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dward
VSCode的预定义变量
我们上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如何将MinGW工具嵌入到VSCode文本编辑器中,在这个配置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通过修改VSCode生成的“luanch.json”和“task.json”两个JSON文件中的特定字段,就可以实现开发环境的搭建。那么这里可能就会有读者疑惑了,这些字段既然是VSCode提供的,那么有没有一张详细罗列这些参数的表格,以备自己的不时之需。这个答案是肯定的,VSCode编辑器的官网有相关的文档专门来解释这些JSON文档中的关键字段,详情可以参考VSCode官方文档:https://code.visualstudio.com/docs/editor/variables-reference。这里我们也来简单地讲述下。
图1 task.json
如图1所示的“task.json”中的内容。这个文件中的后缀名是“.json”,关于“json”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下,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JS 对象简谱)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它基于 ECMAScript (欧洲计算机协会制定的js规范)的一个子集,采用完全独立于编程语言的文本格式来存储和表示数据。简洁和清晰的层次结构使得 JSON 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
JSON文件的内容都是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在的,键值对是一种高级语言广泛支持的符合数据类型,在某些高级语言中也被称为“字典”,其内部的每一个数据项的结构为:
索引(键)”: “内容(值)
在VSCode中,它提供两个用以配置VSCode任务的文件,“launch.json”以及”tasks.json”。“launch.json”为调试配置文件,这里面指定了启动调试之后的调试器命令,以及调试之前的任务。这里我们可以将编译任务在这里指出。
“task.json”为编译任务配置文件,这里指出了编译任务的命令以及具体参数。
再仔细观察图1,我们发现其中很多字段对应的变量是以“${变量名}”形式出现的,这些变量名其实在VSCode中是被事先定义好的,有点类似于我们操作系统中的环境变量,其中部分变量的具体解释如下:
$ {workspaceFolder} -在VS Code中打开的文件夹的路径
$ {workspaceFolderBasename} -在VS Code中打开的文件夹名称,不带任何斜杠(/)
$ {file} -当前打开的文件
$ {fileWorkspaceFolder} -当前打开的文件的工作区文件夹
$ {relativeFile} -当前相对于打开的文件workspaceFolder
$ {relativeFileDirname} -当前打开的文件相对于的目录名workspaceFolder
$ {fileBasename} -当前打开的文件的基本名称
$ {fileBasenameNoExtension} -当前打开的文件的基本名称,没有文件扩展名
$ {fileDirname} -当前打开的文件的目录名
$ {fileExtname} -当前打开的文件的扩展名
$ {cwd} -启动时任务运行程序的当前工作目录
$ {lineNumber} -活动文件中当前选择的行号
$ {selectedText} -活动文件中的当前选定文本
$ {execPath} -正在运行的VS Code可执行文件的路径
$ {defaultBuildTask} -默认构建任务的名称
$ {pathSeparator} -操作系统用来分隔文件路径中的组件的字符
编译多个源文件
到目前为止,我们讲述的VSCode C语言编译器貌似还是只支持单一源文件的编译。那么如果我有两个,三个甚至多个源文件的编译,是不是需要像之前讲述的那样写Makefile?
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动手写代码,我们可以在同一个文件夹中创建一个“a.c”和“a.h”文件,这个文件中只实现输出一句“Hello world”的功能。定义好函数之后,我们在“main.c”文件中去包含这个“a.h”,接着去调用a.h中声明的打印函数,具体代码如图2所示。
图2 新增的“a.c”和“a.h”
//main.c#include#include "a.h"int main(void){int number;printf("input:\n");scanf("%d", &number);printHello();if((number > 1) && (number <= 100)) {printf("Small\n");} else if((number > 101) && (number <= 200)) {printf("Middle\n");} else {printf("Large\n");}return 0;}//a.c#include#include "a.h"void printHello(void){printf("Hello world");}//a.h#ifndef __A_H_#define __A_H_void printHello(void);#endif
然后,我们在上一篇文章编写的“launch.json”和“task.json”文件基础上进行调试。结果VSCode抛出了如图3所示的错误。
图3 编译输出错误
我们在终端上可以看到其出错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找到“main.c”文件中的“printHello”函数定义,这个原因是因为编译器其实是没有编译a.c这个源文件。那如何才能添加对这个源文件的编译呢?我们再仔细来看下,终端提示的错误中,在执行 “D:\software\mingw64\bin\gcc.exe '-g', 'C:\Users\1\Desktop\NumCal\main.c', '-o', 'C:\Users\1\Desktop\NumCal\main.exe'”语句时退出的,这句语句其实是我们在“task.json”文件中定义的。
图4 task.json
如图4红框中圈出的便是具体的编译命令,因此我们在这个编译命令中只需要增加对“a.c”文件的编译即可。如图5所示,在原有的“task.json”文件基础上,增加了对“a.c”文件的编译。
图5 “task.json”中,增加对a.c文件的编译
//task.json{"version": "2.0.0","label": "C/C++: gcc.exe build active file","command": "gcc","args": ["-g","${file}","${fileDirname}\\a.c", //增加对a.c文件的编译"-o","${fileDirname}\\${fileBasenameNoExtension}.exe"],"problemMatcher": ["$gcc"],"group": "build","detail": "compiler: D:\\software\\mingw64\\bin\\gcc.exe",}
//launch.json{// 使用 IntelliSense 了解相关属性。// 悬停以查看现有属性的描述。//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830387"version": "0.2.0","configurations": [{"name": "build and debug", // 配置名称,将会在启动配置的下拉菜单中显示"type": "cppdbg", // 配置类型,这里只能为cppdbg"request": "launch", // 请求配置类型,可以为launch(启动)或attach(附加)"program": "${fileDirname}/${fileBasenameNoExtension}.exe",// 将要进行调试的程序的路径"args": [], // 程序调试时传递给程序的命令行参数,一般设为空即可"stopAtEntry": false, // 设为true时程序将暂停在程序入口处,一般设置为false"cwd": "${fileDirname}", // 调试程序时的工作目录,一般为${fileDirname}即代码所在目录"environment": [],"externalConsole": true, // 调试时是否显示控制台窗口,一般设置为true显示控制台"MIMode": "gdb","miDebuggerPath": "D:/software/mingw64/bin/gdb.exe", // miDebugger的路径,注意这里要与MinGw的路径对应"preLaunchTask": "gcc", // 这里需要添加一个参数,//调试会话开始前执行的任务,一般为编译程序,c++为g++, c为gcc"setupCommands": [{"description": "为 gdb 启用整齐打印","text": "-enable-pretty-printing","ignoreFailures": true}]}]}
接着,我们切换回“main.c”,再点击调试代码,此时VSCode就可以正常进入调试界面了。如图6所示。
图6 VSCode调试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