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商用之路

2020 年 11 月 7 日,由边缘计算社区主办的全球边缘计算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作为业内首个专门为边缘计算人打造的行业盛会,此次活动现场共有超过500+来自政、产、学、研、用各界的企业负责人、权威技术专家、通信科技从业者、边缘计算研究者、边缘计算投资机构等参会,共话 5G•边缘计算议题及真知见解,反响十分热烈。

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商用之路_第1张图片

边缘计算社区很荣幸邀请到中国移动研究院的刘景磊老师出席参与大会,和大家聊边缘计算商用道路以及中国移动的边缘计算实践。以下为刘老师演讲实录,原汁原味,希望对您有帮助。

刚才各个领域的专家,包括通信运营商、设备商、产业互联网的企业伙伴都和大家做了分享,我从中国移动运营商的角度和大家做中国移动对边缘计算的贡献和思考,分享的主题是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的商用之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当前边缘计算面向商用的过程当中还面临哪些真正的挑战;

2.中国移动在应对这些挑战的时候提出了哪些商用思路和建议;

3.我们对产业生态合作方面的思考和倡议。

我们认为边缘计算在当前是非常热门行业技术,已经处在商用前期的技术和产业蓄势发力阶段,国家、产业、企业和市场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储备,现在我们从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商用之路_第2张图片

首先是天时层面,刚才很多专家都已经分享国家新基建的大战略、产业方面的供给侧改革,包括对传统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全新发展模式都有很多政策的激励。

地利层面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对于转型数字化升级都有非常强烈的诉求,边缘计算的场景在行业应用中超过60%的比例。有了天时和地利,再来看一看人和。

今天大家齐聚一堂,人气非常旺,这是业界的一个缩影,当前业界联盟特别多,标准组织也特别多,开源社区也非常广,合作伙伴和案例也很多。

但目前来说我们还面临着下一步如何真正往人和方向发展,就是如何汇集当前CT生态智慧、IT生态智慧以及面向工业的OT生态的智慧,从这些相对比较离散的标准方案和案例中,找到大家的共通点,一起推进整个边缘计算规模性推广。只要我们做到了这一点,真正的边缘计算商用就会在天时地利人和时期一触即发。

中国移动在当前边缘计算发展方面面临着很多的机遇,这些都是运营商的既有优势:

第一,中国移动在发展边缘计算的时候坚定做5G精品网络,天然融合5G和边缘计算。

第二,基础设施领域包括刚才腾讯、百度、阿里的这些互联网专家都有分享他们的基础设施优势,运营商在边缘计算领域的基础设施优势是可以真正地触及到最靠近用户侧的位置。运营商的边缘计算基础设施是在万级甚至十万级以上的节点,所以我们在边侧层面有一定的优势。

第三,不管边缘计算如何触及边缘云,进入边缘云的入口侧一定是运营商网侧的数据入口,5G边缘计算方面UPF分流就是运营商紧抓客户入口的一个非常强的选项。

第四,很多大型企业,如工业行业客户其实对于运营商的品牌感知度和认知度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所以对于运营商推进相关的服务还是有一定的好处。

第五,运营商有着强大的产业链聚合和推进能力,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做到相关产业的规模性复制。

面临这么多的机遇,运营商阵营能不能把牌打好?能不能聚合互联网企业的这些优势进行充分合作?我们还是面临着一些挑战,可以归结为五点:

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商用之路_第3张图片

第一,不管如何宣传,实际上运营商的网实力还是要强于云实力,未来我们一定要网和云协同,运营商的角色到底是以强势的掌控力去集成整个产业,或者是某些场景下去和合作伙伴进行合营云的集成,或是运营商以某种方式被集成,这是运营商需要思考的点。

第二,路径的选择,目前运营商存在多种边缘云路径,有MEC方式的,也有公有云方式的,但要最终推进一件事,不可能始终分离发展,一定会面临基于NFV体系的网络云和基于公有云、私有云的体系,如何真正走向最终的路径,所以当下我们多去尝试,未来我们希望真正走出一条路径。

第三,平台相关的聚合能力,刚才大家分享了很多行业IaaS和PaaS的能力,客户对你的场景案例的需求其实只需要一个,相应的IaaS、PaaS重叠和冲突的时候,运营商的角度如何把这些能力形成一个公版聚合的能力,并且真正为客户服务,这里一定会面临合作方和自主平台各自优势的分辨和抉择。

第四,运营打通,用户不会特别关注你用的技术,主要关注的就是如何跟他自己的生产系统结合,运营商的这套系统是否可以快速、便利地提供相应的开通服务,这个层面一定会面临CT如何向ICT融合转型的问题。

最后就是服务的转型,边缘侧更加关键的就是如何实现用户在本地化的自主服务和运维,这个层面运营商需要大力地向互联网企业学习。

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商用之路_第4张图片

中国移动在整个边缘计算发展的总体思路遵循的是大To B的发展理念,就是我们的边缘计算是在整个大To B的5G精品网络大的框架下进行,采用的方式就是网边云协同。

中国移动当前正在重点打造5G+AICDE的精品5G网络,E就是Edge边缘计算,5G+E实际上是5G大战略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的整体思路就是以网带边、以边促云,网边云协同发展。

刚才说运营商的核心抓手在于网,中国移动专门面向垂直行业建立起To B的5G专用网络,也就是ToC和ToB是两张相对独立的网来做,有一张专门面向ToB的垂直行业网。

最靠近用户侧的设备是UPF,我们在大力推进边缘UPF工作,就是刚才所说的紧抓用户数据分流入口,有了这个网的入口抓手,我们可以在周围构建中国移动的边缘异构算力的边缘云设施,就是以网带边。

用户对于业务的诉求其实不仅在边缘计算,很多专家也说一定会存在云和边的协同,运营商的云能力当前还没有那么强,我们可以在以网带边的基础上和更多的云生态合作,包括运营商的自有云、产业合作云,真正推动用户侧的业务和中心云协同,所以这是我们网边云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

整个过程中我们希望和业界一起释放各方的潜能,多方探索,打磨大家的整体产品、技术和运营的效率,实现快速的迭代。

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商用之路_第5张图片

刚才所说的5G+精品网络的专网体系当中,中国移动今年6月已发布5G行业专网的产品体系,即优享、专享和尊享三大组网体系。

优享模式是中国移动在面向广域类的客户服务时,给客户打造的一张基于5G SA的共享网络,基于切片和QoS给用户提供公共网络下的一些专用通道,比如可以面向一些云游戏类的高质量业务。

专享就是在用户公网覆盖的基础上,如果用户有定制化的边缘分流的诉求或者在边缘的数据计算、分析和清洗的需求,我们可以下沉边缘UPF,甚至直接在本地园区入驻,在这种情况下叠加边缘云,可以给用户提供很多边缘计算应用服务。

尊享就是在专享的基础上,如果用户还有进一步的网络功能定制、边缘算力定制,甚至无线核心网专用需求,这个层级都可以提供服务。边缘计算其实是专享和尊享模式下非常重要的功能选项。

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商用之路_第6张图片

中国移动在三大领域储备十二大关键技术能力,整体支撑我们的5G专网产品体系。

大家可以看到专享和尊享模式下有很多和边缘计算的关键能力相关:举个例子,广域网络覆盖情况下用户需要的是高质量的网络,我们提供了网络切片,比如刚才腾讯专家说到的,云游戏需要切片+QoS的专用通道能力,云侧我们可以基于共享资源池部署云游戏服务。局域侧我们给用户提供的是绝对高保障,网络侧我们采用包括2.6G、4.9G相结合的无线接入,特定情况下可以给用户提供4.9G专用频段3U1D专属上行,实现超大上行速率。靠近用户的边缘侧我们也给用户提供很多不同形态的边缘UPF一体机和定制核心网的网络加边缘云服务。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ICT融合,运营商还是要先把自己的CT能力锻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多样化形态下沉,满足用户各种各样的本地化需求。

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商用之路_第7张图片

边缘UPF一体机就是基于运营商的边缘UPF为基础叠加相应的边缘计算和MEP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容量规格部署客户需要的APP应用,在网和云之间我们也会有相应的安全保证。若用户除了要分流能力,还要接入控制,我们会给你提供更加安全的控制管道,对本地用户进行进一步的鉴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提供增强型的安全网络,可以把SMF和UPF都在用户侧部署,提供基于3A的鉴权服务,实现本地用户二次鉴权。用户如果还有更进一步的需求,如需要做到整体网络安全,保证用户隐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把更多的核心网功能下沉到实现用户本地化的服务,这些是运营商锻造自己CT能力方面的思考和进展。

我们要再进一步学习IT界,磨炼运营商的IT能力,释放运营商整个边缘云的潜能,目前主要有几种技术预埋和推进:

一是边缘计算的平台ECP,我们通过合作和自研的方式形成我们统一的API Gateway,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公版的、基础的服务治理框架和API的注册、发布、使用的调用网关,通过这种方式再向下,一方面真正把运营商的网络能力通过Gateway的方式开放出去,包括业界比较关注的一些无线和网络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集成了一些行业急需的能力,包括基于人工智能,AR/VR图像渲染等,我们更欢迎结合业界更多的行业能力,共同增强在运营商体系之下的一个公版边缘计算平台ECP。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Open Sigma的共研孵化体系,刚才的ECP已经是磨炼成熟,可以直接落地的,那面向预生产环境,刚才任总也和大家分享了业界有多个社区在帮助合作伙伴和应用方进行产品和应用的集成和应用仓库的建设,我们的这种方式其实是可以在运营商的体系下贡献出一部分研发环境,让大家结合我们的研发环境和一些研发工具,更好地实现在一个预生产环境之下的应用的开发和加载。在这种模式下,帮助合作伙伴去实现对网络能力和云能力的融合调用。通过这种方式以及跟我们刚才的ECP平台的结合,我们可以很快速地把在预生产环境下验证成功的应用快速部署在中国移动的多个边缘计算节点,当前我们也正在四个省份进行相关的孵化器、孵化节点的建设。

再就是基础设施,刚才很多专家也都分享了,我相信在运营商体系之下边缘云形态当前不太可能是一个体系,所以不管是边缘云还是边缘云和中心云的联动,边缘节点的生态一定会存在一个多云体系,有ETSI MEC体系,部分情况下的边缘公有云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一个边缘云管实现对这些多个边缘云管理,并对多云的异构资源进行管理。现在我们在做的CMP,也就是统一的异构资源管理的云管平台,实现在未来真正管理好运营商生态下的边缘应用基础实施。

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商用之路_第8张图片

真正实现ICT融合发展的话,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与用户侧结合,我们在打造中国移动的5G专网运营平台,上周中国移动召开工业互联网大会,大会上面中国移动专门对5G专网运营平台进行了发布。当前的5G专网平台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是网和边协同一体发展的,也就是刚才大家所说的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在网络层面的这些需求我们都可以统一地通过一个运营入口,基于我们的切片运营管理的平台实现网络部署,通过边缘计算的运营管理平台,实现边缘网络到边缘云的打通,以及在整个条线下的统一产品订购、资源计费以及后续的运维监控,这些是我们当前所做的。

现在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中国移动有之前推出的ToB服务,原有的ToB帐户体系需要整合,从而减少客户流程穿透的复杂度,我们当前正在做这些工作。此外,客户在本地侧的需求一定需要结合自己的生产管理系统,我们现在正在去做跟本地生产管理系统的结合,实现用户直接在本地侧的自服务和自运维。现在我们的整个系统没有办法像互联网公司这样实现敏捷开发,我们需要加强行业能力的开发迭代,真正实现运营商对整个平台的可管可控和客户友好。

我们现在正处于边缘计算真正商用的引爆时间点,整体的情况是在全网大概有超过四万台的服务器提供多种算力能力服务,我们也做了一个统计,大概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是在机房以上的位置,靠近用户侧的大概是百分之二十二的用户节点,后续我们会进一步推进最靠近用户侧、园区侧的节点服务。目前我们在全国一百个行业龙头进行示范,有十五个细分行业,当前已经在一百五十六个节点的一百零五个业务做到落地,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落地不仅是试点,我们有百分之三十的项目其实已经签订了合同,有些项目是带着收入在运营的,这是大家对边缘计算很关键的信心增强。

两天之前我们联合中国通信学会成立了边缘计算专家委员会,也是希望通过专家委员会的推进真正地实现边缘计算生态向后逐步的技术收敛,也就是刚才杨老师说到的,只有标准在某些层面实现真正的聚合和统一,边缘计算的规模性发展才能实现。

刚才一百多个案例当中我们抽取了一些比较特色的,专享模式之下的智慧工厂和智慧钢铁,智慧工厂是在山东青岛的合作方,我们通过部署UPF下沉以及结合AR的能力实现在厂区侧的柔性化生产以及定制化的监控。智慧钢铁是在湖南湘潭,我们结合了一些边缘AI的形式,真正实现了跨国的远程距离的装配以及高清分辨摄像机进行机器视觉检测。尊享模式下我们在山西和内蒙做了智慧煤矿,实现真正的矿井下一体化的生产以及井下井上的一体化的方案。智慧港口也是典型案例,我们实现了桥吊和轮胎吊的远程操控,以及堆场内AGV车辆相关的边缘计算服务能力。

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们对未来合作的一些思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ICT融合,坚实边缘计算商用之路_第9张图片

边缘网络层面,包括刚才提到的UPF边缘计算、UPFN4和mp2接口等,我们希望持续推进标准化,欢迎有强行业属性的合作伙伴一起跟我们推进跟UPF周边相关的这些产品。我们也会主动学习云原生自动化运维的能力,给客户提供更加友好的产品。

云基础设施方面分为两个层次:面向广域互联以及连续性需求,比如车联网、云游戏等等服务,我们建议和互联网实现互通合作。当然,如果互联网不想做自己的重资产设施,非常期望拥抱运营商的话,我们特别欢迎这些互联网企业把你的业务搭载在运营商的基础设施中运行。比如,我们建议和第三方合作,工业侧和园区侧希望能够在部分场景下,尤其是在IT这一侧和业界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良性互动,促进整个面向客户侧的良性生态。

最后就是边缘平台和应用,刚才大家贡献了各自的智慧,但平台收敛真的很难,而且我相信不太可能业界形成唯一的平台,但是平台上的能力是可以共享和集成的,我们也是欢迎大家一起贡献自己的能力,运营商贡献网络能力,互联网企业和合作伙伴贡献自己的A-PaaS等能力,我们一起打造一个共享的边缘计算平台开放能力。

最后一点是从用户视角来看,应用绝对不希望分别适配不同的平台,对于他们来说没法规模化,对于我们自己也没法规模化,所以我们建议加强应用的认证,应用一个节点实施就可以在多种云的生态上面部署。

希望大家一起合作,共同迎接边缘计算的新时代。

 

公众号后台回复“jinglei”,可获取刘老师演讲PDF!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扩散!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大数据,编程语言,人工智能,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