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

文章目录

  • 一、Synchronized的使用
    • 1.1对象锁
    • 1.2类锁
  • 二、Synchronized原理分析
    • 2.1加锁和释放锁的原理
    • 2.2可重入性
      • 1.可重入性的两个优点:
      • 2.三种情况的可重入性
    • 2.3不可中断性
    • 2.4保证可见性的原理:内存模型和happens-before规则
    • 2.5Happens-before 原则
  • 三、Java虚拟机对Synchronized的优化
    • 3.1偏向锁
    • 3.2轻量级锁
    • 3.3自旋锁
    • 3.4锁消除
    • 3.5锁粗化 ​
    • 3.6锁的优缺点对比
  • 四、深入理解Synchronized
    • 4.1使用Synchronized有哪些要注意的
    • 4.2Synchronized是公平锁吗
    • 4.3Synchronized的缺陷
    • 4.4Lock解决相应问题


引入背景

线程安全是并发编程中的重要关注点,应该注意到的是,造成线程安全问题的主要诱因有两点

  • 一是存在共享数据(也称临界资源)
  • 二是存在多条线程共同操作共享数据。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这样一个方案,当存在多个线程操作共享数据时,需要保证同一时刻有且只有一个线程在操作共享数据,其他线程必须等到该线程处理完数据后再进行,这种方式有个高尚的名称叫互斥锁,即能达到互斥访问目的的锁,也就是说当一个共享数据被当前正在访问的线程加上互斥锁后,在同一个时刻,其他线程只能处于等待的状态,直到当前线程处理完毕释放该锁。在 Java 中,关键字 synchronized可以保证在同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某个方法或者某个代码块(主要是对方法或者代码块中存在共享数据的操作),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synchronized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synchronized可保证一个线程的变化(主要是共享数据的变化)被其他线程所看到(保证可见性,完全可以替代Volatile功能),这点确实也是很重要的。

一、Synchronized的使用

在应用Sychronized关键字时需要把握如下注意点:

  • 一把锁只能同时被一个线程获取,没有获得锁的线程只能等待;
  • 每个实例都对应有自己的一把锁(this),不同实例之间互不影响;例外:锁对象是*.class以及synchronized修饰的是static方法的时候,所有对象公用同一把锁
  • 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无论方法正常执行完毕还是抛出异常,都会释放锁

1.1对象锁

包括方法锁(默认锁对象为this,当前实例对象)和同步代码块锁(自己指定锁对象)

代码块形式:手动指定锁定对象,也可是是this,也可以是自定义的锁

示例1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同步代码块形式——锁为this,两个线程使用的锁是一样的,线程1必须要等到线程0释放了该锁后,才能执行
        synchronized (this) {
            System.out.println("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我是线程Thread-0
Thread-0结束
我是线程Thread-1
Thread-1结束

示例2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 创建2把锁
    Object block1 = new Object();
    Object block2 = new O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这个代码块使用的是第一把锁,当他释放后,后面的代码块由于使用的是第二把锁,因此可以马上执行
        synchronized (block1) {
            System.out.println("block1锁,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block1锁,"+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synchronized (block2) {
            System.out.println("block2锁,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block2锁,"+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block1锁,我是线程Thread-0
block1锁,Thread-0结束
block2锁,我是线程Thread-0  // 可以看到当第一个线程在执行完第一段同步代码块之后,第二个同步代码块可以马上得到执行,因为他们使用的锁不是同一把
block1锁,我是线程Thread-1
block2锁,Thread-0结束
block1锁,Thread-1结束
block2锁,我是线程Thread-1
block2锁,Thread-1结束

方法锁形式:synchronized修饰普通方法,锁对象默认为this

示例1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ethod();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我是线程Thread-0
Thread-0结束
我是线程Thread-1
Thread-1结束

1.2类锁

指synchronize修饰静态的方法或指定锁对象为Class对象

synchronize修饰静态方法

示例1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1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2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ethod();
    }

    // synchronized用在普通方法上,默认的锁就是this,当前实例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1和t2对应的this是两个不同的实例,所以代码不会串行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1);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2);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我是线程Thread-0
我是线程Thread-1
Thread-1结束
Thread-0结束

示例2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1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2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ethod();
    }

    // synchronized用在静态方法上,默认的锁就是当前所在的Class类,所以无论是哪个线程访问它,需要的锁都只有一把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1);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2);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我是线程Thread-0
Thread-0结束
我是线程Thread-1
Thread-1结束

synchronized指定锁对象为Class对象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1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static SynchronizedObjectLock instence2 = new SynchronizedObjectLock();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所有线程需要的锁都是同一把
        synchronized(SynchronizedObjectLock.class){
            System.out.println("我是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try {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结束");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instence1);
        Thread t2 = new Thread(instence2);
        t1.start();
        t2.start();
    }
}

输出结果

我是线程Thread-0
Thread-0结束
我是线程Thread-1
Thread-1结束

二、Synchronized原理分析

2.1加锁和释放锁的原理

现象、时机(内置锁this)、深入JVM看字节码(反编译看monitor指令)

深入JVM看字节码,创建如下的代码: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Demo2 {

    Object object = new Object();
    public void method1() {
        synchronized (object) {

        }
        method2();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2() {

    }
}

使用javac命令进行编译生成.class文件

>javac SynchronizedDemo2.java

使用javap命令反编译查看.class文件的信息

>javap -verbose SynchronizedDemo2.class

得到信息如下: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1张图片

关注红色方框里的monitorentermonitorexit即可。
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会让对象在执行,使其锁计数器加1或者减1。每一个对象在同一时间只与一个monitor(锁)相关联,而一个monitor在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线程获得,一个对象在尝试获得与这个对象相关联的Monitor锁的所有权的时候,monitorenter指令会发生如下3中情况之一:

  • monitor计数器为0,意味着目前还没有被获得,那这个线程就会立刻获得然后把锁计数器+1,一旦+1,别的线程再想获取,就需要等待
  • 如果这个monitor已经拿到了这个锁的所有权,又重入了这把锁,那锁计数器就会累加,变成2,并且随着重入的次数,会一直累加
  • 这把锁已经被别的线程获取了,等待锁释放

monitorexit指令:释放对于monitor的所有权,释放过程很简单,就是讲monitor的计数器减1,如果减完以后,计数器不是0,则代表刚才是重入进来的,当前线程还继续持有这把锁的所有权,如果计数器变成0,则代表当前线程不再拥有该monitor的所有权,即释放锁。




下图表现了对象,对象监视器,同步队列以及执行线程状态之间的关系: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2张图片
该图可以看出,任意线程对Object的访问,首先要获得Object的监视器,如果获取失败,该线程就进入同步状态,线程状态变为BLOCKED,当Object的监视器占有者释放后,在同步队列中得线程就会有机会重新获取该监视器。

2.2可重入性

当一个线程试图操作一个由其他线程持有的对象锁的临界资源时,将会处于阻塞状态,但当一个线程再次请求自己持有对象锁的临界资源时,如果当前锁是重入性,请求将会成功,如果当前锁不是可重入性,会等待当前对象锁的释放,实际上该对象锁已被当前线程所持有,不可能再次获得,就会产生死锁,在java中synchronized是基于原子性的内部锁机制,是可重入的,因此在一个线程调用synchronized方法的同时在其方法体内部调用该对象另一个synchronized方法,也就是说一个线程得到一个对象锁后再次请求该对象锁,是允许的,还有就是当子类继承父类时,子类也是可以通过可重入锁调用父类的同步方法,这就是synchronized的可重入性。

1.可重入性的两个优点:

  1. 避免死锁
    避免死锁的原因: 如果synchronized不具备可重入性,当一个线程想去访问另一个方法时,它自身已经持有一把锁,而且还没有释放锁,又想获取另一个方法的锁,于是造成了永远等待的僵局,就会造成死锁。有了可重入性后,自己持有一把锁,并且可以直接进入到内层函数中,就避免了死锁。
  2. 提升封装性
    编程人员不需要手动加锁和解锁,统一由JVM管理,提高了可利用性。

2.三种情况的可重入性

①同一个类中的同一个方法,验证可重入性
通过递归反复调用同一个方法,若被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可以递归调用自己的方法,则表示在同步方法中具有可重入性。

public class RecursiveLockCondition1 {

	//跳出递归的条件,需在递归方法外部声明,否则会造成死循环
	int i = 0;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递归调用:i=" + i);
		if (i == 0) {
			i++;
			//递归调用本方法
			method();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ursiveLockCondition1 recursiveLockCondition1 = new RecursiveLockCondition1();
		recursiveLockCondition1.method();
	}
}

执行结果:

递归调用:i=0
递归调用:i=1

②同一个类中的不同的方法,验证可重入性
现象:从一个同步方法中,调用同一个类中的另一个同步方法是可以被执行的。
证明:同一个类中,一个同步方法调用另一个同步方法,可重入性质依然存在。

public class RecursiveLockCondition2 {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method1执行");
		method2();
	}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method2执行");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ursiveLockCondition2 condition2 = new RecursiveLockCondition2();
		condition2.method1();
	}
}

预期和实际结果:method2()方法被执行。

method1执行
method2执行

③不同类中的方法,验证可重入性:
现象:使用子类调用父类中的同步方法
证明:调用不同类中的同步方法也是可重入的。

public class RecursiveLockCondition3 {

	protected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父类方法,被执行");
	}

}

// 子类
class ChildClass extends RecursiveLockCondition3 {

	@Override
	protected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子类方法,被执行");
		super.metho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ildClass childClass = new ChildClass();
		childClass.method();
	}
}

预期和实际结果:父类的method()方法也被执行。

子类方法,被执行
父类方法,被执行

2.3不可中断性

当锁被别的线程获得以后,如当前线程想获得,只能等待或堵塞,直到其他线程释放了这个锁。如果其他线程不释放,当前线程会一直等待下去。

示例:

//一个获得锁线程如果没有执行完毕,另一个线程会一直等待下去。
public class UninterruptedCondition implements Runnable {

	static UninterruptedCondition instance = new UninterruptedCondition();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ethod();
	}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死循环:一直打印当前线程名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线程名:"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正在执行");
		}
	}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instance);
		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instance);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while (thread1.isAlive() || thread2.isAlive()) {

		}
		System.out.println("执行结束");
	}
}

实际结果:只有一个线程在打印,另一个线程会一直等待下去。

线程名:Thread-1,正在执行
线程名:Thread-1,正在执行
线程名:Thread-1,正在执行
线程名:Thread-1,正在执行
线程名:Thread-1,正在执行
输出相同,省略...

2.4保证可见性的原理:内存模型和happens-before规则

Synchronized的happens-before规则,即监视器锁规则:对同一个监视器的解锁,happens-before于对该监视器的加锁。继续来看代码:

    private int a = 0;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writer() {     // 1
        a++;                                // 2
    }                                       // 3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eader() {    // 4
        int i = a;                         // 5
    }                                      // 6
}

该代码的happens-before关系如图所示: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3张图片
在图中每一个箭头连接的两个节点就代表之间的happens-before关系,黑色的是通过程序顺序规则推导出来,红色的为监视器锁规则推导而出:线程A释放锁happens-before线程B加锁,蓝色的则是通过程序顺序规则和监视器锁规则推测出来happens-befor关系,通过传递性规则进一步推导的happens-before关系。现在我们来重点关注2 happens-before 5,通过这个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什么? 根据happens-before的定义中的一条:如果A happens-before B,则A的执行结果对B可见,并且A的执行顺序先于B。线程A先对共享变量A进行加一,由2 happens-before 5关系可知线程A的执行结果对线程B可见即线程B所读取到的a的值为1。

2.5Happens-before 原则

倘若在程序开发中,仅靠sychronized和volatile关键字来保证原子性、可见性以及有序性,那么编写并发程序可能会显得十分麻烦,幸运的是,在Java内存模型中,还提供了happens-before 原则来辅助保证程序执行的原子性、可见性以及有序性的问题,它是判断数据是否存在竞争、线程是否安全的依据,happens-before 原则内容如下

  • 程序顺序原则,即在一个线程内必须保证语义串行性,也就是说按照代码顺序执行。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4张图片

  • 锁规则 解锁(unlock)操作必然发生在后续的同一个锁的加锁(lock)之前,也就是说,如果对于一个锁解锁后,再加锁,那么加锁的动作必须在解锁动作之后(同一个锁)。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5张图片

  • volatile规则 volatile变量的写,先发生于读,这保证了volatile变量的可见性,简单的理解就是,volatile变量在每次被线程访问时,都强迫从主内存中读该变量的值,而当该变量发生变化时,又会强迫将最新的值刷新到主内存,任何时刻,不同的线程总是能够看到该变量的最新值。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6张图片

  • 线程启动规则 线程的start()方法先于它的每一个动作,即如果线程A在执行线程B的start方法之前修改了共享变量的值,那么当线程B执行start方法时,线程A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对线程B可见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7张图片

  • 传递性 A先于B ,B先于C 那么A必然先于C

  • 线程终止规则 线程的所有操作先于线程的终结,Thread.join()方法的作用是等待当前执行的线程终止。假设在线程B终止之前,修改了共享变量,线程A从线程B的join方法成功返回后,线程B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将对线程A可见。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8张图片

  • 线程中断规则 对线程 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可以通过Thread.interrupted()方法检测线程是否中断。

  • 对象终结规则 对象的构造函数执行,结束先于finalize()方法

三、Java虚拟机对Synchronized的优化

锁的状态总共有四种,无锁状态、偏向锁、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随着锁的竞争,锁可以从偏向锁升级到轻量级锁,再升级的重量级锁,但是锁的升级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只能从低到高升级,不会出现锁的降级,关于重量级锁,前面我们已详细分析过,下面我们将介绍偏向锁和轻量级锁以及JVM的其他优化手段,这里并不打算深入到每个锁的实现和转换过程更多地是阐述Java虚拟机所提供的每个锁的核心优化思想,毕竟涉及到具体过程比较繁琐,如需了解详细过程可以查阅《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原理》。

3.1偏向锁

偏向锁是Java 6之后加入的新锁,它是一种针对加锁操作的优化手段,经过研究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锁不仅不存在多线程竞争,而且总是由同一线程多次获得,因此为了减少同一线程获取锁(会涉及到一些CAS操作,耗时)的代价而引入偏向锁。偏向锁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线程获得了锁,那么锁就进入偏向模式,此时Mark Word 的结构也变为偏向锁结构,当这个线程再次请求锁时,无需再做任何同步操作,即获取锁的过程,这样就省去了大量有关锁申请的操作,从而也就提供程序的性能。所以,对于没有锁竞争的场合,偏向锁有很好的优化效果,毕竟极有可能连续多次是同一个线程申请相同的锁。但是对于锁竞争比较激烈的场合,偏向锁就失效了,因为这样场合极有可能每次申请锁的线程都是不相同的,因此这种场合下不应该使用偏向锁,否则会得不偿失,需要注意的是,偏向锁失败后,并不会立即膨胀为重量级锁,而是先升级为轻量级锁。

偏向锁的撤销
偏向锁使用了一种等待竞争出现才会释放锁的机制。所以当其他线程尝试获取偏向锁时,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才会释放锁。但是偏向锁的撤销需要等到全局安全点(就是当前线程没有正在执行的字节码)。它会首先暂停拥有偏向锁的线程,让你后检查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是否活着。如果线程不处于活动状态,直接将对象头设置为无锁状态。如果线程活着,JVM会遍历栈帧中的锁记录,栈帧中的锁记录和对象头要么偏向于其他线程,要么恢复到无锁状态或者标记对象不适合作为偏向锁。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9张图片

3.2轻量级锁

倘若偏向锁失败,虚拟机并不会立即升级为重量级锁,它还会尝试使用一种称为轻量级锁的优化手段(1.6之后加入的),此时Mark Word 的结构也变为轻量级锁的结构。轻量级锁能够提升程序性能的依据是“对绝大部分的锁,在整个同步周期内都不存在竞争”,注意这是经验数据。需要了解的是,轻量级锁所适应的场景是线程交替执行同步块的场合,如果存在同一时间访问同一锁的场合,就会导致轻量级锁膨胀为重量级锁。

理解Java对象头

在JVM中,对象在内存中的布局分为三块区域:对象头、实例数据和对齐填充。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10张图片

实例变量:存放类的属性数据信息,包括父类的属性信息,如果是数组的实例部分还包括数组的长度,这部分内存按4字节对齐。

填充数据:由于虚拟机要求对象起始地址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填充数据不是必须存在的,仅仅是为了字节对齐。

​如果要理解轻量级锁,那么必须先要了解HotSpot虚拟机中对象头的内存布局。在对象头中(Object Header)存在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于存储对象自身的运行时数据,HashCode、GC Age、锁标记位、是否为偏向锁。等。一般为32位或者64位(视操作系统位数定)。官方称之为Mark Word,它是实现轻量级锁和偏向锁的关键。 另外一部分存储的是指向方法区对象类型数据的指针(Klass Point),如果对象是数组的话,还会有一个额外的部分用于存储数据的长度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11张图片

1.每次指向到 synchronized 代码块时,都会创建锁记录(Lock Record)对象,每个线程都会包括一个锁记录的结构,锁记录内部可以储存对象的 Mark Word 和对象引用 reference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12张图片

2.让锁记录中的 Object reference 指向对象,并且尝试用 CAS(compare and sweep) 替换 Object 对象的 Mark Word ,将 Mark Word 的值存入锁记录中。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13张图片

  • 如果 CAS替换成功,那么对象的对象头储存的就是锁记录的地址和状态 00 表示轻量级锁,如下所示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14张图片
  • 如果CAS失败,有两种情况
    (1)如果是其它线程已经持有了该 Object 的轻量级锁,那么表示有竞争,首先会进行自旋锁,自旋一定次数后,如果还是失败就进入锁膨胀阶段。
    (2)如果是自己的线程已经执行了 synchronized 进行加锁,那么再添加一条 Lock Record 作为重入的计数。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15张图片

3.当线程退出 synchronized 代码块的时候,如果获取的是取值为 null 的锁记录,表示有重入,这时重置锁记录,表示重入计数减一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16张图片

4.当线程退出 synchronized 代码块的时候,如果获取的锁记录取值不为 null,那么使用CAS将 Mark Word 的值恢复给对象
(1)成功则解锁成功
(2)失败,则说明轻量级锁进行了锁膨胀或已经升级为重量级锁,进入重量级锁解锁流程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17张图片

3.3自旋锁

轻量级锁失败后,虚拟机为了避免线程真实地在操作系统层面挂起,还会进行一项称为自旋锁的优化手段。这是基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线程持有锁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如果直接挂起操作系统层面的线程可能会得不偿失,毕竟操作系统实现线程之间的切换时需要从用户态转换到核心态,这个状态之间的转换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自旋锁会假设在不久将来,当前的线程可以获得锁,因此虚拟机会让当前想要获取锁的线程做几个空循环(这也是称为自旋的原因),一般不会太久,可能是50个循环或100循环,在经过若干次循环后,如果得到锁,就顺利进入临界区。如果还不能获得锁,那就会将线程在操作系统层面挂起,这就是自旋锁的优化方式,这种方式确实也是可以提升效率的。最后没办法也就只能升级为重量级锁了。

3.4锁消除

消除锁是虚拟机另外一种锁的优化,这种优化更彻底,Java虚拟机在JIT编译时(可以简单理解为当某段代码即将第一次被执行时进行编译,又称即时编译),通过对运行上下文的扫描,去除不可能存在共享资源竞争的锁,通过这种方式消除没有必要的锁,可以节省毫无意义的请求锁时间,如下StringBuffer的append是一个同步方法,但是在add方法中的StringBuffer属于一个局部变量,并且不会被其他线程所使用,因此StringBuffer不可能存在共享资源竞争的情景,JVM会自动将其锁消除。

/**
 * Created by zejian on 2017/6/4.
 * Blog : http://blog.csdn.net/javazejian [原文地址,请尊重原创]
 * 消除StringBuffer同步锁
 */
public class StringBufferRemoveSync {

    public void add(String str1, String str2) {
        //StringBuffer是线程安全,由于sb只会在append方法中使用,不可能被其他线程引用
        //因此sb属于不可能共享的资源,JVM会自动消除内部的锁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sb.append(str1).append(str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BufferRemoveSync rmsync = new StringBufferRemoveSync();
        for (int i = 0; i < 10000000; i++) {
            rmsync.add("abc", "123");
        }
    }

}

3.5锁粗化 ​

原则上,我们都知道在加同步锁时,尽可能的将同步块的作用范围限制到尽量小的范围(只在共享数据的实际作用域中才进行同步,这样是为了使得需要同步的操作数量尽可能变小。在存在锁同步竞争中,也可以使得等待锁的线程尽早的拿到锁)。 ​大部分上述情况是完美正确的,但是如果存在连串的一系列操作都对同一个对象反复加锁和解锁,甚至加锁操作时出现在循环体中的,那即使没有线程竞争,频繁的进行互斥同步操作也会导致不必要的性能操作。
这里贴上根据上述Javap 编译的情况编写的实例java类

public static String test04(String s1, String s2, String s3) {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sb.append(s1);
    sb.append(s2);
    sb.append(s3);
    return sb.toString();
}

在上述的连续append()操作中就属于这类情况。JVM会检测到这样一连串的操作都是对同一个对象加锁,那么JVM会将加锁同步的范围扩展(粗化)到整个一系列操作的 外部,使整个一连串的append()操作只需要加锁一次就可以了。

3.6锁的优缺点对比

Synchronized关键字详解_第18张图片

四、深入理解Synchronized

4.1使用Synchronized有哪些要注意的

  • 锁对象不能为空,因为锁的信息都保存在对象头里
  • 作用域不宜过大,影响程序执行的速度,控制范围过大,编写代码也容易出错
  • 避免死锁
  • 在能选择的情况下,既不要用Lock也不要用synchronized关键字,用java.util.concurrent包中的各种各样的类,如果不用该包下的类,在满足业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因为代码量少,避免出错

4.2Synchronized是公平锁吗

synchronized实际上是非公平的,新来的线程有可能立即获得监视器,而在等待区中等候已久的线程可能再次等待,这样有利于提高性能,但是也可能会导致饥饿现象

4.3Synchronized的缺陷

  • 效率低:锁的释放情况少,只有代码执行完毕或者异常结束才会释放锁;试图获取锁的时候不能设定超时,不能中断一个正在使用锁的线程,相对而言,Lock可以中断和设置超时
  • 不够灵活:加锁和释放的时机单一,每个锁仅有一个单一的条件(某个对象),相对而言,读写锁更加灵活
  • 无法知道是否成功获得锁,相对而言,Lock可以拿到状态,如果成功获取锁,…,如果获取失败,…

4.4Lock解决相应问题

Lock类这里不做过多解释,主要看里面的4个方法:

  • lock(): 加锁
  • unlock(): 解锁
  • tryLock(): 尝试获取锁,返回一个boolean值
  • tryLock(long,TimeUtil): 尝试获取锁,可以设置超时 Synchronized只有锁只与一个条件(是否获取锁)相关联,不灵活,后来Condition与Lock的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

多线程竞争一个锁时,其余未得到锁的线程只能不停的尝试获得锁,而不能中断。高并发的情况下会导致性能下降。ReentrantLock的lockInterruptibly()方法可以优先考虑响应中断。 一个线程等待时间过长,它可以中断自己,然后ReentrantLock响应这个中断,不再让这个线程继续等待。有了这个机制,使用ReentrantLock时就不会像synchronized那样产生死锁了。

ReentrantLock为常用类,它是一个可重入的互斥锁 Lock,它具有与使用 synchronized 方法和语句所访问的隐式监视器锁相同的一些基本行为和语义,但功能更强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面试知识点,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