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输出,让知识为你所用。(笃信日记27 认知天性》

  有一句话想必大家都背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伟大的孔老师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学习并且实践他,不是应该快乐的事情吗?学为所用,用是为了学的深入。这就强调了学以致用,如何学?如何用?今天我跟大家谈几点我的看法:

1、定位问题,寻找答案,实现有目的地学。古人云:开卷有益。打开书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是啊,如何高效找到我们的答案。首先,定位问题。那你就会说了,那这还不容易,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是问题啊,针对困难的解决方法就是答案啊。是这样吗?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这样定位问题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我说个例子你就会明白,很多人觉得扶贫就是给村里送钱,有了钱不就不穷了?但事实上,屡屡扶贫失败的都是直接送钱。没有找准致贫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观念落后?没有资源?还是道路不通呢?如果是观念落后,不能因地制宜地开发本地特色,那送钱的时候还得配上专家、村官,共同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销售的问题。这可不是单单把钱送到位就能解决的。要对症下药。所以,要深入考察,找到本地的优势和劣势,定位根本问题,带着问题去开卷,寻找你想要的答案。

2、搞懂核心,吸收不求全。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核心问题,不同类型的书侧重点不同。传记类书籍侧重叙事,让你感受人物一生的跌宕起伏;工具书擅长提供依据,这里面都是事实类数据,比如说字典、手册、统计书;技能类的书籍,擅长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清醒思考的艺术》,告诉大家如何去避免思维的误区,重点在于抓住他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书,要明白他解决方案是什么问题,不必纠结于要把他整本都记住。

3、讲给别人听,发掘只是盲区。定义好问题或者搞懂书籍核心要义,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说给别人听,再说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哪一块你不明白,没弄明白,再加以巩固。如果没有听众,可以把所读内容写成思维导图,不建议当天写,看完隔几天,再回忆,再尝试写出来,这样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盲区。

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希望也能对你有所帮助。


笃行日记27《认知天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有效地输出,让知识为你所用。(笃信日记27 认知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