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隐私计算如何助力分级诊疗创新 | 算力隐私专栏

如果说分级诊疗制度是医疗领域的全面创新,信息技术的迭代便是推动力。而信息数据一直是医疗领域的最重要的短板和核心。医疗数据在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的连通,是我国提高医疗质量的突破口。

那么,分级诊疗如何实现数据标准的统一、数据的公开、以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本期算力隐私数据安全专栏特邀光之树探索医疗数据共享之路。

医联体的发展状况?目前存在什么痛点问题?

医联体是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载体。8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办法》规定,设区的地市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本区域医联体建设规划,根据地缘关系、人口分布、群众就医需求、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等因素,将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整合网格内医疗卫生资源,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代表辖区医疗水平的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为成员的医联体。

 目前,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参与了医联体建设,医联体已成规模。据国家卫健委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组建城市医疗集团1408个,县域医疗共同体3346个,跨区域专科联盟3924个,面向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3542个,另有7840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另据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双向转诊患者中,46.9%为医联体内转诊,高于其他转诊方式。

 医联体如何形成良性的利益共同体,最重要是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推进和解决利益分配问题,进而形成分工协作、管理协同。其中,清晰的底层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机制,将是医联体合作关系有效沟通的前提。

 我们不难理解:医疗数据出于患者隐私和医学专利保护原因,对安全性和隐私性有天然的高要求。仅使用传统方式的“数据仓库”、“数据湖”架构进行的数据聚合方式,往往不能满足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要求。医疗体系内数据的分布情况杂乱。不少医院内部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有的医院的信息系统多达十余个。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规范、数据格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从保证数据安全性、统一数据规范,到医院内部的全院信息共享,再到跨机构的统一问诊、诊断、治疗等信息共享,医联体中的数据共享之路,道阻且长。

后疫情时代,对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2020年,新冠疫情是对医联体建设的大考,医疗物资储备、应急医疗的病患承载,都需要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作用。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信息化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鼓励“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医联体式”的互联网医院格局,打造符合分级诊疗要求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新秩序、强化数据共享。

 

后疫情时代:隐私计算如何助力分级诊疗创新 | 算力隐私专栏_第1张图片

 

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人心之前,“数据共享”、“开放赋能”往往都只出现在某种导向性的、指引性的语境中,但随着科技成熟和市场发展,这一词汇找到了落地“抓手”, 如近期发改委提出的“上云用数赋智”,一些银行的“开放银行”,甚至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成立的初衷和核心价值就是如何将先进能力开放出来,在实际业务中同合作机构间形成能力、资源互补的“使能”合作。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包括隐私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挖掘联盟价值,释放数据潜力,是新常态下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以隐私计算、区块链技术为医联体中的数据共享带来创新性解决方案

隐私计算技术可以解决数据安全、数据治理的问题,区块链可以作为医联体、医共体新型激励约束和监管基础设施。

何 谓 隐私计算技术?是指包括可信执行环境、联邦学习、同态加密、零 知识证明等一系列技术的技术集合。 其核心突破在于在保证“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前提下,仍然能实现数据的联合建模和价值分享。

另外,区块链除了被广泛讨论的技术属性,如不可抵赖性、可编程合约等,其还具备若干的制度及模式的借鉴意义,如分布式自治组织、共识和激励机制等。将区块链应用在联盟治理方面的尝试也越来越多。

从医疗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的角度看,基于这一系列技术,可以解决很多场景中的医疗信息不能共享、缺乏统一的问题。例如,基于隐私计算技术,患者在转诊前,在不透露自己医疗信息的前提下,转出医院和接收医院两方甚至多方之前实现“线上会诊”。这极大减轻了患者负担,也避免了很多重复检测或者机构间医疗责任划分不清、互相推诿责任的麻烦。

从医院自身数据治理角度看,基于隐私计算技术,各医疗信息系统开发商在保证自身在数据格式、模型实现方式等方面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仍能在医院层面建立起“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新型数据湖。这极大节省了医院数据治理过程中的额外成本,例如各个信息系统接口开发,数据抽取-转换-加载的过程,以及大量数据重复存储带来的存储和算力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大型医疗机构利用科技进行开放赋能将改善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医疗资源的范畴概括为“人员、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医疗床位、医疗设施和装备、知识技能和信息”的话,那么大型先进医院可以开放和赋能的资源还是很可观的,也存在科技驱动高效开放的可能性。

基于知识图谱的医疗专家系统。例如,在人员、知识技能等方面,目前医联体内的对基层医疗的支持形式主要包括派遣专家、专科共建、业务指导,甚至医务人员“多点执业”等,但如果能将专家的知识、经验等标准化,并形成一套知识图谱的话,那么也许基层医疗机构未来可以集成或利用大型医院开放的专家系统来获得支持。

盘活闲置医疗资源。双向转诊,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其实也意味着基层医疗机构也可以反哺大型医院。以医疗床位为例,据麦肯锡发布的文章:“三级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而一级医院却长期低于60%”,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床位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话,比如医联体内床位统一调度和管理,那么一级医院还可以为三级医院提供更充足的床位资源。

医联体中的医疗资源共享依托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有一种双赢的,且有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的形式推进。

后疫情时代:隐私计算如何助力分级诊疗创新 | 算力隐私专栏_第2张图片

以医联体形式为例,就可以组成围绕核心医院及参与单位的联盟链为基础架构,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在医联体内高效共享医疗资源。借助区块链的技术优势,过去往往以行业协会、各类联盟为特点的组织,其核心的成员间利益分配问题,就有了技术作为保障的落实基础。例如区块链技术属性令成员贡献可计量且不可抵赖。同时更重要的是,过往“联盟”的监管者在区块链技术框架下也有了新的视角,所谓“监管即服务”,一方面监管者对于联盟中的成员互动有全局的、可追溯的、可审计的视角,另一方面,监管者掌握的信息,即联盟中产生的数据,可以在隐私计算技术的保障下进行充分的利用,形成对联盟整体有益的新型服务和业务。类似的联盟构建思路,可以参考外汇管理局的外汇区块链,在实现了外汇监管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贴合外贸企业实际金融需求的信贷产品。

         

后疫情时代,用技术解决医联体中的数据共享问题,助力将医联体实现利益共同体,互相开放数据能力,形成医疗资源互补,有助于医疗生态的重构。虽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

参考资料:安信证券《医疗信息化行业报告》 

 

后疫情时代:隐私计算如何助力分级诊疗创新 | 算力隐私专栏_第3张图片

作者介绍:

光之树科技是世界领先的多方安全计算领域的创新企业,于2017年在北京成立,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均设有分支机构。光之树致力于打造高性能、安全、可配置、基于区块链的隐私计算平台,赋能金融、政府等多个行业机构,使其能在不暴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进行可信的联合学习和联合计算。公司核心产品包括天机可信计算平台、云间联邦学习平台、数据开放创新平台等,并已在金融、政府、农业等行业落地。

公司是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技术先锋奖得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了多个隐私计算技术标准的制定。公司也是全球最大区块链技术联盟HyperLedger理事单位,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电子签名与可信服务发展联盟的联盟单位。

 

如果您对数据隐私、数据安全共享技术等领域有独到观点分享,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所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注意投资风险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java,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