底层是sds:
free:(空闲长度)
len:(已用长度)
char data[ ]:(数据)
特点:
扩容:
(oldLen + add)* 2 ,如果len的长度超过:1024 * 1024 (1mb)那么每次扩容的大小是1mb。redis的底层有两个hashTable(数据字典),扩容时会将其中一个扩大为两倍,然后再redis用操作时(修改、删除)将原字典中的数据搬运到第二个数据字典中,当原字典数据搬运完后会将新的扩容后的字典作为主字典。
String编码:
int : 小于20字节会尝试将其转换为int 数字长度超过20位时转换为raw,数字转换为str时转换为raw
embtsr: 开辟了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小于或者等于44个字节的字符串,长度超过44字节转为raw
raw: sds编码,大于44字节的字符串。不可逆
面思考:E级流量怎么做日活统计?
bitMap
redis应用场景
计数器
可以对 String 进行自增自减运算,从而实现计数器功能。Redis 这种内存型数据库的读写性能非常高,很适合存储频繁读写的计数量。
分布式ID生成
利用自增特性,一次请求一个大一点的步长如 incr 2000 ,缓存在本地使用,用完再请求。
海量数据统计
位图(bitmap):存储是否参过某次活动,是否已读谋篇文章,用户是否为会员, 日活统计。
会话缓存
可以使用 Redis 来统一存储多台应用服务器的会话信息。当应用服务器不再存储用户的会话信息,也就不再具有状态,一个用户可以请求任意一个应用服务器,从而更容易实现高可用性以及可伸缩性。
分布式队列/阻塞队列
List 是一个双向链表,可以通过 lpush/rpush 和 rpop/lpop 写入和读取消息。可以通过使用brpop/blpop 来实现阻塞队列。
分布式锁实现
在分布式场景下,无法使用基于进程的锁来对多个节点上的进程进行同步。可以使用 Redis 自带的 SETNX 命令实现分布式锁。
热点数据存储
最新评论,最新文章列表,使用list 存储,ltrim取出热点数据,删除老数据。
社交类需求
Set 可以实现交集,从而实现共同好友等功能,Set通过求差集,可以进行好友推荐,文章推荐。
排行榜
sorted_set可以实现有序性操作,从而实现排行榜等功能。
延迟队列
使用sorted_set,使用 【当前时间戳 + 需要延迟的时长】做score, 消息内容作为元素,调用zadd来生产消息,消费者使用zrangbyscore获取当前时间之前的数据做轮询处理。消费完再删除任务 rem key member
List:
List是一个有序(按加入的时序排序)的数据结构,Redis采用quicklist(双端链表) 和 ziplist 作为List的底层实现。可以通过设置每个ziplist的最大容量,quicklist的数据压缩范围,提升数据存取效率
hash:
Hash 数据结构底层实现为一个字典( dict ),也是RedisBb用来存储K-V的数据结构,当数据量比较小,或者单个元素比较小时,底层用ziplist存储,数据大小和元素数量阈值可以通过如下参数设置:
hash-max-ziplist-entries 512 // ziplist 元素个数超过 512 ,将改为hashtable编码
hash-max-ziplist-value 64 // 单个元素大小超过 64 byte时,将改为hashtable编码
set数据结构:
Set 为无序的,自动去重的集合数据类型,Set 数据结构底层实现为一个value 为 null 的 字典( dict ),当数据可以用整形表示时,Set集合将被编码为intset数据结构。两个条件任意满足时Set将用hashtable存储数据。
set-max-intset-entries 512
zset数据结构:
ZSet 为有序的,自动去重的集合数据类型,ZSet 数据结构底层实现为 字典(dict) + 跳表(skiplist) ,当数据比较少同时单个元素的大小不超过64byte,用ziplist编码结构存储。
zset-max-ziplist-entries 128
zset-max-ziplist-value 64
QuickList数据结构:quickNode + ZipList(结合list数据结构处理):
SkipList(跳表):
跳表本质也是一个双向链表,链表中记录了header(头部节点)、tail(尾部节点)、length(跳表长度)、以及level(最高的层数)四个核心属性,用于增删改查node。node中的backword表示该节点指向的前置node,forword表示该节点指向的后置node。score表示该node的分值(一个node表示在zset中的一个元素)。每一个node的level不同,插入或者是查找都是从最高的level对应的node进行查找,类似于二分法,其查找时间复杂度为logN。
其中level的算法是一个随机算法,每次插入的node都会随机生成level。
GeoHash经纬度编码(适用于查找附近的人):
GeoHash是一种地理位置编码方法。 由Gustavo Niemeyer 和 G.M. Morton于2008年发明,它将地理位置编码为一串简短的字母和数字。它是一种分层的空间数据结构,将空间细分为网格形状的桶,这是所谓的z顺序曲线的众多应用之一,通常是空间填充曲线。
优点:
GeoHash利用Z阶曲线进行编码,Z阶曲线可以将二维所有点都转换成一阶曲线。地理位置坐标点通过编码转化成一维值,利用 有序数据结构如B树、SkipList等,均可进行范围搜索。因此利用GeoHash算法查找邻近点比较快
缺点:
Z 阶曲线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虽然有局部保序性,但是它也有突变性。在每个 Z 字母的拐角,都有可能出现顺序的突变。
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数据, 缓存层和存储层都不会命中, 通常出于容错的考虑, 如果从存储层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层。缓存穿透将导致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存储层去查询, 失去了缓存保护后端存储的意义。
造成缓存穿透的基本原因有两个:
解决方案:
3. 缓存空值:
对于此类查询不到的(数据库中不存在)数据将其缓存一个空value并且设置一个较短的过期时间到redis即可有效处理。
4. 布隆过滤器:
布隆过滤器就是一个大型的位数组和几个不一样的无偏 hash 函数。所谓无偏就是能够把元素的 hash 值算得比较均匀。向布隆过滤器中添加 key 时,会使用多个 hash 函数对 key 进行 hash 算得一个整数索引值然后对位数组长度进行取模运算得到一个位置,每个 hash 函数都会算得一个不同的位置。再把位数组的这几个位置都置为 1 就完成了 add 操作。向布隆过滤器询问 key 是否存在时,跟 add 一样,也会把 hash 的几个位置都算出来,看看位数组中这几个位置是否都为 1,只要有一个位为 0,那么说明布隆过滤器中这个key 不存在。如果都是 1,这并不能说明这个 key 就一定存在,只是极有可能存在,因为这些位被置为 1 可能是因为其它的 key 存在所致。如果这个位数组比较稀疏,这个概率就会很大,如果这个位数组比较拥挤,这个概率就会降低。这种方法适用于数据命中不高、 数据相对固定、 实时性低(通常是数据集较大) 的应用场景, 代码维护较为复杂, 但是缓存空间占用很少。
实现方式通常使用Redisson中的 RBloomFilter。
缓存失效
名词解释:
由于大批量缓存在同一时间失效可能导致大量请求同时穿透缓存直达数据库,可能会造成数据库瞬间压力过大甚至挂掉,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批量增加缓存时最好将这一批数据的缓存过期时间设置为一个时间段内的不同时间。
解决方案:
在对redis-key做过期处理时尽量做一个固定值 + 随机值的策略,保持在同一时间不会大量的缓存失效从而导致数据库压力过大而宕机。
缓存雪崩
名词解释:
缓存雪崩指的是缓存层支撑不住或宕掉后, 流量会像奔逃的野牛一样, 打向后端存储层。由于缓存层承载着大量请求, 有效地保护了存储层, 但是如果缓存层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提供服务(比如超大并发过来,缓存层支撑不住,或者由于缓存设计不好,类似大量请求访问bigkey,导致缓存能支撑的并发急剧下降), 于是大量请求都会打到存储层, 存储层的调用量会暴增, 造成存储层也会级联宕机的情况。
预防和解决缓存雪崩问题:
热点缓存key重建优化
“缓存+过期时间”的策略既可以加速数据读写, 又保证数据的定期更新, 这种模式基本能够满足绝大部分需求。 但是有两个问题如果同时出现, 可能就会对应用造成致命的危害:
缓存与数据库双写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