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度学习的持续火热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将深度学习方法和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结合;因此,深度学习也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一种技术方案。医疗领域也不另外;例如:通过对人体心电数据(ECG)进行心律失常得分类、预测等等,来判断病人的心律状况。
涉及心律失常分类(ECG)、识别和预测等领域;我们就需要对 ECG数据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 有所了解;例如心拍类型、什么是导联、P波,QRS复合波,T波的位置分别在哪等等。
这个其实已经涉及到医学的相关领域了,做交叉方向不需要了解太多;只要大概了解一下基本的常识是什么就OK了。
官方解释: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心脏可以类似一个电源,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总和可以传导并反映到体表。在体表,很多点之间存在电位差;也有很多点之间无电位差,是等电的。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的一定距离的两点,此两点即可构成一个导联。
我的理解:心脏就相当于一个电源,给心脏按规律地接两级 (人身体上有电位差的两点) ,就可以形成电位差,从而产生心跳,这样就是一个导联。一般情况下,在医院测量人体心电图都会在身上放置很多电机;那么每对应的2个电极就成为一个导联。
初学者很容易将双导联和双级导联的概念搞混,认为两者是一个东西,其实不然。
双导联应该很容易理解,就是两个导联嘛!!
双极导联和单极导联的概念是对应的!!
双级导联:将探测电极放在任何两个非等电部位,称为双极导联;所测的电位变化是体表被测两点的电位变化的代数和,分析波形较为复杂。
单极导联:两个电极中,一个电极(通常是与描计器负端相连的级)的电位保持零电位,另一个测量电极放在体表的某一测量点。
简单地说:
①双级导联指的是将电极放在两个非等电部位,
②双导联是两个不同的导联方式。
关于导联了解这么多就基本上够用了,其他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参考:ECG介绍
我们就以一个心拍作为例子:
其中,垂直线之间的距离代表时间,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代表电压。
在心电图纸中,每小格的边长为1mm,心电图的常规走纸速度为25mm/s,每小格为0.04s,每大格为0.2s;规定电压1mv=10mm(10小格),1mm=0.1mv
特征波:P波、R波、T波、U波
特征波段:P-R间期、QRS波群、S-T段、R-R间期、Q-T波
这些波段包含了很多病例信息,可以分析这些特征,进一步做医学诊断
这边我们暂时了解心电图纸的数据表示和P波、QRS波、T波在哪就行。
P波主要是看心房状况,QRS、T波主要是看心室状况
p波 --> 心房收缩
QRS波 --> 心室收缩
T波 --> 心室舒张
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具有权威性的心电数据库有四个:
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的MIT-BIH心电数据库;使用比较多的
网站:https://physionet.org/content/mitdb/1.0.0/
② 美国心脏学会的AHA心律失常心电数据库; 花钱的
网站:https://www.ecri.org/Products/Pages/AHA_ECG_DVD.aspx
③ 欧盟的CSE心电数据库 花钱的
④ 欧盟ST-T心电数据库
网站:https://www.escardio.org/
⑤ 心脏性猝死动态心电数据库
网站:http://physionet.org/physiobank/database/sddb/
⑥ 其他:Sudden Cardiac DeathHolter Database,PTB Diagnostic ECG Database,PAF Prediction ChallengeDatabase等心电数据库。
*注:
除 AHA心律失常心电数据库 和欧盟CSE数据库 都是需要付费的,其他数据库皆可以从PhysioNet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