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没时间这回事》阅读分享

90%的人都败在“有梦想,没时间;想得多,做不到”。碎片化时代,你以为自己被微信打断、被微博绑架,被杂务缠身,被碎片信息撕得稀碎。其实,是你没懂碎片化时代的正确打开方式。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告诉你:时间碎了,你该跟着“碎”。告别时间管理,你要多线程处理任务;扔掉日程表,规划最符合你身心舒适度的时间段;放弃优先级,你要的是用最短的时间搞定最难的问题……

第一部分:让一天变成28小时的技巧。

使用碎片清单和每日任务清单,任务细化到每一步的行为,不断认识自己,作者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时间概念,让我对制定计划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拓开了我对时间和工作清单的理解。

      真正的时间和事情,它有六个要素组成,包括:时间段、地点、物品或工具、环境、他人和身心状态等。时间要素的内容不同,适合做的工作清单也不同。

        时间段,就是我们所说的连续的一段时间,像一个25分钟的番茄钟,有开始有结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必须保证其他要素不变;

        地点,是指我们所处的位置,可以是办公桌、会议室、客厅、厨房、公交车、图书馆,等具体的地方;

      物品或工具,可以是电脑、手机、软件、番茄钟、日历,文件等硬件或软件工具;

      环境,是指所处的周围状况,比如是否有领导在,周围比较安静或烦躁;

        他人,包括合作伙伴或同事,客户等;身心状态,这个要素最是关键,是我们的内在,自身的精力和能量的状态。

      作者在书中把时间六要素和工作清单六要素,先通过关键要素对比,比如完成时间,所在位置等进行匹配,再通过其他可控要素的调整,安排具体清单。同时,也提出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如果其他要素相似,可以安排多个并列互不影响的清单。

        晚上9:00~9:30之间,整理今日未完成事件及明日事项,所使用的工具“滴答清单”,所需时间大概是三到十分钟;第二,晨间日记(8:00~8:30),比较容易理智地评估事情的重要程度和可行性,用大概五分钟时间,把工作清单列出来。这样8:30以后,整理好六要素,用番茄钟着手工作。

输入越是基础,输出越是精确。计划时,时间段不再是简单的时间段了,工作清单也变得更加清晰,更切合实际了。于是,一个高效可行的计划,便呈现出来了。有了这个神奇的计划,我们节省出来的时间,便是作者敢于说“哪有没时间这回事”的底气!


第二部分:不用专注也能完成80%任务的进阶技能

用正确的使用碎片化时间来培养我们的习惯。作者针对碎片化事件给出了很多思考的方式和具体的分析方法,整理归纳出以下三点:

第一点,碎片化的事件,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用碎片化的精力去处理,不能占用你太多的精力。所以,可以删除的要删除,可以放在一个月以后做就放着压箱底,可以找人帮忙的找人帮忙,可以顺手去做的马上去做。

第二点,平时的计划里,增进自己的专业能力,让时间段的一些要素,比如物品,比如环境,比如自己的情绪控制状态,一一改善,可以尽量减少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不必要的碎片事件。

第三点,要留出一点时间,一点精力,给计划增加一点冗余和弹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处理那些顺手可以做的碎片小事,和那些又大又抽象,又无头绪的不应该现在想的事情,小处着眼地只做眼前具体可以做的事情。


第三部分:问题分析

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用碎片化时间,如何培养习惯,目前没有时间去培养好习惯问题存在的原因,没有认清楚碎片化时间要划分为时间段。没有认清楚习惯的培养要考虑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和身心状态这六个元素。

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根据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和身心状态来划分时间段,并培养适合的习惯。

1)将一天划分成若干时间段,并根据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和身心状态安排日程事物;

2)通过wake up和清醒行为程序来解决早起问题;

3)通过完成放松和专注的仪式清单来解决晚睡的问题(比如:洗澡、读书、冥想……);

4)考虑影响行为的六大元素来发现习惯多米诺。以后遇到该情况,如何解决通过打卡的方式记录习惯行为,构建多米诺的仪式清单开始培养行为习惯;在习惯培养的探索尝试期内,要考虑影响行为的六大元素:时间、地点、物品、环境、身心状态、他人。

我们的核心任务:将一天划分成若干时间段这部分旨在帮忙你理解,对自己不切实际的严苛要求是导致大部分事情失败的原因,这也是本书的一个核心思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阅读分享)