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后再看券业未来

无意间翻到2013年一篇文稿,其时在券商总部工作时思考券业未来,撰写了一系列文字如《未来券世界》《券商护城河》,发表于企业内刊。这篇短文中主要在谈下面两方面设想,或许时至今日依然不可验证,但看起来仍有期许:

1、虚拟货币证券化(与数字货币发展及其监管高度相关);

2、大数据时代的券商商业模式(定向开发客户和提供服务)。


先来看券商的定向服务商业形态

注意,这里谈的是“商业形态”,而非“服务方式”或“业务模式”,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后者,过去七年,我们多多少少都在做类似的工作,比如为大客户提供资产配置建议等等。

但是,这种专业在券商整个业务中占比相对较小,不成体系,不够深入,不具备独立的商业形态属性,因而和其他券商服务一样往往限于同质化,即你可以给A客户做的资产配置建议,我也可以做大体相同的参考,或者我们给A客户做的专业服务,修改基本要素后似乎也可以提供给B客户,这就脱离了“定向”“个性”的本意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在经纪业务领域,面临的是以下情形:

客户问今天买什么?我们提供相应的建议。时间尺度拉长,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中长期股票或其他金融产品配置建议;

博时、华夏、易方达等基金首发上架,我们研究产品,统一宣传,寻找潜在客户,促成销售;

我们也能有类似“HX策略”“红箭组合”这样的专业组合服务,每日或每周一期,但面对的是绝大多数是我们不认识的普通客户,这样的产品服务并非定向推送给某个或某几个客户。

这样的日常服务例子,比比皆是。


那么,我们进一步看另一个例子:国外的牙医。

作为物质生活丰富化和中产阶级壮大后的产物,私人牙医在西方具有不错的社会地位。虽然一位牙医并不真正是服务于一位客户,但他的商业形态是要求与一位特定客户约好就诊日期,进行单独检查或复查,根据这位客户的情况制定其专属的牙齿保健方案或矫正方案等等。


同样属于服务行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性,是否发现上面两个例子里的服务流程在形式方向上存在相反性?这种相反性恰恰是今天我们讨论的“商业形态”实质所在。

私人牙医是为单一客户提供定向、个性的专业服务方案,无法复制,智力价值含量高;

经纪业务当前的提供的服务,更多的面向不特定的广大受众的、可复制的,即便少数为高端客户提供的咨询服务,以及销售基金这样看上去要寻找“与产品匹配的潜在客户”,在定向、个性化角度都远远不足。这也是这几年零售业务服务中人工智能服务出现和发展的逻辑所在。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上述两种服务方向除了体现出在“定向”“个性”两个标签上的程度差异,在需求与共计方向上也出现了逆向特征。也就是说,通常是人们(客户)主动寻找、固化、联系自己的私人牙医,而证券公司员工是主动去寻找、开发客户,主动提供和展示自己的服务方式、内容如股票分析能力成果、某只基金乃至资产配置方案。

在这样一对关系范畴中,需求方(客户)与供给方(专业生产者)所处的位置或地位差异,能够很好地说明究竟是哪方在主导这种商业形态,换言之为两种商业形态定了性。


明确了我们探讨的内容属于新的商业形态后,再来看这种模式需要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一种商业形态的诞生和成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即几率的契合。商学院MBA课程对此有丰富论述。

在这里,我们仅抛砖引玉提出“人力资本”这一不可或缺的要素。笔者读西财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即2000年代初,人力资本这一词还颇为时髦。时至今日,大部分商业企业都能够认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明确其包含了人的智力、经验、专业技术等等。

券业新的商业形态同样最需要的就是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本,简单的说,就是要有一批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向、个性服务的“私人牙医”,有足够江湖地位的专业人员吸引中产及以上阶级客户主动来寻求服务。人力资本以外,丰富的产品、灵活的政策、发达的信息平台、日益增长的客户群体及其需求,都缺一不可,又是第二层面的内容,本文不展开论述。

从这个角度,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我们在营业部四年前就规划了向财富管理转型这条道路,期间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给年轻员工们讲述未来在这个行业何以立足。因为笔者本人在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深感在知识体系化、精深化方面力不从心。但趋势不可逆,果实属于在今天发奋学习并结合实践的年轻“牙医”们。


那么,此时此刻,有没有相近的案例呢?有。

譬如,笔者听说中金、中信这样的头部券商,为净值5000万以上客户群体,提供“场外个股期权”服务,做得风生水起。

从本文所讨论的商业形态层面,他们就领先了其他中小券商5-10年。反过来,又能印证,能够较早探索新的商业形态转型的机构,基本上是头部券商,拥有同时代精英人力资源、一流的综合业务平台。

不过,话又说回来,场外个股期权仅仅是新的商业形态的服务内容里冰山一角,这个空间如此广阔,有充足的赛道留给有心人。


结论,如果说从“坐商”转“行商”是券业上一次从山路拐向公路,那么进一步走向专业、定向、个性化服务的商业形态,很可能是券业未来一次华丽的跳跃,如同不断延伸的高速路网占据金融世界的全局。

………………………………………………………………………


第二个畅想,相较第一个,就要务虚、宏观、抽象,因而或许更遥远一些。

我们想聊的是,数字证券、虚拟证券。


周末,笔者所在的券商中层开了一次例行工作会议。可以想象,在数十人的会场上,能够从身上掏出几张现钞的参会者,一定是少数。这是过去信息化发展带来的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就此会议进行同时,上海S委S记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型全球化已在酝酿之中。

以上两个例子,背后是大家都能感觉到的,移动支付、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等,无论是从民众普及度还是战略高度角度来看,都已经形成显著趋势和气候。


回到金融领域,今年前三季度,据媒体报道,四大行都在加快数字货币相关测试。展望全球,数字货币为载体的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涉及到“老百姓的钱包”的问题都是严肃的,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新生事物,存在监管空白。监管机关也需要有一个发现、分析、评判的新认知过程,券商在这其中可根据“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事物可以创新”的大原则与其做充分沟通,争取政策允许的探索空间。


互联网公司以“创意”起价,以建立平台获取流量发家,致富后转而进入与互联网主业相关的领域,包括涉足金融。众所周知的腾讯、阿里,无不如此,客观地说,他们在数字经济领域同样先行数步,占据巨大优势。

站在,虚拟货币发行商的角度,可能的方向至少包括:

1、加速虚拟货币真实支付能力进程(显然是他们长期追求的);

2、尝试建立与BT币等主流数字货币直至法定数字货币的兑换机制;

3、进一步介入证券金融领域,开拓数字货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那么,作为券商,无论规模、理念还是所处监管环境都处于劣势的我们,在这种大环境大趋势下,又能探索什么呢?机会在理论上一定是有的,如果不去参与,可能会错失机会直至被跨行业巨头、本行业的先行者加速淘汰。

观察发现,国外证券公司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探索时多以现有各项业务牌照为限,在类似众筹、移动支付、电子货币等新型互联网金融业态的探索方面仍以互联网创业公司推动为主,证券公司并未深度介入。同时,SEC等监管机构在互联网端对证券公司执行监管职责时多是通过“追认”的方式,认可证券公司网络渠道展业及提供服务的合法性。

综合而言,券业与互联网巨头携手,参与到“进一步介入证券金融领域,开拓数字货币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大局之中,不失为一种现实方式,而在高层监管的有序引导、组织、推动下,从券业目前还拥有的牌照资源角度,直接探索如何与呼之欲出的法定数字货币进行对接,以寻找其中广阔蓝海,也是一种可能性。


结论:以数字货币定价的有价证券及其交易模式、场所和相应的监管体系,大概率在未来建立形成,同时深刻改变券业形态和结构。


纯属探讨,仅供参考。


蓉城

2020年10月2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年后再看券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