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明确指出:推动两化尝试融合,坚持四化同步发展。
今天擎标带大家全面认识一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相应条件、等级、好处、流程和周期等,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两化融合。
一、所需条件
企业已采购与其业务密切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包括信息化软件、带数据采集功能的设备,至少包含供销存及财务模块等)
认证分以下等级:
初始级(A级):
有管控机制;
初步有信息化应用;
经验驱动管理;
单元级(AA级)
主营业务有规范过程管控;
工具级数字化应用;
职能驱动管理;
流程级(AAA级)
流程驱动能实现跨部门管控;
业务线数字化+传感网络;
流程驱动型管理;
01对企业带来的直接价值
①当地经信支持:支持20万50万(各省区不同,有叠加政策)。
②明确信息化方向:信息化改造提升,有企业综合创断能力。
③提升流程效能:让业务流程更清楚,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④团队提升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深度融合,使团队协同能力;快速提升,形成核心魔争力。
02对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
①贯标认证通过后,可帮助企业在国家、省市级两化融合相关项目与资金申请上具有优先权和一道重要的门槛,例如:贯标-试点示范-星级上云-上云标杆-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等。
②提升品牌在行业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逐步达到制定行业标准高度,在智能造项目好处,与中国制造2025领内,具有行业话语权。
③找准方向、明确差距,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保障可持续发展。
④理清经营和业务、业务和管理、管理和信息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找到公司两化融合或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建设思路和突破路径。
⑤为高层制定经营决策和管理策略提供多种可选择和可借鉴的新思路。
四、操作流程
1)成立两化融合组织机构
组织应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根据组织实际情况,确定两化融合领导和执行机构(如两化融合领导委员会、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组),明确相关工作职责。
①项目准备:两化融合管理平台进行注册,以便于贯标工作的开展和申请、评定工作的管理。
②项目启动:其作用和意义是充分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进行战略决策的宣导,全体动员、全员参与。
③标准宣贯:培训应贯穿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整个过程中。为确保贯标顺利开展,至少应组织如下培训:标准宣贯培训、标准解读培训、贯标实施培训、文件编写培训、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实施培训、内审员培训。
3)调研、评估与诊断
①调研:调研是了解企业发展现状的重要手段。调研需要定性评价组织的发展管理现状,例如,对企业的战略定位、业务流程、职责划分以及执行能力等进行分析,以此客观寻找差距,做出判断。
②初始评估:与行业标杆进行对比,准确评估企业两化融合的实际情况,以此通过借鉴先进经验寻求改进企业发展的举措,并且通过初始评估为后续评估调研提供初始基准。
③基于调研和评估结果,形成诊断意见。
4)管理体系分析和策划
①基于竞合优势、业务场景、价值模式对发展战略进行分析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对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进行必要调整。
②基于发展战略,以及价值体系重构的需求,识别并策划新型能力体系,明确新型能力目标及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过程、职责、资源等,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测与改进方法。
③紧密结合组织实际,基于规范化、模块化、可操作的设计原则,并适度考虑“1+N”模式,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其他专业管理体系”,建立开放的、融合多方要求的管理体系,为其他体系的有机融入提供空间。
5)文件编制
根据项目依据的有关要求及组织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文件构架设计方案(包括与组织原有制度文件的接口等)并辅导编制、组织评审等。
6)体系运行与评测改进
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根据建立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开展过程维、要素维、管理维的策划、实施、运行、评测与改进。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方法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并稳定获取预期的价值效益。
五、项目周期及配合
服务周期:6-8个月,其中包括在中国两化融合平台备案正常运行的6个月、内部评审、管理评审、工信部复核、颁发证书。
企业配合:根据调研诊断后所确定的新型能力,涉及最高企业管理者,可能涉及:研发部门生产部门质量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能力建设密切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