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一言一语皆平实,教子、处世当学之

《围炉夜话》,清代人王永彬所著。全书言语朴素平实,却又蕴藏着无尽的睿智。《围炉夜话》既是一部修身处世之书,也是一部教育子女之书。细细品味,学之,用之,你会收获满满。

王永彬,字宜山, 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时期,此书于咸丰年间甲寅二月完成。在书中,作者虚构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的场景:一对孩童在聆听长者教诲,三五好友在一起高谈阔论,窗外已经飘起大雪,屋内却温暖祥和,充满智慧。《围炉夜话》自问世以来,经久不衰,广为传诵,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围炉夜话》:“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人的志气不能不高远,志气不高远,就会同流合污,不会有什么作为。

志当存高远。人要立志,有了志向,就会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个人有了志向,便会洁身自好,努力改变环境,便有了成功的可能。如果无所谓追求,因为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满足,那将会停滞不前,也不会有作为。正所谓: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人只要坚定了目标就别改变,努力去实现。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人心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一个人,如果对事物有了过大或非分的欲望,那就是野心了,而不是志向,就会好高骛远,有不切实际的行动,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心向前,脚踏大地,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更容易接近目标。


一个百岁老人的真实故事:

1916年,她出生在日本木县,父母经商,生活无忧。

25岁,婚姻不顺,选择离婚。

33岁,再次结婚,后丈夫去世,便未再嫁。

60岁,爱上了舞蹈和阅读。舞蹈让她有了健康的身体,阅读滋润了心灵。

92岁,她跳舞扭伤了腰,开始写诗。因为她年轻时就梦想着写诗,她的儿子给她很多建议和鼓励,她开始不停的写。

92岁-95岁,她不停的写,不断的被退稿。她不放弃,坚持写,不断写,终于在刊物上发表了,她哭了。

98岁的秋天,她出版了处女诗集《别灰心》,当年销量就超过150万册。150万册是什么概念,日本的诗歌书籍一般只印几百册,她创造了日本诗歌书籍出版的“神话”。

100岁,她出版了第二本诗集《百岁》,已经售出了几十万册。她的诗歌以情爱、梦想和希望为题材,像阳光一样温暖。

她就是柴内丰,一位日本的百岁婆婆。因为有写诗的梦想,她一直坚持,志存高远,不放弃,脚踏实地,并最终成功。

二、放眼读书,收获幸福

读书要放开眼界,才能心胸开阔,学到知识。读书时,如果眼界不开阔,只能看到书上的字,而品不到书中的道理,那就是白读,那便是浏览,而不是读书。所以我们读书,既要用“肉眼”,也要用“心眼”。光用肉眼看,容易偏执认理,容不得半点别人的意见,这便是死读书,只沾了个读书的名,不能做到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因此,我们读书,必须放开“心眼”。而放开心眼,本要就清除杂念,用心去体会书中的意味。朱熹说: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是这个道理。用心读书,放开眼界,必会眼明心亮,收获满满。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有了书籍,便多了营养,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能够从书中得到营养的人,便是快乐和幸福的人。快乐和幸福,来自我们的内心感受。物质让我们更充实,但物质的带给我们的欢愉是外在和的短暂的,而不像书籍,书籍可以打开我们的内心,从书中聆听到的音乐声,那便是最美的声音,其乐无穷,幸福无边。


三、教之以义方,教子严成德

你可能感兴趣的:(《围炉夜话》:一言一语皆平实,教子、处世当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