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自用,散乱模式。
回到前面讲的,这个清华男生对“如何学习”有极为精准的概括。那他是怎么概括的呢?当时我在采访时问他:“你有什么压箱底的学习方法吗?”
他说:“也不算什么压箱底的学习方法,其实任何学习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知识的输入,就是先把新的知识输入进来;第二是要消化这些输入的知识,把它们都搞懂;第三是把学到的这些知识用起来。”
学习的本质就是“输入、消化、输出”这三步,只要掌握这三步,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能用得上。
输入:输入你要学习的知识。
比如,你想做平面设计的工作。那么,你就需要掌握两个关键技能:会制图、懂排版。接下来,你就找到制图和排版的学习材料,或者找到对应的老师,直接开始学习即可。
当然,你要学其他知识和技能也是如此。我们在学习时都会经历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对于你来说,想要学习的东西,在你没有开始学习前,都是新的。所以,不管任何类型的学习,第一个步骤都是先输入,就是先将知识植入你的大脑中。
消化:搞懂和理解你要学的东西。
有些知识,你一学就明白了;而有些知识,你学一下不能完全明白。同理,有些技能,你一学就会了;而有一些技能,你可能学了很久还是没有掌握。
所以,在输入后,你需要把所学的知识或技能真正做到理解并掌握,这就需要你进行专门的消化。只有当你完全理解了、掌握了,才是真的消化了、学懂了,这些知识也才真正属于你自己。达到这种程度,你才能进入下一步:输出。
输出:把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用起来。
我们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如果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脑袋里,即使学得再明白,掌握得再熟练,不去使用它,它也不会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所以,极简学习法的第三步,就是把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真的用起来。只有当我们把这些知识和技能用起来的那一刻,它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整个学习的过程,才真正得以完成。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我们把学会的知识和学到的技能输出,也就是用起来,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才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
先问你两个问题。
第一个:在学习之前,你是否认真地考虑过,你这次学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是”,那么请看第二个问题:你学习的所有内容,是否全部能直接帮你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也就是说,你是否思考过,你学习的内容中,是否有做无用功的部分?
极简学习法的第二大优势就是:“追求精准,不做不用功。”
真正高效的学习,是要通过更短的时间,更少的投入,达到更好的结果。
所以,极简学习法,要求我们不要做盲目的、随意的、目的不明确的学习;而且要求学习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能直接导向结果实现的。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A点(初始状态)到B点(最终目标)的过程。从A点到B点,会有很多条道路,我们要找到的,就是那条最短、最容易走的道路。所以,在出发前,你需要精确定位B点的位置,才能根据自己出发的A点,认真地找这条路,并精准地走过去,到达B点。
倒推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结果倒推行动。常人思考,通常是从开始到结果,倒推思维则是从结果到开始。当我们设定好目标,也就是结果之后,从最终那个目标一步步往前推,目标实现的路径就很清楚,你就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了。换句话说,倒推思维,就是以目标为导向,倒推自己的行动,这需要你首先考虑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从最终那个目标一步步往前推出目标实现的路径,这些实现路径,就是你一步步要做的事情。
当你“带着目的”去读书,读书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因为你知道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你读的时候就有极强的目的性,知道重点读哪里,知道怎么去理解。这种强烈的目的,就会推动着你去读这本书,这样学习的速度和效率都会大大提升。如果你盲目地去读,不仅很难读下去,而且即使读了,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为你不知道读这本书的目的,没有明确的理解方向,就算你读完了,也极有可能并不记得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或者,既使你读完时还有一些印象,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你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困难的事情通常是复杂的、抽象的,如果能把复杂的、抽象的问题拆分成一个个细小的任务,这样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无论多么重大的项目,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个可操作的任务上,这也是倒推思维的核心所在。
SMART法则介绍
S:具体的(Specific)
这是制订目标的第一原则,指目标是清晰具体的,而不是模糊笼统的。这样才能明确知道,要达成的目标具体是什么。
M:可衡量的(Measurable)
可衡量的,就是指有一组明确的数据,可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如果制订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了。
A:可达到的(Attainable)
可达到的,就是指目标不是好高骛远,是在现实中可以实现的。反之,如果你制订的目标在现实中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那这样的目标是毫无意义的。
R:有相关性的(Relevant)
有相关性是指你的目标要与你的其他目标,或者组织内的整体目标有相关性。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对其他的目标实现没有带动,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目标即使实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T:有时限的(Time-bound)
有时限的,就是指目标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不是遥遥无期。很多人都说,Deadline(截止日期)是第一生产力,这就是有时限的强大作用。
紧盯目标是倒推思维的关键所在,你必须时刻记住你的目标,你才能真正地把自己制订的目标变成现实。
总结这部分的内容,倒推思维,其实就是画两点之间的直线。具体而言,就是四个步骤:
第一,想象最终的结果。
第二,从结果倒推实现过程。
第三,拆成可完成的任务。
第四,紧盯目标科学执行。
如果你想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极简且高效,那就请严格按照这四步来做。
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可是跟着谁学,上什么课,用什么书,怎么选择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甚至直接决定了你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我们来看“考试型学习”。顾名思义,考试型学习就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考试,和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多数的考试,都是闭卷考试,考试的试卷在开考前都是绝密的。
那到底如何吃透教材呢?有四个关键字:透、全、串、多。
对于持续性的学习,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学习资料,而是你要把你选择的学习资料学到底。对于持续性学习,先不考虑选择哪种学习资料的问题,你最应该关注的事情是,如何从一而终,坚持到底。
极简学习法,有一个核心原则,就是“本质思维”。也就是学习要抓住本质,从根儿上学,这样的学习就是极简且高效的。从应用的角度看,有三种常见的方法。
1.看基石之作,让你快速抓住本质
每个专业领域基本都有自己的基石之作。这些基石之作里面的内容,就是这个领域的本质。所以,看基石之作,就是通过快速抓住本质、学懂弄通某一个领域知识的绝佳方法。
第一,这些基石之作,多数都是书籍。
第二,还有一些基石之作,是某一篇开创这一领域的论文。
第三,还有一些基石之作更简单,就是一两个有关这个领域本质的概念。
这个世界在哪个领域都有“28法则”,关键方法论能帮你搞定这件事中80%的东西,你其实只需要20%的时间就能学会。当然,剩余的20%,如果你不想成为专家或者高手,可以慢慢了解,甚至干脆
不管了,因为你掌握的80%完全够用了。
作为麦肯锡前合伙人、知名作家,冯唐在《冯唐成事心法》一书中分享了麦肯锡的重要看家本领:短时间快速精通一个行业的方法。
这套方法,也是一种系统的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其核心内容如下:
第一,先知道100个关键词。
第二,找3到5个专家,跟他们坐下来谈半天到一整天
第三,找3到5本专著,仔细地看完。
预习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正式的学习做准备,让我们在正式学习时,能学懂要学的新知识。比如,学生课前预习的目的,就是为课堂听讲做准备,让自己能在上课时听懂老师讲的内容,让自己能把新的知识学明白。
要点二:不要变成“超前学习”,标出疑难点即可。
预习的目的只是为课堂听讲做准备,不是要求我们必须学明白。如果你在预习时觉得很多地方不懂,要查找各种资料才能学明白,那就不是预习了,而是超前学习。这样做的话,你会觉得预习太难太累了,很可能坚持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所以,预习一定不要变成“超前学习”,按照要点一的方法去预习,通过自己的思考,能理解多少就是多少,不要强迫自己必须把所有东西搞明白。关键是,你要把不懂的地方,上课需要认真听的地方标记出来,知道上课的时候,重点听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方法一:重点听预习时不懂的地方。
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就是你上课时最需要集中精力听的地方。
方法二:注重头尾,跟着老师再走一遍知识链条。只要是学习新知识,每一节课大都有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具体的知识链条。换句话说,一节课要学的新知识不是零散的,而是用一定的逻辑结构串联在一起的。
所以,当你听完一节课时,如果你只是学到了零散的知识,那你并没有学好这节课。真正的学好这节课,一定是你能自己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习新知的“夹心饼学习法”:先学前预习,再正式学习,最后再复习。
因此,任何新知学习都是“预习、学习、复习”这个夹心饼式的三个步骤。用直白的话说就是,不管你学什么新知识,都是这三步。
第一步:学之前,先预习一下,降低正式学习的难度,在预习的过程中,把疑问点标记出来,以便正式学习时重点关注。
第二步:正式学习时,别管是上课跟着别人学,还是自学,这个步骤就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把不懂的地方全部搞懂,这是一切的关键。
第三步:当你学完后,要记得及时复习,这样效果才会更佳,一方面是消灭“假明白”,另一方面是防止遗忘,加深理解。
其实,成功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拥有很强的“钝感力”。他们一方面很自信,相信自己可以;但更重要的另一面,他们不在意追求自己目标的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打击,哪怕头破血流也要死磕到底。这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渡边淳一先生本身是一个外科医生,从医学的角度,他认为钝感力会通过大脑神经影响血液的流动,对身体产生一种好的影响。钝感力好的人,血液流动速度更快,心情会更舒畅。
关于是否有全才这一问题,我专门请教过一个从教育角度研究脑科学的博士,他说一个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厉害,那么在其他方面大概率就会差。脑科学是非常复杂的,如果只是简化理解,就可以把一个人的大脑想象成容积固定的容器,想把各种东西都装进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当一种东西占的地方大,其他东西占的地方就会少。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那就是“时间”。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同样的学习效率,你投入更多的时间,就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天生就懂某个知识,也没有谁天生就会某一项技能,只要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任何知识你都能越学越明白,任何技能也是越用越熟练。
如果说成绩好的学生中,只有极少的同学会查漏补缺,那么在成绩中等和靠下的学生中,会查漏补缺的又有多少呢?答案是更少。因为真正能审视自己的问题,并去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那当我们走入社会开始工作后,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你现在已经工作了,看到这里,你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否真正胜任目前的工作岗位?如果说从能力分析有一些抽象,那么你想想,你最近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甚至一年,是否认真地做过项目的复盘,或者即使做了复盘,是否真正做到了客观分析这个项目的得与失、自己的不足?
大多数人都是厌恶自我审视、剖析自己问题的人。
如果你真的想让自己的学习有效果,就应该做到“自我剖析”,学会自查自己的问题。当你开始进行自我审视时,你必须要保持极度坦诚的心态,才能做到真正的自我审视。
1.源头自查:用清单自测
有明确目录或者范围的考试学习,就很适合这种方法。
2.结果自查:按输出物自查
任何真正高效的学习,都有明确的目的。精准自查的另一种方式,就是看我们是否达到了我们的目的,也就是我们期待的具体结果,这就是“结果自查”。
比如,草稿纸上看错行了,和其他题目缠绕在一起了。应对这种粗心,可以用“四宫格草稿纸”法,把草稿纸折两次,形成四个格子,当然也可以折成更多的格子,保证每道题在草稿纸上都有自己的一块地方,每道题之间一定是彼此分离的就可以了。
1.从哪里开始不重要,开始本身才重要
2. 72小时之内必须行动,否则可能永远不会开始
几乎每个人都有拖延症,尤其是对原来没有做到、自认为困难的事,更是迟迟不愿意开始。这是人之常情。当你要开始深度消化不懂的知识时,你可能难以避免地会陷入拖延,迟迟行动不起来
3.把已知应用到未知,这样开始最容易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用已知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当新知识理解之后,又会变成我们已知的知识。我们又可以利用新的已知的知识去理解更新的知识,如此循环向前。
1.要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
这一点非常好理解。被动接受的学习,是没有明确目标的,即使有也是老师的教学目标,而不是你自己的目标。被动接受的学习节奏、学习思路、学习内容等不一定是你真正想要的。
深度专注的学习,是你要非常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你就不再是跟着老师的节奏。
2.沉下心来,排除一切干扰
如果你在工作时需要写一个方案或者写一篇文章,在办公室里待着,你很难写出来。
3.集中发力,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一段时间集中攻克一个难点,等拿下一个难点
后,再去攻克下一个难点,能产生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因为当你专注
去攻克一个问题时,你能学得深,想得多,学得透。这就跟运动员的
专项训练一样,他们在做力量、耐力等专项训练时,都是在集中精力
攻克某个难题。
的确,知识会遗忘,学得的技能也会生疏。
但更多的情况是,很多知识一旦学懂了就不会在短时间内遗忘,即使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再捡起来也是很快的,毕竟自己的功底和水平已经具备了。
相反,如果不集中精力去攻克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将永远是你的问题。
1.何时需要借助外力
第一种情况,学习效果比较差,跟不上学习节奏。
如果你学习成绩比较差,跟不上班上的同学,上课也听不明白,自己的成绩已经完全落下了,那你就需要求助外援了。不管是求助老师,还是求助同学或者求助于额外的网课,哪种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这样去做。
求助合适的外援,找到对你有用的外力,在外力的引导和作用下,有针对性地学习,这样提升会更快。
第二种情况,你很努力学习,但一直没有突破。
一种可能是,你当下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合你眼下正在学习的东西了。也就是说,你的方法很可能只适用于原来的学习内容,而现在的内容,因为难度提高,或者性质改变,需要使用新的学习方式,自然就会一直没有突破。
另一种可能是,你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已经到了极限,新的知识已经超过了你的能力和认知范围。不管你属于哪种情况,本质上来说,都是现在的你搞不定新的东西了。这时,你需要借助外力——高手或者老师。
第三种情况,考前突击提分,科学做到“临时抱佛脚”。
这种情况就非常好理解了,想考前突击提分,借助外力自然是很好的方式。
市面上有很多辅导班、培训班,都是为参加某种考试的人快速提分而设计的。比如,考研冲刺班、英语四六级冲刺班、注册会计师冲刺班等。参加这一类辅导班、培训班的目的就是考前快速提分。
第四种情况,想要学习效果超出常人,需要加强度。
前面讲到,多数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都上了学校内部给尖子生开的特殊“辅导班”。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水平确实是有高有低的。同样的内容,成绩好的同学会觉得很简单,而成绩不好的同学会觉得非常难。开设实验班的目的,其实是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
这种学习方法也是“升维再降维”学习法。具体而言,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为地提高难度,按照比学习本身要求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很显然,这是一件难度不小的事,如果能借助外力,你可以走得更顺一些。
2.选外援的两个步骤
第一,明确借用外力的目的。
不管做什么事,你的目的越明确,你的执行就会越精准。可能你会说,我有好几个目的,我既想提分,又想提高效率,还想学得轻松。没关系,希望“一举多得”是人之常情,也是合情合理的。我的建议是,你要给这些目的进行排序,哪个是第一目的,哪个是第二目的,哪个是第三目的。
为什么要排序呢?因为第一目的是核心目的,首先我们要保证第一目的的达成。也就是说,当第一目的和第二目的冲突时,那第二目的就要为第一目的让路。
第二,科学选到“对的外力”。
有了明确的目的,就要选好对的外力,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有学问的事。
其实我个人认为,要首先选“懂教学”的;实在找不到,那就选“懂知识”的。为什么呢?因为大概率来讲,懂教学的人,也是懂知识的,毕竟自己都不懂,也没有办法教别人。反之,一个懂知识的人,未必懂教学,他可能自己明白,但是不能给你讲明白,不能把你教明白。
3.用好外力的最大作用或许不是给你上课
并不是说这个教练比他们踢球厉害,而是因为这个教练能够给他们反馈,让他们能够根据反馈去提高自己。你找的外力,比如说辅导班的老师,其实就像是你的教练。当然,当你水平不高、知识没有学会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教会你,而当你会了后,他更多的是要给你反馈。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极简学习法的第三步,就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把知识用起来,也就是输出。只有这样,我们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价值。具体而言,对知识进行输出有四种常见的方式,也对应四个层级,层级越高,要求越高。
第一层,表达型输出,即把所学的知识讲出来,讲给别人听。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独创的“费曼学习法”。在这一部分,我将给大家讲解费曼学习法的三种使用方式。
第二层,解题型输出,即利用学习过的知识把题做出来。利用知识解题,在练习过程中,通常就是我们讲的“刷题”,在这个部分,我将会给大家讲解怎么刷题效果最佳。
第三层,考试输出。我们的很多学习,可能都对应着考试。那如何在考试中科学答题,才能拿到高分呢?所以,“教你科学拿高分”将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内容。
第四层,利用知识做事,即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将知识真正用起来,这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过,在极简学习法中,我会给你一个简单的“三次原则”,让你很快把所学的新知识应用起来。
第一,你所讲解的对象本身不懂这个知识,或者理解得不透彻。
第二,你所讲解的对象要给你反馈,以便你能通过其反馈对自己有准确判断。如果对方只是一个听你讲的被动人,你的输出就变成了单向的输出,对方没有反馈给你,你也难以准确判断自己讲解的效果。
第三,根据反馈再去学习,并简化自己的表达。
第一,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合上学习的书本,自己讲出来。你需要看自己在讲述时,是否有卡壳不熟练的地方,是否有自己都觉得讲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有,那肯定是没有学明白。那就需要你自己回去再学习了,直到自己能把自己讲明白。
第二,先自己讲,再自己听。
你可以在讲述时,用手机或者其他录音设备把自己讲的东西录下来。录完后,再去听自己讲述的内容,自己给自己当裁判,如果都能理解,而且也没有哪里听得别扭,那就是讲明白了。当然,如果不能,那就是没有学明白。
说出来因为是直接进行语言表述,有一些不太科学、不太符合逻辑的地方,并不会那么明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口头表达要简单容易一些,或者说严谨程度不如书面表达那么高。
费曼学习法的更高级别方式就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写出来,如果你能轻松地写出来,那就是学明白了。在我们学习时经常会用到这种方式。比如,当你看完一本书,你可以写读后感、做这本书的思维导图,这都是非常好的应用方式。
专题刷题,其核心做法就是,集中一段时间攻克某一类题型或者某一类知识板块的题目。在刷题的过程中,你需要深度总结和研究这类题目,就相当于一段时间内,你脑袋里面都在想这一件事,刷题的效果肯定更佳。
专题刷题,特别适合你用来攻克自己的薄弱版块。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因为要攻克的是你自己的薄弱环节,所以你需要拿出自己最有效率的时间段来做这件事,这样效果更有保障。
第一步,回顾知识。
第二步,第一次刷题。
第三步,总结规律。
第四步,第二次刷题。
100件事,也就对应100个技能,可能你花一周的时间,都能一一查到,甚至学习完成,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真正难的是,这些技能方法你都能真正掌握,而且需要用的时候,你都能马上用出来,也就是真的做到“会用”。
他的方法就是“至少用3次”。这也是“33法则”的第一个“3”,即你在学习了某种知识后,一定要马上使用至少3次。志远就是这样做的。他每次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或技能后,都会强迫自己马上使用3次。
学会某种知识或方法后,在应用时,更应该做到举一反三。现在我们经常讲一个词,叫“知识迁移”,就是把某个领域的知识迁移到另外一个领域,这其实就是举一反三的意思。
世界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工具,叫“金字塔原理”。其核心理念就是,写作要结论先行,先讲结论,再讲具体的论据,而且这些论据需要遵循“MECE原则”,就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个原理听起来有点复杂,打个比方,这有点像上学时老师教我们的“总分总”结构。
虽不确定是否对表白有帮助,但条理清楚的列举出一个现象产生的依据,从逻辑角度上讲具有可行性,或许该从表白与情书的作用思考这个问题,此处只是一个小插曲。
金字塔原理的本质就是能够让我们的表达更方便地被他人理解。无论你想表达什么,都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结论先行,让别人一下就知道你要表达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接着把这个核心主题分成几个具体的部分来进行具体的阐述。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采用总分总的方法论,让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简单明了
为了方便大家操作,我总结了刻意练习的三个关键要点:目标、突破、反馈。
将这三个要点扩展开来,刻意练习就是:首先确定你想要通过练习达到的目标,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并有导师或教练对你的表现给予反馈,一步步精进,最终达成目标。
刻意练习与普通练习的最大区别就是,你是在专门干这件事,而不是随便玩玩。比如你在练习投篮,比起漫无目的地投篮,制订“三分球定点投篮,10个球能进至少5个,而且连续做两组”这样的目标,你的练习效果一定会好很多。
很多朋友都知道,突破舒适区是提高自己的一种绝佳方式。刻意练习也是一样,要想练习有效果,就必须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这个能力边界等同于舒适区。
一个人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很难看出自己有哪些问题,需要有人及时给出反馈;只有找到自身的问题及时调整,才能有效提高。
这就是刻意练习中反馈的重要性。我们要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给自己找一个导师或者教练。如果你能找到自己领域的高手是最好的,让他对你的练习进行反馈。
如果你找不到,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根据别人的反应进行调整。当然,你也别忘了,你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反馈者。你可以对自己的练习进行分析,从而给出客观的反馈,指导自己更好地练习。
基于刻意练习的三个要点,你会发现,刻意练习就是要进入“突破→练习→反馈→改进→练习”这样的循环中,不断精进自己,最终做到对一件事情的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