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CSSCI等到底是什么

参考文章:温茶《SCI到底是个什么东西》https://zhuanlan.zhihu.com/p/94073857

  • 我们在查阅相关文献时,会发现一个现象:看完一篇A文献,发现它的参考文献中还引用参考了我们感兴趣的相关文献B,于是我们就去搜索B文献,这样,我们对某个研究对象“越查越深”;反之,我们也可能发现这篇A文献被C文献引用了,所以我们就去查C文献,这样,我们对某个研究对象“越查越新”;还有,即使ABC三篇文献没有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但是它们是相关的,这样,我们对某个研究对象“越查越广”
  • 科研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参考文献是很重要的,上述三个黑体部分就是科研参考完整性的三个维度:深度、广度、新度。这是SCI出现的理论背景。
  • IS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为了理清文献之间的这些关系,开发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来梳理上面提到的文献间复杂的引用参考关系。
  •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按照学科和类型分了很多子库,收录期刊文献的子库有
    1. 理工类的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社科类的社科引文索引(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3. 艺术人文类的引文索引(AHCI,Art&Human Citation Index)
  • 所以,SCI是收录理工类期刊文献的引文关系数据库
  •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并不是把世界上所有文献引用关系收录。
  • ISI基于“被引用次数越多,这篇文献越重要”的思想,提出了影响因子的概念。
  • ISI对不同学科的不同期刊,按照期刊内文献被引数量由高到低排名,产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 基于上述的介绍,现在大概能够了解有人所说的“SCI核心”,也就是在SCI引文关系库中,按照影响因子计算排名,排名靠前的期刊。
  • 以此类推,对EI、CSSCI等概念的理解也大同小异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了解到,无论SCI还是SSCI,人家最初设计的目的是便于从深、广、新三个维度方便科研人员理清研究问题的关系,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科研,但目前国内学术界将SCI/SSCI核心过度看重,使之成为衡量价值的指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SCI/SSCI/CSSCI等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